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機密★啟用前2024 年 12 月山東師大附中高三階段性檢測地理本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用時 90 分鐘。 注意事項:1 .答題前,考生務必用 0 .5 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號、班級填寫在規定的位置上。2 .回答選擇題時,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 .回答非選擇題時,必須用 0.5 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作圖除外) ,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 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 液、膠帶紙、修正帶和其他筆。寫在本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好,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5 題,每小題 3 分,共 45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圖 1 為 2024 年元旦跨年時刻濟南某中學生查詢到的元旦當天的太陽和月球高度軌跡示意圖,該中學生在 元旦(農歷十一月二十 日) 日出時刻觀察到了日、月同天景象。據此完成 1~2題。圖 11 .觀察日月同天景象時刻,東半球的新年范圍約占全球的 ( )A .5/6 B .2/5 C .1/6 D .3/52 .該中學生觀察到的日、月同天景象位置示意圖是 ( )A .B .C .D .圖 2 為中亞某區域等高線(單位:m)地形圖,該地石灰巖廣布,a、b、c 分別代表甲湖三個不同時期的 湖岸線, 乙湖水位比較穩定。據此完成3~5題。圖 23 .m 與最高山峰間的最大高差可能為 ( )A .4860m B .4850m C .4810m D .4760m4 . 甲湖泊始終是淡水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入湖河流鹽度較低 B .冰雪融水補給量大C .兩湖地下徑流相連 D .緯度高,蒸發量少5 . 甲湖a 時期對應的月份及此時湖泊的鹽度狀況是 ( )①1 月 ②7 月 ③偏高 ④偏低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潛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自由水面即為潛水面,是地下水的 主要組成部分。圖 3 示意我國局地區域等高線和等潛水位線分布圖。據此完成6~8題。圖 36 .圖中顯示 ( )A . ①處河流補給地下水 B . ②處可能有泉水出露C . ③處地下水埋藏最深 D .最大地下水位差為 5m7 . ③處地下水埋藏特點的主要成因是 ( )A .地勢較低 B .下滲較少 C .徑流較小 D .降水較少8 .圖示區域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 )A .地表塌陷 B .土地沙漠化 C .水土流失 D .土地鹽堿化2024 年 4 月 27 日下午,廣州市遭遇冰雹、暴雨、龍卷風天氣。冰雹(圖4)是強對流天氣下發生的一種 固態降水。廣州冰雹主要出現在 2—10 月,且春季發生的概率高于夏季。據此完成9~10題。圖 49 .冰雹發生時最可能的天氣形勢是 ( )圖 5A .B .C .D .10 .春季冰雹發生的概率高于夏季的主要成因是 ( )A .凍結層的高度更低 B .副熱帶高壓勢力強C .水汽輸送頻率更大 D .下墊面的溫度更高興凱湖屬中俄界湖(圖5),湖面平均海拔約70 米,由大、小興凱湖組成,兩湖之間有沙崗隔開,松阿察 河為其唯一的泄流通道。1942 年, 當地政府在小興凱湖北側的穆棱河上修建分洪水閘,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 水注入小興凱湖。之后的一段時期內,興凱湖水位相對穩定,但近年來水位明顯上升,大興凱湖尤為顯著。據 此完成 11~12 題。11.興凱湖在穆棱河部分河水注入之后的一段時期內 ( )A .年蒸發總量增大 B .漁業資源減產 C .湖水含沙量增大 D .湖泊容積增加12 .近年來興凱湖水位明顯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穆棱河入湖水量增加 B .松阿察河泄流能力減弱C .區域降水量有所增加 D .興凱湖湖床淤積較嚴重圖 6 為我國某地面觀測站(47 °06'N,87 °58'E)(海拔 561m)某月 1 日前后連續 4 天太陽輻射、地面反 射太陽輻射、地面長波輻射和大氣逆輻射的通量逐小時觀測結果。據此完成 13~15題。圖 613 . 甲、乙、丙、丁四條曲線依次表示 ( )A .太陽輻射、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B .地面長波輻射、太陽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 C .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地面長波輻射 D .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長波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14 .在觀測期間觀測站的氣象狀況是 ( )①第 1 天白天晴朗無云 ②第 2 天大氣有效吸收地面輻射最多③可能經歷了降水過程 ④第 3 天比第 4 天的大氣透明度要低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15 .觀測時段為 ( )A .3 月 1 日前后 B .6 月 1 日前后 C .9 月 1 日前后 D .12 月 1 日前后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 小題,共 55 分。16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某中學地理活動小組到冬奧會場地一處氣象觀測站對賽場風向和風速變化進行探究性學習。探究發現,賽 場風向和風速(冬季小風日)受山谷風影響大。圖 7 示意該氣象觀測站及周邊等高線分布(單位:米)。活動 小組通過觀測,繪制了某天(冬季小風日)觀測站每小時風向、風速與溫度變化曲線圖(圖8)。圖 7 圖 8(1)在圖中氣象觀測站所在位置畫出谷風,并指出該氣象站谷風轉山風的時間(地方時)。(5 分)(2)分析氣象觀測站所處地形對觀測站山谷風的影響。(6 分)(3)指出山谷風的轉變對氣象觀測站氣溫的影響。(4 分)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感熱通量和潛熱通量是表征海氣界面處熱交換量的重要參數。感熱通量是由海氣溫差產生的熱輸送量,潛 熱通量是由海面水汽蒸發形成潛熱釋放產生的熱輸送量。熱通量研究對于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非常重要。我國 近海海域感熱通量和潛熱通量存在明顯的分布差異,圖 9 分別為 1 月平均感熱通量和平均潛熱通量分布。圖 9(1)分析臺灣以東—日本以南海域(虛線框區域)1 月感熱通量分布特征的成因。(4 分)(2)有人認為潛熱通量比感熱通量對圖示區域的天氣和氣候變化影響更大,請簡述其主要依據。 (4分)(3)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渤海海域潛熱通量增大,試分析其主要原因。(6 分)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一:大氣河是長而窄的水汽輸送帶,常形成于溫帶地區,在大氣環流驅動下可以從低緯延伸至中高緯度,如同空中長河。大氣河對南極冰蓋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但研究發現與部分地區冰架融化也有很大關聯。圖10 為南美洲和南極洲部分地區簡圖。圖 10(1)分析南極半島附近“大氣河 ”多出現在冬季的原因。(4 分)(2)從地形角度,簡析大氣河導致 M 側冰架劇烈融化的原因。(6 分)材料二:阿根廷火地島首府烏斯懷亞位于南美洲的南端,距離南極洲僅 800 公里,被稱為 “世界盡頭 ”。近年來,隨旅游業興起和科考活動頻繁,城市發展迅速。(3)從地理位置的角度,說明烏斯懷亞城市發展的優勢條件。(4 分)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長江三峽水庫的建成蓄水,對其下游河段輸水輸沙能力造成一定影響。水庫下泄水流攜帶的泥沙越少,對 河床沖刷越強。2022 年長江流域出現了“主汛期反枯 ”、長期高溫少雨的大面積干旱現象,中下游的許多支流 和湖泊干涸。河 口土壤的水鹽變化深受氣象、水文等因素制約,2022 年 6 月甲地(無人工灌溉僅靠自然降水 作為水分來源的雨養農業生產區)土壤鹽分偏高,對低耐鹽作物造成了危害。 圖 11 為長江兩水文站位置及水 文數據圖。圖 12 為長江流域水循環簡圖。圖 11 圖 12(1)分析三峽水庫建成后宜昌與漢口兩水文站測得懸沙平均粒徑變化的成因。(4 分)(2)計算長江流域入海徑流占比,并從水循環角度分析甲地 2022 年 6 月土壤鹽分偏高的原因。(8 分)高三 12 月檢測地理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5 題,每小題 3 分,共 45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B 2.D 3.B 4.C 5.A 6.B 7.A 8.C 9.D 10.A 11.C 12.B 13.A 14.D 15.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 小題,共 55 分。16 .(1)偏西風(或西北風); 17:00(16:40-17:42 之間即可)。(5 分)(2)山谷為東西走向,地勢東高西低,山風為偏東風,谷風為偏西風;山谷開口朝西,東上的氣流(偏西風) 在山谷處受狹管效應的影響,谷風風速加大;自東向西谷底地形逐漸變寬,氣象觀測站處西下的氣流(偏東風) 側束力減弱,山風風速減小。(6 分)(3)谷風為溫暖的空氣從谷底向上輸送,山風轉谷風時氣溫升高;山風為高處輻射冷卻的氣流向谷底輸送, 谷風轉山風時氣溫降低。(4 分)17 .(1)水溫南北差異較小,氣溫南北差異較大,高緯海氣溫差大于低緯,感熱通量高緯海域大于低緯;日本 暖流導致水溫高于同緯度東西兩側,故海氣溫差較大,感熱通量高于兩側。(4 分)(2)潛熱通量數值大,對氣溫的影響更大;潛熱通量通過水汽輸送熱量,對降水影響更大。(4 分)(3)隨著全球變暖,海面溫度升高(水分子動能增大),蒸發增強;氣溫升高(飽和水汽壓增大),可容納水 汽量增大;冬季渤海海冰面積呈減少趨勢,海面吸收太陽輻射量增加(海面溫度繼續升高),使潛熱通量增加。 (6分)18 .(1)冬季,海洋上形成低壓(氣旋),氣流上升強烈,不斷補充大氣河水汽;西風帶勢力較強,驅動大氣 河延伸南極半島附近地區。(4 分)(2)M 側西部為(南北走向)山地地形:大氣河攜帶暖濕氣流(往東南方向)移動,受山地抬升形成降水, 氣流變干;(山地東部)氣流下沉形成焚風效應,氣溫升高,導致冰架融化;冰面對太陽輻射反射減弱,進一 步加劇溫度升高,加速冰架融化。(6 分)(3)緯度較高,地處“世界盡頭 ”,冰川地貌廣布,旅游資源豐富;位于盛行西風背風坡,海峽內部,風浪小, 筑港條件好;位于通往南極洲的航線上且距離南極洲近,(是重要的中轉站和補給站),交通便利。(4 分)19 .(1)三峽水庫建成后,宜昌站位于三峽大壩壩前,顆粒大的在水庫內沉積(或被大壩攔截),使得壩前的 宜昌站懸浮的泥沙粒徑變細;水庫下泄水流攜帶泥沙減少,對河床沖刷能力增強,漢口站位于漢江和長江交匯 處,流量大,平均流速增大,攜帶能力增強,懸沙平均粒徑增粗。(4 分)(2)13 .3% 。梅雨季(節)降水較少,蒸發較強;水庫(建成)蓄水,使得水庫汛期下游徑流量減少,甲地 徑流量(減)少;海水倒灌滲透,甲地地下水鹽度升高,水位上升;(河床沖刷強),灌區農田海拔高,地表水 無法自流灌溉,淋鹽作用弱。(8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