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第一章 地球的運動第一節(jié)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選擇性必修一課標解讀【課標呈現(xiàn)】結合實例,說明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素養(yǎng)目標】1.綜合思維:借助多媒體、教具演示,利用空間想象、發(fā)散思維等理解地球的運動特點。2.地理實踐力:通過模擬實驗、嘗試學具制作,增強實踐能力。3.人地協(xié)調觀:了解地球運動的特征與規(guī)律,培養(yǎng)保護與熱愛地球的精神,樹立科學的宇宙觀。地球的自轉123地球的公轉黃赤交角目錄第一講 地球的自轉探究一:如何證明地球在自轉?19世紀法國物理學家 傅科探究一:如何證明地球在自轉?傅科擺實驗2011年11月一個晴朗無月的夜晚,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拍攝團隊將相機對準北極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過長達6小時的曝光,得到一張絢麗的星軌照片(圖1.1)。思考:1、為什么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來都圍繞北極星附近做圓周運動?2、為什么相機要曝光6個小時,如果只曝光半個小時,得到的星軌照片會是什么樣子 探究一:如何證明地球在自轉?01 地球自轉概況地球繞其自轉軸(地軸)的旋轉運動,叫作地球的自轉。地軸的指向:地軸的特點: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過地心、垂直于赤道平面、假想軸①繞轉中心01 地球自轉概況側視自西向東北極俯視逆時針南極俯視順時針自西向東、南順北逆②方向在地球上的人們感覺不到地球的自轉,在北半球觀察,恒星似乎圍繞北極星附近的某點(地軸北端指向的星空位置)作圓周運動。北半球緯度越高,北極星相對地平線的高度越高。北極星 Polaris地平線北極星高度角結論:北極星高度(角)=北半球地理緯度。01 地球自轉概況③自轉周期恒星日和太陽日哪個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恒星日 太陽日參照物 遙遠的恒星 太陽轉過角度 360° 360°59′性質 真周期所用時間 23時56分4秒 24時用途 科學研究 日常生活恒星道地球公轉軌恒星日太陽日太陽NA01 地球自轉概況④自轉速度角速度概 念: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角度。(α)分布規(guī)律:除極點外,任何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等于15°/h,(極點角速度=0)。ααl1l20°60°線速度概 念:單位時間內經過的路程。(l)分布規(guī)律: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極點線速度=0。地球自轉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線速度來描述01 地球自轉概況分別計算赤道和北緯60°地球自轉線速度,說明它們有什么關系?V線=弧 長自轉周期 緯線長24時赤道最大約1670km/h,南北緯60°約837km/h,約為赤道一半01 地球自轉概況線速度等值線的判讀1.判斷所在半球和緯度高低由北向南遞增的為北半球,遞減的為南半球。1670~1447km/h的位于低緯度地區(qū),837~1447km/h的位于中緯度地區(qū),0~837km/h的位于高緯度地區(qū)。01 地球自轉概況線速度等值線的判讀同一緯度地區(qū)的A點和B點的線速度哪個更大?同一緯度,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01 地球自轉概況線速度等值線的判讀2.確定地勢的高低凸向數(shù)值小處,線速度較大,地勢較高,為山脊。凸向數(shù)值大處,線速度較小,地勢較低,為谷地。01 地球自轉概況赤道上空的同步衛(wèi)星運行的角速度與地面對應點的角速度相同,均為每小時15°,衛(wèi)星運行的線速度大于地面上對應點的線速度。01 地球自轉概況線速度的應用思考:從地球自轉的速度,思考海南文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與其他幾個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相比有什么突出優(yōu)勢 這里緯度低,自轉線速度比較大,衛(wèi)星初速度大,可以增加載荷。小結第二講 地球的公轉地球繞太陽的運動① 繞轉中心02地球公轉概況② 公轉方向太陽公轉方向公轉方向N從北極上空俯視N太陽公轉方向公轉方向從南極上空俯視SS公轉和自轉方向始終一致:自西向東、南順北逆02地球公轉概況③ 公轉的周期地球公轉一周所需時間為一年,由于人們是在地球上觀察公轉,所以通常視地球不動。而以太陽在黃道上公轉一圈為標準。由于選取的參照點不同,地球的公轉周期有恒星年與回歸年之分。恒星年 回歸年參照物 恒星 太陽自轉角度 360° 稍少于360°時間 365日6時9分10秒 365日5時48分46秒意義 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 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周期,四季更替的周期02地球公轉概況④ 公轉軌道近似正圓的橢圓形軌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近日點(1月初)遠日點(7月初)02地球公轉概況⑤ 公轉速度遠日點,7月初,最慢近日點,1月初,最快夏至6月22日春分3月21日冬至12月22日秋分9月23日02地球公轉概況開普勒第二定律: 在橢圓軌道上運行的行星,單位時間內掃過的面積應相等。⑤ 公轉速度想一想: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秋分日)的日數(shù)是186天,冬半年(秋分日-春分日)的日數(shù)是179天。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02地球公轉概況02地球公轉概況想一想: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秋分日)的日數(shù)是186天,冬半年(秋分日-春分日)的日數(shù)是179天。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02地球公轉小結公轉旋轉中心方向周期速 度 角速度線速度太陽自西向東(北逆南順)回歸年、恒星年近日點﹥遠日點,每日1°近日點﹥遠日點,30千米每秒第三講 黃赤交角03 黃赤交角1.概念黃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地球自轉的平面叫赤道面。地球公轉的平面叫黃道面。原因:地球“斜身繞轉”2.大小:黃赤交角的大小為23°26′03 黃赤交角“一軸”指地軸“兩面”指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夾角為23°26′度,地軸與黃道平面的夾角為66°34′度,地軸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為90度。03 黃赤交角3、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2)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1)太陽直射點黃赤交角引起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運動,決定南、北回歸線之間的范圍大小,即回歸線的度數(shù)黃赤交角的度數(shù)=南北回歸線的度數(shù)=23°26′地球太陽光地心太陽直射點03 黃赤交角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移動規(guī)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22日12月03 黃赤交角日 期 太陽直射的半球 太陽直射點移動的方向23°26′S0°春分日 3月21日夏至日 6月22日冬至日 12月22日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兩次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 一年一次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之外:沒有太陽直射23°26′N3月21日——6月22日北半球向北6月22日——9月23日北半球向南南半球9月23日——12月22日向南12月22日——3月21日南半球向北秋分日 9月23日春分日 次年3月21日回歸年:365天5時48分46秒03 黃赤交角4、黃赤交角變化的影響黃赤交角的大小決定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范圍現(xiàn)在的黃赤交角黃赤交角變大黃赤交角變小晨昏線熱帶溫帶寒帶03 黃赤交角小結課堂檢測A下圖為“世界某區(qū)域圖”,圖中緯線L1在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大約是1 300千米/時,緯線L2在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大約是1 320千米/時。讀圖回答1~2題。1.圖示區(qū)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緯度B.北半球低緯度C.南半球中緯度D.南半球低緯度解析 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的線速度最大,約為1 670千米/時,30°緯線的線速度約是1 447千米/時,60°緯線的線速度約是837千米/時;已知緯線L1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大約是1 300千米/時,緯線L2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大約是1 320千米/時,且L1在L2的北側,可判斷圖示區(qū)域大部分在北半球中緯度。選A。A2.圖中a、b兩點地球自轉線速度的差異和原因為( )A.a點地勢高,自轉線速度大B.b點地勢低,自轉線速度大C.a點緯度高,自轉線速度大D.b點地勢平坦,自轉線速度大解析 由圖可知,a、b兩點海拔不同,a點地勢高,自轉線速度大。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