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二試題地理答案1-5 ADDCA 6-10 CBABD 11-15 BACCA 16 D17.(1)巴黎位于40°N一60°N范圍內(北半球中緯度),亞歐大陸西岸(沿海地區):(2分,只答出一點給1分)全年受到來自海洋的盛行西風影響,夏季涼爽,高溫天氣少。(2分)(2)水量豐富,水位的季節變化小;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以上,河流無結冰期,可全年通航;流域內地勢起伏小,河流流速緩慢;支流多,與干流形成龐大的水運網,通航里程長;植被覆蓋率高,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河道不易淤積。(每點2分,任答3點即可)(3)夏季:(2分)熏衣草喜高溫、喜陽光、耐旱:(2分)該地為地中海氣候,夏季溫度較高,降水較少,光照時間長,有利于燕衣草開花。(2分)。18.(1)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貌以丘陵溝壑為主,地勢起伏較大,流水侵蝕作用強;砒砂巖廣布,巖性疏松,遇水如泥:植被覆蓋率低,保持水土能力差。(每點2分,任答3點即可)(2)沙棘適應性強,能適應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干旱少雨、土壤貧瘠);沙棘根系發達,利于保持水土;果實可利用方式多,經濟效益高;沙棘是多年生植物,種植成本低。(每點2分,任答3點即可)(3)植物柔性壩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加地表徑流下滲量(促進泥沙在柔性壩處沉積):(2分)降低溝道水流速度,降低暴雨(泥石流)時谷坊被破壞的可能性;(2分)植物返還有機質可增加土壤肥力,(利于其他植物生長)縮短土地(生態)恢復時間。(答出植物可提高土壤肥力即可)(2分)19.(1)河流由中部流向南北,說明中部是山地:(2分)山地大致呈東西走向: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南北低);(2分)南部河流較長,說明北部坡度陡,南部坡度緩(或者河流總體短小急促,說明地勢起伏較大)(2分)(僅答地形特征,每點給1分)(2)遼寧暑假時(7、8月份),南半球的巴厘島此時正午太陽高度較小(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相對涼爽:(2分)巴厘島此時降水較少,晴天較多,適合旅游:(2分)暴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相對較少,出行安全。(2分)(3)火山噴發時,高溫巖漿直接導致森林植被毀壞;產生的火山灰短期內在大氣中飄浮,削弱太陽輻射,降低森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影響其生長:大量火山灰沉降到地表,直接掩埋部分森林植被(改變土壤狀況,影響森林植被生長):噴發產生的酸性氣體與雨水結合形成酸雨,危害森林植被生長;火山噴發短期內可能引起氣候異常,改變森林植被的生長環境。(每點2分,任答3點即可)2024一202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二試題地理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在俄羅斯喀山舉行,這是“金磚大家庭”實現歷史性擴員后的首次峰會,習近平主席受邀參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下圖示意喀山地理位置。據此完成1~2題。60°1.喀山位于北京的(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東北方向D.東南方向2.習近平主席從北京乘坐專機前往喀山的最短航線是()A.先東南再東北B.先西南再西北C.先東北再東南D.先西北再西南高二地理-1北川河位于青海省,為黃河二級支流。流域內海拔2228~4595m,年均降水量575mm,年均蒸發量800~1000m。20世紀80年代以來,該流域大量選種小葉耐寒植被,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下圖示意北川河流域位置及植被恢復后流域內甲、乙兩水文站地下水位。據此完成3~5題。101101°30貓下末位97°00地卡禾位河流▲甲水文站b(3.53)多年平均徑流量(10)3.北川河流域()A.凌汛現象嚴重B.水能資源極為豐富C.植被覆蓋率高D.適合發展河谷農業4,和甲地相比,乙地河流徑流量增加較多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增多B.大量支流匯人C.地下水補給D.冰雪融水增加5.該流域種植小葉耐寒植被的主要生態作用是()①遮陽、阻風,減少土壤蒸發②提供藥材資源,增加薪柴③涵養水源,增加地表下滲量④凈化空氣,減少大氣污染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山河四省”并非一個地理學概念,而是一個興起于網絡的名稱。它指的是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四省。下圖示意“山河四省”地理位置,下表示意“山河四省”2023年相關地理數據。據此完成6~7題。人口人均GDP糧食產量蔬萊產量水產品產量省份(萬噸)(萬噸)(萬噸)40N(萬人)(萬元)山西①省份73935.9333809.925498.04112.44②省份34667.3981478.091065.885.31③省份101239.0775655.289272.41881.27120E④省份98156.0076624.278045.5694.25高二地理-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二地理 高二地理.pdf 高二地理 高二地理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