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A韓城市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八年級地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8頁,總分100分??荚嚂r間9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A或B)。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qū)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根據(jù)最新《中國統(tǒng)計年鑒》數(shù)據(jù),全國人口總數(shù)連降兩年,2023年全國人口減少了208萬人。在2022年、2023年短短兩年內,跨入人口負增長的時代。讀右面的漫畫,完成1~2題。1.此漫畫反映了A.人口數(shù)量增長過快●B.人口年齡結構分布合理C.人口性別比例失調D.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2.針對漫畫中反映的人口問題,下列應對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實行全面三孩政策B.弘揚敬老、養(yǎng)老、助老的社會風尚C.大量接收外來移民,保障充足的勞動力D.完善養(yǎng)老保障制度,保障“老有所依”2024年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高原東風著陸場平安著陸。東風著陸場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地域遼闊、人煙稀少、沙漠廣布。讀下圖,完成3~4題。翻400400一年等降水量線/毫米千說3.東風著陸場位于我國的A.黃土高原B.濕潤區(qū)C.第一級階梯4.下列關于東風著陸場所在地形區(qū)的描述,正確的是D.內流區(qū)A.千溝萬壑,支離破碎B.開閣坦蕩,地廣人稀C.地狹人稠,高樓林立D,地形崎嶇,石灰?guī)r廣布A韓城市八年級地理期末試題A-1-(共8頁)我國東部雨帶每年都進行有規(guī)律的南北移動,移動規(guī)律為“南嶺五,江淮六,兩北(東北、華北)七八,九回頭”。讀我國東部雨帶移動路線示意圖,完成5~7題。9月?lián)?br/>8月6月份季風區(qū)和非季4、5月份風區(qū)分界線雨帝移動路線冬季風夏季風5.圖中A線是我國A.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B.人口稠密區(qū)與稀疏區(qū)的分界線C.干旱區(qū)與半干旱區(qū)的分界線D.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6.下列詩句能體現(xiàn)雨帶進人長江中下游一帶時,會出現(xiàn)的景象是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B.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C.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D.冬雨瀟瀟濕寒衣,枯藤老樹映平堤7.我國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時間的早晚出現(xiàn)異常時,可能會引發(fā)A.旱澇災害B.臺風災害C.寒潮災害D.沙塵暴災害“引漢濟渭”工程可以滋潤關中,解渴陜北,帶動陜南。未來,“引漢濟渭”工程完成后,受水區(qū)戰(zhàn)總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受益人口達到1411萬人,將有力提升以西安為首的關中城市群的水資源承載力,支撐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間接輻射榆林和延安,為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爭取黃河的用水指標。讀“引漢濟渭”工程示意圖,完成8~10題。107o10935河寶雞河渭咸陽6西O渭南嶺。行政中心漢中漢引漢濟渭工程。一般城市河流339安康於山脈一省界調水工程8.“引漢濟渭”工程所在的省區(qū)是A.陜(秦)B.晉C.湘D.青9.我國修建“引漢濟渭”等跨流域調水工程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水資源A.人均占有量少B.地區(qū)分布不均勻C.季節(jié)分配不均勻D.浪費和污染嚴重10.“引漢濟渭”秦嶺段采用隧洞引水的主要生態(tài)意義是A.減少對地表植被的破壞B.增加濕地的面積C.保護水質D.縮短輸水線路韓城市八年級地理期末試題A-2-(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