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天津市南開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工匠精神是中國人自古及今、綿延百代、的。古代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創之國、商品出口國及匠人之國。而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金銀器、壁紙等產品曾是世界各國王公貴族和富裕階層的寵兒。早在西周時期就已設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國制造”聞名遐邇,中國自古就有追求“”的傳統。“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說法就是例證。 歐陽修《歸田錄》載,汴京開寶寺塔“在京師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預浩所造也”。塔建好后,卻是“望之不正而勢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這是怎么回事,預浩解開了迷團:“京師地平無山,而多西北風,吹之不百年,當正也。”意大利比薩斜塔的傾斜并不是設計者的初衷,而開寶寺塔則是在充分考慮到氣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舉。這樣來看,不光前人要感嘆預浩精益求精,就連今人也定會豎大拇指。中國古代工匠,( ),創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編鐘以其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為“稀世珍寶”。總之,只要坐得住“冷板凳”,沉得下心,才能真正經得起時間檢驗。在當今時代,優秀的工匠跟杰出的科學家、工程師一樣,都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工匠的勞動,以良好的環境催生新時代的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綻放異彩。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 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孜孜以求 精確 匠心獨運 改寫B.孜孜以求 精致 匠心獨運 重寫C.夢寐以求 精確 獨辟蹊徑 重寫D.夢寐以求 精致 獨辟蹊徑 改寫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經得起時間檢驗。B.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作品。C.只要坐得住“冷板凳”,沉得下心,就能真正經得起時間檢驗。D.只有坐得住“冷板凳”,沉得下心,才能真正做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作品。3.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他們把自己的揣摩感悟,連同對自然的敬畏、對作品的虔敬、對使用者的將心比心,全部傾注于一雙巧手。B.他們把對自然的敬畏、對作品的虔敬、對使用者的將心比心,全部傾注于一雙巧手,連同自己的揣摩感悟。C.他們把對自然的敬畏、對作品的虔敬、對使用者的將心比心,連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傾注于一雙巧手。D.他們把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傾注于一雙巧手,連同對自然的敬畏、對作品的度敬、對使用者的將心比心。4.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崢嶸 揮斥方遒(qiú) 老驥伏櫪 石礫 (shuò)B.蔚藍 甜美香醇(chún) 面面相覷 木訥(nà)C.躊躇 妞怩不安(nì) 滄茫大地 皺褶 (zhě)D.戰栗 日薄西山(bó) 黃粱一 夢 罅隙(xià)二、文言小題5.下列加點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少無適俗韻(韻律)羈鳥戀舊林(約束)B.契闊談 (同“宴”,宴席,宴會)方宅十余畝(方形)C.一去三十年(離開) 枉用相存(問候、探望)D.對酒當歌(應當) 何時可掇(拾取,摘取)三、小閱讀6.下列對《短歌行》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鄭風·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詩,曹操用來表達自己對賢才的渴求。B.“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出自《詩·小雅·鹿鳴》,原詩表現的是天子宴請群臣的盛況和賓主之間融洽的溫情。C.“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化用《管子·形勢解》的話,運用借代的手法,進一步深化了詩人渴求賢才的熱望。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的一個典故。曹操在這里以周公自比,是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四、語言文字運用7.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詞產生于隋唐,盛行于宋元。按字數多少可分為小令,中調,長調;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前者視野開闊,氣概豪邁,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后者多為閨閣艷詞,抒寫離愁別緒。B.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唐代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陶淵明,名潛,字子美,私謚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長于詩文辭賦,開創了田園詩,為我國古典詩歌開創了一個新的境界。C.雪萊(1792~1822),美國著名詩人,代表作品有《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西風頌》《致云雀》《云》等。曹操是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蒿里行》《觀滄海》《短歌行》《碣石篇》《龜雖壽》等,詩風沉郁頓挫。D.郭沫若,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文學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劇作家、革命家。代表作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充分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在中國文學史上開拓了新一代詩風。聞一多,本名聞家驊,字友三,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代表作《七子之歌》、詩集《死水》。五、文言文閱讀閱讀文言文,完成各題。韓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無名位。愈生三歲而孤養于從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及舉進士投文于公卿間故相鄭余慶頗為之延譽由是知名于時。尋登進士第。宰相董晉出鎮大梁,辟為巡官。府除,徐州張建封又請其為賓佐。愈發言真率,無所畏避,操行堅正,拙于世務。調授四門博士,轉監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門,宰相不專機務。宮市之弊,諫官論之不聽。愈嘗上章數千言極論之,不聽,怒,貶為連州陽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擯黜,作《進學解》以自喻。執政覽其文而憐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館修撰。逾歲,轉考功郎中、知制誥,拜中書舍人。俄有不悅愈者,摭其舊事, 言愈前左降為江陵掾曹,荊南節度使裴均①館之頗厚,均子鍔凡鄙,近者鍔還省父,愈為序餞鍔,仍呼其字。此論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為淮西宣慰處置使,兼彰義軍節度使,請愈為行軍司 馬。淮、蔡平,十二月隨度還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詔愈撰《平淮西碑》,其辭多敘裴度事。時先入蔡州擒吳元濟,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訴碑辭不實,詔令磨愈文。憲宗命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愈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少時與洛陽人孟郊、東郡人張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稱薦于公卿間,而籍終成科第,榮于祿仕。后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而觀諸權門豪士,如仆隸焉,瞪然不顧。而頗能誘厲后進,館之者十六七,雖晨炊不給,怡然不介意。大抵以興起名教,弘獎仁義為事。凡嫁內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節選自《舊唐書 ·韓愈傳》)【注】①裴均:宦官的養子,名聲不好,人所不齒。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愈生三歲而孤/養于從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及舉進士/投文于公卿間/故相鄭余慶頗為之延譽/由是知名于時/B.愈生三歲而孤/養于從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及舉進士/投文于公卿間/故相鄭余慶頗為之延譽/由是知名于時/C.愈生三歲而孤/養于從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及舉/進士投文于公卿間/故相鄭余慶頗為之延譽/由是知名于時/D.愈生三歲而孤/養于從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及舉/進士投文于公卿間/故相鄭余慶頗為之延譽/由是知名于時/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出”指離京外任,“辟”指官署征聘,“調”“轉”指調動官職,“拜”指授予官職。B.字,又稱“表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名和字一般在意義上存在一定的聯系。C.元和,是年號;年號,是中國古代帝王用來紀年的名號,每位皇帝一生只有一個年號。D.談宴,指邊宴飲邊敘談;與曹操《短歌行》“契闊談讌,心念舊恩”句中的意思相同。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愈生性直率,敢于直言。他曾上過幾千言的奏章把宮市的弊端毫無保留地講了出來,皇上不聽取,他就大為生氣,因而被貶到邊遠的陽山做縣令。B.韓愈很有才能,史才突出。他仕途不順、多被貶黜,就寫《進學解》自明心志,受到執政者憐惜;又因史學才能被委任為比部郎中、史館修撰。C.韓愈很重感情,記人恩情。他曾受到裴均照顧,裴均雖為大不齒,但他在贈序中仍尊稱其字,做裴度的行軍司馬,撰寫《平淮西碑》時多記裴度的事跡。D.韓愈寬宏通達,待人如一。與他人交往,不論人家地位如何變化,他待人總不改變態度;他跟孟郊、張籍交往的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11.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執政覽其文而憐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館修撰。(2)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六、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春中①田園作王 維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揚②,荷鋤覘③泉脈。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臨觴忽不御④,惆悵遠行客。【注】①春中(zhòng):即仲春,農歷二月。②遠揚:又長又高的桑枝。③覘( chān):探測、察看。④御:進用,飲、喝的意思。1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和頷聯,通過寫鳥鳴、花開,農民修整桑枝、察看水路,描繪了一幅春意濃郁的田園圖,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以及對農事的熱愛。B.頸聯描寫燕子識舊巢,舊主人翻看新日歷,暗示時光更替,表現了主人對時間流逝的無奈以及對未來的滿心期盼。C.尾聯寫:面對美好的田園春光,想到作客在外的人,他們無緣享受這一切,不由得為之惋惜和惆悵。D.詩中人們在春天的感召下,滿懷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人們的精神面貌有如一片春意欣欣向榮,顯得健康、飽滿。13.本詩頷聯與楊萬里《插秧歌》的首聯“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都運用了恰切的動詞描寫農民勞作的場景,表現詩歌主旨。請分別簡要賞析。七、名篇名句默寫14.名篇名句默寫。(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詩人蔑視權貴的句子是“,?”(2)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由夢境轉入現實的過渡句是“,。”(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現夔州秋天典型特征的句子是“,。”前人也曾把這兩句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4)杜甫在《登高》中用“,”兩句,從空間的角度描繪出壯闊蕭索的秋景,同時,抒寫了自己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愴情懷。今人常用這兩句詩來表達舊事物終將衰落,歷史長河仍將向前之意。(5)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一句,寫的是周瑜的儒將裝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戰功。八、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北京,南京侯發山老歪這兩天特興奮,以至于晚上都睡不著,鏊子上烙油饃似的在床上翻來覆去。有人說,睡不著就數羊,數不到一百頭就睡著了,老歪連著幾個晚上,都數到一萬多頭了還是沒有一點睡意。是啊,這事換到誰身上都淡定不了。兩個孩子都在電話里說,說他一輩子沒出過門,趁著現在還能走動,讓他到城里逛一逛,想住了就住下來。老歪到過最遠的地方是鎮上,趕集時去一趟,縣城都沒有去過。兩個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說這幾天就把車票給快遞過來,讓他做好準備。去就去吧,住是不會住的,玩兩天還是可以的。若是犟著不去,說不定哪一天蹬腿了,會讓孩子遺憾終生的。村里人說,老歪該享清福了:一雙兒女都成家立業了,都出息了。老伴走的時候,兩個孩子還小,兒子六歲,女兒三歲。當時,親戚朋友都勸老歪再找一個,說孩子沒媽不行。老歪那時還是小歪,挺倔的,說啥也不找。他說,有了后媽,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氣。就這樣,他既當爹又當媽,一把屎一把淚地把兩個孩子拉扯大,供他們上大學。兩個孩子也算爭氣,學業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遺憾的是,兩個孩子不在一個地方,兒子在北京,女兒在南京。兩個孩子還算孝順,沒少給他打錢,沒少給他寄東西,電話里也沒少說話。他們剛參加工作那會兒,也曾邀請老歪到城里去,盡管老歪也特想去,卻一直沒有成行,他怕給孩子們增加負擔。現在不一樣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該去看看他們。這次邀請他進城,也就是在前幾天的電話里說的。就這樣,老歪睡不著了。北京?還是南京?這幾天,村里人見了老歪,都會這樣問他。不少人給他出主意,有的建議他去北京,說北京有毛主席紀念堂,有天安門城樓;有的建議他去南京,說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臺。老歪呢,咧著嘴嘿嘿直樂。說實話,他也沒決定好到底是上北京還是下南京。這兩個孩子也真是的,說寄車票都寄車票,說不寄都不寄。兒子在北京上班,房子買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個小時。唉,上個班就這么遠,也真難為兒子了。兒子是去年結的婚,媳婦是日本閨女。他們舉行的是集體婚禮,單位操辦的。恰好老歪當時剛參加過本村的一個葬禮,按農村陰陽先生的說法,不宜再去參加婚禮,就沒有去。他們也沒回來過。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老歪沒見過媳婦的面,不能說沒見過——兒子給老歪買了個智能手機,在手機里見過,還給他拜過年呢,嘰里咕嚕的,像是鳥語。兒子說那是問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到孫子出生后再過去,視頻了幾次也沒見媳婦的肚子大起來,老歪也不好意思問兒子,當然,更不好意思問媳婦了。兒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電話里卻輕松地說,他們不打算要孩子了!這還了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得去好好數落數落兒子。這邊牽掛著兒子,那邊女兒也連著心。女兒在南京上的大學,女婿是她大學期間就認識的。今年五一結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業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爛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來了個收破爛的,臨走給了老歪一張名片,名片上寫著“回收公司總經理”。女兒是旅游結的婚。老歪見過相片,女婿是個禿頂,年齡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兒說他是二婚。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女兒一直沒把女婿領回來過。這個女婿不是外國人,是蘇州人,說話也聽不懂。女兒說,這個老板帶來兩個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嘖嘖,女兒真傻,沒有一個親生的會中?都說閨女是爹娘的小棉襖,兒子指靠不了,還得依靠女兒呢。女兒過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塊心病。到底是去北京還是南京?去北京,女兒不高興,去南京,兒子不高興。有了,誰的票到的早去誰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鎮里洗了澡,破天荒請人搓了搓背,理了理發,刮了刮臉,還拿出新衣服讓鄰居家的媳婦給熨燙了一下。過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個快遞員送來的兩個快遞——兩張臥鋪車票——一張去南京的,一張去北京的,車票上的車次居然是同一天時間!快遞員的到來早已把左鄰右舍吸引過來了,他們相互傳遞著火車票,眼里寫滿了羨慕,還一邊取笑老歪:你不會分身術,看你這次去哪里!當天晚上,老歪捧著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語:我是指望到時帶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的,現在不可能了。我決定了,哪兒也不去,就在家守著你。說罷,老歪那溝壑縱橫的臉上淌滿了淚水。去南京的車票是兒子寄來的。去北京的車票是女兒寄來的。15.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恰當的一項是( )A.接到兒女都要他進城的電話后,老歪左右為難,左鄰右舍羨慕不已并為之出謀劃策,說明老歪要進城這件事在村里是一件大事。B.老歪的兒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幸福,結婚后卻對父親漠不關心,反映出當代青年不懂感恩,不遵孝道的錯誤價值取向。C.老歪最后決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著妻子的照片,表現出老人孤寂的晚景和內心的失望痛楚,具有一定的現實批判性。D.文章最后一段寫老歪收到兒女寄來的車票的真相,告知了讀者老歪做出最后選擇的原因,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感。16.小說中老歪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17.小說插入老歪老伴死后,他獨自拉扯兒女長大的情節有什么作用?九、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費孝通認為,“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想真正理解中國,理解中國人,先要理解 ① 。中國是農業大國,靠土地吃飯,在土地上耕作繁衍,所以基層的鄉下人的生存、生活都是與土地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② ,心里懷著鄉土的思念尚且不足,包里還要帶一抔灶上的泥土,關鍵時刻以救治“水土不服”。中國鄉村里的人口世代定居是常態,成規模的遷徙反倒是特例,即便是水旱災害或是兵匪離亂,真正大規模的遷徙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 ③ ,使得人與人在空間的排列上,形成單位與單位之間的隔膜與孤立。對鄉土社會而言,這里的單位就是村落。鄉土社會各村落保持著自己相對孤立的圈子,在這里生活的人們也生于斯、長于斯,以終老鄉里為歸依。人們成長的過程中周圍都是熟悉的人們,那么這種社會環境下出現的社會原則與行為習慣就會同我們今天熟悉的由陌生人組成的現代城市社會很不同。18.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19.請根據文本簡要分析中國基層社會“鄉土性”的鮮明特征。十、作文20.完成作文。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是毛澤東的追求;深入農村,研究鄉土,是費孝通的追求;挽起褲腿,走下稻田,是袁隆平的追求;同學少年,青春正少的你,也有很多追求吧?請以“這才是我的追求”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自選角度,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套作。 答案及簡析 1.答案:A 簡析:第一空,“孜孜以求” 強調不知疲倦地探求,“夢寐以求” 側重迫切希望,此處對工匠精神應是不知疲倦地追求,用 “孜孜以求”;第二空,“精確” 側重精密準確,“精致” 側重精巧細致,結合后文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應選 “精確”;第三空,“匠心獨運” 側重構思巧妙,“獨辟蹊徑” 側重獨創新風格方法,此處強調工匠心思精巧,用 “匠心獨運”;第四空,“改寫” 側重修改改變,“重寫” 側重重新寫,歷史只能改寫,用 “改寫”。 2.答案:B 簡析:原句語病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 的是人,“經得起時間檢驗” 的應是作品,可改為 “才能做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作品”;“只要…… 才能……” 搭配不當,應改為 “只有…… 才……”。 3.答案:C 簡析:后文 “創造出……”,句子主體應是 “他們把…… 全部傾注于一雙巧手,創造出……”,排除 BD;邏輯順序應是先有 “對自然的敬畏、對作品的虔敬、對使用者的將心比心”,再有 “自己的揣摩感悟”,排除 A。 4.答案:D 簡析:A 項 “石礫” 的 “礫” 應讀 lì;B 項 “木訥” 的 “訥” 應讀 nè;C 項 “忸怩不安” 的 “怩” 應讀 ní,“忸” 字有誤,“滄茫大地” 應為 “蒼茫大地”。 5.答案:C 簡析:A 項 “韻” 應解釋為 “本性、氣質”;B 項 “方” 應解釋為 “四周圍繞”;D 項 “當” 應解釋為 “對著”。 6.答案:C 簡析:“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運用的是比喻和用典的手法,而非借代,作者以山海喻自己接納賢才的胸懷。 7.答案:D 簡析:A 項詞盛行于宋;B 項陶淵明字元亮;C 項雪萊是英國詩人,曹操詩風慷慨悲涼,沉郁頓挫是杜甫詩風。 8.答案:B 簡析:“幼刻苦學儒” 中 “幼” 作時間狀語,不能斷開,排除 AC;“進士” 作 “舉” 的賓語,不能斷開,排除 D。 9.答案:C 簡析:一位皇帝可以有多個年號,C 項說法錯誤。A、B、D 項解釋均正確。 10.答案:A 簡析:原文是皇帝不聽韓愈諫言而大怒,將其貶為連州陽山令,而非韓愈生氣,A 項張冠李戴。 11.答案:(1)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為韓愈很有史學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館修撰(編寫史書)。(2)于是撰寫一首長詩作歌贈送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題為《琵琶行》。 簡析:(1)“覽” 為 “看到”,“憐” 為 “同情”,“史才” 為 “史學才能”;(2)“因為” 為 “于是撰寫”,“歌” 為 “作歌”,“凡” 為 “總共”,“命” 為 “題名、命名”。 12.答案:B 簡析:頸聯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展望,沒有體現主人對時間流逝的無奈,B 項錯誤。A 項首聯和頷聯描繪田園圖,表達對春天和農事的喜愛,正確;C 項尾聯寫想到遠行客無緣享受春光而惋惜惆悵,正確;D 項詩中人們在春天的精神面貌積極健康,正確。 13.答案:①《插秧歌》首聯 “拋”“接”“拔”“插” 四個動詞,生動描繪農戶一家人分工有序的繁忙勞動狀態,表現農民生活辛苦與農事繁忙,富有生活情趣。②《春中田園作》頷聯 “持”“伐”“荷”“覘” 四個動詞,形象描繪農民修整桑枝、察看泉水通路的勞作情景,拉開一年農事序幕,表現人們對未來的憧憬。 14.答案: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②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③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④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⑤羽扇綸巾,檣櫓灰飛煙滅。 15.答案:B 簡析:子女并非對老歪漠不關心,原文提到 “兩個孩子還算孝順,沒少給他打錢,沒少給他寄東西,電話里也沒少說話”,不能以偏概全說當代青年不懂感恩,B 項錯誤。A 項老歪進城之事受村里關注,左鄰右舍出謀劃策,說明此事在村里是大事,正確;C 項老歪最后決定體現其孤寂晚景和失望痛楚,有現實批判性,正確;D 項結尾揭示車票真相,給讀者強烈震撼,正確。 16.答案:老歪是一個疼愛孩子、有自我犧牲精神、保守、孤獨寂寞、見識少的人。他怕孩子受苦不再娶妻,怕給孩子增加負擔不去城里,體現疼愛孩子和自我犧牲精神;認為兒女必須生孩子,思想保守;兒女未回來看他,得知可進城興奮難眠,說明孤獨寂寞;到過最遠地方是鎮上,見識少。 17.答案:①插敘使文章更完整,情節更曲折。②凸顯老歪關愛子女、自我犧牲的精神。③與后文兒女不孝形成對比,凸顯部分青年缺乏孝順品質的主旨。 18.答案:①中國社會的鄉土本色(鄉土性)。②甚至出門在外。③這種人與空間上的不流動性(這種人口世代定居的常態 / 這種人與空間上的緊密聯系)。 簡析:第一空,前文提及中國社會鄉土性,后文闡述中國社會靠土地吃飯等體現鄉土性的內容,故填 “中國社會的鄉土本色(鄉土性)”;第二空,后文描述出門在外的行為,用 “甚至” 表遞進,填 “甚至出門在外”;第三空,前文說人口世代定居是常態,后文講人口不流動導致村落間隔膜孤立,可填 “這種人與空間上的不流動性” 等。 19.答案:①定居(或不流動)是常態,村落之間是隔膜和孤立的。②村落內部形成熟人社會,形成相應的社會規則和行為習慣。 簡析:從文中 “中國鄉村里的人口世代定居是常態”“形成單位與單位之間的隔膜與孤立”“鄉土社會各村落保持著自己相對孤立的圈子” 可知人口定居常態及村落間關系;從 “人們成長過程中周圍都是熟悉的人,社會原則與行為習慣與現代城市社會不同” 可知村落內部形成熟人社會及相應規則習慣。 20.答案: 例文:《這才是我的追求》 當民族水深火熱時,毛澤東追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當社會追根溯源時,費孝通追求深入農村,研究鄉土;當國家解決溫飽時,袁隆平追求挽起褲腿,走下稻田。他們皆以熱血薦軒轅,用執著的追求書寫無悔的青春,以青春的熱情投入偉大的事業,功在當代,利延千秋。而今,光風霽月,盛世太平,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又該追求些什么才配坐享這前輩孜孜求來的繁榮呢? “野蠻其體魄”,這是我的首要追求。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野蠻的體魄” 是扶搖之風,能助復興夢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因為身體壯碩,體魄強健,方可度關山,越北海,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曾經,“東亞病夫” 的稱號讓我們倍遭打擊,更備受侮辱:吞云吐霧,形容枯槁,有羸弱之軀,無縛雞之力,以致落后挨打,被人蠶食,讓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國如同非洲草原上的一只肥美的野牛被鬣狗圍追堵截,遍體鱗傷。今日,“東方睡獅” 的雄起讓我們抬頭挺胸,揚眉吐氣:賽場爭霸,國歌頻奏,有強健之體,無頹廢之氣,從而漸入佳境,受人尊重,使日新月異的東方明珠仿佛列缺霹靂中的一道閃電令世人嘆為觀止,滿身輝煌。縱觀歷史,今非昔比,沉痛的教訓,可喜的現實,讓我深悟唯有有力的臂膀才是家國安寧的根本保障。 “文明其精神”,這是我的深層追求。常言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文明的精神” 是浩瀚之宇,可攜復興夢縱橫馳騁遨游無極。因為靈魂有趣,精神高貴,方可立豐碑,創奇跡,退可安家園,進可贏世界。 侵略者用堅船利炮打開了神圣的國門,殖民者用屈辱條約舉起了瓜分的刀叉,法西斯用慘無人道扼住了同胞的咽喉。他們面露兇光,吃相難看,精神卑劣,想法猥瑣,用他們骯臟腐臭的鐵蹄踐踏得我中華萬馬齊喑。但是,動物的兇殘無法比肩人性的慈悲,卑鄙的靈魂無法戰勝高貴的精神。愛國者用鐵骨脊梁守護著美麗的家園,不屈者用正氣豪情消蝕著列強的野心,革命者用視死如歸燃燒著復仇的烈焰。他們面帶怒氣,神情嚴峻,保家衛國,凜然不侵,用他們滾燙鮮紅的熱血震懾得那列強面面相覷。放眼神州,痛定思痛,挨打的歷史,自救的 “長征”,讓我深味唯有文明的精神才是萬眾一心的亙古真理。 我何其有幸,生在先烈用錚錚鐵骨打下的江山里,活在前輩用天下大同構筑的土地上。豪言壯語過于虛浮,口號決心流于形式,我只想將強健的體魄、文明的精神奉獻給我的祖國。不要問為什么這才是我的追求,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簡析: 審題立意:這是一道命題作文題。材料列舉毛澤東、費孝通、袁隆平的追求,引導考生思考自己的追求。題目 “這才是我的追求”,“我” 可指考生個人或青年群體,“追求” 為目標、理想等。立意可從個人品質、職業理想、精神追求等方面入手,如例文圍繞 “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 展開,闡述其對個人和國家的重要意義,表達將二者奉獻給祖國的追求,積極向上,符合題意。 論證思路:文章開頭通過引用名人追求,引出新時代青年應有的追求。接著分兩層論述,“野蠻其體魄” 方面,先引用俗語強調其重要性,再對比 “東亞病夫” 時期和 “東方睡獅” 崛起后的情況,論證其對家國安寧的保障作用;“文明其精神” 方面,引用名言后,通過描述侵略者與愛國者等的表現,對比凸顯文明精神的重要性。最后表達生于盛世要將強健體魄和文明精神奉獻祖國的決心,論證層次清晰,邏輯連貫。 語言表達:語言富有感染力,如 “扶搖之風,能助復興夢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如非洲草原上的一只肥美的野牛被鬣狗圍追堵截” 等比喻形象生動;引用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等俗語名言,增強文章文化底蘊;多處使用對仗句式,如 “吞云吐霧,形容枯槁”“賽場爭霸,國歌頻奏” 等,使文章節奏感強,讀來朗朗上口。參考譯文:韓愈,字退之,昌黎人。父親名叫韓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韓愈三歲的時候成了孤兒,被同族的堂兄撫養。韓愈因為自己是孤兒,小時候學習儒家經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樣還需要獎勵來督促。在考進士的時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間投送,曾擔任過宰相的鄭余慶很欣賞他,積極地稱贊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韓愈就考中了進士。宰相董晉出京鎮守大梁,請韓愈作他的巡官。董晉的職員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張建封又請他去做佐官。韓愈說話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諱什么,他的品德專一而正派,不擅長處理一些世俗事務。后來調他去做四門博士,再后來升為監查御史。德宗晚年的時候,朝廷中分了好幾派,宰相也不好好負責。宮市的弊端很明顯,但諫官們反復提意見皇帝也不接納。韓愈曾經寫了幾千字的文章極力批判這件事,皇帝不聽反而很生氣,把他貶到陽山縣做縣令。韓愈自己覺得自己很有才,但卻常被朝廷排擠貶黜,就寫了一篇《進學解》自明心志。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為韓愈很有史學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館修撰(編寫史書)。過了一年,又提升為考功郎中(大概是負責績效考評的人力資源部官員)知制誥(起草政令的人),然后封為中書舍人。不久又有看著韓愈不順眼的人,翻出他以前的舊事,說韓愈曾經降職到江陵府期間,荊南節度使裴均用比較優厚的條件招待韓愈,裴均的兒子裴鍔凡俗鄙陋,近日回京探望父親,韓愈寫了一篇序文為裴鍔送行,稱呼裴均的字。這種言論在朝廷傳播開來,因為這個韓愈又被貶為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擔任淮西宣慰處置使,兼任彰義軍節度使,請韓愈作他的行軍司馬。淮西和蔡這兩個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韓愈隨裴度返回首都長安,憑借功勞授予他刑部侍郎,還下詔命韓愈撰寫《平淮西碑》,碑文中韓愈多處記述裴度的事跡。而當時最早進入蔡州捉拿吳元濟的應該是李愬,他的功勞最大,李愬很不服氣。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宮,于是(向憲宗)訴說碑文失實,(憲宗)下詔派人磨掉韓愈所寫的碑文,命令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新撰寫并刻石。韓愈性情寬宏通達,和他人交往,不論人家升沉,他總不改變態度。他年輕時和洛陽人孟郊、東郡人張籍友好,當時兩位還沒有名氣,也未曾顯達,韓愈不辭寒暑,在公卿之間給他倆說好話,推薦他倆,其中張籍終于考中進士,在仕途上很順利。后來韓愈雖然仕途通達,名聲顯貴,常常在辦完公事有空暇的時候,就(跟他們)談話會餐,論文作詩,和過去一樣。而遇到有權有勢的豪門貴族,就像對待奴仆那樣,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對后進則獎掖鼓勵,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有時弄得自己早飯也供應不上,卻仍然和顏悅色毫不介意。他總是把興起名教、弘揚獎勵仁義作為自己的職責。總共(經他資助)內外親戚以及朋友的孤女出嫁的有十人之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