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2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課時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目標課題 第1課時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授課人素養目標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會用不等式的性質,對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體會知識的遷移.教學重點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學難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學活動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活動一:舊知回顧,復習導入 【設計意圖】 通過問答形式回顧舊知,為后續進行類比學習做鋪墊. 【回顧導入】 本節課將進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學習,先回顧以下問題: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地,如果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且含有未知數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這樣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依據是什么?步驟是什么? 依據:等式的性質1,2. 步驟: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 (3)一元一次方程一定有解嗎?有幾個解? 一定有解.只有一個解. 通過以上問題,猜測一下: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解法是什么?讓我們趕緊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吧! 【教學建議】 教師提問,指定學生代表回答.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有關概念,有利于學生類比一元一次方程展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學習.活動二:問題引入,探究新知 【設計意圖】 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探究點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教材P131思考)觀察下面的不等式: x-7>26,3x<2x+1,x>50,-4x>3. (1)它們有哪些共同特征? 上述每個不等式都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含有未知數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數的次數是1. (2)你能否根據它們的共同特征,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給它們起個名字? 類似于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含有未知數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作一元一次不等式. 【對應訓練】 1.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A) A.5x-2>0 B.-3<2+ C.6x-3y≤-2 D.y2+1>2 2.已知-x2a-1+5>0是關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則a的值是1 【教學建議】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類比,自行歸納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歸納總結的意識.【設計意圖】 通過對比方程與不等式的解法,使學生思考與感悟解不等式的過程與步驟,從而獲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思路. 探究點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閱讀教材P131思考下方第2段至例1之前,然后對照下面解方程的步驟,類比寫出有關解不等式的步驟: 問題1 你認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步驟?每一步變形的依據是什么? 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去分母的依據是不等式的性質2或3,去括號的依據是去括號法則,移項的依據是不等式的性質1,合并同類項的依據是合并同類項法則,系數化為1的依據是不等式的性質2或3. 問題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何異同? 例1 (教材P131例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數軸上表示解集: 【對應訓練】 1.在下列解不等式>的過程中,錯誤的一步是(D) A.去分母,得5(2+x)>3(2x-1) B.去括號,得10+5x>6x-3 C.移項,得5x-6x>-3-10 D.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得x>13 2.教材P132練習第1,2題. 【教學建議】 把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進行對比,實現了知識的自然遷移,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新知識,理解并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學重點得以基本達成,教學難點也取得相應突破. 在歸納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之后,引導學生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與其進行對比,加深理解,體會化歸思想和類比思想. 注意強調: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五個步驟不一定全都用到,要靈活選用.要特別注意,當不等式的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時,不等號的方向改變.活動三:重點突破,提升探究 【設計意圖】 對于求不等式的特殊解的題型進行鞏固強化練習. 例2 y為何值時,式子的值不大于式子-的值?并求出滿足條件的最大整數. 解:依題意,得≤-.去分母,得4(5y+4)≤21-8(1-y).去括號,得20y+16≤21-8+8y.移項,得20y-8y≤21-8-16.合并同類項,得12y≤-3.系數化為1,得y≤-. 所以當y≤-時,式子的值不大于式子-的值. 這個不等式的解集y≤-在數軸上的表示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滿足條件的最大整數是-1. 【對應訓練】 解不等式>-1,并寫出它的正整數解. 解:去分母,得3(x+1)>2(2x+2)-6.去括號,得3x+3>4x+4-6.移項,得3x-4x>4-6-3.合并同類項,得-x>-5.系數化為1,得x<5.這個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如圖所示. 所以不等式的正整數解有1,2,3,4. 【教學建議】 學生分組討論探究作答,教師匯總后訂正.提醒學生:此類求不等式的特殊解的題目,先要準確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確定特殊解.在確定特殊解時,一定要注意是否包括端點的值,一般可以結合數軸,形象直觀、一目了然.活動四:隨堂訓練,課堂總結 【隨堂訓練】相應課時【隨堂訓練】. 【課堂總結】師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主要內容,并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怎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何異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運用了哪些數學思想? 【知識結構】 【作業布置】 1.教材P136習題11.2第1,2,3,4,9題. 2.相應課時訓練.板書設計 第1課時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①只含有一個未知數;②含有未知數的式子都是整式;③未知數的次數是1;④含有符號“<”“>”“≤”“≥”中的一個.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與基本步驟:①去分母;②去括號;③移項;④合并同類項;⑤系數化為1. 注意:不等號的方向.教學反思 本節課首先讓學生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通過類比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總結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又通過具體的例子讓學生對比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從而體會感悟解不等式的方法過程,這樣有助于學生認識不等式,掌握解不等式的具體步驟,體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辯證思維.解題大招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判斷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判斷方法:概念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含有未知數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作一元一次不等式判斷條件 ①“一元”——一個未知數. ②“一次”——未知數的次數是1. ③是整式. ④是不等式(含有符號“<”“>”“≤”“≥”“≠”中的一個)已知(m+4)x|m|-3+6>0是關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則m的值為(A)A.4 B.±4 C.3 D.±3解析:“一元”:m+4≠0;“一次”:|m|-3=1,所以m=4.故選A.解題大招二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含參不等式問題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時注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驟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相同,只有最后一步系數化為1與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區別(當系數是負數時,不等號的方向改變).2.已知特殊解,確認參數的取值范圍:(1)解關于x的不等式,用字母表示出解集;(2)根據解集的形式、結合特殊解的最值,確認字母的取值范圍:①若解集為x②若解集為x>m的形式,將x的最小整數解b代入可確定m注意:求得的字母m的取值范圍必然是“<m≤”或“≤m<”的形式,不可能出現“<m<”或“≤m≤”的形式.例2 若一元一次不等式-1≤2-x的解集中x的每一個值,都能使關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3(x-1)+5>5x+2(m+x)成立,則m的取值范圍是(C)A.m>- B.m<- C.m<- D.m>-解析:解不等式-1≤2-x,得x≤.解關于x的不等式3(x-1)+5>5x+2(m+x),得x<.由題意畫數軸如圖所示.故>,解得m<-.故選C.例3 若關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x-a<0的非負整數解只有3個,則a的取值范圍是<a≤1.解析:解關于x的不等式,得x<3a.由x<3a和其非負整數解只有3個,可知x的最大整數解為2.所以2<3a≤3.所以<a≤1.故答案為<a≤1.培優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新定義問題例 閱讀下面的材料:對于實數a,b,我們規定符號min{a,b}的意義為:當a<b時,min{a,b}=a;當a≥b時,min{a,b}=b.如:min{4,-2}=-2,min{5,5}=5.根據上面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min{-1,3}=-1;(2)當min{,}=時,求x的取值范圍.解:根據題意,得≥.解得x≥.所以x的取值范圍為x≥.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