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金屬資源保護【教學目標】1.通過探究鐵制品銹蝕的簡單原理,建構鐵制品銹蝕條件的簡單認知模型,并能運用模型初步分析生活中鐵制品銹蝕的原因。2.認識防止金屬銹蝕的重要意義,能依據鐵制品銹蝕的認知模型說明防止金屬腐蝕的常用方法,了解廢棄金屬對環境的影響及金屬回收再利用的價值,進一步發展運用歸納、演繹、推理等思維方法,認識物質的性質及變化的能力。3.在了解生活中鐵制品銹蝕原理應用的過程中,認識金屬性質與用途的關系,感受科學地利用金屬的性質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具有的重要作用。4.在了解我國金屬材料使用與發展的過程中,感受我國的科技進步與偉大成就,樹立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1.鐵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2.樹立合理利用金屬資源的意識。難點:對鐵的銹蝕條件及其防護措施的初步探究【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法【學法指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實驗探究【教學媒體】多媒體【教具準備】儀器:試管、橡皮塞等。化學試劑:鐵釘、迅速冷卻的沸水、蒸餾水、植物油、氯化鈣、棉花等。【授課教案】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展示 導入新課 【圖片展示】 用小鐵釘尋醫問診,引出鐵的生銹。 【思考交流】 為什么鐵會生銹呢 聯系生活,讓學生真切體會化學與生活的關系。探究點一 鋼鐵生銹的 因素 【情境展示】 引導根據生活經驗結合所學猜想鐵生銹的原因,并強調設計實驗的注意點。 【實驗探究】 展示一周前所做的兩組鐵釘生銹實驗。 再次強調單一變量法。 【歸納總結】 鐵生銹的原因:氧氣、水共同作用。鐵與氧氣、水等反應生成的鐵銹,它的結構很疏松,不能阻礙里層的鐵繼續與氧氣、水蒸氣等反應,因此鐵制品可以全部銹蝕。 鐵銹成分復雜,屬于混合物,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注意事項】 ①實驗中為什么要用煮沸過的蒸餾水 目的是除去水中可能溶解的氧氣。 ②干燥劑的作用 除去空氣中的水分,實驗室常用CaCl2(吸水性) 【做出猜想】 結合已有知識對鐵生銹原因做出大膽猜想。 【討論分析】對三組試管中不同現象做出分析并通過比較探究鐵生銹的因素。 【親手體會】學生感受鐵生銹并總結鐵生銹特點。 即在氧氣和水同時存在的環境中鐵能生銹。 1.使學生意識到做出猜想對科學探究的重要性。 2.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3.引導學生學會用辯證的思維看問題。續表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探究點二 防止鐵制 品銹蝕 【過渡】 【尋找防銹措施】了解了鐵制品銹蝕的條件,就可以根據這些條件尋找防止鐵制品銹蝕的方法。 【思考與討論】通過對自行車防銹措施的討論,得出防銹的原理是什么 簡單介紹一些防止金屬腐蝕的方法 1.“講衛生”——保持鐵制品表面干燥和潔凈。 2.“穿外衣”——加一層保護膜。 如:刷漆、涂油、電鍍、烤藍 3.“增強體質”——改變其自身的內部結構(合金)。 如:不銹鋼 思考、討論 破壞鐵生銹的條件: ①隔絕空氣 ②隔絕水 討論、交流 防銹方法的確定,可以結合第七單元學過的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導學生形成基本的運用知識的思路:了解反應的條件——促進或破壞反應的條件——達到某一目的。這里也可以給學生提供進行探究實驗的方法,通過對比實驗將可能影響物質的條件分別控制,最終探究出實驗結果。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整合資料的能力,同時通過小結幫助學生厘清知識點,梳理知識,從而教會學生一種學習方法。探究點三 保護金屬 資源 【提出問題】地球上的金屬是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金屬礦物的儲量有限,且不能再生。 【教師總結】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 1.防止金屬的腐蝕; 2.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3.有計劃合理的開采礦物; 4.尋找金屬的代替品。 【調查與研究】 那么就請同學們課下調查一下你家以及你生活的社區金屬廢棄物的主要品種的回收情況和回收價值,以及對今后如何回收金屬廢棄物提出合理的建議。 【閱讀課本】保護金屬資源。 【小組討論】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利用和保護金屬資源 結合閱讀教材,學生思考后,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討論。 學會用辯證的觀點看待金屬資源:豐富與有限。提高學生的資源意識。同時利用金屬資源的回收來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使學生積極地投入金屬回收的活動中去,對保護環境和實現金屬資源的循環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讓學生多接觸周圍事物,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我的收獲 通過本節課的探究學習,讓學生說說感受和收獲。 1.鐵銹蝕條件 2.鐵銹的特點 3.防銹的方法 4.保護金屬資源 學生掌握歸納的思想。調查性 作業 完成課本的思考與討論 調查或查閱資料 讓學生親歷調查和探究,增強社會責任感。第2課時 金屬資源保護 一、金屬的腐蝕和防護 1.實驗相關數據 2.鐵制品銹蝕的條件:水和氧氣 3.防止鐵制品銹蝕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絕氧氣 二、保護金屬資源 有效保護金屬資源的途徑: 1.防止金屬的腐蝕; 2.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3.有計劃的合理開采礦物; 4.尋找金屬的代替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