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上冊導學案古詩詞誦讀《春江花月夜》【學習目標】一、語言建構與運用:誦讀詩歌,感受和體驗詩歌的意境和形象;理解詩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體會景、情、理的完美融合。二、思維發展與提升:培養學生于誦讀中品味聲韻的能力;培養學生感受詩歌意趣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品讀經典審美能力。三、審美鑒賞與創造:引導學生抓住主要意象,借助聯想和想象,體味詩歌的意境美;通過置身詩境的方法,賞析本詩含蓄、雋永、情景理渾然天成的詩情畫意。四、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以及由此引起的對人生、對宇宙的聯想與感慨,體會詩中表現的游子與思婦相思相愛之情;引導學生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知識鏈接】一、作者簡介張若虛,曾任兗州兵曹。中宗神龍(705-707)年間,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詞俊秀馳名于京都,其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為“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其詩描寫細膩,音節和諧,清麗開宕,富有情韻,在初唐詩風的轉變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詩風影響,常露人生無常之感。詩作大部散佚,《全唐詩》僅存2首,其一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絕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另一首詩是《代答閨夢還》。《春江花月夜》歷來為世人所傾倒,榮膺“孤篇壓全唐”、“盛唐第一詩” 、“春風第一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等贊譽。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日本漢學家:“中國古代只有兩首好詩,一首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一首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二、解讀文題原為樂府舊題,屬于《清商曲·吳聲歌》 ,相傳為陳后主所創。這一舊題,到了張若虛手里,突發異彩,獲得了不朽的藝術生命。而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于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后來隋煬帝又曾作過此曲。《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三、題材介紹宮體詩指以南朝梁簡文帝蕭綱為太子時的東宮,以及陳后主、隋煬帝、唐太宗等幾個宮廷為中心的詩歌,體裁分為樂府詩與徒詩兩種。“宮體”既指一種描寫宮廷生活的詩體,又指在宮廷所形成的一種詩風,始于簡文帝蕭綱。蕭綱為太子時,常與文人墨客在東宮相互唱和。其內容多是宮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則追求詞藻靡麗,時稱“宮體”,后來因稱艷情詩為宮體詩。宮體詩的主要作者是蕭綱、蕭繹以及聚集于他們周圍的一些文人,如徐摛、庾信、徐陵等,陳后主陳叔寶及其侍從文人也是這種詩歌流派的代表人物。四、寫作背景關于此詩的具體創作年份已難以確考,而對此詩的創作地點則有三種說法: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認為,詩人是站在揚州南郊曲江邊賞月觀潮,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表現的是唐代曲江一帶的景色;長期從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認為,此詩作于瓜洲,表現的是千年古鎮瓜洲江畔清幽如詩的意境之美;長期從事大橋文史研究的學者顧仁認為,此詩作于揚子江畔,其地在今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南部。【自主預習】一、生字詞:滟滟( ) 芳甸( ) 霰( ) 碣石( ) 纖塵( ) 皎皎( ) 扁舟( ) 汀( ) 搗衣砧( )答案:滟滟(yàn) 芳甸(diàn) 霰(xiàn) 碣石(jié) 纖塵(xiān) 皎皎(jiǎo) 扁舟(piān) 汀(tīng) 搗衣砧(zhēn)二、朗誦指導:月之初上時的迷離美妙(高亢)——月光下的遐思冥想(平緩)——樓上思婦的愁情(低回)——游子的夢回故鄉(哀怨)——夢醒后的更加孤寂(悠長)。三、自由誦讀思考:(一)文章標題點出幾種意象?哪個意象是全詩的紐帶?本詩寫了它的哪幾種狀態?請找出描寫其狀態的詩句。答案:意象:江、花、月狀態:“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漸西落”、“月沉江海”詩句:明月初升: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月上中天: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月漸西落: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月沉江海: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小結一:線索:月出—月懸—西斜—月落。(二)全詩為我們描繪了幾幅圖景?可分為幾個層次?答案:四幅圖景——春江花月圖、月下沉思圖、思婦懷遠圖、游子思歸圖。月下之景:(1——8)月色無垠、月色純凈 (景物美)月下之思:(9——16)人生無盡、宇宙永恒 (哲理美)月下之情:(17——36)思婦懷遠、游子思歸 (情感美)【課堂導學】一、開頭八句寫景的順序是什么?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答案:①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實到虛的寫景順序。②描繪了一幅靜謐優美、意境開闊的春江月夜圖:春江的潮水涌動,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伴著潮水冉冉而升,明月與江潮相互輝映,波光粼粼,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閃著銀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二、“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中的“生”字可不可以換成“升”字?為什么?答案:不能。因為“生”字有強烈的表達效果: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恢弘。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使春潮涌動的景象更加壯觀。而“升”字只是寫出了月初升的狀態,無任何情味。三、“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中包含了什么哲理?有何作用?答案:“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著什么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四、“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句中的“待”字,有些版本作“照”字,你覺得作“待”字好還是作“照”字好?答案:“待”字好。“待”字表現了明月徘徊,像是在等待什么人似的,但又永遠不能如愿的情境。而“照”字只表現了月光照人的情景,缺乏“待”字的悠遠和悵惘的意境。五、春江花月圖上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營造了什么意境?表達了什么情感?答案:意象:江潮連海、月共潮生、水繞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飛、白沙不見——月夜美景。(畫面:1春之卷、2江之畫、3花之容、4月之貌、5夜之景)意境特點:幽美恬靜(壯麗高遠、空靈夢幻)。天地一體、遼闊與蒼茫、寂寞空曠、色彩絢麗,靜謐、朦朧、純凈、澄澈的優美詩境。情感:贊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表現對美好生活的懷念和向往。六、這首詩就是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筆的。請充分發揮想象力,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并體會畫面之美。答案:示例:春江的潮水涌動,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伴著潮頭冉冉而升,明月與江潮相互輝映,波光粼粼,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閃著銀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七、思索茫茫人生與漫漫宇宙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于宇宙生成、人類本源的探索,成為人類恒久探討的哲學命題。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呢,就個體而言何其短暫!這種思想,在歷代文人的詩中也是屢見不鮮的,你還能舉出一些類似的詩句嗎?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曹植《送應氏》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王羲之《蘭亭集序》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劉希夷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關漢卿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王勃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以上這些詩的主題多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與他們比較,張若虛對人生的理解有何不同?答案: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對天人關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僅僅哀嘆生命短暫的窠(kē)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 表現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禮贊自然的同時禮贊生命。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唐時代之音的回響。因而,聞一多先生稱贊此詩展現了“夐(xiòng)絕的宇宙意識,一個更深沉而寥寂的境界”。八、詩人是如何表現思婦懷遠、游子思歸之情的?這一部分詩人為我們描繪了兩幅圖景:思婦懷遠圖、游子思歸圖。在描繪這兩幅圖景之前,前四句先總寫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游子兩地思念,然后再分寫兩幅圖景。(一)鑒賞思婦懷遠圖——賞析“徘徊”“卷不去”“拂還來”詞語的表達作用?答案:用擬人手法,寫出月游移不定的動態。賦予月亮人的靈性,它似乎也為思婦而傷心、對她憐憫,不忍離去;情景交融:表面上是寫月光,實際上是渲染思婦心中揮遣不去的離愁,把苦苦相思表現的淋漓盡致,意味深長。“卷”與“拂”——表明思婦不堪思念之苦,徒做無奈而且無用的掙扎。“不去”“還來”——是月光的執著,更是相思的執著。——“魚龍”、“鴻雁”兩詞用了什么表現手法?答案:魚龍、鴻雁本來是月光下的景物,此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魚龍、鴻雁是古代用于互傳音訊的載體,此處暗含有魚雁不能傳音訊之意。可見二人音訊斷絕,相思無著落。(二)鑒賞游子思歸圖——這段文字如何表達游子思歸的感情?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把夢境與實境交織在一起,從而把月夜將盡、夢境難以實現的愁悵之情烘托得纏綿悱惻;情景交融,以景結情,對春光漸逝的惋惜中,表達其想要歸家的心情。九、虛寫,和實寫相對,即不直接敘述事實,不從正面表現人物,而是通過感受、想象、對比、映襯等進行間接渲染或側面暗示。正如清人唐彪在《讀書作文譜》中所指出的那樣,“文章非實不足以闡發義理,非虛不足以搖曳神情”。虛寫能使詩意含蓄蘊藉,詩境延伸開闊,從而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和充盈的審美空間。一般而言,古典詩歌中的虛寫主要有如下幾種:(一)追憶過往。例如: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二)暢想未來。例如: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三)懸想夢境、仙境、想象。例如: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四)設想對方。例如: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杜甫《月夜》)《春江花月夜》中有哪幾處運用了虛寫手法?能舉例并試著分析嗎?答案:(一)“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詩人目之所及是月照水面,波光粼粼,此為實寫。但他的思緒從眼前飄忽開去,想象千里之外皆有江流宛轉,到處皆有月光朗照,寫出了江流的綿長和月光的普照,此為虛寫。(二)"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也是作者由眼前的明月而產生的聯想。這個亙古之問屬于哲學范疇,它包含了詩人深沉的人生意識和宇宙意識,也屬于虛寫。(三)"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這個“應”字,寄托了詩人的猜測,不僅說明下句是其想象的產物,而且還是從對方(扁舟子)的角度來設想思婦難以排遣的相思,屬于虛寫。(四)“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無論該夢屬于思婦還是游子,詩人都通過花落閑潭之夢,表現了離別的落寞,漂泊的感傷,寄寓了渴盼重逢的美好愿望。此句記夢,也是虛寫。【延伸拓展】古代詩歌中的高頻意象。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意象的營構是中國古典詩詞創作的焦點,也是我們學習古典詩詞的重點。一、古詩中“月”的意象(一)月亮是團圓的象征。月圓比喻人的團圓,月缺比喻人的離別。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二)月亮是思念的象征。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鄉,思念朋友。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情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張九齡《望月懷遠》)“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三) 月亮是美好純潔的象征,能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如:“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四)月亮是永恒的象征。它周而復始,啟示人們對宇宙永恒的思考,讓人在浩淼無窮、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頓生渺小之感。如:“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把時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總之,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月亮這一意象作為人類思想情感的載體,其意蘊十分豐富。當然,由于作者心境的不同,月亮表現出的意蘊也往往不盡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審美意境表現出詩人們的不同情懷。二、江水:長江東流,玉帶盤桓,沿岸風光如畫,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傳千古。江水不僅是個空間概念,更喻指歷史的長河,是個時間概念。任你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梟雄,無一例外終將湮滅于歷史的滾滾長河之中。任你活著的時候生命怎樣燦爛輝煌,也一樣逃不過自然的規律、歸結于塵土流水。表現出那種人生空漠之感,更顯深沉悠遠。例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慎《臨江仙》)“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 辛棄疾《南鄉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三、落花: 綜觀中國詩歌史,寫花開的少,寫花落的多。飄零的落花中,彌漫著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與恐懼。繽紛的落花是中國古典詩歌傷春主題的核心意象。以落花為媒介,用優美流暢的語言表表達對年光流轉、紅顏易老、生命無常的感嘆,幾乎涵蓋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義。例如: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紗》)“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四、南浦:“南浦”指水路送別的地點。它是滋生愛情的圣土,是抒發離愁的處所,是時光荏苒、物華不再的象征,游子思婦多借它詠離情別緒,政治家借它寓隱逸情懷。“南浦”成為送別詩詞的常見意象,如屈原《九歌》中“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經過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后,尤其到了唐代,南浦開始在送別詩詞中大量出現。如王維《送別》詩曰:“送君南浦相如絲,君向東州便我悲。”白居易《南浦別》“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青楓浦即從南浦化用而來。五、搗衣砧:搗衣詩是閨怨詩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那涼風冷月下搗衣時凄涼哀怨的砧杵之聲,在古典詩歌中經常被稱為“寒砧”“清砧”或“暮砧”,是古代文學許多作品中反復出現的意象,用以表現征人離婦、遠別故鄉的惆悵情緒。(古時婦女把布帛鋪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稱為“搗衣”,也叫“搗練”。婦女白天一般忙于家務,晚上才有時間為家人準備衣物,多于寒冬來臨之前的秋夜“搗衣”。)如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