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下冊苗嶺的早晨第二單元 五十六朵花核心素養目標審美感知:能感受《苗嶺的早晨》優美、歡快的情緒。藝術表現:能積極參與音樂的學習。創意實踐:引導學生邊唱歌曲邊做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文化理解:學習正確的演唱姿勢,培養良好的歌唱習慣。目錄新課導入1新課探究2課堂小結3課后作業4新課導入壹新課導入苗族是一個發源于中國的國際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總人口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苗族人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由小提琴演奏的表現苗族人民生活的樂曲《苗嶺的早晨》。新課探究貳新課探究請同學們欣賞根據苗族民歌改編的一首器樂曲《苗嶺的早晨》,邊聽邊思考:這首樂曲的主奏樂器是什么?這首樂曲是如何描繪“苗嶺的早晨”的?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觀察樂譜,找出特色音。新課探究請同學們跟琴唱一唱這兩個樂句,注意 和 的音準。新課探究新課探究請同學們邊聽第二部分第一主題音樂邊思考:這段音樂的情緒與第一部分音樂的情緒有什么不同?這段音樂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能為這段音樂起個名字嗎?完整聆聽第二部分音樂,數一數第一主題出現了幾次。新課探究請同學們邊聽第二部分第二主題音樂邊思考:這段音樂在音區、節奏、情緒上分別具有怎樣的特點?這段音樂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請為這段音樂起個名字。新課探究請同學們邊聽第三部分音樂邊思考:這段音樂與前面哪一部分的音樂相似?這段音樂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新課探究請同學們完整聆聽樂曲,聽到第一部分時,身體隨音樂輕輕晃動;聽到第二部分第一主題時,隨音樂拍手;聽到第二部分第二主題時,用勞動的動作隨音樂表現。新課探究課堂小結叁本節課通過欣賞《苗嶺的早晨》,使同學們了解了苗族的風土人情,希望同學們在課后可以了解更多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課堂小結課后作業壹課后作業請同學們,回家之后和爸爸媽媽一欣賞這首歌曲。感謝聆聽/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音樂學科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下冊《苗嶺的早晨》教學設計課題名 《苗嶺的早晨》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 審美感知:能感受《苗嶺的早晨》優美、歡快的情緒。 藝術表現:能積極參與音樂的學習。 創意實踐:引導學生邊唱歌曲邊做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 文化理解:學習正確的演唱姿勢,培養良好的歌唱習慣。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苗嶺的早晨》,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教學難點 根據音樂情緒分段。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苗族是一個發源于中國的國際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總人口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苗族人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由小提琴演奏的表現苗族人民生活的樂曲《苗嶺的早晨》。 二、新課探究 1、請同學們欣賞根據苗族民歌改編的一首器樂曲《苗嶺的早晨》,邊聽邊思考: 這首樂曲的主奏樂器是什么? 這首樂曲是如何描繪“苗嶺的早晨”的? 2、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觀察樂譜,找出特色音。 3、請同學們跟琴唱一唱這兩個樂句,注意 和 的音準。 4、請同學們邊聽第二部分第一主題音樂邊思考: 這段音樂的情緒與第一部分音樂的情緒有什么不同? 這段音樂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能為這段音樂起個名字嗎? 完整聆聽第二部分音樂,數一數第一主題出現了幾次。 6、請同學們邊聽第二部分第二主題音樂邊思考: 這段音樂在音區、節奏、情緒上分別具有怎樣的特點? 這段音樂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請為這段音樂起個名字。 7、請同學們邊聽第三部分音樂邊思考: 這段音樂與前面哪一部分的音樂相似? 這段音樂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8、請同學們完整聆聽樂曲,聽到第一部分時,身體隨音樂輕輕晃動;聽到第二部分第一主題時,隨音樂拍手;聽到第二部分第二主題時,用勞動的動作隨音樂表現。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通過欣賞《苗嶺的早晨》,使同學們了解了苗族的風土人情,希望同學們在課后可以了解更多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回家之后和爸爸媽媽一欣賞這首歌曲。板書設計 《苗嶺的早晨》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目標】人教版音樂四下2.2 苗嶺的早晨 教學設計.docx 【核心素養目標】人教版音樂四下2.2 苗嶺的早晨 課件.pptx 苗嶺的早晨.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