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學科質量檢測八年級 地理試卷選擇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1.下列關于我國的描述,正確的組合是( )①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②14個陸上鄰國③國界線長4萬多千米 ④大部分位于熱帶,小部分位于北溫帶 ⑤領土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2.央視紀錄片《航拍中國》片頭介紹“你見過什么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輪回的天地,還是冰與火的樂章。其中“四季輪回的天地,冰與火的樂章”,道出了我國( )A.大部分位于高緯度,終年嚴寒 B.東西距離長,時間差異大C.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明顯 D.熱帶面積廣,光熱條件好3.下列關于我國海洋國土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陸海岸線長2.2萬多千米 B.渤海和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C.海南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 D.臨海自南向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4.中國已累計與152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下列“一帶一路”合作國家中,與我國陸上相鄰的是( )A.巴勒斯坦 B.馬來西亞 C.伊拉克 D.印度5. 疫情過后,網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李莎在淘寶網上買了一套運動服,收件地址為“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臨江鎮XX村12號”,地址中的“臨江鎮”屬于我國三級行政區劃中的( )A.省級 B.地區級 C.縣級 D.鎮(鄉)級6.我國最大的漁場( )A.渤海漁場 B.黃海漁場 C.舟山漁場 D.北部灣漁場7.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是( )A.漠河一騰沖 B.哈爾濱一騰沖 C.黑河一昆明 D.黑河一騰沖8.我國上海、北京、廣東等省份目前已先后開展“時間銀行”服務。時間銀行,是指志愿者將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務的時間儲存進去,未來需要別人向自己提供服務時,用儲存的時間兌換,存“時間”兌“養老錢”。“時間銀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老齡化C.人口總數龐大 D.性別結構失衡9. 關于我國民族分布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B.漢族人口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較為集中C.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D.在某個民族聚居的地方,一定沒有其他民族居住10.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豐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正確的是( )A.壯族——長鼓舞 B.蒙古族——那達慕大會,賽馬、摔跤C.傣族——干欄式木樓,冬不拉 D.朝鮮族——潑水節,孔雀舞11.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三名航天員回到祖國懷抱,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神舟飛船返回著陸時,下列地區最合適的地點是( )青藏高原 B. 云貴高原 C. 黃土高原 D. 內蒙古高原12.讀“我國各類地形面積比例示意圖”,從圖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我國的地形特征是( )A.地形復雜多樣,平原面積廣大B.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C.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D.地勢西高東低,呈網格狀分布13. 下列關于如何實現山區社會、經濟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A.山區風景秀麗,開發生態旅游 B.砍伐與撫育結合,合理發展林業C.大力發展木材加工業,以滿足市場需要 D.山區水能豐富,積極建設小水電站14.我國年降水量季節分布特點是( )A.從西北內陸向東南沿海遞減 B.夏季多,冬季少C.夏季少,冬季多 D.年際變化小15.根據年等降水量線判斷,如圖中①地的干濕區是( )A.濕潤區 B.半濕潤區 C.干旱區 D.半干旱區16.有關我國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北地區均為內流河 B.額爾齊斯注入大西洋C.南方河流汛期長,含沙量大 D.內流河水源來自高山冰雪融水17.我國最大的湖泊是( )A.鄱陽湖 B.青海湖 C.洞庭湖 D.巢湖18.解決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水資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A.修建水庫 B.南水北調 C.節約用水 D.防治水污染19.下列地區中,缺水最嚴重的是( )A.三江平原 B.四川盆地 C.華北平原 D.江南丘陵20.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B.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C.礦產資源屬于非再生資源 D.應注意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21.關于我國南、北方耕地和水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南方耕地多,水資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資源也多C.北方耕地多,水資源也多 D.北方耕地多,水資源少22.下列行為中,有利于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是( )A.休漁期間繼續在禁漁區捕撈 B.濱海地區大規模建設度假酒店C.加強海洋管理的執法力度 D.沿海工廠和城市直接將污水排入海洋23. 下列運輸任務與運輸方式搭配合適的是( )A. 10箱玻璃由蚌埠運到合肥——鐵路B. 1箱急救藥由南京運往烏魯木齊——公路C. 2萬噸鐵礦石由武漢運往上海——水運D. 10萬立方米天然氣由四川運往浙江——航空24.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下列關于我國農業的說法,錯誤的是( )A.華北平原發展節水農業 B.東北平原耕地多為旱地,農作物一年兩熟C.南方地區淡水漁業發達 D.畜牧業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總部位于深圳的比亞迪公司創立于1995年,是擁有IT、汽車及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民營企業,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等享譽全球。如圖示意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5.比亞迪公司總部位于( )A.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B. 京津唐工業基地C. 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D. 遼中南工業基地26.比亞迪公司發展IT、新能源等產業,主要依靠的是( )A. 勞動力資源 B. 自然資源 C. 科技與人才 D. 地域優勢27.下列地理分界線中,與秦嶺—淮河一線大體一致的是( )①1月0℃等溫線 ②400毫米年降水量線 ③人口稠密區與稀疏區的界線④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8.《長江之歌》中唱到“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這里的“高山”、“大海”最有可能是( )A. 秦嶺、南海 B. 唐古拉山脈、東海C. 巴顏喀拉山脈、渤海 D. 昆侖山脈、黃海29.圖中A所示的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該工程是( )A. 葛洲壩工程 B. 小浪底工程C. 三峽工程 D. 都江堰工程30.下列對長江治理的一些建議,不恰當的是( )A. 湖區實行退田還湖B. 重點治理素有“九曲回腸”之稱的荊江河道C. 為了使長江水流暢通無阻,應全面禁止通航D. 在長江上游地區大規模植樹種草二.綜合題(每空1分,共40分)31.讀“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和“我國夏季風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9分)(1)由圖可知B是我國 區(季風區/非季風區)。(2)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 (夏/冬)季風帶來的降水,讀圖分析,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主要來自 洋的 季風(風向)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據此推斷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是自 向 遞減。(3) 是對中國農業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夏季風的推進影響著中國河流汛期的長短,中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是 。(4)中國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區冬季最冷的國家,這體現出了中國氣候具有顯著的 特征。32. 讀“中國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① 山脈,② 盆地,⑥ 平原。(2)圖中⑤ 山脈,該山脈是我國地勢階梯的界線,在階梯的交界處, 資源豐富。(3)圖中③為 (山脈), 走向,其南側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 高原。(4)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有“水鄉”、“魚米之鄉”之稱的是 平原(填序號)。(5)我國地勢的特點是 。33.識大河,悟發展,大型紀錄片《黃河安瀾》從大河之“魂”、大河之“安”、大河之“綠”、大河之“興”四個方面全景式展現新時代黃河高質量發展的全貌。圖為黃河流域范圍示意,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以下小題。(11分)主題一:大河之“魂”,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1)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脈,綿延上萬里后注入 海。萬里黃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其 (上中/中下)游地區形成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多個古代文化。這些古老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主題二:大河之“安”,人民治黃事業譜寫新篇章“黃河寧,天下平”,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嚴重威脅著兩岸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李明同學結合紀錄片內容,繪制了“地上河”形成過程的思維導圖。(2)在圖框圖中的空格處填上對應的序號。備選選項:A河床抬升;B水土流失;C流速變緩。主題三:大河之“綠”,母親河生態健康持續向好(3)李明在觀看紀錄片時,記錄了高西溝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案例,但有兩處出現錯誤,請幫助他修改。高西溝村位于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早期的高西溝“雨澇流泥漿,沖成萬條溝,肥土順水走,稻苗連根丟”。20世紀60年代起,人們創造性地對該地進行綜合治理:“山頂陡處開墾耕地,山腰緩坡修筑梯田,山溝里面打壩淤地,”經過幾十年治理,高西溝已經變得青山綠水。經過60多年的治理,林草覆蓋率達70%,實現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溝。錯誤1:“稻”修改為 錯誤2:“開墾耕地”修改為 。主題四:大河之“興”,流域轉型發展邁入新階段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建設光伏電站。綠電乘著特高壓輸電線路,最終匯入河南電網。從青海到河南,“一根銀絲兩頭俏”,恰是當前黃河流域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邁入新階段的生動詮釋。太陽能資源屬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能源,綠電大量輸入河南能大幅減少當地用于火力發電—— (填礦產資源名稱)的使用,為我國盡早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添磚加瓦。發展太陽能產能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有什么重要影響?(2分)答: 。34. 綜合地理位置、自然環境、人文特征的差異,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如圖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1)識別并寫出圖中我國區域名稱。甲是 ;丙是 。(2)甲、乙兩區域以 (山脈)淮河一線為界,此線約為我國1月0℃等溫線和 mm年降水量線,可見甲、乙兩區域在 方面存在較大差異。(3)從地理位置看,甲、乙兩區域臨海,丙區域位于 ,距海遙遠,自然環境特征體現為 。(4)區域不同,農業生產方式各異,乙、丙兩區域中以種植業為主的是 ;甲、丁兩區域中以畜牧業為主的是 。(5)丁區域與其他區域相比,差異明顯。因其海拔高,氣溫低, 是該區域的基本特征。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八年級地理答案選擇題1-5:DCBDD 6-10:CDBDB 11-15:DBCBB16-20:DABCB 21-25:DCCBA 26-30:CDBCC填圖題(1)非季風區(2)夏 太平 東南 東南沿海 西北內陸干旱 珠江 (4)大陸性32.(1)天山 塔里木 華北 (2)大興安嶺 水能昆侖 東西 青藏 (4)⑨(5)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33.(1)渤 中下 (2)B C A(3)麥 植樹造林 (4)可再生 煤炭(5)(2分)(三點答一點即可給分)環境:太陽能屬于清潔能源,有助于緩解溫室效應,減輕環境壓力;社會:太陽能可替代傳統能源礦產,對社會可持續發展有重要作用;經濟: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眾多就業崗位,提高了國民經濟的收入。(1)南方地區 西北地區 (2)秦嶺 800 氣候內陸 干旱 (4)乙 丁 (5)高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期末地理試卷答案.docx 甘肅省酒泉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