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溫馨提示:本試卷包括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祝同學們考試順利!第I卷注意事項:1.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2.本卷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漢時,刺史“以小制大”,監察地方,東漢繼承了這一制度。東漢靈帝年間燥發黃巾起義,四方多事,朝廷選派瓜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的軍事、財政、民政大權。這一變化帶來的影響是A.東漢皇帝的統治地位得以鞏固B.形成路、州,縣三級制度C.監察區“州”變成一級行政機構D.出現宦官與外戚交替專權局面2.英國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來,考核以工作能力與表現為標準,考核結果作為獎勵i和晉升的依據。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后,英國官員考核制度更貼近于專業化管理和專業化分工的需要,逐漸廢除了“通才”的考核標準。這一變化表明A.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B.國家干預力度的加強C.工業革命的率先進行-2O2-H209D.議會制度的不斷完善3.《漢書》記載“開國承家,有法有制”,認為國家應關注禮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說:“禮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學士人以鄉約教化鄉里。到了明清,鄉約與法律逐漸合流。這些治理方式旨在器A.滅私徇公,堅守直道B.推誠輔君,效功百姓C.守道與德,思退刑罰D.威制天下,以案刑獄高二年級歷史試卷第1頁(共6頁)4.清代在內外蒙古、新疆、背海、西題和東北地區等地設避特別行政區,采取和內地不同的行政管理辦法,例如對內蒙實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玖土歸流政策。這里特別行政區的設留A.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B.進一步加強君主的專制權力C.解決了少數民族的叛亂問題D.極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5,一位學者說:“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鈔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黃金兌換標準給了我們這個特權。”賦予“我們這個特權”的是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B.馬歇爾計劃C.《關稅和貿易總協定》D.《布雷頓森林協定》6.《大明律》規定:凡鰥寡孤獨及篤疾之人,貧窮無親屬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應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克減者,以監守自盜論,這主要反映了明朝A.政府教濟的亞點在賑濟B.以法律形式關注弱勢群體C.統治階層等級意識淡化D.注重消除社會的貧富差距7.農牧業的產生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要求更細密的社會分工,這促進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進而出現剝余產品、社會分化和階級。為了控制生產資料和剩余產品,國家開始產生。材料旨在說明A,人類文明產生具有曲折性和長期性B.農牧業是古代最重要的生產部門C.階級和國家出現是文明產生的標志D,生產力的發展是文明產生的根源8.《齊民要術》提倡在市場附近種植速生樹種以獲利。隋代長安大量屯兵,出現“樵貴帛賤”的現象。唐中期“京師苦樵薪乏”,后期百姓甚至砍伐桑樹,運到市場上“賣作薪蒸”。上述現象表明隋唐時期高二年級歷史試卷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