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鹿邑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歷史第三次月考試卷及答案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共54分)(3分)在大汶口整葬的考古發掘中,發現有墓主人手握獐牙勾形器的現象。從嘉葬發掘的情況看,手握獐牙器者是少數;并且和其他墓葬相比,有獐牙器的嘉葬,隨葬品都是比較豐富的。這可以說明大汶口文化( )A.貧富差距尚不明顯 B.手工業生產較發達C.階級分化較為突出 D.早期國家已經出現2.(3分)西漢政府將百姓編戶入籍,被正式編入戶籍的平民百姓,稱為“編戶齊民”;政府為掌握人口數,會定期進行人口調查;漢武帝時期,國家鑄造五銖錢,作為法定通行貨幣,實行鹽鐵酒專賣,官營販運,并對工商業者加重征稅。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A.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權的統治B.有效消滅了富商大賈勢力C.直接促進西漢商業高度繁榮D.政府對城市控制放松3.(3分)南朝榮武帝中大通元年(529年),陳慶之北伐敗還,感慨地說:“吾始以為大江以北皆戌狄之鄉。比至洛陽,乃知衣冠人物盡在中原”,洛陽“禮儀富盛,人物股卓”。據此推知,當時( )A.洛陽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B.民族交融進程不斷加快C.南朝承認北朝的正統地位D.南北文化認同觀念出現4.(3分)對唐朝中央而言,各羈縻府州的都督、刺史須經中央冊命,給予“玄魚金符”或“印章袍帶”才能取得統治本族的合法權利,并以其為征發信符。各羈縻府州間發生紛爭,唐中央直接干預,而府州則須聽命處置,對破壞國家統一的反叛和謀逆活動,更是依國家法律嚴厲處置。各羈縻府州也有義務助兵中央,朝廷制有專璽“天子信寶”,以征發“蕃國”之兵。據此可知,唐朝設置羈縻府州的目的是()A.維護邊疆安全 B.滿足軍事物資需要C.加強中央集權 D.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開發5.(3分)下表為學者統計的有關唐代敦煌地區不同時期家庭結構情況。據此可知( )類型 比例 時期 核心家庭(2—3人) 主干家庭(6—8人) 聯合家庭10人以上 其他家庭 總計700一769年 戶數(戶) 47 13 9 14 83百分比 56.6 15.7 0.4 17.3 100820一876年 戶數(戶) 3 6 12 2 23百分比 13 26 51.2 9.8 100A.戰爭導致了小農經濟瓦解B.稅制變化推動家庭結構變遷C.農本觀念遵行于中原地區D.精耕細作生產模式不斷完善6.(3分)宋代之前,無地農民依附于門閥世族,世代都為主家奴婢。入宋以后,無地農民通常“明立要契”,租種地主的土地,每年收割完畢后可自由退佃。這一變化反映了宋代()A.人身依附關系松弛 B.市民階層興起C.契約締結程序嚴格 D.奴婢制度根除7.(3分)武宗初寵東宮舊豎劉謹,別立內廠,使謹主事,并東西廠亦在監察之中。武宗坐朝,有人投匿名書于路旁,數謹罪惡。瑾便矯詔,詔百官三百余人,跪在午門外,加以詰責。材料反映了當時()A.皇權漸趨衰落 B.君主專制的加強C.內閣權勢膨脹 D.監察制度的完善8.(3分)“開辟”苗疆地區是清朝在西南邊疆管理中的一項重大任務,而更為復雜的挑戰在于如何對苗疆社會進行有效的管理和融合。在不斷發生的“苗亂”面前,尋找治理苗疆的有效方法幾乎成為清朝歷代君主的持續追求。以下屬于清朝探索經驗的是( )A.推行羈縻政策 B.推行“改土歸流”C.實行南北分卷 D.開放榷場、馬市9.(3分)李贄主張“夫私者,人也”的觀點。顧炎武認為,“天下之人,各懷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人之有私,因情之所不能免矣”。這些看法( )A.突破了傳統儒學藩籬B.動搖了傳統理學的正統地位C.加強了君主專制制度D.體現了個人權利意識的覺醒10.(3分)1858年,英法等西方國家通過《天津條約》獲取了在內地游歷、經商等權益。在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華游歷的首選之地為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和北京;而到了1865年之后,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東南地區逐漸成為西方人游歷的熱門地區。這一變化( )A.反映了對外貿易中心轉移B.推動東南地區旅游業的興起C.受到政治局勢變動的影響D.阻礙了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11.(3分) 19世紀70年代,駐英公使郭嵩燾的日記寄回總理衙門刊刻。日記中有研究西方的治國之道、科學技術及引進先進設備的建議,多為開明之舉,卻遭到國內守舊派的群起攻擊。郭嵩燾黯然回國郁郁而終。當時,遭受攻擊的官員不止他一人。這些現象說明( )A.中體西用思想遭到否定B.外交體制變革不合時宜C.近代中國轉型面臨陣痛D.東西文化之爭不可調和12.(3分)1900年,慈禧太后作出向八國聯軍宣戰的決定后,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等卻與各參戰國達成協議,他們稱皇室詔令是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他們并不與列強交戰。這()A.說明清王朝的統治土崩瓦解B.直接導致義和團運動的失敗C.嚴重動搖了清政府統治的根基D.表明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13.(3分)有學者認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欲將總統制改為內閣制,但已經建立的制度改動起來殊非易事,臨時參議院不得不尋求平衡,在賦予內閣行政權力的同時,保留了總統制體制下國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權力,以致后來發生府院之爭。該學者意在強調《中華民國臨時約法》()A.切實維護了共和體制 B.在政體設計上存在缺陷C.擴大了參議院的權力 D.在政體選擇上因人立法14.(3分)有學者評論道:“它是一次以接受近代西方文明、改造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的精神層面的變革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科學、自由、平等,反對專制、迷信和傳統,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該評論中的“它”指的是( )A.新文化運動 B.預備立憲 C.辛亥革命 D.維新運動15.(3分)早期黨組織的成員,如俞秀松,“改名換服”到厚生鐵廠做工,并給工人講課。當時是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的李中,“以一師范學生在江南造船廠打鐵”,并幫助陳獨秀等組織機器工會。以上信息可以說明早期黨組織的成員()A.注重同工人群眾相結合B.自力更生能力不斷提升C.來自社會基層不同行業D.理論研究水平不斷深化16.(3分)1929年10月后,閩浙贛根據地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比較正確的土地政策。如在沒收對象與范圍方面,規定“沒收豪紳地主階級的土地、財產”,寺廟、祠堂等公共土地與財產,富農“給予別人種而自己收租的田”,而不是沒收一切土地。又如在分配的土地歸屬上,規定土地“可以自由買賣,可以出租出典,可以雇人耕種”,肯定農民的土地私有。根據地的這些舉措旨在()A.開辟中國革命的新道路B.推動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C.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D.促進根據地的鞏固與發展17.(3分)1943年1月,西北局召集政府和參議會常駐議員中的黨外人士舉行座談會,李鼎銘、柳堤、賀連城等六人參加;中共中央西北常委賈拓夫向他們通報了西北局高干會的情況,并聽取他們的批評與意見。這一做法( )A.有助于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B.促進了敵后抗戰形勢的好轉C.適應了農村土地革命的需要D.推動了國共兩黨關系的發展18.(3分)抗日戰爭勝利后,針對國民黨政府接收日偽資產的情況,國民黨將領唐縱在日記中寫道:“政府只接收敵偽之公館、物品、家具,而將工廠封閉,聽其停工、毀滅”;國民黨將領陳誠在回憶錄中也記載:“因為事先一無準備,臨時調度失宜,再加上用人失當,所以接收變成了‘劫收’。可憐八年浴血抗戰的結果,最后卻帶來一場‘勝利災難’”。據此推論,國民黨政府統治迅速潰敗的主要原因是( )A.忽視和平建國的經濟基礎B.貪腐成風,喪失民心C.財政經濟狀況的持續惡化D.政治獨裁,政策反復二、材料題(共46分)19.(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根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選舉細則》,居住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領土內的居民,凡年滿16歲,不分男女、宗教、民族,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具體規定如下表所示: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者 (符合一項即可) 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者 (符合一項即無)一、工農商及其他企業機關和組織的雇傭者、獨立勞動者和一切不剝削他人的勞動者及他們的家屬 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海軍、陸軍、空軍中服役的軍人 三、以上兩種人民中現時不能工作或失業的人 一、剝削他人的勞動者(包括富農在內) 二、靠土地、資本的盈利為生,而自己不勞動者 三、商人資本家的代理人、中間人及買辦 四、各種宗教的傳教士、牧師、僧侶、道士、風水陰陽先生及一切以傳教為職業的人 五、國民黨及其他反動政府下的警察、偵探、憲兵、官僚、軍閥及參加反對工農利益的反動派 六、神經病患者及經法庭判決有罪,而在服刑期間者——摘編自張秀芬等《中國共產黨建政史》材料二:第三條凡居住陜甘寧邊區區域的人民,在選舉之日,年滿16歲的,無階級、職業、男女、宗教、民族、財產與文化程度的區別,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第四條犯下列各條之一的人,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一、有賣國行為經法庭判決者。二、經法庭判決有罪,剝奪公權期限未滿者。三、犯神經病者。——摘編自《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1937年)(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選舉細則》的異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造成兩者不同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20.(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商業的發展,首先表現在城鎮的發展。明代經濟職能比較顯著的大城市多達40多個,許多手工業市鎮的興起和城鎮居民脫離農業從事工商業,成為明代城市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其次是商業資本活躍。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全國出現了許多商業資本集團。其中最大是徽商,次一等的是晉商、江右商,再次是閩商、粵商、吳越商、關陜商。他們大多數是中小商人,也不乏擁有數十萬至百萬兩資本的大商人。再次是白銀成為廣泛流通的媒介。明中葉后,朝野用銀,在市場上,一切商品都以銀計價。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從外國流入不少銀幣。——摘編自李春棠、侯力主編《中國古代史教程》(第三分冊)材料二 自安、太至宣、徽,其民多仰機利,舍本逐末,唱棹轉轂,以游帝王之所都,而握其奇贏。休、歙尤夥,故賈人幾遍天下。——〔明〕張翰《松窗夢語》材料三 擁有足以影響社會的經濟實力和階層力量的工、商市民的精神欲求不僅萌發、膨脹,而且不斷地解放出來,文學藝術成為這種欲求的消費品。于是,小說、戲曲等通俗文學以前所未有的條件得以迅速發展起來,成了時代的主體文學。——摘編自陳東有《人欲的解放: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與大眾審美》(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代商業發展的表現,并分析發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代商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變化。2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西洋一詞生成于宋代,多指海上而來。元代“始有東西洋一名”,“西洋”實指南亞或東南亞。明代建朝仍襲用元代指稱,鄭和船隊“七下西洋”,實是后來的“南洋”和“印度洋的一部分”。明朝中葉以后,來華西人將“西洋”與歐洲相連,所謂“西洋歐邏巴國人也”,且定名為“大西洋”。利瑪竇輩的稱“大”被眾多中國人認為是狂妄自大,清代官方幾乎難見大西洋之稱謂。魏源付梓《海國圖志》,其中的“大西洋”所指仍是歐洲各國,較有新意的是增列“外大西洋”多卷,專論美洲各國。鴉片戰爭后,“西洋”行用愈益減少,“洋”某種程度上成為“西洋”的代名詞,“洋”泛指歐洲、美洲、澳洲等。除此之外,中性的“洋”等字詞還取代了“夷”的稱謂。——摘編自錢國紅《走近“西洋”和“東洋”:中日世界意識形成的比較研究》等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自擬一個論題并加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參考答案1.答案: C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手握獐牙器且隨葬品豐富的墓葬可能代表了當時社會中的某一較高階層,而其他沒有這些特征的墓葬則可能代表了較低階層。這種明顯的差異性反映了階級分化的存在,故選C項;材料明確指出手握獐牙器的墓葬隨葬品豐富,出現貧富差距,排除A項;題目中并沒有提及手工業的發展,排除B項;材料中并沒有提供關于國家形態或政治組織結構的直接證據,因此無法從墓葬的差異中推斷出早期國家是否已經產生,排除D項。2.答案: 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時期的中國。首先,西漢政府將百姓編戶入籍,這樣做能夠更有效地管理百姓,掌握人口情況,便于征收賦稅和征發徭役,加強對民眾的控制,從而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權。其次,政府定期進行人口調查,能更準確地了解國家的人口狀況,為制定政策、調配資源提供依據,這也有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和控制,鞏固中央集權。再者,漢武帝時期,國家鑄造五銖錢作為法定通行貨幣,實行鹽鐵酒專賣,官營販運,并對工商業者加重征稅。這些措施使得國家掌控了重要的經濟資源,增加了財政收入,同時削弱了地方富商大賈的經濟實力,減少了他們對中央政權的威脅,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權。綜上所述,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權的統治,A項正確;這些措施只是削弱了富商大賈的勢力,而非完全消滅,排除B項;對工商業者加重征稅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業的發展,排除C項;這些措施是加強了政府對經濟和社會的控制,排除D項。故選A項。3.答案: B解析:據材料“衣冠人物盡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可知當時中原地區社會穩定,漢人士大夫和少數民族雜糅共處,華夏禮儀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客觀上說明當時民族交融得到了發展,故選B項;A項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南朝與北朝是對峙關系,不可能承認北朝的正統地位,排除C項;當時依然處于南北對峙中,陳慶之的感慨只是反思北伐失敗的原因,無法體現“南北文化認同”,排除D項。4.答案: C解析:5.答案: B解析:據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唐朝前期家庭人口主要是小戶制,這是因為在均田制下,唐前期農民家庭普遍授田不足,而且在當時制度下,規模較大家庭要承擔更多的徭役和兵役,780年,唐朝頒行的兩稅法以戶等高低和資產多少為收稅標準,一改過去以“丁身為本”的稅收原則,因此農戶隱瞞戶口的現象減少了,家庭規模也擴大了,故選B項;結合所學可知,因土地兼并問題嚴重,使租庸調制難以繼續推行,為保障國家財政收入,實行兩稅法,僅憑材料表格數據無法判斷是否與戰爭有關,排除A項;敦煌不屬于中原地區,排除C項;精耕細作是中國古代農業的生產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勞動和技術,進行細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這與家庭結構的變化沒有必然聯系,排除D項。6.答案: A解析:材料“租種地主的土地,每年收割完畢后可自由退佃”體現了人身依附關系松弛,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農民而非市民,排除B項。材料中“自由退佃”,沒有體現程序的嚴格,排除C項;宋代并沒有根除奴婢制度,排除D項。7.答案: B解析:根據題干“武宗初寵東宮舊日豎劉謹,別立內廠,使謹主事,并東西廠亦在監察之中”可知,材料描述了明武宗時期劉瑾專權,其根源在于當時君主專制加強,B項正確;宦官專權并不意味著皇權衰落,排除A項;內閣權勢膨脹并不會導致宦官專權,排除C項;監察制度不能有效運行,因此宦官猖獗,排除D項。故選:B。8.答案: B解析:這是一道關于清朝治理苗疆地區政策的單項選擇題。羈縻政策是古代中央王朝籠絡和控制周邊少數民族的一種政策,主要特點是在不改變原有社會組織結構和風俗習慣的前提下,通過冊封、互市、和親等方式,加強與周邊少數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然而,清朝在苗疆地區的治理中并未依賴此政策,故排除A項。改土歸流是清朝雍正時期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廢除土司世襲制度,改行流官治理的一種政策。通過這一政策,清朝加強了對西南地區的直接控制,促進了民族融合和社會穩定。這與題目中描述的清朝在苗疆地區尋求有效治理方法的歷史背景相符,故選B項。南北分卷是明朝科舉制度中的一種做法,旨在平衡南北地區的文化差異和考生數量,與清朝治理苗疆地區無直接關聯,故排除C項。榷場和馬市是古代中原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或外國進行貿易的場所。雖然清朝在邊疆地區也設有貿易市場,但這一政策并非專門針對苗疆地區的管理和融合問題,故排除D項。9.答案: D解析:李贄主張“夫私者,人也”,即認為人的私欲是人性的一部分。顧炎武認為,“天下之人,各懷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人之有私,因情之所不能免矣”,即人們關心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有私欲是人之常情,不可避免的。李贄和顧炎武的觀點對傳統儒學有所挑戰,但他們的主要觀點仍然是基于對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并未完全突破儒學的核心思想,故排除A項。理學在明代是官方哲學,強調天理和人欲的對立,主張存天理、滅人欲。李贄和顧炎武的觀點確實對理學提出了挑戰,認為私欲是人性的正常表現,不應被完全壓制。但他們的思想卻受限于時代,未產生較大影響,故排除B項。材料中李贄和顧炎武的觀點與君主專制制度無直接關聯,他們主要關注的是人性、私欲和道德倫理問題,而非政治制度,故排除C項。李贄和顧炎武的觀點強調人的私欲和人性是正常的,不應被完全壓制。這種對人性的尊重和理解,實際上是對個人權利的肯定和保護。在明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人們的個人權利意識開始覺醒,李贄和顧炎武的觀點正是這種覺醒的體現,故選D項。10.答案: C解析:第一步,判斷材料中的變化是什么。西方人在華游歷的熱門地區從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和北京變為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東南地區。第二步,根據變化產生的時間,聯系歷史大事件。變化產生的時間為1865年后,結合所學可知,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于1851年,結束于1864年,其主要活動范圍為長江中下游地區及東南地區。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后,長江中下游地區及東南地區社會秩序恢復穩定,成為西方人游歷的熱門地區,C項正確。近代西方人在中國游歷的目的是傳教等,其游歷范圍并不限于對外貿易中心,A項從材料中反映不出來,排除;近代西方人在中國的游歷以傳教等為目的,并不會推動東南地區旅游業的興起,排除B項;近代西方人進入長江中下游地區游歷并不會阻礙當地經濟的發展,排除D項。11.答案: 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日記中有研究西方的治國之道、科學技術及引進先進設備的建議,多為開明之舉,卻遭到國內守舊派的群起攻擊”可知,郭嵩燾的近代化思想遭到國內守舊派的攻擊,說明中國近代化轉型面臨陣痛,C項正確;結合所學可知,中體西用思想在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并未遭到否定,排除A項;這一時期外交體制的變革是符合當時的形勢需要的,排除B項;“東西文化之爭不可調和”的說法絕對化,排除D項。故選C項。12.答案: C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本質題,時空是1900年的中國。根據材料“1900年,....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等卻與各參戰國達成協議,他們稱皇室詔令是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他們并不與列強交戰。”及所學可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南方各省督撫稱皇室詔令是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在東南各省違抗支持義和團的命令,體現了國家權力出現“外(地方)重內(中央)輕格局,嚴重動搖了清政府統治的根基,C項正確;1911年武昌起義的爆發,加速了清王朝統治的土崩瓦解,排除A項;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直接導致了義和團運動的失敗,排除B項;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成為了“洋人的朝廷”,排除D項。故選C項。13.答案: B解析:本題考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材料強調的重點是臨時參議院“在賦予內閣行政權力的同時,保留了總統制體制下國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權力”,這種妥協的政體致使總統府與國務院權限不明,最終導致政府院之爭,可見該學者意在強調《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政體設計上存在缺陷,故選B項;材料強調的重點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不足,故排除A項;C、D兩項表述符合史實,但與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D兩項。14.答案: A解析:新文化運動是20世紀初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發起的反對封建主義的思想解放運動,其基本口號是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學。這一運動正好符合題干中提到的接受近代西方文明、改造中國傳統文化、追求民主科學自由平等的特點,同時也為后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故選A項。預備立憲是晚清政府旨在模仿英日君主立憲制而建立的責任內閣制的政治制度,它并非一場精神層面的變革運動,也未能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條件,故排除B項。辛亥革命是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雖然它推動了中國的政治變革,但并非以接受近代西方文明、改造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的精神層面的變革運動,故排除C項。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雖然它倡導學習西方,但并未形成廣泛的社會影響,也未能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條件,故排除D項。15.答案: A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選擇A:據材料“厚生鐵廠做工”“江南造船廠打鐵”“組織機器工會”等信息可知,早期黨組織的成員如俞秀松、李中等人,注重深入工人群眾,將自身活動與工人群眾相結合。排除B:做工的主要目的是發動群眾,教育群眾,并非提升成員的自力更生能力。排除C:材料僅涉及兩個成員深入工人群眾,無法反映早期黨組織成員來自社會基層不同行業,同時結合相關史實可知,成員以知識分子為主。排除D:當時有部分早期黨組織在進行馬克思主義研究,但材料未涉及早期黨組織的成員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情況,無法得出理論研究水平不斷深化。16.答案: 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閩浙贛革命根據地沒有沒收地主的一切土地,分配上也肯定了農民私有,即實行正確的對待富農的政策,又滿足了農民土地私有的要求,體現了其政策的靈活性,也有利于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故選D項。根據所學知識,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后,開辟了革命的新道路,故排除A項;材料時間是1929年,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有幾次,文家市決策是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移到農村,解放戰爭勝利前夕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是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與材料時間都不符,排除B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于1937年9月,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17.答案: A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為了鞏固抗日根據地,中國共產黨通過“三三制”原則,與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黨外人士座談會是“三三制”政權的補充形式,與黨外人士合作共事是發揮黨外群眾才干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故A項正確。僅從材料信息無法得出敵后抗戰形勢的好轉,排除B項;1927-1937年是土地革命時期,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是黨外人士,沒有涉及國民黨,無法得出國共兩黨關系的發展,排除D項。18.答案: B解析:本題考查解放戰爭中國民黨政府潰敗的原因。據材料“只接收……而將工廠封閉,聽其停工、毀滅”,可知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政府官員只顧享受,而不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說明國民黨內部貪腐成風,喪失民心,故選B項;材料強調官員的腐敗,與和平建國關系不大,排除A項;材料強調政治方面官員的情況,無法得知財政經濟狀況,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國民黨官員,并不是政治獨裁與政策反復,排除D項。19.答案:(1)相同點:參選主體明確;選舉具有民主性;選舉服務于政權建設;享有民主權利的人員廣泛;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民主政治的探索。不同點:前者具有顯著工農民主專政色彩,后者更能體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思想。原因: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國共兩黨關系發生變化;抗日民主政權建設探索的需要。(2)簡評:順應了時代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要求;動員了廣大的力量,有利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為持久抗戰創造了條件;落實了人民民主,豐富了政權建設經驗。解析:(1)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第一小問相同,根據材料一表格信息“有選舉和被選舉權者”、材料二“第四條凡居住陜甘寧邊區區域的人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可知,參選主體明確;根據材料一“凡年滿16歲,不分男女、宗教、民族的區別,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材料二“在選舉之日,年滿十六歲的,無男女、宗教、民族、財產、文化的區別,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可知,選舉具有民主性;結合所學可知,選舉服務于政權建設。第二小問不同,根據材料一“剝削他人的勞動力者”、材料二“無男女、宗教、民族、財產、文化的區別”可知,前者具有顯著的工農民主專政色彩,后者則體現了統一戰線思想的影響。第三小問原因,結合所學可知,全面抗戰時期,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國共兩黨走向合作,抗日根據地政權建設探索的需要。(2)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二“無男女、宗教、民族、財產、文化的區別,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可知,順應了時代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要求,動員了廣大的力量,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持久抗戰創造了有利條件;結合所學可知,《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落實了人民民主,豐富了政權建設經驗。20.答案:(1)表現:城鎮發展,手工業市鎮興起;商業資本活躍;形成地域性商人群體即商幫;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白銀貨幣化;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斷加深;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等。原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農業和手工業的進步;賦稅制度的變革,賦役征銀等。(2)變化:出現了舍本逐末和棄學經商的社會風氣;小說、戲曲等通俗文學廣受歡迎;出現了“工商皆本”等重視商業發展的思潮;興起了反抗封建禮教束縛、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想;市民意識覺醒;婚姻觀念發生變化,追求金錢財富等。解析:(1)第一小問表現,根據材料一“首先表現在城鎮的發展。明代經濟職能比較顯著的大城市多達40多個,許多手工業市鎮的興起和城鎮居民脫離農業從事工商業,成為明代城市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得出城鎮發展,手工業市鎮興起;根據材料一“其次是商業資本活躍。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全國出現了許多商業資本集團。其中最大是徽商,次一等的是晉商、江右商,再次是閩商、粵商、吳越商、關陜商”得出商業資本活躍和形成地域性商人群體即商幫;根據材料一“再次是白銀成為廣泛流通的媒介。明中葉后,朝野用銀,在市場上,一切商品都以銀計價。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從外國流入不少銀幣”得出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和白銀貨幣化。結合所學知識,還可以從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斷加深、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的發展等方面進行補充。第二小問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代商業的發展與國家統一、社會安定,農業和手工業的進步,賦稅制度的變革等有關。(2)根據材料二“自安、太至宣、徽,其民多仰機利,舍本逐末,唱棹轉轂,以游帝王之所都,而握其奇贏”得出出現了舍本逐末的社會風氣;根據材料三“于是,小說、戲曲等通俗文學以前所未有的條件得以迅速發展起來,成了時代的主體文學”得出小說、戲曲等通俗文學廣受歡迎;結合所學知識,還可以從出現了“工商皆本”等重視商業發展的思潮,興起了反抗封建禮教束縛、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想,市民意識覺醒,婚姻觀念發生變化,追求金錢財富等方面進行補充。21.答案:示例論題:從西洋的內涵看中國的“世界觀”。闡述:宋代陸路貿易通道受阻,海上貿易相對發達,海上絲綢之路的范圍除了東亞的日本和朝鮮半島外,另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東南亞。元代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西洋則專指東南亞或者南亞。鄭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國與亞非地區的友好交往,西洋的范圍也有所擴大。明朝末年,西學東漸,西方的地理學知識傳入中國,中國的眼界進一步開闊,對歐洲的了解有所加深。鴉片戰爭后,隨著西方的侵略,中外之間的交往進一步加深,中國對世界尤其是對西方國家的認識進一步深化。綜上所述,從西洋的內涵看,中國對世界的認識逐漸擺脫了傳統的天朝上國觀念,更加趨于客觀。(言之成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