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鐵東區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歷史試題題 號 一 二得 分得分 評卷人1.中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證據是中國原始人類的……………………( )A.傳說、遺址 B.化石、遺址 C.遺物、記載 D.傳說、記載資斗2.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是………………………( )A.元謀人 B.山頂洞人 C.北京人 D.藍田人3.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黍均發現于…………………………………( )A.中國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倫4.促使我們的原始先民過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環境的變化 B.原始農業的發展C.族群部落壯大 D.學會建造房屋5.良渚古城由宮殿區、內城和外城組成。內城長 1900米,寬1700米,面積約 300 萬平方米;外城面積約630萬平方米。能夠修建這樣一個大規模的城市,說明當時良渚( )A.以原始農耕生活為主 B.社會階級分化相當明顯C.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 D.統治者組織調動能力強6. “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讀成了歷史。 ”站在“殷朝廢墟”上,我們可以讀到的“歷史”是…………………………………………………………( )A.平王遷都洛邑 B.發生“國人暴動” C.盤庚遷都 D.禹建都陽城7.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極大提高的標志是…………………………………… (A.打制石器的使用 B.磨制石器的使用C.青銅器的使用 D.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8.《史記·商君列傳》中記載: “商君相秦十年,宗親貴戚多怨望。”這主要因為商鞅變法…………………………………………………………………………………… (A.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B.規定按軍功授爵賜田C.承認土地私有 D.統一度量衡9.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匯集了西周到春秋的詩歌300多篇。 “它”是指(A.《詩經》 B.《論語》 C.《老子》 D.《離騷》10.原創音樂劇《稷下學宮——譽滿天下》再現了崇尚不同學派,有各自主張的學子匯聚齊國,來到稷下學宮學習受教的場景。這一場景體現的是…………………………( )A.諸侯爭翁 B.列國變法 C.百家爭鳴 D.秦并天下11.如果以成語“破釜沉舟”為內容編排一幕歷史劇,里面的主角應該是………( )A.陳勝 B.吳廣 C.劉邦 D.項羽12.為避免重蹈西漢覆轍,光武帝規定“后宮之家(此指皇帝母親的親戚) ,不得封侯與政”,兩漢敗亡的一個相同原因是……………………………………………………( )A.外戚干政 B.藩鎮割據 C.宦官專權 D.土地兼并13. “一帶一路”涉及152個國家和地區,涵蓋 65%的人口,經濟總量占全球約 30%。古代“絲綢之路”經過的地區,從東向西,順序正確的是………………………………( )①長安 ②河西走廊 ③西亞 ④歐洲 ⑤今新疆地區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⑤②① C.①③⑤②④ D.①②⑤③④14.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高潮發生于……………………… ( )A.東漢末年 B.西晉末年 C.唐朝中期 D.兩宋時期15.如果把“三國鼎立”“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邊疆民族內遷”“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成一個單元,最恰當的主題是……………………………………………………( )A.早期國家產生與社會變革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得分 評卷人16.政治制度的創新促進了中國社會的進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是謂小康。 ——摘編自《禮記·禮運》材料二:通過這種制度終于建立了一個擁有廣袤領土的強大國家,使西周王朝的統治觸角伸向了遙遠的地方。材料三:新皇帝開始將早先在本國取得輝煌成功的……學說應用到全中國。……將廣闊的國土劃分為若干郡縣,每一行政區都配備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負責的官員。 ——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 材料一“天下為公”和“天下為家”分別反映的是哪種制度 哪一朝代的建立體現了這兩種制度的交替 (3分)(2) 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分析西周實行的“這種制度”指什么制度 “這種制度”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2分)(3) 根據材料三這位皇帝是怎樣治理廣闊國土的 這一措施開創了什么模式 (2分)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天下既定,民無益藏,自滅子不能具醇膽,而將相或乘牛車。 ”———《漢書·食貨志》材料二: “漢興七十年……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 ” ———《漢書·食貨志》村料三:那時候,私人鑄幣還沒有完全禁絕,鹽鐵經營權也大都掌握在豪強手中,因此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富商大賈,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搞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四:秦漢時期的中央統治者,為了有效地維系 “火一統”,都對統治思想進行了選擇,用以規范、整齊全國上下的思想。………(秦漢以后) 即使是在分裂割據的年代里,追求統一仍是各族統治者和民眾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摘編自黃樸民《“大一統”之夢——秦漢政治文化的時代精神》(1)材料一反映了西漢初期怎樣的社會景象 為此,漢初統治者制定了什么政策 (2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西漢時期的哪一個治世局而 結合所學知識答出該治世局面出現的兩點原因。 (3分)(3) 材料三漢武帝為加強朝廷對社會經濟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國家的財政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 請列舉兩例。 (2分)(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秦始皇與漢武帝為了實現思想上的“大一統”,而采取了什么舉措 從中歸納出兩位帝王治國理念的最大不同。 (4分)18.觀察三國鼎立形勢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 圖中A、B、C分別為三國中的哪三國 它們各自是由誰建立的 (6分)(2) 分別寫出D、E戰場進行的戰役名稱。這兩次戰役的意義各是什么 (4分)(3) 當時臺灣被稱作什么 加強了大陸與臺灣聯系的歷史事件是什么 (2分)19.漢字和中醫都是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它主要指中國商朝后期用于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魯骨上鍥刻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鋼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材料二:秦憑借從中央到地方較為完善的統治機構,做到了 “書同文”。文字統一對形成共同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對中國的民族融合……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材料三:他是東漢末年的名醫,他虛心求教,四處奔走,廣泛收集民間藥方,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寫成了《傷寒雜病論》一書。(1) 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什么 有什么歷史地位 依據“它”我們可以得出什么歷史結論 (3分)(2) 材料二中“書同文”,規定統一使用的文字是什么 這一舉措有何意義 (2分)(3)什么時期以后,書法逐漸成為供人們欣賞的藝術 《蘭亭集序》被稱為什么 其作者被后人譽為什么 (3分)(4) 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誰 他被后世稱為什么 戰國時期和與“他”同一時期的另三位名醫是誰 在醫學領域分別作出什么貢獻 (6分)(5)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