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用不等式的性質解不等式教學目標課題 第2課時 用不等式的性質解不等式 授課人素養目標 能運用不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不等式,對比方程的解法,感知其內在聯系,體會其中滲透的類比思想. 會運用不等式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問題,強化運用能力,初步認識不等式的應用價值.教學重點 用不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不等式.教學難點 用不等式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教學活動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活動一:溫故知新,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 回顧之前所學,為進入正課做好知識儲備. 【復習引入】 問題1 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解不等式需要依據不等式的性質,那么不等式有哪些性質呢?請回答. 問題2 請簡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本質. 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借助等式的性質,將方程逐步化為x=m(m為常數)的形式. 類似于解一元一次方程,我們該如何解不等式呢?這就是我們將要探究的內容. 【教學建議】 教師提問,學生代表作答,先復習上節課學過的不等式的性質,再通過分析解方程的本質,類比啟發學生對解不等式進行探索,從而使學生在進入新課之前有思路,明確學習目標,將知識點更快地融合在一起.活動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 【設計意圖】 類比解方程的方法引導學生利用不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不等式,引入符號“≤”“≥”,為后面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做鋪墊. 探究點1 用不等式的性質解不等式 通過活動一我們知道,與解方程類似,解不等式的本質就是將不等式逐步化為x>m或x<m(m為常數)的形式. 例1 (教材P126例3)利用不等式的性質解下列不等式: (1)x-7>26; (2)3x<2x+1; (3)x>50; (4)-4x>3. 解:(1)根據不等式的性質1,不等式兩邊加7,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x-7+7>26+7,x>33. (2)根據不等式的性質1,不等式兩邊減2x,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3x-2x<2x+1-2x,x<1. (3)根據不等式的性質2,不等式兩邊乘,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x>×50,x>75. (4)根據不等式的性質3,不等式兩邊除以-4,不等號的方向改變,所以<,x<-. 問題1 我們還可以在數軸上直觀地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請你在數軸上表示例1中不等式的解集. 序號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1)x>33(2)x<1(3)x>75(4)x<-概念引入: 除了含有<,>,≠的不等式,像a≥b或a≤b這樣的式子,也經常用來表示兩個數量的大小關系,它們也是不等式.例如,x≥3表示x>3或x=3,即x可以取3和大于3的所有值.符號“≥”讀作“大于或等于”,也可以說是“不小于”;符號“≤”讀作“小于或等于”,也可以說是“不大于”. 問題2 符號“≥”與“>”的含義有什么區別呢?“≤”與“<”呢? x≥a表示x>a或x=a,即x可以取a和大于a的所有值,而x>a表示x只能取大于a的所有值,于是“≥”比“>”多了一個等于的含義;“≤”與“<”同理. a≥b或a≤b形式的不等式,具有與前面所說的不等式的性質類似的性質,即: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或≥);如果a≥b,c<0,那么ac≤bc(或≤). 【對應訓練】 教材P128練習第1,2題. 【教學建議】 提醒學生:①初學解不等式時與解方程類似,每一步之前要寫上變形的依據,有利于加深記憶;②有時需要多次運用性質才能求得結果,此時尤其注意每一步變形都要看清符號;③在數軸上表示解集時注意方向,不要出錯. 【教學建議】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和抽象能力,并注意強調“≤”“≥”與“<”“>”在意義上的區別,以及用“≤”“≥”連接的不等式也具有其他性質,如上節課學到的對稱性、傳遞性.【設計意圖】 引入實際問題,通過問答的形式逐步解決,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同時引入含“≥”或“≤”的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 探究點2 用不等式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生活中也有很多不等關系可以用形如a≥b或a≤b的不等式表示.如圖所示的高速公路的限速標志,表示在此道路上行駛的汽車的最低車速應為80 km/h,最高車速應為100 km/h.如果用v(單位:km/h)表示汽車的速度,則v應滿足:v≥80且v≤100,或表示為80≤v≤100. 問題 如果汽車所行駛道路的最高限速是120 km/h,那么車速x應滿足什么條件? 車速x應滿足0≤x≤120. 例2 (教材P127例4)如圖,一個長方體形狀的魚缸長10 dm,寬3.5 dm,高7 dm.若魚缸內已有水的高度為1 dm,現準備向魚缸內繼續注水.用V(單位:dm3)表示新注入水的體積,寫出V的取值范圍并在數軸上表示. 問題1 本題中的不等關系是什么? 已有水的體積與新注入水的體積之和不能超過魚缸的容積. 問題2 新注入水的體積V可以是負數嗎? 不能. 問題3 請根據以上條件寫出V的取值范圍. 因為“已有水的體積+新注入水的體積V≤魚缸的容積”, 所以10×3.5×1+V≤10×3.5×7,解得V≤210. 又由于新注入水的體積V不能是負數, 所以V的取值范圍是0≤V≤210. 問題4 怎樣將V的取值范圍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試一試. 在數軸上表示V的取值范圍如圖所示. 問題5 用數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時,實心圓點和空心圓圈有什么區別?不等式的解集中含“≥”“≤”時在數軸上如何表示? 實心圓點表示取值范圍內包含這個數,而空心圓圈則表示不包含這個數. 不等式的解集中含“≥”“≤”時在數軸上的表示如下(a>0): 【對應訓練】 1.教材P128練習第3題. 2.用炸藥爆破時,如果導火索燃燒的速度是0.8 cm/s,人跑開的速度是4 m/s,為了讓點導火索的人在爆破時能夠跑到100 m以外(不含100 m)的安全區域,這個導火索的長度應大于多少厘米?請將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解:設導火索的長度是x cm.根據題意,得×4>100,解得x>20. 故導火索的長度應大于20 cm. 在數軸上表示x的取值范圍如圖所示. 【教學建議】 此類實際問題容易引起學生關注,激發他們參與學習的熱情.教學中應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蘊含著數學知識,反過來數學知識又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從而感受到知識的應用價值.注意提醒學生:在數軸上表示解集時注意方向,并根據結果確定是選用空心圓圈還是實心圓點,強調“≥”“≤”與“>”“<”在數軸表示上的區別.活動三:難點突破,提升探究 【設計意圖】 強化學生根據題意列不等式,并能根據不等式的性質求未知數的取值范圍的能力. 例3 若不等式2x<4的解都能使關于x的不等式3x<a+5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 解:對于不等式2x<4,根據不等式的性質2,不等式兩邊除以2,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x<2. 對于不等式3x<a+5,根據不等式的性質2,不等式兩邊除以3,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x<. 根據題意,得≥2.根據不等式的性質2,不等式兩邊乘3,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3≥2×3,a+5≥6.根據不等式的性質1,不等式兩邊減5,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a+5-5≥6-5,a≥1.所以a的取值范圍是a≥1. 【對應訓練】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滿足不等式ax>4-y,求a的取值范圍. 解:解方程組得把代人不等式ax>4-y,得2a>4-2,即2a>2.根據不等式的性質2,不等式兩邊除以2,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a>1.所以a的取值范圍是a>1. 【教學建議】 學生先自行探索解決,教師匯總后集中講解.最后提醒學生解決此類型題目的關鍵在于題目的解讀,挖掘出隱含的不等關系,列出不等式后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質解決問題.活動四:隨堂訓練,課堂總結 【隨堂訓練】相應課時隨堂訓練. 【課堂總結】師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主要內容,并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你能用不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不等式嗎?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嗎? 【知識結構】 【作業布置】 1.教材P128習題11.1第5,8,9,10,11題. 2.相應課時訓練.板書設計 第2課時 用不等式的性質解不等式 1.用不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不等式:將不等式逐步化為x>m或x<m(m為常數)的形式. 2.“≥”“≤”的意義.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不等式的性質,知道不等式的性質是解不等式的重要依據的基礎上,利用不等式的性質將其變形,從而解不等式,鞏固學生對不等式性質的理解,體會不等式的性質在解不等式中的運用.教學中對不等式的解集先用式子表示,再用數軸表示,既能加深學生對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的理解,也為學生后面學習不等式組時用數軸確定其解集做好充分準備.解題大招 用不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不等式利用不等式的性質解不等式時,可能會多次利用性質對不等式進行變形才可得到結果,這一過程中一定注意符號不要出錯.例 利用不等式的性質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數軸上表示解集:(1)-3x+1>4; (2)x+2<1.解:(1)根據不等式的性質1,不等式兩邊減1,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3x+1-1>4-1,-3x>3.根據不等式的性質3,不等式兩邊除以-3,不等號的方向改變,所以<,x<-1.不等式的解集x<-1在數軸上的表示如圖①所示. (2)根據不等式的性質1,不等式兩邊減2,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x+2-2<1-2,x<-1.根據不等式的性質2,不等式兩邊乘,不等號的方向不變,所以x×<-1×,x<-.不等式的解集x<-在數軸上的表示如圖②所示.培優點 用不等式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不等關系在生活中的直接體現就是天平,天平的傾斜表示左右兩邊托盤中物體質量的不等關系,下落的一邊質量大,翹起的一邊質量小;天平平衡則表示左右兩邊托盤中物體的質量相等.例 設“□”“△”“○”分別表示三種不同的物體,現用天平稱兩次,發現其結果如圖所示,如果“○”的質量為50 g,請用不等式分別表示“□”和“△”的質量范圍.解:設“□”的質量為x g,“△”的質量為y g.根據題意,得2x>50+x,所以x>50;50+y<50+50,所以y<5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