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臨渭區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研七年級地理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滿分60分,時間60分鐘,學生直接在試題上答卷;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題 號 一 二 總 分得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3 小題,每小題1 分,共23分。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所選答案填寫在后面的答題欄中)手機中的電子地圖是方便大家生活出行的必備工具。9月29 日至10月6日,2024粵港澳大灣區(順德)美食文化周在陳村花卉世界展覽中心舉辦,小業今年國慶假期就和朋友去了該地游玩。讀小業用手機查找的電子地圖(圖1)和在手機上進行放大和縮小操作時示意圖(圖2),完成1~2題。1.小業運用手機中的電子地圖可以①查詢去陳村花卉世界展覽中心的公交路線 ②估算去陳村花卉世界展覽中心的通行時間③了解陳村花卉世界展覽中心的花卉種類 ④查找陳村花卉世界展覽中心附近的快餐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當小業用手指縮小圖1所示的手機電子地圖,發現A.顯示的范圍變小 B.圖幅會變大 C.表示的內容變簡略 D.比例尺變大《地心游記》是一本科幻小說,講述了黎登布洛克教授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島(64°N,22°W)的火山口下降,在地底經過三個月的艱辛跋涉,進行科學探險的故事。讀經緯網圖,完成3~4題。臨渭區七年級地理期末試題-1-(共8頁)3.假如,教授始終保持直行并穿過地心到達地球的另一端,那么教授“遁地”前行的距離約為A.4萬千米 B.5.1億千米 C.12742千米 D.6371 千米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位于西半球 B.乙位于東半球C.丙位于北溫帶 D.丁位于低緯度地區遨游浩瀚太空,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人類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直到1961年4月12日,蘇聯航天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順利進入太空,成為世界航天第一人,載人飛天的夢想得以實現。時至今日,數百位航天員被送上太空,并實現了在太空的長期駐留,載人航天的新時代已經到來。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中國探索太空的部分活動示意圖,完成5~6題。5.讀圖可知A.地球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B.天宮空間站與月球同處地月系C.火星與太陽一樣都屬于恒星 D.小行星帶位于河外星系6.人類開展太空探索的意義有①了解宇宙奧秘,開拓新的領域 ②有利于各國搶占太空資源,保障自身發展③有利于更好地保護地球家園 ④帶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催生新技術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海洋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約為7 062米,打破了世界紀錄。讀世界海陸分布圖和海底地形示意圖,完成7~9題。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 B.南半球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C.世界海洋和陸地分布十分均勻 D.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都是海洋臨渭區七年級地理期末試題-2-(共8頁)8.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所在的地形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它是A.大陸架 B.大陸坡 C.海溝 D.洋盆9.下列關于海洋開發利用的做法,錯誤的是A.發展海洋運輸,利用海洋空間資源 B.實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資源C.科學有序開采,開發海底油氣資源 D.加大捕撈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資源2022 年11 月15 日,聯合國宣布全球人口已經達到80億,并預計到2100年世界人口或將達到110億。讀世界人口總數預測圖,完成10~11題。10.從1750~2000年,世界人口的增速A.一直很慢 B.越來越快 C.越來越慢. D.先快后慢11.與發展中國家(地區)相比,發達國家(地區)最突出的人口問題是A.農村人口多 B.人口增長快 C.性別比失調 D.人口老齡化人口密度能夠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時期內,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分析一個大洲、地區人口密度往往要從自然環境和歷史、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入手。讀世界局部地區人口分布圖,完成12~13題。12.據圖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區大多分布于A.中高緯度的沿海地區 B.中低緯度的內陸地區C.中低緯度的沿海地區 D.中高緯度的內陸地區13.圖中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正確的是A.氣候溫和,降水較多 B.科技先進,發達國家多C.地勢高峻,空氣稀薄 D.經濟發達,跨洲移民多生活在地球母親懷抱中的人類,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2023年12月22 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這是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可;也充分體現了當下春節文化影響力逐漸擴大的趨勢。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4~16題。14.下列能反映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的詩句是A.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B.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C.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D.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臨渭區七年級地理期末試題-3-(共8頁)15.下列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使用的主要語言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語言的是A.中國 B.美國 C.俄羅斯 D.法國16.某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歷史原因,美洲地區也有一定數量的這個人種。該人種是A.混血人種 B.白色人種C.黑色人種 D.黃色人種2024年4月1日,江西省氣象臺發布了雷電黃色預警和冰雹橙色預警,各地出現分散性雷陣雨,部分地區伴有強雷電、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和冰雹天氣。據此完成17~18題。17.此次預警伴隨的天氣可能有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8.出現雷陣雨及大風、冰雹天氣時,應A.停止高空作業等活動 B.尋找高大廣告牌避風C.躲在橋洞低洼處避雨 D.跑到山頂打電話求援讀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南段及A、B兩地的氣候資料圖,完成19~20題。19.圖中A地的氣候類型是A.地中海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20.據圖分析,造成A、B兩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緯度位置 B.地形地勢 C.海陸位置 D.人類活動世界各地的冷、熱、干、濕情況各異,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21~23 題。臨渭區七年級地理期末試題-4-(共8頁)21.下列關于世界各氣候類型及其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A.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回歸線附近 B.歐洲是季風氣候分布最廣的大洲C.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D.寒帶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中部22.北京所屬氣候區的氣候特征為A.全年溫和濕潤 B.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全年高溫多雨 D.夏季炎熱少雨,冬季溫和多雨23.圖中乙地常見的植被類型是A.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B.溫帶草原C.亞寒帶針葉林 D.熱帶雨林選擇題答題欄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 案題 號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 案得分 評卷人24.北京時間2024 年10 月16 日7 時45 分,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約40°N,100°E)一飛沖天,成功將高分十二號05 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讀局部經緯網圖(圖1)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圖2),完成下列問題。(7分)(1)與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經線共同組成經線圈的另一條經線的經度是 。(1分)(2)地球公轉到圖2中①處時,圖1中A、B、C三地日出最晚的是 地,此時A、B、C 三地晝長 (填“相等”或“不等”)。(2分)(3)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時,地球位于圖2公轉軌道上的③~④之間,說出這天臨渭區(約34°N)的晝夜長短情況及其未來一個月內晝夜長短的變化趨勢。(2分)(4)當地球運動到圖2公轉軌道上的④位置時,我國正值 節氣,北方素有吃餃子的習俗,至今流傳著“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該節氣時南極圈內出現 (填“極晝”或“極夜”)現象。(2分)2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材料一:明代戲曲家湯顯祖游玩凅洲島后寫下一首聞名至今的作品《陽江避熱入海,至涸洲,夜看珠池作,寄郭廉州》。臨渭區七年級地理期末試題-5-(共8頁)材料二:享有“千島之國”之稱的印度尼西亞是個火山大國,遍布了400多座火山。其中最為出名的火山便是位于印尼泗水,離巴厘島僅1小時船程的布羅莫火山(Bromo)。材料三:下圖為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及布羅莫火山景觀圖。(1)廣西北海潿洲島是一個海底火山噴發后形成的島嶼,表明該地區曾經是 ,該實例說明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1分)(2)圖中紅海兩側的板塊在做 (填“碰撞擠壓”或“張裂拉伸”)運動,由此可以推測紅海的面積將會 (填“增大”或“減小”)。(2分)(3)印度尼西亞是一個群島國家,該國地處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交匯處,其東部位于 火山地震帶,西部位于 火山地震帶,地殼比較 (填“穩定”或“活躍”),因此火山地震較其他地區頻繁。(3分)(4)我國是多地震的國家,掌握避震知識很有必要。請寫出一條減輕地震災害的措施。(1分)26.在福建福州舉辦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探究一:尋訪泉州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寫到“刺桐(即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這里,貨物堆積如山”。泉州不僅是發達的海貿港口,還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其中開元寺雙塔是中國最高的一對石塔;清凈寺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清真寺,見證了10~14世紀中國與阿拉伯地區的文化交流。(1)根據上述材料描述,可知泉州屬于 (填“鄉村”或“城鎮”)聚落。(1分)(2)清凈寺屬于 (填宗教名稱)建筑;開元寺屬于 (填宗教名稱)建筑,目前該宗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 部。(3分)探究二:特色建筑飛檐作為中國特有的建筑結構,常出現在泉州古城的官廨、民宅,亦或寺廟、宮觀的建造中。建筑的飛檐大、翹得高,可將房頂的雨水拋得盡量遠一些,以減少雨水對建筑地基的損害。臨渭區七年級地理期末試題-6-(共8頁)(3)根據泉州的降水特點,并結合蔡氏古民居建筑屋頂特點說明這樣設計的理由。(1分)探究三:保護與開發截至目前,泉州市擁有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達到36項。(4)為了更好地保護泉州的古民居建筑群,談談你的看法。(至少答出兩點)(2分)27.陜西某中學氣象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為了解等溫線的相關知識,在校內外進行了一系列實踐活動。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任務一:等溫線圖繪制該氣象興趣小組的同學們赴當地氣象局開展研學活動,搜集到了當地某區域眾多地點的7月平均氣溫數值,仿照繪制等高線地形圖的方法,繪制成該地區7月等溫線分布圖(如下圖)。(1)據圖可以判斷,該地區7月最高氣溫在 ℃以上,A處等溫線呈閉合形態,表示這里是 (填“低溫”或“高溫”)中心。(2分)任務二:等溫線圖判讀明確了等溫線分布圖的“來龍去脈”后,同學們又從網上搜集了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在地理老師的指導下嘗試解讀、分析、驗證。(2)從赤道到兩極,世界年平均氣溫的總體變化有什么特點 (1分)(3)分別指出世界年平均氣溫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緯度范圍。(2分)(4)通過讀上圖,同學們發現等溫線不是平直的,在大陸邊緣處有明顯彎曲,說明氣溫的分布與海陸因素有關。北半球同緯度地區的海洋和陸地相比,1月份陸地氣溫 (填“高”或“低”)于海洋。氣溫的空間分布還會受到地形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大約下降 。(2分)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9分)2024年10月23 日,第三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在山東青島順利召開,與會各方圍繞“一帶一路”能源創新、綠色合作開展深入交流,達成了廣泛共識,取得了豐碩成果。下圖為“一帶一路”路線示意圖和中歐班列與海洋、航空運輸方式的對比示意圖。【萬里之遙 未來可期】(1)“絲綢之路經濟帶”以我國為起點,橫貫世界上最大的大陸—— 大陸,終點在 洋沿岸的鹿特丹。“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途經非洲的肯尼亞,通過亞、非兩大洲的分界線—— 運河到達地中海,最后與“絲綢之路經濟帶”交會。(3分)【優勢互補 合作共贏】(2)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一帶一路”連接的國家大多數為 (填“發達”或“發展中”)國家,我國與非洲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被稱為“ ”(填“南南合作”或“南北對話”)。(2分)(3)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給資源和環境問題帶來了新的挑戰,出現了一系列的全球環境問題,如臭氧層破壞、 。為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緩解全球環境問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2分)【交通橋梁 貿易暢通】(4)中歐班列是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結合所學知識和圖文材料,說出中歐班列的開通對沿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的推動作用。(至少答出兩點)(2分)臨渭區七年級地理期末試題-8-(共8頁)臨渭區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研七年級地理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3小題,每小題1分,共23分)1. D 2. C 3. C 4. B 5. B 6. A 7. B 8. C 9. D 10. B11. D 12. C 13. A 14. A 15. B 16. C 17. D 18. A 19. A 20. B21. C 22. B 23.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7分)24.(共7分)(1)80°W(1分)(2)A(1分) 相等(1分)(3)晝夜長短情況:晝短夜長。(1分)變化趨勢:晝漸短,夜漸長。(1分)(4)冬至(1分) 極晝(1分)25.(共7分)(1)海洋(1分)(2)張裂拉伸(1分) 增大(1分)(3)環太平洋(1分) 地中海—喜馬拉雅(1分) 活躍(1分)(4)采用質地較輕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抗震等級;定期開展防震疏散演習活動等。(每點1分,任答一點,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6.(共7分)(1)城鎮(1分)(2)伊斯蘭教(1分) 佛教(1分) 東南(1分)(3)泉州年降水量較多,設計成飛檐、陡坡頂的結構,可以讓雨水飛濺到更遠的地方,利于雨水的流瀉,防止積水損害建筑地基。(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4)加強對保護古民居的宣傳,提高民眾的保護意識;完善法律法規,出臺科學合理的保護政策;提供保護資金,積極修繕古民居,保持原有風格和樣貌;控制游客數量;禁止亂寫亂刻等。(每點1分,任答兩點,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27.(共7分)(1)30(1分) 低溫(1分)(2)從赤道到兩極,世界年平均氣溫逐漸降低(或世界年平均氣溫大致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3)高于20℃:南、北回歸線(或23.5°S~23.5°N)之間;(1分)低于-10℃:北極圈以北(66.5°N以北)和南極圈以南(66.5°S以南)。(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4)低(1分) 0.6℃(1分)28.(共9分)(1)亞歐(1分) 大西(1分) 蘇伊士(1分)(2)發展中(1分) 南南合作(1分)(3)全球(氣候)變暖(1分) 綠色出行;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每點1分,任答一點,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4)提高運輸效率,完善交通設施,改善交通運輸網絡;改善貿易環境,擴大消費市場;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帶動經濟發展等。(每點1分,任答兩點,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臨渭區七年級地理期末試題-答案-1(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