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重慶八中2024—2025學年度 (上) 高三綜合能力測試地 理 試 題一、 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研究表明,霾、云、雨等天氣現象會影響藍 藍天日數(天)天的出現。圖1為近十年京津冀地區冬季和夏季平均藍天日數分布圖,讀圖完成 1~2題。1. 造成北京與該地區其他省市藍天日數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 氣候類型 B. 產業結構C. 汽車數量 D. 地形類型2. 北京冬夏季藍天日數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 化石燃料使用少B. 上升氣流更顯著C. 污染治理力度小D. 植被凈化能力強幻日是太陽光線穿過云層中整齊排列的冰物質而出現的自然現象。這種現象發生,會讓人看到天空中出現兩個或多個太陽。2024年8月19日,不少人在重慶街頭看到六個太陽掛在空中的奇景,讓人驚嘆不已。圖2為某網友當時拍攝的照片,讀圖完成1~2題。3. 重慶天空中出現六個太陽的原理是A. 大氣反射太陽輻射B. 大氣折射太陽輻射C. 大氣散射太陽輻射D. 大氣吸收太陽輻射4. 該現象雖不常見,但一般出現在一天中的①清晨 ②正午③午后 ④傍晚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 D. ③④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有著深遠影響,圖3為我國阿爾泰山南坡近300年氣候變化資料圖,讀圖完成5~6題。標準分數 (距平)5. 據圖推測,下列時間對應我國發生的歷史重大事件正確的是A. 1750年——康乾盛世 B. 1805年——丁戊奇荒C. 1915年——西北旱災 D. 1925年——河南饑荒6. 該圖制作的依據直接來自于A. 當地氣象站記錄數據 B. 當地居民口述記錄C. 巖層碳-14測定數據 D. 樹木年輪記錄數據冰緣區是指以強烈凍融作用為特征,氣候嚴寒且凍融侵蝕在地貌形態塑造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區域。對冰緣區開展形變監測工作,對高寒區冰川災害預警具有重要意義。圖4為冰緣區形變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7~9題。7. 導致冰緣區形變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 地殼運動 B. 重力作用 C. 溫度變化 D. 冰川活動8. 由圖可知,冰緣區形變會使該地區A. 生物物種滅絕加快 B. 誘發大型地震災害C. 大量建筑傾斜垮塌 D. 局部氣候發生變化9. 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對冰緣區開展形變監測工作面臨的主要困難是①氣候寒冷 ②氣象多變 ③冰雪覆蓋 ④地形崎嶇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耕地面積、糧食單產、農業種植結構是影響流域耕地非糧化面積和非糧化率的共同因素。圖5為嘉陵江流域非糧化面積與耕地非糧化率特征圖,讀圖完成10~11題。10. 關于 2001~2021年嘉陵江流域耕地非糧化面積和非糧化率空間變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 非糧化面積北部增大 B. 非糧化面積中部變化較小C. 非糧化率低值區南移 D. 非糧化率中部向南北減少11. 若不考慮區域間的聯系,由圖可推測該流域劍閣縣A. 糧食生產可滿足當地需求 B. 非糧農產品單位產量提高C. 耕地面積總體大幅度減少 D. 經濟發展水平持續性下降四川在全國某類飲料產業中扮演重要角色,2022年其產量占全國總量的52%。為解決該飲料運輸中的若干問題,當地對不同品牌的飲料企業進行了物流重構,采用“中央倉+區域倉”模式。 圖6和圖7分別為重構前后的物流管理模式圖,讀圖完成12~13題。12. 據圖可知對物流模式重構起關鍵性作用的是A. 政策引導 B. 交通發展 C. 技術支撐 D. 市場擴大13. 與傳統物流模式相比,重構后的物流模式①線上產品銷售增加 ②產品運輸成本降低③企業間的合作加強 ④物流碳排放量減少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水星東大距是指水星在太陽的東邊,且與太陽的角距(觀測者指向水星和太陽的直線之間所夾角度的大小) 達到最大的時刻,一般在日落時觀測。圖8為2024年水星第三次東大距前后不同日期日落時水星和金星的位置圖。讀圖, 完成 14~15題。14. 水星東大距出現的日期為A. 11月1日 B. 11月11日 C. 11月16日 D. 12月1日15. 11月26日到 12月1日, 日落時水星與金星位置軌跡的方向不同主要是由于①公轉速度差異 ②公轉軌道差異③自轉方向差異 ④公轉方向差異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5小題,共55分。16. 閱讀文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8分)賽里木湖位于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境內北天山山脈中,湖面海拔2071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達 12米。賽里木湖原本沒有魚,20世紀70年代研究人員引入鯽魚進行小范圍養殖。雖然鯽魚成活率很高,但最終鯽魚養殖卻宣告失敗。1998年該地從俄羅斯引進高白鮭等冷水魚養殖,2000年首次捕撈成品魚,結束了賽里木湖不產魚的歷史。 圖9為賽里木湖流域圖。(1) 指出 1998年以前賽里木湖沒有魚類生存的原因。(8分)(2) 推測賽里木湖引入的鯽魚成活率高但養殖失敗的自然原因。(4分)(3) 簡述引進高白鮭對當地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6分)17.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7分)瑞典位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半部,2023年人均GDP約5.6萬美元,位于世界前列。瑞典的汽車制造工業居世界領先地位,是瑞典的重要產業,也是最大的出口部門。W汽車集團1927年成立于瑞典哥德堡,是國際知名的汽車制造商。瑞典致力于成為全球首個無化石燃料的國家。2023年,瑞典總發電量約為166太瓦時,超過98%的電力來自清潔能源。表1為2023年瑞典的發電來源結構,該國表示將在2045年之前實現零溫室氣體凈排放。 圖10 為瑞典所在位置。表 1能源類型 占比甲 40%乙 30%風能 20%生物能 7%太陽能 1.5%其他 1.5%(1) 根據材料闡述W公司目前發展汽車產業的優勢條件。(6分)(2) 指出2023年瑞典電力來源最主要的兩種能源類型并說明理由。(6分)(3) 根據材料推測W公司汽車制造的轉型方向,并說明理由。(5分)18.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夾河是膠東半島地區注入北黃海的最大河流,多年平均懸移質年輸沙量為34萬噸。本海區強浪和常浪方向均為偏北方向。20世紀90年代初前,夾河口呈堆積狀態,口門發育沙嘴。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對流域的開發力度越來越大,在夾河上游建成了兩個水庫,后來在河流下游陸續建設多條攔河壩。 圍墾造田和工業用地導致近河口水域面積逐漸減小。此后,河口地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口門逐漸變大,沙嘴逐漸萎縮,部分解體(如圖11所示)。20世紀90年代,某村居民在夾河口西側海灘上修建了突堤。突堤的修建,改變了海潮的運動規律,使突堤東西兩側海岸地貌發生了變化。該地地貌的變化均是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1) 說明近年來沙嘴部分解體的原因。(6分)(2) 根據圖文信息,指出突堤修建后東西兩側海灘的變化并分析原因。(10分)(3) 推測養殖場東西兩側海岸地貌的變化趨勢。(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