資源簡介 虹口區2024學年度初三年級第一次學生學習能力診斷練習語文練習卷2025.1(滿分150分,時間100分鐘)注意:1、本練習卷共22題。2、將所有答案做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上,做在練習卷上一律不計分。一、古詩文(35分)(一)默寫(13分)1.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2.兩蒼蒼十指照。(白居易《賣炭翁》)3.復行數十步,(陶淵明《桃花源記》)4,小虹整理積緊水月相映的詩文佳句時,由“月下飛天鏡”想到《岳陽樓記》中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二)閱讀下面的詩文,完成59題(22分)【甲】牙望東阜郊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扶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藏。【乙】(節選)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紫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篆而歸,四時之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丙】或昌九曲亭記(節選)子財遷于齊安“,廬于江上。齊安無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諸山,欣吃蔓延,澗谷深密,中有浮圖精含“,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堅,隱被松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每風止日出,江水伏息,子贍杖策我酒,乘漁舟,亂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陽子贍至,幅巾迎笑,相攜耥樣而上。窮山之深,力極而息,掃葉席蘋,的酒相勞。意適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齊安三年,不知其久也。【注釋】①齊安:古那名,即黃州。這篇文章作于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②浮圖:梵語,指佛寺。③精舍:僧人住所。5.【乙】文節選自課文《》,作者歐陽修與【丙】文中的“子瞻”(即北宋文學家)同屬于“唐宋八大家”。(2分)6.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4分)虹口區初三語文本卷共6頁第1頁(1)晦明變化者明:(2)下列選項中,對【丙】文“依山臨壑”中“臨”的解釋最恰當的一項是A.靠近B.來到C.將要D.面對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8、【甲】【乙】【丙】三篇詩文由山色之景入情。【甲】詩領聯、頸聯以結合的手法表現出一幅安樂祥和的田園秋景圖,尾聯筆鋒一轉抒發了之情:【乙】文表達了之樂【丙】文先繪山水,再敘人情,由景及人,“四字足以體現出子瞻在齊安的愉悅灑脫之情。(8分)9、【丙】文首句提及“子瞻遷于齊安”,請結合文意分析他能夠“居齊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的原因。(5分)二、現代文(35分)(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0-12題(16分)從“李約瑟之問”到未來之問①為什么在科技上一直領先的中國文明,沒有產生近代科學?從“李約瑟之問”出發,我們的疑問仿佛更多了:“李約瑟之問”是否源于西方中心主義視角?在21世紀,“李約瑟之問”是否已經被消解?從“李約瑟之問”出發,中國又該如何融入科學發展的未來?要回答這些問題,應該先回到文明的開端。②許仲云在《萬古江河》中這樣寫道:以黃河流域為核心的“中國”,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國”,“自己”與“他者”之間的互動,使中國文化不斷成長。中國文化從早期就展現了開放性、善于融合的特點。但為什么在中國古代沒有出現系統性科學研究的萌芽?一方面可能源于中國文化與皇權結合得過于緊密:另一方面,中國文化中歷來不注重總結對自然界進行觀察的方法論一這導致了直到明朝,人們依然寄希望于通過語義模糊的“格物致知”來達到對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以及自省。③所謂“格物致知”,最早出自于《禮記·大學》。所謂“格物”,可以理解為對外界事物的認識,而“致知”則是升華到了理性思維的程度。問題在于,當涉及到人究竟該如何從“格物”上升到“致知”的方法論時,這部經典著作中并沒有做出清晰的解釋。④以現代眼光看,這種既缺乏一定的邏輯基礎,也沒有方法論指引的“格物”方法,很難幫助人對自然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為現代科學是建立在形式邏輯之上,以數學為基礎,通過對外部世界分類、分科,通過行之有效的科學手段進行研究而發展起來的。⑤中國文化自成體系,但它似乎并沒有找到一條通往現代科學的道路。而在世界的另一邊,經過了漫長的中世紀和文藝復興的歐洲思想家們也感受到了多方面的困境,歐洲同樣需要外來文化的注入以解決自身的難題。從17世紀開始,中西方文化一次劇烈的碰撞和融合開始了,至少有兩位從未到過中國的思想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中國。虹口區初三語文本卷共6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