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阜陽一中2027屆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總分:100分第Ⅰ卷(60分)單選題(本大題共20題,每題3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姜寨聚落遺址反映了由五個大家族組成一個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個墓地的隨葬品不多,差別也不大,反映了尚未產生貧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狀況。以上考古發現說明( )陜西臨潼姜寨聚落遺址復原圖①原始農業的發展 ②定居生活出現 ③祖先崇拜的印記 ④萬邦時代到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商王武丁統治時期,頻繁用兵。對被征服的方國,武丁或將其部族遷于他地,或就地安撫,予以冊命,使之成為商王朝外服。此外,武丁還通過與外服聯姻、讓外服參加祭祀等方式,密切外服與商王朝的關系。武丁的這些舉措( )A.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直接控制 B.鞏固和擴大了商王朝的政治影響C.造成了“外重內輕”的統治格局 D.體現了“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原則3.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紛進行政治變革,爭相延攬人才,諸子百家都紛紛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下列關于百家爭鳴各家的理論,敘述正確的是( )A.老子主張通過以身作則的道德感化來治理國家B.孔子提倡節儉,主張“兼愛”“非攻”“尚賢”C.墨子反對制度束縛,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D.韓非主張控制臣民、加強中央集權以增強國力4.秦漢時期,面對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間的沖突,為了保衛自己的文明系統,帝國采取“用險制塞”的隔絕固守與“導途鑿空”的外拓互通并舉之策。表現在( )A.聯絡西域、夾擊匈奴、通婚和親 B.北討匈奴、南征北戰、開鑿靈渠C.修建驛道、收復河套、開發象郡 D.構筑長城、通使西域、開辟絲路5.漢初孝惠帝、孝文帝開創了漢代“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漢武帝時又把“孝”作為選拔官吏的重要標準,還強調“先尊后親;尊尊親親”。這些政策的推行( )A.標志著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B.導致了法家思想走向消亡C.消除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 D.有利于社會的穩定與和諧6.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每個時代各有其燦爛的文化,多姿多彩。如表中時期與文化和科技內容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 朝代 內容A 春秋戰國 《孟子》、《荀子》、《史記》B 兩漢時期 佛教傳入、造紙技術得到改造、《傷寒雜病論》C 魏晉南北朝 書法開始成為藝術、顧愷之《洛神賦圖》、鑒真東渡D 隋唐時期 《女史箴圖》、建安文學、火藥運用于戰爭7.關于江南地區,《史記》記載:“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而《宋書》(南朝沈約著)則是:“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這一變化( )A.得益于江南地區自然環境的改善 B.體現了經濟重心南移的發展趨勢C.源于人口南遷推動江南地區開發 D.反映了南朝政府更注重農業發展8.據《晉書》載,石勒喜好儒學,曾在軍中設立君子營,指導作戰。苻堅在王猛等人的輔佐下,結合儒家、法家的理念,獎勵文教,鼓勵農業發展,輕徭薄賦,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政權系統。這些舉措( )A.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 B.利于促進民族交融C.有效強化了中央集權 D.說明儒學成為正統9.佛塔起源于古代印度,從舍利子的保存地演變為佛教的象征。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塔逐漸發展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層紀念性建筑。例如,文峰塔承載著“財源之茂,人文之舉,連綿科甲”的愿望,慈恩寺塔成為思念親人和感恩父母的載體。佛塔的演變體現出( )A.滅佛運動促進了佛教改良 B.佛教在中國的本土化趨勢C.官方哲學吸收了佛教因素 D.儒釋道相互融合不斷創新10.隋唐時期的皇室混有游牧民族血統,對于狩獵十分熱衷,帝王貴胄以畋獵為樂兼作軍事訓練及宣揚國威,因此唐代畋獵及觀獵的詩文很多。唐代王昌齡在《觀獵》詩中寫道:“角鷹初下秋草稀,鐵驄拋鞚去如飛。少年獵得平原兔,馬后橫捎意氣歸。”這體現出唐代社會( )A.較為推崇以武取士 B.呈現多元開放特征C.尚武精神蔚然成風 D.生活方式融合加速11.唐玄宗時期,“使相”是對加有宰相頭銜官員的稱謂。安史之亂后“使相”身份逐漸泛濫;擔任“使相”的官員也逐漸由士大夫群體為主,轉變為以地方節度使、藩帥為主。“使相”的這種變化( )A.有利于軍隊戰斗力的提升 B.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C.便利了藩鎮干預中央政務 D.加劇了藩鎮割據局面12.唐高宗在位時期,共有宰相41人,其中科舉出身者13人;唐玄宗開元元年至二十二年(713—734年),宰相27人中科舉出身的有18人。同時,科舉出身的高級官員中,中下級官員和一般地主家庭出身的比重也在上升。這表明,科舉制度( )A.實現了政府選官的公平公正 B.已成為選官的主要方式C.客觀上優化了官僚隊伍結構 D.注重社會各階層的平衡13.下圖為唐朝三省位置圖。中書省和門下省緊鄰太極宮(皇宮)的兩側,尚書省設在遠離皇宮的宮城南面,隔街分開;中書門下詔敕送至尚書省需其長官審閱后方可力行。對于尚書省的設置其意在說明( )A.尚書職權不斷擴大,保持其獨立性和自主性B.通過權力分散制衡,實現向皇帝個人的集權C.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加強中樞機構的穩定性D.減少中樞決策失誤,實現政治權力的科學化14.安史之亂以來,唐王朝的國家財政體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大土地所有制的劇烈發展使得以丁身為本的租庸調制度日益崩潰,開啟了“以資產為宗”的新格局。這一“新格局”的出現( )A.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B.減輕了政府對農民人身控制C.限制了唐后期土地兼并 D.有利于均田制的進一步發展15.宋太祖曾留下“勒石三誡”(其中第二條為“不殺士大夫”),新皇登基前須在碑前立誓。宋室南渡后,太學生陳東屢屢上書主戰,并力勸宋高宗恢復自發組織力量抗金的原宰相官職,被下令處死,成為正史記載中宋代因言獲罪致死的第一個文人。最有助于解釋宋高宗不遵祖訓的因素是( )A.民族政權的并立 B.君權相權的失衡C.穩固君位的考量 D.太學清議的悲劇16.北宋統治者認為“饑歲莫急于防民之盜,而防盜莫先于募民為兵”,募兵過濫使得軍費數量不斷增加,成為財政支出的大宗;以消除動亂因素為目的的募兵導致軍隊素質和戰斗力下降,邊疆戰事中頻吃敗仗。這說明募兵政策( )A.是導致積貧積弱的重要因素 B.消除了宋代社會的動亂因素C.增強了宋代的國家軍事實力 D.結束了唐末藩鎮割據的局面17.王安石主張“摧制兼并,均濟貧乏”,照顧窮人、保證平等;司馬光主張“國家不與民爭利”。結果,爭論雙方都不是“受權于民”,老百姓一方面被王安石的政策限制住了權利;司馬光則給了“官品形勢之家”放手聚斂的權力。作者在此強調的是( )A.兩人的主張根本對立不可調和 B.古代民本思想的局限性C.二者的政策主張都會激化矛盾 D.政爭變為黨爭影響惡劣18.有學者描述:“胡人之官,領番中職事者皆胡服,謂之契丹官。樞密、宰臣則曰北樞密、北宰相。領燕中職事者,雖胡人亦漢服,謂之漢官。執政者則曰南宰相、南樞密”。該描述說明遼朝( )A.與中原服飾交流頻繁 B.職官因俗而治C.與北宋制度相互借鑒 D.生活方式改變19.江西是最典型利用山川形便劃分的省級行政區。“犬牙交錯”比喻交界線很曲折,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也比喻情況復雜,雙方有多種因素參差交錯。采取“犬牙交錯”的原則( )A.使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 B.造成了地方勢力的強大C.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D.阻礙了區域的民族交融20.元朝色目人在詩文書畫等漢文化領域達到相當高的造詣,而且真誠地以自身漢文化造詣為榮,同時漢族士人在給色目人詩文集作序或者與其詩文贈答時,也從漢文化的角度對他們表現出深切的接受和認同。這一現象表明元朝( )A.具有較強的文化認同意識 B.因俗而治的政策成效顯著C.統一多民族國家開始形成 D.漢文化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第II卷(40分)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題,共計40分。)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戰國初期,秦國雖有一定的地緣政治優勢,卻是華夏體系中的落后國家,當時地處中原的國家都以“戎翟”這個貶義詞來稱呼秦國。——摘編自葉自成《商鞅的創新精神與秦國對大國的超越》材料二孝文帝推行改革鮮卑族生活方式政策的直接目標是要用儒家的禮治與孝治思想來完成鮮卑族的文化變遷,繼而確立北魏政權的正統地位。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鮮卑民族在婚姻喪葬習俗、發式服飾、生活習慣等方面同漢族一樣,具有同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逐漸接受漢文化,與漢族相融合。——摘編自岳雪蓮《從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拓跋鮮卑的文化變遷》材料三由于土地兼并逐步發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農民很多。農民逃亡,政府往往責成鄰保代納租庸調,租庸調制的維持已經十分困難。……公元780年,唐朝推行兩稅法,就算當地人,上籍征稅。同時不再按照丁、中以年齡分為黃、小、中、丁、老五類的原則征租庸調。——摘編自黃永年《唐史十二講》(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商鞅變法的歷史背景。(5分)(2)根據材料二分析,北魏孝文帝推動鮮卑族“文化變遷”主要目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孝文帝改革的積極作用。(8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稅法取代租庸調制的原因,同時分析兩稅法的意義。(12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春秋戰國是淮河流域農業加速發展的時期。淮北傳統的溝洫灌溉進一步發展,沿淮及淮南興起了芍陂等大型水利工程,邗溝、鴻溝等運河的開鑿,也帶動了沿線水利事業的發展,再加上桔槔、轆轤等提水器械的使用,使灌溉能力大幅提升。春秋后期,鐵器開始用于該流域,到戰國時逐步推廣。牛耕亦開始于春秋時期,戰國時已在淮北推廣。土地開發得以加速,越來越多的沿河平原成為良田沃土。農業技術進步較快,至戰國時已轉向精耕細作,生產力迅速提高。——摘編自李修松、張憲平《春秋戰國時期淮河流域農業生產述論》材料二西晉末年“八王之亂”“永嘉之亂”,江淮地區接納大批中原流民。西晉名將祖逖曾“率親黨數百家避地淮、泗”。宿遷、泗陽、淮陰、淮安、盱眙等地均僑置過北方郡縣,大批北方移民帶來旱作技術,東晉大興元年(318年)元帝下詔在徐、揚推廣種植三麥。詔曰:“徐、揚二州,土宜三麥,可督令旱地投秋下種,至夏而熟,繼新故之交以周濟,所益甚大。”變單季水稻為稻麥連作,提高了復種指數。農業生產一度輝煌,高產田畝產10~20斛,比曹魏時期增長1~2倍。——摘編自任重《魏晉南北朝兩淮農業興衰原因初探—兼議淮水排蓄之經驗教訓》(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春秋戰國時期淮河流域農業發展的特點。(7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東晉時期江淮地區農業迅速發展的原因。(8分)阜陽一中2027屆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D D B C B B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B B C A B B C A21.【答案】(1)歷史背景:戰國時期的大動蕩、大發展、大變革(諸侯爭霸,戰亂頻繁,生產力發展,社會變革蓬勃興起);秦國落后于東方諸國,希望國家強大。(5分)(2)主要目的:鞏固北魏政權,維護國家統治。(2分)積極作用:順應了民族大融合的歷史趨勢,促進民族大交融,緩和民族矛盾;推動了北魏封建化(經濟發展)社會繁榮;為北方統一南方和隋唐盛世奠定基礎。(6分)(3)原因: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均田制無法推行;政府財政收入銳減。(6分)意義: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6分)22.【答案】(1)特點:注重水利工程建設;生產力水平提高;土地開發加快;精耕細作農業出現;發展迅速。(7分,任答4點,言之有理即可)(2)原因:北方移民增加了勞動力資源;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統治者重視發展農業;江淮地區自然條件優越。(8分,任答4點,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