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課導入(1分鐘) 作者介紹(1分鐘) 賀敬之,現代著名詩人和劇作家。山東棗莊市嶧縣人(今山東臺兒莊)。16歲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1945年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1956年用陜北“信天游”形式創作了詩歌《回延安》。主要作品有詩集《并沒有冬天》《朝陽花開》《放歌集》等。 信天游介紹(1分鐘) 信天游是廣泛流傳于陜北的一種民歌形式,又名“順天游”。常用“比”或“興”的手法,所謂“比”,就是第一句用比喻起興,緊跟第二句說出與“比”相關的意思。所謂“興”,就是借事借物起興,由此引出第二句的本意。曲調淳樸、高亢、悠長,節奏自由。歌詞一般由上下兩句構成一節,經常是上句比興,下句道出真意。每句四個節拍(有時有襯字),與七言詩略同。短的只有一兩節,長的可達數十節。每節的上下兩句都押韻,多節可連用一韻,也可以換韻。多節時,用同一曲調(有時稍加變化)反復演唱。 背景介紹(1分鐘) 本詩選自《賀敬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1956年,詩人從北京回到了曾經生活過的革命圣地延安,看到了十年中延安的巨大發展變化,內心充滿激動和喜悅,于是用陜北“信天游”的形式寫下了這首抒彩濃郁的詩歌,歌頌了黨中央的偉大,表達了對延安人民深厚而真切的無產階級感情。這首詩發表在1956年6月的《延河》上。 預習檢查(1分鐘) 給下列紅色字標注讀音。 羊羔 糜子 一盞 登時 腦畔 油饃 眼眶 滿窯 白羊肚 柳林鋪 ɡāo méi zhàn dēnɡ pàn mó kuānɡ yáo dǔ pù 預習檢查(1分鐘) 根據釋義明確詞語。 立刻。 一種果實形狀像小米,沒有黏性的黍類谷物。 一回又一回。 課文指窯洞的頂上。 登時 糜子 一回回 腦畔上 第2課 回延安 2025年部編版初二語文 學習目標(1分鐘) 第一課時 1.感知陜北民歌“信天游”在形式上的特色。 2.體會詩歌濃郁的地方特色,梳理詩歌內容,明確作者的情感變化。 3.揣摩詩人的情感,理解文中的抒情方式。 自學指導及檢測一(1分鐘) 聽范讀的同時小聲跟讀,感受每部分的節奏語氣、語速、情感。 1.標出難讀易錯的字音。 2.劃分節奏。 3.標出每兩節的韻。 總結“信天游”的特點:曲調淳樸、高亢、悠揚,節奏自由、朗朗上口,情感充沛激越。 《回延安》名家朗讀 (激動地)心口呀/莫要/這么/厲害地/跳, 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 (深情地)手抓/黃土/我不放,緊緊兒/貼在/心窩上。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 (大聲地)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里! (喜悅地)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紅腰帶,親人們/迎過/延河來。 (激動地)滿心話/登時/說不出來,一頭/撲在/親人懷…… 自學指導及檢測二(1分鐘) 1.勾畫出詩中具有地方特色的詞語。 2.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內容;梳理作者的情感變化,結合詩中的詞句分析、總結詩人是如何抒發情感的。 地名:杜甫川、柳林鋪、楊家嶺、寶塔山等。 疊詞:幾回回、羊羔羔、樹根根、白生生等。 事物:白羊肚手巾紅腰帶,米酒油饃木炭火。 2.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內容;梳理作者的情感變化。 ①回延安,激動滿情懷 ②憶延安,圣地養育我 ③話延安,歡聚話今昔 ④看延安,舊貌換新顏 ⑤頌延安,圣地大貢獻 興奮 感激 喜悅 贊頌 熱愛 2.結合詩中的詞句分析、總結詩人是如何抒發情感的。 題目中的“回”字作為全詩的詩眼,意味著回到過去生活過的地方,容易使人聯想到回家、回鄉,重返自己的精神家園,展現了詩人和延安的密切關系和特殊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延安的熱愛和眷念之情。 2.結合詩中的詞句分析、總結詩人是如何抒發情感的。 開頭第一部分中的“莫要”,表現出心臟的劇烈跳動;“莫把”,表現出急切想見延安的心情,抒發了詩人重回延安時無法抑制的激動心情。 2.結合詩中的詞句分析、總結詩人是如何抒發情感的。 “……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中,“夢回”的夢境和“摟”的動作,以夢境寫心境,并運用夸張手法,寫盡了詩人對延安的深切思念之情。 2.結合詩中的詞句分析、總結詩人是如何抒發情感的。 “滿心話登時說不出來,/一頭撲在親人懷”中,“撲”字寫出詩人見到延安親人時激動喜悅的心情,表情達意更加強烈、準確。 2.結合詩中的詞句分析、總結詩人是如何抒發情感的。 直接抒情:“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里!”將延安比作母親,不斷呼喚,用稱呼揭示延安和詩人的密切關系,直白、熱烈地抒發了詩人對延安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寫出了詩人對延安的親切和敬愛,“革命的道路千萬里,/天南海北想著你”,直接抒發了詩人離開延安后的思念之情。 間接抒情: 1.選取典型事物和情景:“小米飯養活我長大”“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等。 2.通過場景描寫:“滿窯里圍得不透風,條條街道寬又平,/一座座樓房披彩虹;/一盞盞電燈亮又明,/一排排綠樹迎春風”。 3.通過語言描寫:“‘保衛延安你們費了心,/白頭發添了幾根根’”“‘我夢見雞毛信來——可真見親……’”。 4.通過動作描寫:“手抓黃土我不放,/緊緊兒貼在心窩上”“滿心話登時說不出來,/一頭撲在親人懷”。 課堂小結(1分鐘) 本文是以陜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寫成的新詩,全詩以“回延安”的過程為線索,通過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尤其是通過場面、語言、動作等描寫,寫出了詩人闊別十年后重回母親延安的懷抱,以及與親人相見的喜悅,表現了作者思念母親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發了對延安的眷戀之情。 當堂訓練(8分鐘) 一、 板書設計 2025年部編版初二語文 學習目標(1分鐘) 第二課時 1.感知、理解陜北民歌“信天游”的藝術特點。 2.體會比興的表現手法和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3.聯系文本進一步體會詩人對延安的真摯情感及延安精神的內涵。 第2課 回延安 自學指導及檢測一(1分鐘) 找出詩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小組合作分析其表達效果。 【提示】比興,是“信天游”中大量使用的手法。所謂“比”,即比喻。古人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謂“興”,即起興。古人言:“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示例一:“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此句從主觀感覺描寫客觀事物。“唱”“笑”“把手招”,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出河流、村莊、旗幟都熱情歡迎詩人的到來,表達了詩人重回故地的無限喜悅之情。 示例二:“樹梢樹枝樹根根,/親山親水有親人” 此句興中兼比,以“樹梢”“樹枝”“樹根根”的一體關系,引起下句,比喻詩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關系,寫出了詩人對延安的深厚感情。 示例二:“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活我長大” 此句興中兼比,以“羊羔吃奶”之事,喻寫出延安人民對自己的養育之恩,表達了詩人對母親延安的眷戀之情。此句也可視為比興兼用。 示例二:“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 此句興中兼比,先說山上的物產,以引起下文說“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紅旗”和“書”是“我”當年在延安的斗爭生活和學習的寫照。 示例三:“一條條街道寬又平,/一座座樓房披彩虹;/一盞盞電燈亮又明,/一排排綠樹迎春……” 此句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延安的新面貌,表達了詩人對延安建設成就的贊美。 自學指導及檢測二(1分鐘) 閱讀詩歌,思考下列問題: 1.詩人是在延安成長的革命詩人,對延安懷有最真摯的感情,他把延安稱作母親,在詩人的眼中,延安是什么顏色的?從何得知? 2.詩人對延安的深厚情誼從何而來?結合你的歷史知識談一談。 1.詩人是在延安成長的革命詩人,對延安懷有最真摯的感情,他把延安稱作母親,在詩人的眼中,延安是什么顏色的?從何得知? “楊家嶺的紅旗”“赤衛軍,青年團,紅領巾”“紅窗花”“肩膀上的紅旗”“白羊肚手巾紅腰帶”。 紅色 2.詩人對延安的深厚情誼從何而來?結合你的歷史知識談一談。 16歲的賀敬之來到延安,是延安的黃河水、小米粥哺育了他成長,是延安精神讓他成長為一名堅定的革命工作者。延安記憶成為他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延安是革命圣地,凝聚著革命精神,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像奔向太陽一樣,奔向他們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所以,在詩人的心中,再回延安,他首先想到的是那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延安魂,深厚情誼油然而生。 課堂小結(1分鐘) 這節課我們重點賞析了詩中的語言特色,并加深了對比興手法的認識。此詩是一首用信天游形式寫成的激情澎湃的詩篇,詩人在詩中以赤子之心歌頌了養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跳動著的脈搏一對“母親延安”那份永不泯滅的真情。 當堂訓練(8分鐘) 一、 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