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四節 國際合作第四章 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課程標準結合“一帶一路”建設,說明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學習目標1. 結合文字材料、表格、區域圖,從區域的視角認知“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和地區、世界主要國際合作項目的位置。(區域認知)2. 從要素綜合、時空綜合、地方綜合的角度,分析國際合作,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因以及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綜合思維)3. 收集“一帶一路”建設的相關資料,理解我國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新格局,體驗打造甘苦與共、命運相連發展共同體的新理念。(地理實踐力)2010年,日本半導體生產設備占世界市場的份額達37%,半導體材料占世界市場份額達66%。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及引發的海嘯導致日本半導體設備與半導體材料的生產和供應暫時停滯,直接影響北美、歐洲西部、東亞等地區的半導體生產網絡,間接導致一些手機、 計算機、數字家電和汽車等生產廠臨時停產,最終影響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活動和日常生活。思考:為什么日本地震會影響這么多地區的生產活動 0 1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合作商品、服務、生產要素和信息跨國流動規模不斷擴大形式不斷增加國際分工跨國投資世界資源配置效率提高(2)表現1.經濟全球化的概念及表現(1)概念:跨國界的經濟活動驅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的過程。處理器代工臺積電內存芯片鎂光相機模組索尼NFC恩智浦外殼可成面板LG保護玻璃康寧組裝鴻海中荷日美中美韓中生產領域中:生產組裝在全球→尋找最優區位零部件全球→采購全球生產網絡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下游中游供應商生產企業終端銷售上游精密器械原部件:滾動軸承、液壓元件、閥門等;外殼材料:塑料、金屬、玻璃以及陶瓷。軟件、芯片國產企業外資企業經銷商醫療機構家庭消費表現②:商品的跨國流動表現①: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新西蘭商場內的中國奶茶跨境支付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視頻會議,交流信息。表現④:信息的跨國流動表現③:服務的跨國流動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智能手表產業鏈在生產領域,生產組裝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零部件可以全球采購,由此形成全球生產網絡。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在生產領域,生產組裝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零部件可以全球采購,由此形成全球生產網絡。某品牌手機在美國研發,80%的零部件來自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家,以及中國臺灣地區,在中國組裝,70% 以上產品銷往世界各地。案例探究:某手機的全球生產網絡思考:1、在該手機網絡化的生產過程中,美國、等發達國家最突出的區位優勢是什么?答:雄厚的科技實力2、美國手機公司選擇中國代工組裝的主要原因?答:豐富廉價的勞動力,組裝成本低。世界經濟由“ 二元結構 ”向“三元結構”變化。3.世界的經濟結構變化問題:結合材料圖片,說出兩個時期經濟結構的差異。過去,世界經濟基本呈現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核心—邊緣”結構。現在,世界經濟轉變為“核心(消費國)—中間層(生產國)—邊緣(資源國)”三元結構。二元結構: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1)核心工業國將65%的制成品出口到邊緣國家和地區,同時吸納了邊緣國家80%的初級產品。(2)發達國家占據制造業的生產、銷售環節,發展中國家直接出口原材料和農產品。世界經濟由“ 二元結構 ”向“三元結構”變化。3.世界的經濟結構變化三元結構:發達國家逐漸轉向金融產業和高科技產業;一小部分發展中國家崛起為制造業大國;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主要從事原材料生產和初級產品加工。4.國際合作的表現由于全球生產網絡的形成,世界已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勞動分工格局,很少有國家可以離開其他國家而獨自生存。案例探究日本在半導體產業中所占比例較大,東日本大地震不僅影響全球的半導體生產,還影響全球相關重要產業的生產。1.說明半導體產業多由國際分工合作生產的主要原因。半導體產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條,世界各國在此產業鏈的不同位置,因此,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半導體產業多由國際分工合作生產。2.近年來,中國高端芯片制造業發展緩慢,其主要的限制性條件是什么。科技實力不夠,高素質人才較少拓展2020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居家辦公人數大幅增加,個人電腦、游戲機等產品的需求劇增,導致全球芯片產能緊張,當前汽車和電子產品制造商正面臨芯片短缺困境。包括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豐田、大眾等車企在內的多家汽車巨頭,宣布將削減汽車產量。02“一帶一路”與國際合作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持續低迷,貿易增長緩慢,各種不穩定事件頻出,世界對經濟全球化質疑的聲音逐步增強。“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新型國際合作大平臺應運而生。1. “一帶一路”的建設背景“一帶一路”即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 “一帶一路”的基本概況“絲綢之路經濟帶”有三大走向:一是從中國西北、東北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二是從中國西北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三是從中國西南經中南半島至印度洋。2. “一帶一路”的基本概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兩大走向: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經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2. “一帶一路”的基本概況作用:沿線各國互聯互通,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優先建設領域:公路、鐵路、航空、水路、油氣管道,以及電網、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3、“一帶一路”對國際合作的意義材料1:有著“沸騰的蒸鍋”之稱的吉布提是聯合國宣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自然條件惡劣,全國90%的土地都是戈壁荒漠,工農業基礎薄弱,95%以上的農產品和工業品依靠進口。隊薩勒湖位于吉布提中部,總面積約119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沒有地表人水口和出水口且千年不枯的內陸湖泊,湖水平均鹽度高達34.8%,是全球鹽儲量最大的鹽湖之一。吉布提政府一直將鹽湖開發列為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吉布提商隊利用駱駝將食鹽運往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地區進行販賣,開辟了一條“食鹽之路”。但是,吉布提的資源優勢沒有轉換為顯著的經濟優勢。設問1:從社會經濟角度說明當地鹽業資源未能轉化成經濟優勢的原因。吉布提經濟落后,市場狹小;交通等基礎設施落后,不利于產品外運;工業基礎薄弱,產品附加值低;技術落后,資金匱乏,開發規模小。材料2: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2015年中國交通建設集團與吉布提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合作開發阿薩勒湖。隨后,中國企業啟動工業鹽項目并投資建設運鹽專用公路及鹽業碼頭,改變了當地“手工采鹽、駱駝運送”的傳統方式,推動吉布提鹽化工業快速發展。此外,中國交通建設集團還將在鹽業碼頭附近建設化工園區,布局鹽業開發的全產業鏈,實現阿薩勒湖的綜合開發。設問2:根據材料分析,“一帶一路”建設對兩國合作發展的意義。3、“一帶一路”對國際合作的意義(1)打造新型國際合作模式“一帶一路”倡議在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際合作觀基礎上創造國際合作新模式,成為促進相關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合作機制。(2)推動新型國際關系建設“一帶一路”倡議體現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新型國際關系的愿景。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3)開拓國家間深化合作的新空間“一帶一路”建設聚焦發展這一根本性問題,倡導政府間合作和政策溝通,突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各國間的相互貿易和投資。(4)提供國家間深化合作的文化驅動力“一帶一路”建設尊崇“和而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強調在維護文化多元性的基礎上共謀發展、共求繁榮、共享和平。設問3:中國和吉布提兩個國家文化差異大,歷史差異大,勞動人民的觀念相差也很大,能否很好地進行國際合作 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要創新合作模式,加強“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格局。【民心相通】教育文化上,中國每年向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提高沿線各國游客簽證便利化水平,支持沿線國家申辦重大國際體育賽事;醫療衛生上,提高合作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為有關國家提供醫療援助和應急醫療救助,擴大在傳統醫藥領域的合作;科技合作上,共建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合作開展重大科技攻關。中吉依托中方援外人力資源培訓項目、學歷學位教育項目及魯班工坊等,圍繞交通物流、公共管理、農林牧漁、衛生和社會保障等多個行業,不斷加強人力資源領域合作,3年來累計完成對吉培訓約2000人,有效提升了吉方參訓人員的就業能力和就業水平。今年2月,吉布提國民教育與職業培訓部和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四川師范大學三方簽署合作協議,共建吉布提第一所孔子學院,中吉民心相通的基礎將更為鞏固。(5)促進相關國家的共同繁榮近年來,中國進口需求迅速擴大,在對國際貿易繁榮作出越來越大貢獻的同時,拉動了對華出口的經濟增長。“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加強國際經貿合作,既可提升我國自身發展動力,也可讓相關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和便車,加快發展,得到實質性好處。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擁有巨大的購買力,這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同時,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提高,也將創造新的巨大市場,有利于我國的商品出口和經濟持續增長。▋活動●分析“渝新歐”班列與國家合作1.說明重慶積極推動“渝新歐”班列開通的原因。2.“渝新歐”班列經過哪些國家?有幾次換軌?3.舉例說明“渝新歐”班列開通需要哪些方面的國際合作?為什么?4.舉例說明“渝新歐”班列開通對沿線國家的意義。2011年,首趟“中歐班列”一“渝新歐”班列從重慶出發,經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等城市,向西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國家,終點是德國杜伊斯堡,全長11000多千米,全程僅需2周。 通過多國協商談判,“渝新歐”班列最終確立了“五定”班列開行模式(定站點、定線路、定車次、定時間、定價格),實現統一運單,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程放行,全程安全監控和冬季常態運輸。如今,“渝新歐”班列已實現常態化運行,從重慶將筆記本電腦、服裝鞋帽、機電設備輸送到歐洲,再從歐洲載著名牌汽車、牛奶、紅酒等回到中國。1.說明重慶積極推動“渝新歐”班列開通的原因。重慶是我國的內陸山城,與外界的聯系只有長江水運、鐵路運輸、公路運輸,以及航空運輸。而重慶是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需要運量大、速度快、運價低的運輸方式把數量龐大的筆記本電腦運到歐洲,“渝新歐”班列的開通使筆記本電腦可以快速、便捷地運往歐洲,拓展了市場。▋活動●分析“渝新歐”班列與國家合作2.“渝新歐”班列經過哪些國家?有幾次換軌?渝新歐”班列從東向西依次經過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共六個國家。從中國到哈薩克斯坦,換軌一次;從白俄羅斯到波蘭,又換軌一次,共兩次換軌。▋活動●分析“渝新歐”班列與國家合作3.舉例說明“渝新歐”班列開通需要哪些方面的國際合作?為什么?“渝新歐”班列經過六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通關、貨物檢驗和檢疫等常規手續,不同國家軌距不同,還有沿途的運輸安全保障問題等,都需要國際合作。▋活動●分析“渝新歐”班列與國家合作4.舉例說明“渝新歐”班列開通對沿線國家的意義。“渝新歐”班列這條貫穿亞歐大陸腹地的國際鐵路大通道,成為連接中國與歐洲部分國家的重要經濟動脈,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通過“渝新歐”班列走進中國,促進歐洲部分國家與中國的友好往來,推動經貿、新能源、科技創新、現代物流、旅游、文化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實現共贏發展。▋活動●分析“渝新歐”班列與國家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背景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合作全球生產網絡,“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帶一路”與國際合作“一帶一路”建設對國際合作的意義打造新型國際合作推動新型國際關系建設開拓國家間深化合作新空間提供國家間深化合作的文化驅動力促進相關國家的共同繁榮勞動地域分工表現近年來,中國紡織業積極地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中國紡織業邁向國際、布局全球。除了海外產能的加速擴展,紡織企業的海外投資形式也越來越多元。2016年4月,山東某紡織集團完成了對法國某時尚服裝集團的收購。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與法國時尚服裝企業相比,中國的紡織企業最主要的區位優勢是( )A.產業基礎好 B.勞動力成本低 C.原料豐富 D.土地成本低2.山東紡織企業收購法國時尚服裝集團的主要目的是( )A.充分利用國外的先進技術 B.避開關稅壁壘C.增加國外紡織品的進口 D.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3.山東某紡織集團的收購有利于該時尚服裝集團( )A.降低勞動力成本 B.獲得豐富廉價原料C.擴大亞洲消費市場 D.提高服裝設計水平BDC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我國積極發展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是中國民族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中國裝備制造“走出去”的歷史重任。“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對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國際化經營和全球產業布局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為我國某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前后,對沿線國家整車出口的銷售占比圖。據此完成下面4-5小題。4.我國該企業在印度設立了生產鐵路電機的合資企業,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減少用工成本 B.提升持續經營能力C.提高產品質量 D.契合當地經濟政策5.“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我國該企業產品( )A.高端化趨勢明顯 B.逐漸轉回國內生產C.低價化趨勢明顯 D.生產成本不斷降低B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