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章 §5 5.2 平面與平面垂直(課件+學案+練習,共3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章 §5 5.2 平面與平面垂直(課件+學案+練習,共3份)

資源簡介

(共88張PPT)
第六章
<<<
5.2 平面與平面垂直
1.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并掌握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一般作法,會求簡單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2.掌握兩個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
3.掌握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并能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證明一些簡單的問題.
4.掌握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能用定義和定理判定面面垂直.
學習目標
現在建筑師傅在砌墻時,一般不用傳統的鉛錘了,而是采用砌墻紅外線儀.該儀器操作方便,測量精確,堪稱砌墻“神器”.如圖所示,砌墻時,將該儀器吊放在屋頂,調整好位置和角度,打開儀器后會自動產生橫線和豎線,建筑師傅只需順著光線操
導 語
作,這樣就能保證墻是垂直于地面的.本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其中涉及的數學原理吧!
一、二面角的概念
二、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定義
課時對點練
三、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
隨堂演練
內容索引
四、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二面角的概念

提示 前面所學的角是由共頂點的兩條射線構成,這個角由兩個半平面和兩半平面的交線構成.
觀察教室內門與墻面,當門繞著門軸旋轉時,從直觀上我們看到門所在的平面與墻面形成了一個“角”,這個“角”與前面我們學習的角有何不同?
問題1
1.半平面:一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把這個平面分成兩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稱為半平面.
定義 從一條直線出發的 所組成的圖形
相關概念 ①這條直線稱為二面角的 ;
②這兩個半平面稱為二面角的____
畫法
記法 二面角 或________
2.二面角的概念
兩個半平面


α-l-β
α-AB-β
定義 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點為端點,在兩個半平面內分別作________
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的 稱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圖形
符號 ∠AOB是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
范圍 0°≤∠AOB≤180°
3.二面角的平面角
垂直于
夾角
(1)二面角是一個空間圖形,而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平面圖形.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由二面角的兩個半平面的位置唯一確定,與棱上點的位置無關.
注 意 點
<<<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定義
1.定義:兩個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二面角是 ,就說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2.畫法:
3.記作: .
直二面角
α⊥β
 (1)從空間一點P向二面角α-l-β的兩個面α,β分別作垂線PE,PF,E,F為垂足,若∠EPF=60°,則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的大小是
A.60° B.120°
C.60°或120° D.不確定
例 1

如圖所示,過PE,PF作一個平面γ與二面角α-l-β的棱交于點O,連接OE,OF.
因為PE⊥α,PF⊥β,
所以PE⊥l,PF⊥l,
所以l⊥平面γ,所以l⊥OE,l⊥OF,
則∠EOF為α-l-β的平面角,且它與∠EPF相等或互補,
故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的大小為60°或120°,故選C.
(2)如圖,AB是☉O的直徑,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圓周上的一點,且PA=AC,求二面角P-BC-A的大小.
∵AB是☉O的直徑,且點C在圓周上,
∴AC⊥BC.
由已知PA⊥平面ABC,BC 平面ABC,
得PA⊥BC.
又∵PA∩AC=A,PA,AC 平面PAC,
∴BC⊥平面PAC.
又PC 平面PAC,
∴PC⊥BC.
又∵BC是二面角P-BC-A的棱,
∴∠PCA是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
由PA=AC,PA⊥AC,知△P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CA=45°,
即二面角P-BC-A的大小是45°.
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的步驟




 (1)(多選)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A.兩個相交平面組成的圖形叫作二面角
B.異面直線a,b分別和一個二面角的兩個面垂直,則a,b所成的角與這
個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補
C.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從棱上一點出發,分別在兩個面內作射線所成的角
的最小角
D.二面角的大小與其平面角的頂點在棱上的位置沒有關系
跟蹤訓練 1


由二面角的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稱為二面角,所以A錯誤;
由a,b分別垂直于兩個面,則a,b都垂直于二面角的棱,故B正確;
C中所作的射線不一定垂直于二面角的棱,故C錯誤;
由定義知D正確.
(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B=2AA1,若D為AB的中點,求二面角A1-CD-C1的平面角.
如圖所示,設D1為A1B1的中點,連接DD1,則DD1∥AA1∥CC1,故DD1 平面DC1C.
由AC=BC,D為AB的中點,得CD⊥AB.
又CD⊥AA1,且AB∩AA1=A,AB,
AA1 平面A1ABB1,
故CD⊥平面A1ABB1,
故CD⊥A1D,CD⊥DD1,
所以∠A1DD1為二面角A1-CD-C1的平面角.
因為AB=2AA1,
所以∠A1DD1=45°.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

當直線與平面垂直時,過此直線可作無數個平面,那么這些平面與已知平面有何關系?
提示 垂直關系.
問題2
若要判斷兩平面是否垂直,根據上述問題能否得出一個方法?
提示 可以,只需在一平面內找一直線垂直于另一平面即可.
問題3
文字語言 兩個平面垂直,如果一個平面內有一條直線垂直于這兩個平面的 ,那么這條直線與另一個平面______
符號語言 α⊥β,α∩β=MN, ,AB⊥MN AB⊥α
圖形語言
交線
垂直
AB β
 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PA⊥平面ABC,平面PAB⊥平面PBC.求證:BC⊥AB.
例 2
如圖,在平面PAB內,
作AD⊥PB于點D.
∵平面PAB⊥平面PBC,
且平面PAB∩平面PBC=PB,AD 平面PAB,
∴AD⊥平面PBC.
又BC 平面PBC,∴AD⊥BC.
又∵PA⊥平面ABC,BC 平面ABC,∴PA⊥BC,
又∵PA∩AD=A,PA,AD 平面PAB,
∴BC⊥平面PAB.
又AB 平面PAB,∴BC⊥AB.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證明線面垂直的問題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兩個平面垂直.
(2)直線必須在其中一個平面內.
(3)直線必須垂直于它們的交線.
 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CC1,且平面AB1C⊥平面BB1C1C,求證:BC1⊥AB1.
跟蹤訓練 2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因為BC=CC1,
所以四邊形BB1C1C為正方形,
所以B1C⊥BC1.
因為平面AB1C⊥平面BB1C1C,
平面AB1C∩平面BB1C1C=B1C,BC1 平面BB1C1C,
所以BC1⊥平面AB1C.
因為AB1 平面AB1C,
所以BC1⊥AB1.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教室內的黑板所在的平面與地面所在的平面垂直.在黑板上任意畫一條直線與地面垂直嗎?
提示 不一定,也可能平行、相交(不垂直).
問題4
怎樣畫才能保證所畫直線與地面垂直?
提示 只要保證所畫的線與兩面的交線垂直即可.
問題5
文字語言 如果一個平面過另一個平面的 ,那么這兩個平面垂直
符號語言 l⊥β, α⊥β
圖形語言
垂線
l α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四邊形ABCD為菱形,PC⊥平面ABCD,
求證:平面PDB⊥平面PAC.
例 3
∵PC⊥平面ABCD,BD 平面ABCD,∴PC⊥BD.
∵四邊形ABCD為菱形,
∴AC⊥BD,
又PC∩AC=C,PC,AC 平面PAC,
∴BD⊥平面PAC.
∵BD 平面PDB,
∴平面PDB⊥平面PAC.




(1)利用定義:證明二面角的平面角為直角.
(2)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則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證明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方法
 如圖,已知在三棱錐S-ABC中,側棱SA=SB=SC,∠ABC=90°,求證:平面ABC⊥平面ASC.
跟蹤訓練 3
如圖,作SH⊥AC交AC于點H,連接BH,
∵SA=SC,∴AH=HC.
在Rt△ABC中,H是AC的中點,
∴BH=AC=AH,
又SH=SH,SA=SB,
∴△SAH≌△SBH(SSS),
∴SH⊥BH,
又AC∩BH=H,AC,BH 平面ABC,
∴SH⊥平面ABC,又SH 平面ASC,
∴平面ABC⊥平面ASC.
1.知識清單:
(1)二面角以及二面角的平面角.
(2)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
(3)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2.方法歸納:轉化法.
3.常見誤區:面面垂直性質定理中在其中一個面內作交線的垂線,與另一個平面垂直.
隨堂演練

1.對于直線m,n和平面α,β,能得出α⊥β的一個條件是
A.m⊥n,m∥α,n∥β B.m⊥n,α∩β=m,n α
C.m∥n,n⊥β,m α D.m∥n,m⊥α,n⊥β
∵n⊥β,m∥n,
∴m⊥β,
又m α,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α⊥β.

1
2
3
4
2.在正方體ABCD-A'B'C'D'中,二面角D'-AB-D的大小是
A.30° B.45°
C.60° D.90°
如圖,由正方體的性質易知AB⊥平面ADD'A',
則AB⊥AD,AB⊥AD',
則∠D'AD為二面角D'-AB-D的平面角,
又因為四邊形ADD'A'為正方形,
所以∠D'AD=45°,
即二面角D'-AB-D的大小是45°,故選B.

1
2
3
4
3.在三棱錐A-BCD中,AD⊥BC,AD⊥CD,則有
A.平面ABC⊥平面ADC B.平面ADC⊥平面BCD
C.平面ABC⊥平面BDC D.平面ABC⊥平面ADB
如圖,因為AD⊥BC,AD⊥CD,BC∩CD=C,
BC,CD 平面BCD,
所以AD⊥平面BCD,
又AD 平面ADC,
所以平面ADC⊥平面BCD.

1
2
3
4
4.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且∠PAC=90°,PA=1,AB=2,則PB=______.
∵平面PAC⊥平面ABC,平面PAC∩平面ABC=AC,
∠PAC=90°,PA 平面PAC,
∴PA⊥平面ABC,
又AB 平面ABC,∴PA⊥AB,
∴PB=.
1
2
3
4
課時對點練

對一對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B C ABC BC 5 13
題號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DM⊥PC(或BM⊥PC等)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由長方體的性質可知A1B1⊥平面BCC1B1,
又BM 平面BCC1B1,
所以A1B1⊥BM.
又CC1=2,M為CC1的中點,
所以C1M=CM=1.
在Rt△B1C1M中,B1M==,
同理BM==,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又B1B=2,
所以B1M2+BM2=B1B2,
從而BM⊥B1M.
又A1B1∩B1M=B1,A1B1,B1M 平面A1B1M,
所以BM⊥平面A1B1M,
因為BM 平面ABM,
所以平面ABM⊥平面A1B1M.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1)由題意知△PAD為正三角形,G是AD的中點,∴PG⊥AD.
又平面PAD⊥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AD,PG 平面PAD,∴PG⊥平面ABCD,
又BG 平面ABCD,∴PG⊥BG.
又∵四邊形ABCD是菱形且∠DAB=60°,
∴△ABD是正三角形,∴BG⊥AD.
又AD∩PG=G,AD,PG 平面PAD,
∴BG⊥平面PAD.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2)由(1)可知,BG⊥AD,PG⊥AD,BG∩PG=G,BG,PG 平面PBG,
∴AD⊥平面PBG,
又PB 平面PBG,∴AD⊥PB.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取CD的中點E,連接PE,BE,BD,如圖.
由底面ABCD是菱形且∠BCD=60°知,△BCD是等邊三角形.
因為E是CD的中點,所以BE⊥CD.
又AB∥CD,所以BE⊥AB.
又因為PA⊥平面ABCD,BE 平面ABCD,
所以PA⊥BE.
而PA∩AB=A,PA,AB 平面PAB,所以BE⊥平面PAB.
又BE 平面PBE,所以平面PBE⊥平面PAB.
所以當E為CD的中點時,平面PBE⊥平面PAB.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A.平面α內的一條直線a垂直于平面β內的無數條直線,則α⊥β
B.若平面α⊥β,則α內的直線垂直于平面β
C.若平面α⊥β,且α∩β=l,則過α內一點P與l垂直的直線垂直于平面β
D.若直線a與平面α內的無數條直線都垂直,則不能說一定有a⊥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基礎鞏固
答案
A項,平面α內的一條直線a垂直于平面β內的任意一條直線,則α⊥β,故A錯誤;
B項,由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知,只有垂直于交線的直線才垂直于另一個平面,故B錯誤;
C項,平面α⊥β,且α∩β=l,則過α內一點P與l垂直的直線,只有當此直線在α內時才垂直于β,故C錯誤;
D項,a與平面α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可以推出a⊥α,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2.設m,n是兩條不同的直線,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m∥α,n⊥β,m⊥n,則α⊥β
B.若m∥α,n⊥β,m⊥n,則α∥β
C.若m∥α,n⊥β,m∥n,則α⊥β
D.若m∥α,n⊥β,m∥n,則α∥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m∥α,m∥n,
∴n∥α或n α,
又n⊥β,∴α⊥β.
3.如圖所示,在三棱錐P-ABC中,平面PAB⊥平面ABC,PA=PB,AD=DB,則
A.PD 平面ABC
B.PD⊥平面ABC
C.PD與平面ABC相交但不垂直
D.PD∥平面A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因為PA=PB,AD=DB,所以PD⊥AB.
又因為平面PAB⊥平面ABC,平面PAB∩平面ABC=AB,PD 平面PAB,
所以PD⊥平面A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4.如圖所示,將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沿斜邊BC上的高AD折成一個二面角,使得∠B'AC=60°,則這個二面角的大小是
A.30° B.60°
C.90° D.1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因為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邊BC上的高,所以
BD=DC=AC,所以B'D⊥AD,
CD⊥AD,因此∠B'DC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因為∠B'AC=60°,AB'=A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所以△B'AC是等邊三角形,因此B'C=AB'=AC,所以在△B'DC中,有B'D2+DC2=B'C2,
所以∠B'DC=90°.
5.(多選)如圖,已知P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平面PAD⊥平面PAB
B.平面PAD⊥平面PCD
C.平面PBC⊥平面PAB
D.平面PBC⊥平面PCD
由題意可得CD⊥平面PAD,AB⊥平面PAD,BC⊥平面PAB,
∴平面PCD⊥平面PAD,平面PAB⊥平面PAD,平面PBC⊥平面PAB,故選A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6.(多選)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ABC=90°,AD∶BC∶AB
=2∶3∶4,E,F分別是AB,CD的中點.將四邊形ADFE沿直線EF進行翻折.給出四個結論,在翻折的過程中,
可能成立的結論是
A.DF⊥BC
B.BD⊥FC
C.平面BDF⊥平面BCF
D.平面DCF⊥平面BC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對于A,因為BC∥AD,AD與DF相交不垂直,所以BC與DF不垂直,故A不可能成立;
對于B,如圖,設點D在平面BCF上的投影為點P,當BP⊥FC時,有BD⊥FC.而AD∶BC∶AB=2∶3∶4可使條件滿足,故B可能成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對于C,當點P落在BF上時,DP 平面BDF,從而平面BDF⊥平面BCF,
故C可能成立;
對于D,因為點D的投影不可能在FC上,故D不可能成立.
7.已知正三棱錐S-ABC的所有棱長均為2,則側面與底面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如圖,取BC的中點E,連接SE,AE,
∵SB=SC=AB=AC,
∴SE⊥BC,AE⊥BC,
∴∠SEA即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SA=2,SE=AE=,
∴cos∠SE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8.如圖,已知平面α⊥平面β,在α與β的交線上取線段AB=4 cm,AC,BD分別在平面α和平面β內,它們都垂直于交線AB,并且AC=3 cm,BD=12 cm,則BC=   cm,CD=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5
13
因為α⊥β,α∩β=AB,BD⊥AB,
所以BD⊥平面α.因為BC 平面α,所以BD⊥BC,在Rt△BAC中,BC=
=13(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9.如圖所示,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點.求證:平面ABM⊥平面A1B1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由長方體的性質可知A1B1⊥平面BCC1B1,
又BM 平面BCC1B1,
所以A1B1⊥BM.
又CC1=2,M為CC1的中點,
所以C1M=CM=1.
在Rt△B1C1M中,B1M=,
同理B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又B1B=2,
所以B1M2+BM2=B1B2,從而BM⊥B1M.
又A1B1∩B1M=B1,A1B1,B1M 平面A1B1M,
所以BM⊥平面A1B1M,
因為BM 平面ABM,
所以平面ABM⊥平面A1B1M.
10.如圖所示,P是四邊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點,四邊形ABCD是∠DAB=60°且邊長為a的菱形,△PAD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G為AD的中點.求證:
(1)BG⊥平面P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由題意知△PAD為正三角形,G是AD的中點,∴PG⊥AD.
又平面PAD⊥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AD,PG 平面PAD,
∴PG⊥平面ABCD,又BG 平面ABCD,
∴PG⊥BG.
又∵四邊形ABCD是菱形且∠DAB=60°,
∴△ABD是正三角形,∴BG⊥AD.
又AD∩PG=G,AD,PG 平面PAD,
∴BG⊥平面PAD.
(2)AD⊥P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由(1)可知,BG⊥AD,PG⊥AD,BG∩PG=G,BG,PG 平面PBG,
∴AD⊥平面PBG,
又PB 平面PBG,∴AD⊥PB.
11.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截面A1BD與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A1-BD-A的正切值等于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綜合運用
答案
如圖所示,連接AC交BD于點O,連接A1O,則∠A1OA為二面角A1-BD-A的平面角,
設A1A=a,則AO=a,
所以tan∠A1O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2.如圖,平面α⊥平面β,A∈α,B∈β,AB與兩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別為.過A,B分別作兩平面交線的垂線,垂足
為A',B',則AB∶A'B'等于
A.2∶1 B.3∶1
C.3∶2 D.4∶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由已知條件可知∠BAB'=,
設AB=2a,則BB'=2asin a,
A'B=2acos a,
∴在Rt△BB'A'中,得A'B'=a,
∴AB∶A'B'=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3.如圖,已知六棱錐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邊形,PA⊥平面ABC,PA=2AB,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PB⊥AD
B.平面PAB⊥平面PBC
C.直線BC∥平面PAE
D.直線PD與平面ABC所成的角為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PA⊥平面ABC,
∴∠ADP是直線PD與平面ABC所成的角.
∵六邊形ABCDEF是正六邊形,∴AD=2AB,
∴tan∠ADP==1,
∴直線PD與平面ABC所成的角為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4.如圖所示,在四棱錐P-ABCD中,PA⊥底面ABCD,且底面各邊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動點,當點M滿足     時,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寫一個你認為是正確的條件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M⊥PC(或BM⊥PC等)
由題意得BD⊥AC,
∵PA⊥平面ABCD,BD 平面ABCD,
∴PA⊥BD.
又PA∩AC=A,PA,AC 平面PAC,
∴BD⊥平面PAC,∴BD⊥PC.
∴當DM⊥PC(或BM⊥PC)時,有DM∩BD=D(或BM∩BD=B),DM,BD 平面MBD(或BM,BD 平面MBD),
即有PC⊥平面MBD,
而PC 平面PCD,∴平面MBD⊥平面P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拓廣探究
15.如圖,在長方形ABCD中,AB=2,BC=1,E為DC的中點,F為線段EC(除端點外)上一動點.現將△AFD沿AF折起,使平面ABD⊥平面ABC.在平面ABD內過點D作DK⊥AB,垂足為K.設AK=t,則實數t的取值范圍
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過點K作KM⊥AF于點M,連接DM.
∵平面ABD⊥平面ABC,平面ABD∩平面ABC=AB,
DK⊥AB,DK 平面ABD,
∴DK⊥平面ABC,
∵AF 平面ABC,∴DK⊥AF.
∵MK⊥AF,DK∩MK=K,
∴AF⊥平面DMK.
∵DM 平面DMK,
∴AF⊥D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與折前的圖形對比,可知折前的平面圖形中D,M,K三點共線,且DK⊥AF,
∴△DAK∽△FDA,∴,
即,
∴t=.
∵DF∈(1,2),∴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6.如圖所示,四棱錐P-ABCD的底面ABCD是菱形,∠BCD=60°,PA⊥底面ABCD.在CD上確定一點E,使得平面PBE⊥平面PA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取CD的中點E,連接PE,BE,BD,如圖.
由底面ABCD是菱形且∠BCD=60°知,
△BCD是等邊三角形.
因為E是CD的中點,所以BE⊥CD.
又AB∥CD,所以BE⊥AB.
又因為PA⊥平面ABCD,
BE 平面ABCD,
所以PA⊥B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而PA∩AB=A,PA,AB 平面PAB,所以BE⊥平面PAB.
又BE 平面PBE,所以平面PBE⊥平面PAB.
所以當E為CD的中點時,平面PBE⊥平面PA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5.2 平面與平面垂直
[學習目標] 1.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并掌握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一般作法,會求簡單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2.掌握兩個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3.掌握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并能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證明一些簡單的問題.4.掌握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能用定義和定理判定面面垂直.
一、二面角的概念
問題1 觀察教室內門與墻面,當門繞著門軸旋轉時,從直觀上我們看到門所在的平面與墻面形成了一個“角”,這個“角”與前面我們學習的角有何不同?
知識梳理
1.半平面:一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把這個平面分成兩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稱為半平面.
2.二面角的概念
定義 從一條直線出發的______________所組成的圖形
相關概念 ①這條直線稱為二面角的_______; ②這兩個半平面稱為二面角的_______
畫法
記法 二面角_______或_______
3.二面角的平面角
定義 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點為端點,在兩個半平面內分別作_______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的_______稱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圖形
符號 ∠AOB是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
范圍 0°≤∠AOB≤180°
二、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定義
知識梳理
1.定義:兩個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二面角是_______,就說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2.畫法:
3.記作:_______.
例1 (1)從空間一點P向二面角α-l-β的兩個面α,β分別作垂線PE,PF,E,F為垂足,若∠EPF=60°,則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的大小是(  )
A.60° B.120°
C.60°或120° D.不確定
(2)如圖,AB是☉O的直徑,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圓周上的一點,且PA=AC,求二面角P-BC-A的大小.
反思感悟 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的步驟
跟蹤訓練1 (1)(多選)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兩個相交平面組成的圖形叫作二面角
B.異面直線a,b分別和一個二面角的兩個面垂直,則a,b所成的角與這個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補
C.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從棱上一點出發,分別在兩個面內作射線所成的角的最小角
D.二面角的大小與其平面角的頂點在棱上的位置沒有關系
(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B=2AA1,若D為AB的中點,求二面角A1-CD-C1的平面角.
三、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
問題2 當直線與平面垂直時,過此直線可作無數個平面,那么這些平面與已知平面有何關系?
問題3 若要判斷兩平面是否垂直,根據上述問題能否得出一個方法?
知識梳理
文字語言 兩個平面垂直,如果一個平面內有一條直線垂直于這兩個平面的_______,那么這條直線與另一個平面_______
符號語言 α⊥β,α∩β=MN,_______,AB⊥MN AB⊥α
圖形語言
例2 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PA⊥平面ABC,平面PAB⊥平面PBC.求證:BC⊥AB.
反思感悟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證明線面垂直的問題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兩個平面垂直.
(2)直線必須在其中一個平面內.
(3)直線必須垂直于它們的交線.
跟蹤訓練2 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CC1,且平面AB1C⊥平面BB1C1C,求證:BC1⊥AB1.
四、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問題4 教室內的黑板所在的平面與地面所在的平面垂直.在黑板上任意畫一條直線與地面垂直嗎?
問題5 怎樣畫才能保證所畫直線與地面垂直?
知識梳理
文字語言 如果一個平面過另一個平面的_______,那么這兩個平面垂直
符號語言 l⊥β,_______ α⊥β
圖形語言
例3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四邊形ABCD為菱形,PC⊥平面ABCD,求證:平面PDB⊥平面PAC.
反思感悟 證明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方法
(1)利用定義:證明二面角的平面角為直角.
(2)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則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跟蹤訓練3 如圖,已知在三棱錐S-ABC中,側棱SA=SB=SC,∠ABC=90°,求證:平面ABC⊥平面ASC.
1.知識清單:
(1)二面角以及二面角的平面角.
(2)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
(3)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2.方法歸納:轉化法.
3.常見誤區:面面垂直性質定理中在其中一個面內作交線的垂線,與另一個平面垂直.
1.對于直線m,n和平面α,β,能得出α⊥β的一個條件是(  )
A.m⊥n,m∥α,n∥β B.m⊥n,α∩β=m,n α
C.m∥n,n⊥β,m α D.m∥n,m⊥α,n⊥β
2.在正方體ABCD-A'B'C'D'中,二面角D'-AB-D的大小是(  )
A.30° B.45°
C.60° D.90°
3.在三棱錐A-BCD中,AD⊥BC,AD⊥CD,則有(  )
A.平面ABC⊥平面ADC
B.平面ADC⊥平面BCD
C.平面ABC⊥平面BDC
D.平面ABC⊥平面ADB
4.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且∠PAC=90°,PA=1,AB=2,則PB=_________.
答案精析
問題1 前面所學的角是由共頂點的兩條射線構成,這個角由兩個半平面和兩半平面的交線構成.
知識梳理
2.兩個半平面 棱 面 α-l-β
α-AB-β
3.垂直于 夾角
知識梳理
1.直二面角
3.α⊥β
例1 (1)C [如圖所示,過PE,PF作一個平面γ與二面角α-l-β的棱交于點O,連接OE,OF.
因為PE⊥α,PF⊥β,
所以PE⊥l,PF⊥l,
所以l⊥平面γ,所以l⊥OE,l⊥OF,
則∠EOF為α-l-β的平面角,且它與∠EPF相等或互補,
故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的大小為60°或120°,故選C.]
(2)解 ∵AB是☉O的直徑,
且點C在圓周上,
∴AC⊥BC.
由已知PA⊥平面ABC,
BC 平面ABC,
得PA⊥BC.
又∵PA∩AC=A,PA,
AC 平面PAC,
∴BC⊥平面PAC.
又PC 平面PAC,
∴PC⊥BC.
又∵BC是二面角P-BC-A的棱,
∴∠PCA是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
由PA=AC,PA⊥AC,
知△P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CA=45°,
即二面角P-BC-A的大小是45°.
跟蹤訓練1 (1)BD [由二面角的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稱為二面角,所以A錯誤;由a,b分別垂直于兩個面,則a,b都垂直于二面角的棱,故B正確;C中所作的射線不一定垂直于二面角的棱,故C錯誤;由定義知D正確.]
(2)解 如圖所示,設D1為A1B1的中點,連接DD1,則DD1∥AA1∥CC1,故DD1 平面DC1C.
由AC=BC,D為AB的中點,
得CD⊥AB.
又CD⊥AA1,且AB∩AA1=A,
AB,AA1 平面A1ABB1,
故CD⊥平面A1ABB1,
故CD⊥A1D,CD⊥DD1,
所以∠A1DD1為二面角A1-CD-C1的平面角.
因為AB=2AA1,
所以∠A1DD1=45°.
問題2 垂直關系.
問題3 可以,只需在一平面內找一直線垂直于另一平面即可.
知識梳理
交線 垂直 AB β
例2 證明 如圖,在平面PAB內,作AD⊥PB于點D.
∵平面PAB⊥平面PBC,
且平面PAB∩平面PBC=PB,
AD 平面PAB,
∴AD⊥平面PBC.
又BC 平面PBC,∴AD⊥BC.
又∵PA⊥平面ABC,
BC 平面ABC,∴PA⊥BC,
又∵PA∩AD=A,
PA,AD 平面PAB,
∴BC⊥平面PAB.
又AB 平面PAB,∴BC⊥AB.
跟蹤訓練2 證明 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中,
因為BC=CC1,
所以四邊形BB1C1C為正方形,
所以B1C⊥BC1.
因為平面AB1C⊥平面BB1C1C,
平面AB1C∩平面BB1C1C=B1C,
BC1 平面BB1C1C,
所以BC1⊥平面AB1C.
因為AB1 平面AB1C,
所以BC1⊥AB1.
問題4 不一定,也可能平行、相交(不垂直).
問題5 只要保證所畫的線與兩面的交線垂直即可.
知識梳理
垂線 l α
例3 證明 ∵PC⊥平面ABCD,
BD 平面ABCD,∴PC⊥BD.
∵四邊形ABCD為菱形,∴AC⊥BD,
又PC∩AC=C,PC,AC 平面PAC,
∴BD⊥平面PAC.
∵BD 平面PDB,
∴平面PDB⊥平面PAC.
跟蹤訓練3 證明 如圖,作SH⊥AC交AC于點H,連接BH,
∵SA=SC,
∴AH=HC.
在Rt△ABC中,
H是AC的中點,
∴BH=AC=AH,
又SH=SH,SA=SB,
∴△SAH≌△SBH(SSS),
∴SH⊥BH,
又AC∩BH=H,AC,BH 平面ABC,
∴SH⊥平面ABC,又SH 平面ASC,
∴平面ABC⊥平面ASC.
隨堂演練
1.C 2.B 3.B 4.作業52 平面與平面垂直
(分值:100分)
單選題每小題5分,共35分;多選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1.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平面α內的一條直線a垂直于平面β內的無數條直線,則α⊥β
B.若平面α⊥β,則α內的直線垂直于平面β
C.若平面α⊥β,且α∩β=l,則過α內一點P與l垂直的直線垂直于平面β
D.若直線a與平面α內的無數條直線都垂直,則不能說一定有a⊥α
2.設m,n是兩條不同的直線,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m∥α,n⊥β,m⊥n,則α⊥β
B.若m∥α,n⊥β,m⊥n,則α∥β
C.若m∥α,n⊥β,m∥n,則α⊥β
D.若m∥α,n⊥β,m∥n,則α∥β
3.如圖所示,在三棱錐P-ABC中,平面PAB⊥平面ABC,PA=PB,AD=DB,則(  )
A.PD 平面ABC
B.PD⊥平面ABC
C.PD與平面ABC相交但不垂直
D.PD∥平面ABC
4.如圖所示,將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沿斜邊BC上的高AD折成一個二面角,使得∠B'AC=60°,則這個二面角的大小是(  )
A.30° B.60°
C.90° D.120°
5.(多選)如圖,已知P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平面PAD⊥平面PAB
B.平面PAD⊥平面PCD
C.平面PBC⊥平面PAB
D.平面PBC⊥平面PCD
6.(多選)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ABC=90°,AD∶BC∶AB=2∶3∶4,E,F分別是AB,CD的中點.將四邊形ADFE沿直線EF進行翻折.給出四個結論,在翻折的過程中,可能成立的結論是(  )
A.DF⊥BC
B.BD⊥FC
C.平面BDF⊥平面BCF
D.平面DCF⊥平面BCF
7.已知正三棱錐S-ABC的所有棱長均為2,則側面與底面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為    .
8.如圖,已知平面α⊥平面β,在α與β的交線上取線段AB=4 cm,AC,BD分別在平面α和平面β內,它們都垂直于交線AB,并且AC=3 cm,BD=12 cm,則BC=   cm,CD=    cm.
9.(10分)如圖所示,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點.求證:平面ABM⊥平面A1B1M.
10.(11分)如圖所示,P是四邊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點,四邊形ABCD是∠DAB=60°且邊長為a的菱形,△PAD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G為AD的中點.求證:
(1)BG⊥平面PAD;(6分)
(2)AD⊥PB.(5分)
11.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截面A1BD與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A1-BD-A的正切值等于(  )
A. B.
C. D.
12.如圖,平面α⊥平面β,A∈α,B∈β,AB與兩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別為.過A,B分別作兩平面交線的垂線,垂足為A',B',則AB∶A'B'等于(  )
A.2∶1 B.3∶1
C.3∶2 D.4∶3
13.如圖,已知六棱錐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邊形,PA⊥平面ABC,PA=2AB,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PB⊥AD
B.平面PAB⊥平面PBC
C.直線BC∥平面PAE
D.直線PD與平面ABC所成的角為45°
14.如圖所示,在四棱錐P-ABCD中,PA⊥底面ABCD,且底面各邊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動點,當點M滿足    時,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寫一個你認為是正確的條件即可)
15.如圖,在長方形ABCD中,AB=2,BC=1,E為DC的中點,F為線段EC(除端點外)上一動點.現將△AFD沿AF折起,使平面ABD⊥平面ABC.在平面ABD內過點D作DK⊥AB,垂足為K.設AK=t,則實數t的取值范圍是    .
16.(12分)如圖所示,四棱錐P-ABCD的底面ABCD是菱形,∠BCD=60°,PA⊥底面ABCD.在CD上確定一點E,使得平面PBE⊥平面PAB.
答案精析
1.D 2.C 3.B 4.C 5.ABC
6.BC [對于A,因為BC∥AD,AD與DF相交不垂直,所以BC與DF不垂直,故A不可能成立;
對于B,如圖,設點D在平面BCF上的投影為點P,當BP⊥FC時,有BD⊥FC.而AD∶BC∶AB=2∶3∶4可使條件滿足,故B可能成立;
對于C,當點P落在BF上時,DP 平面BDF,從而平面BDF⊥平面BCF,故C可能成立;
對于D,因為點D的投影不可能在FC上,故D不可能成立.]
7.
8.5 13
解析 因為α⊥β,α∩β=AB,BD⊥AB,所以BD⊥平面α.
因為BC 平面α,所以BD⊥BC,
在Rt△BAC中,BC===5(cm),
在Rt△DBC中,CD===13(cm).
9.證明 由長方體的性質可知A1B1⊥平面BCC1B1,
又BM 平面BCC1B1,
所以A1B1⊥BM.
又CC1=2,M為CC1的中點,
所以C1M=CM=1.
在Rt△B1C1M中,
B1M==,
同理BM==,
又B1B=2,
所以B1M2+BM2=B1B2,
從而BM⊥B1M.又A1B1∩B1M=B1,A1B1,B1M 平面A1B1M,
所以BM⊥平面A1B1M,
因為BM 平面ABM,
所以平面ABM⊥平面A1B1M.
10.證明 (1)由題意知△PAD為正三角形,G是AD的中點,∴PG⊥AD.
又平面PAD⊥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AD,PG 平面PAD,∴PG⊥平面ABCD,
又BG 平面ABCD,∴PG⊥BG.
又∵四邊形ABCD是菱形且∠DAB=60°,
∴△ABD是正三角形,∴BG⊥AD.
又AD∩PG=G,AD,PG 平面PAD,
∴BG⊥平面PAD.
(2)由(1)可知,BG⊥AD,PG⊥AD,BG∩PG=G,BG,PG 平面PBG,
∴AD⊥平面PBG,
又PB 平面PBG,∴AD⊥PB.
11.C [如圖所示,連接AC交BD于點O,連接A1O,則∠A1OA為二面角A1-BD-A的平面角,
設A1A=a,
則AO=a,
所以tan∠A1OA==.]
12.A [由已知條件可知∠BAB'=,∠ABA'=,
設AB=2a,則BB'=2asin =a,
A'B=2acos =a,
∴在Rt△BB'A'中,得A'B'=a,
∴AB∶A'B'=2∶1.]
13.D [∵PA⊥平面ABC,
∴∠ADP是直線PD與平面ABC所成的角.
∵六邊形ABCDEF是正六邊形,
∴AD=2AB,
∴tan∠ADP===1,
∴直線PD與平面ABC所成的角為45°.]
14.DM⊥PC(或BM⊥PC等)
解析 由題意得BD⊥AC,
∵PA⊥平面ABCD,BD 平面ABCD,
∴PA⊥BD.又PA∩AC=A,PA,AC 平面PAC,
∴BD⊥平面PAC,∴BD⊥PC.
∴當DM⊥PC(或BM⊥PC)時,有DM∩BD=D(或BM∩BD=B),DM,BD 平面MBD(或BM,BD 平面MBD),
即有PC⊥平面MBD,而PC 平面PCD,∴平面MBD⊥平面PCD.
15.
解析 過點K作KM⊥AF于點M,連接DM.
∵平面ABD⊥平面ABC,
平面ABD∩平面ABC=AB,
DK⊥AB,DK 平面ABD,
∴DK⊥平面ABC,
∵AF 平面ABC,∴DK⊥AF.
∵MK⊥AF,DK∩MK=K,
∴AF⊥平面DMK.
∵DM 平面DMK,
∴AF⊥DM.
與折前的圖形對比,可知折前的平面圖形中D,M,K三點共線,且DK⊥AF,
∴△DAK∽△FDA,∴=,
即=,∴t=.
∵DF∈(1,2),∴t∈.
16.解 取CD的中點E,連接PE,BE,BD,如圖.
由底面ABCD是菱形且∠BCD=60°知,
△BCD是等邊三角形.
因為E是CD的中點,所以BE⊥CD.
又AB∥CD,所以BE⊥AB.
又因為PA⊥平面ABCD,
BE 平面ABCD,
所以PA⊥BE.
而PA∩AB=A,PA,AB 平面PAB,所以BE⊥平面PAB.
又BE 平面PBE,
所以平面PBE⊥平面PAB.
所以當E為CD的中點時,
平面PBE⊥平面PA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稷山县| 杭锦后旗| 利津县| 南木林县| 航空| 宣化县| 锡林浩特市| 阜康市| 莎车县| 宁武县| 葫芦岛市| 杭州市| 井冈山市| 东明县| 磐石市| 清苑县| 汤阴县| 胶南市| 合江县| 湖州市| 利川市| 称多县| 刚察县| 蓝田县| 麻江县| 永平县| 黎城县| 伊宁市| 孟村| 宁陵县| 眉山市| 江津市| 临夏县| 乌恰县| 筠连县| 蒙阴县| 蓬安县| 丘北县| 安远县| 盐亭县|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