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講 多種多樣的生物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1.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 選擇、填空 2~4分2.顯微鏡的使用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3.生物的分類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4.動植物類群的特點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一、生物與非生物1.生物與非生物的根本區別是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 、有 、能 、 。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進行 。二、使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生物1.放大鏡放大鏡適用于觀察蝸牛等小動物的形態和結構,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細胞則需用顯微鏡觀察。2.顯微鏡(1)顯微鏡的結構。其中 和 是顯微鏡的最重要部分。(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驟為:__________→ __ →放片→調焦→ → 。觀察前,轉動粗準焦螺旋,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從側面注視物鏡,不讓它接觸玻片,否則會壓碎玻片,損壞物鏡(透鏡);觀察時,一定要慢慢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過,或根本沒有覺察。用高倍鏡觀察裝片時 粗準焦螺旋。(3)顯微鏡所成的像:顯微鏡所成的像是 ,因此玻片移動的方向與物像移動的方向 。當光線較暗時用 和 ,當光線較強時用 和 。(4)計算所觀察物體的總放大率:所觀察物體的總放大率= 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5)觀察生物時,無論其大小,必須先在低倍鏡下尋找,將觀察對象移到中央后,再換高倍鏡觀察。低倍鏡下視野亮,細胞數目 ;高倍鏡下視野 ,細胞數目少。三、生物分類的方法和分類等級1.分類的依據:生物的分類是依據生物 上的特征。2.生物分類的等級從大到小 是:界、 、綱、 、科、 、種七個等級。其中 是分類的基本單位(也是最小單位)。3.分類的等級越高,包含的生物數量越 ,生物之間的相同點越 ;分類的等級越低,包含的生物數量越 ,生物之間的相同點越 。四、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主要特點1.動物的分類動物2.脊椎動物的主要特點種類 魚類 兩棲類 爬行類 鳥類 哺乳類呼吸 器官 幼體:鰓 成體:肺和皮膚 肺 肺 肺體溫 不恒定 不恒定 不恒定 恒定生殖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胎生、哺乳五、藻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點1.植物按是否有種子分為 植物和 植物,種子植物根據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綠色開花植物)。無種子植物包括 植物(紫菜、水綿等)、 植物(地錢、葫蘆蘚等)、 植物(芒萁、滿江紅等)。2.植物界中分布最廣、最高等的一類植物是 植物。3.植物與動物的區別是植物能進行 制造有機物,動物必須從外界攝取有機物養活自己。4.孢子植物用 來繁殖后代,種子植物用 來繁殖后代。5.植物五大類群的主要特征比較植物類群 根 莖 葉 花 果實 種子藻類植物 無 無 無 無 無 無苔蘚植物 無 有 有 無 無 無蕨類植物 有 有 有 無 無 無裸子植物 有 有 有 無 無 有被子植物 有 有 有 有 有 有六、細菌、真菌的主要特點1.常見的微生物有 、 和 。其中屬于真核生物的是 ,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 沒有細胞結構。2.細菌是 生物,其結構有細胞壁、鞭毛,無核,屬于 細胞。細菌按形態可分為 、 和 。3.真菌分為 真菌(酵母菌)和 真菌(食用菌和霉菌)。真菌沒有葉綠體,必須靠吸收現成的有機物獲取營養。4.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露置在 中容易滋生微生物。抑制微生物滋生的方法有:干藏法、冷藏法、真空包裝法等。知識點1: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例題】1. 2023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吉祥物是一組名為“江南憶”的機器人,分別取名為“宸宸”“琮琮”“蓮蓮”(如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它們是生物,因為它們有高智商B.它們是生物,因為它們能運動C.它們不是生物,因為它們不能進行新陳代謝D.它們不是生物,因為它們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變式訓練2.研究人員用凝膠材料制成了一朵“鮮花”(如圖)。這朵幾厘米大的“花蕾”共用了約2個小時完全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展示著變形能力。以下對凝膠花的看法正確的是( )A.是生物,因為它有鮮艷的顏色B.是生物,因為它會開放C.是非生物,因為它不能快速運動D.是非生物,因為它不會呼吸,不會繁殖知識點2:顯微鏡的使用【例題】3.如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何圖形,要將圖甲的幾何圖形換成圖乙,載玻片移動方向和視野內的明暗變化,正確的是 ( )A.左下方,變亮 B.左下方,變暗C.右上方,變亮 D.右上方,變暗◆變式訓練4.如圖所示為小金做實驗時觀察到的物像,為了進一步看清細胞a的內部結構,小金直接轉動物鏡轉換器,將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結果發現細胞a的像不見了。為了重新找到細胞a,小金接下來需要 ( )A.調節反光鏡尋找細胞a B.轉動物鏡轉換器換回低倍鏡C.調節細準焦螺旋 D.向右上方移動玻片知識點3:生物的分類【例題】5.蛔蟲為腸道寄生蟲; 蝗蟲對農作物危害很大; 青蛙被稱為田園衛士. 蛔蟲、蝗蟲、青蛙它們分別屬于( )A.刺胞動物、環節動物、爬行動物B.線蟲動物、節肢動物、兩棲動物C.線蟲動物、環節動物、兩棲動物D.扁形動物、節肢動物、兩棲動物◆變式訓練6. 如圖Ⅰ、Ⅱ、Ⅲ表示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表格中符合如圖所示的邏輯關系的是( )選項 I Ⅱ ⅢA 界 門 綱B 脊椎動物 爬行類 哺乳類C 種子植物 藻類 苔蘚類D 恒溫動物 魚類 兩棲類A.A B.B C.C D.D7.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統計,世界上共有1300萬~1400萬個物種,下列是四類植物的特征資料以及部分動物的圖片展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沒有。植物 根、莖、葉 花 果實 種子A + — — +B + — — —C — — — —D + + + +(1) B類植物用 繁殖。(2) 根據四類植物的特征,從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順序是 。(填字母)(3)如圖中所示的動物中,胚胎發育在母體的子宮內進行的是 (填字母,下同),體溫恒定的是 。知識點4: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例題】8.小敏在野外采集了4種植物P、Q、R和S,并設計如圖所示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來分辨這些植物。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腎蕨,它是( ?。?br/>A.P B.Q C.R D.S◆變式訓練9.生物檢索表常用來鑒定生物的種類。請利用這張簡單的“脊椎動物檢索表”,鑒定出揚子鱷應該屬于檢索表中的哪一類 ( )A.P類 B.Q類 C.R類 D.S類10.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捕蠅草》科學視頻,知道了捕蠅草是一種食蟲植物。它能散發甜蜜氣味,同時發出紫外光。蒼蠅在甜味和紫外光的刺激下,就會靠近捕蠅草,而成為它的“美食”。蒼蠅的行為體現了生物哪種基本特征( ?。?br/>A.生物需要營養 B.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生物能進行呼吸與排泄 D.生物能適應環境11.“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聲。”袁隆平和李振聲兩位院士分別是水稻和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他們的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國水稻和小麥的產量。在分類學上,水稻和小麥同科不同屬,水稻和百合同門不同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以上分類單位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屬B.水稻和百合屬于同一科C.水稻和百合之間的共同特征比水稻和小麥之間的少D.水稻、小麥、百合都屬于裸子植物12. 為宣傳保護某水庫的生物多樣性,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制作了一些魚類的物種信息卡。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根據林耐的“雙名制”,物種名應包括該物種的屬名和種名B.圖示魚類中,鰱和鯉的親緣關系最近C.鲇形目包含的生物種類比黃顙魚屬少D.可調查魚類繁殖周期來制定保護方案13.如圖所示為使用顯微鏡的三種操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操作的先后順序是①→②→③B.圖①操作可以通過調節反光鏡完成C.圖②操作中眼睛應通過目鏡觀察D.圖③操作為旋轉粗準焦螺旋尋找物像14. 某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轉動細準焦螺旋時,觀察到結構完整的細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則較模糊,這是由于 ( )A.光圈太大 B.細準焦螺旋未調好C.反光鏡未調好 D.標本切得厚薄不均15. 實驗是科學的重要方法,某班級開展了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活動。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下列有關細胞染色的操作,正確的是 ( )A. B.C. D.16.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边@是我國宋朝著名詩人葉紹翁的《游園不值(節選)》。其中這兩句詩中蘊含了很多的科學知識,請你從科學的角度分析“紅杏出墻”現象。(1) 杏樹伸到墻外的枝條會開花結果,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2)“紅杏出墻”爭奪陽光是紅杏世代相傳的性狀,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17.蘆葦是義烏河道邊常見的一種植物,如圖是蘆葦及其分類地位圖示和二歧式檢索表。據圖回 答下列問題。(1)禾本目植物種類 (選填“多于”或“少于”)禾本科植物種類。(2)蘆葦在上述二歧式檢索表中的位置是 。18.《西游記》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人物家喻戶曉。其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孫悟空的原型是猴,豬八戒的原型是豬,妖怪蟒蛇精的原型是蟒蛇,而沙僧的原型最讓人困擾。(1)有學者在研究中提出沙僧的原型可能是揚子鱷。揚子鱷是國家一級保護爬行動物,陸生,用 呼吸,體溫不恒定。(2)假如沙僧原型真是揚子鱷,從原型角度分析,下列“人物”與沙僧親緣關系最接近的是____(填字母)。A.唐僧 B.孫悟空 C.豬八戒 D.蟒蛇精(3)豬八戒的原型是豬,屬于哺乳動物,其生殖方式為 。(4)某同學用圖2-6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來分辨常見的動物,孫悟空的原型對應的位置是 。19. 根據“制作并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甲所示為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步驟④取的是洋蔥的 (填“內”或“外”)表皮細胞。(2)小蓮按規范操作,在鏡筒慢慢上升過程中并未觀察到細胞,則出現該問題的原因可能是 。(3)小蓮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洋蔥表皮細胞示意圖,如表所示為繪圖的評價標準:等級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標 符合細胞的 形態特征, 結構完整, 名稱標注正 確且齊全, 整體美觀 符合細胞的 形態特征,結 構完整,名稱 標注正確但 有遺漏,整體 整潔 不符合細胞的形 態 特征,名稱標注 有 誤 或不全根據評價指標,小蓮繪制的模型圖應被評為 。20.為探究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異同,用洋蔥鱗片葉、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神經組織永久切片等材料作實驗.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 若在顯微鏡下看到如圖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圖2 ?。ㄌ顚懖襟E名稱)的操作不規范引起?(2) 若要使觀察細胞數目最多,應轉動圖3中標號 所示結構,并選擇圖4中標號 ?。ㄌ钚蛱枺┙M合的物鏡和目鏡。(3)在顯微鏡下看到了圖5甲所示的物象為了更清晰地觀察a細胞,得到圖5乙所示的物像,則主要操作步驟及合理順序是 。①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使a移至視野中央;②將玻片向左下方移動,使a移至視野中央;③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④適當增大光圈;⑤調節細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⑥調節粗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21. 請據探究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圖乙所示的結構是顯微鏡中的 。(2)若光線較暗,則在對光環節應選擇圖甲中e的 以及圖乙中的 。(3)選用鏡頭觀察時,應遵循先低倍物鏡、后高倍物鏡的順序,原因是 。(4)在顯微鏡的視野范圍內,可看到如圖丙所示的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已作數字標記),此時目鏡為 10×、物鏡為 10×。若目鏡不變,只把物鏡更換為20×,則在視野中可看到的細胞是其中的 。22.(2024·浙江)近期,科研人員在浙江發現一新物種(如圖)。它開黃色的小花,花藥紅褐色,果實6月成熟。據此判斷,該物種屬于( )A.藻類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23.(2023·金華)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如圖為”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部分圖示。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br/>A.調焦成功,可隨意移動顯微鏡位置繼續觀察B.粗準焦螺旋①可以調節顯微鏡的放大倍數C.將物鏡③轉換成②觀察細胞,發現視野變暗D.想用高倍鏡觀察細胞④,馬上轉動物鏡轉換器24.(2023·溫州)如圖為某同學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中的某一操作。其目的是( )A.移動裝片 B.更換目鏡 C.切換物鏡 D.調節亮度25.(2023·衢州)小科在使用顯微鏡進行“對光”操作時,調節的反光鏡是圖中的( ?。?br/>A.② B.③ C.④ D.⑤26.(2023·寧波)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過程中,視野中出現以下現象,通過操作可以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br/>A.針對現象甲,換成高倍物鏡,可使視野變明亮B.針對現象乙,向左上方移動裝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視野中央C.針對現象丙,調節細準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D.針對現象丁,調用大光圈,可使黑圈消失27.(2022·衢州)我市發現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彩鸚,體表被青銅栗色的羽毛。在如圖所示的分類檢索表中,彩鸚的位置是( ?。?br/>A.甲 B.乙 C.丙 D.丁28.(2022·紹興)制作并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操作與問題分析合理的是( ?。?br/>A.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①是生理鹽水B.粗準焦螺旋②可以調節顯微鏡的放大倍數C.視野太暗時,應該換用遮光器③中的小光圈D.視野中出現氣泡④,可能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引起的29.(2023·臺州)某同學根據四種淡水魚的外部特征編制了右下方的檢索表。表中“丙”對應的是( ?。?br/>A.鯽魚 B.鯉魚C.白鰱魚 D.鳙魚30.(2022·寧波)右圖表示目鏡為5×、物鏡為10×時顯微鏡視野中的細胞數目,當把目鏡改為15×時,視野中的細胞數目應變為 ( )A.3個 B.5個 C.7個 D.9個31.(2022·金華)植物豆腐柴(如圖),其葉子是制作金華特色小吃“觀音豆腐”的主要原料,豆腐柴一般生長在山坡、溪溝兩側的灌叢中,四月發芽,五月開花結果。豆腐柴所屬的植物種類是( ?。?br/>A.苔蘚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32.(2022·臺州)在臺州首次發現的中國瘰螈(如圖),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山溪石頭間,用皮膚、口腔粘膜和肺囊呼吸。據此判斷中國瘰螈屬于( )A.魚類 B.兩棲類 C.鳥類 D.哺乳類33.(2022·杭州)按一定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是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分類最合理的是( ?。?br/>A.按同化作用方式不同區分,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二類B.按種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區分,綠色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二類C.按有無成形細胞核區分,生物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細菌細胞二類D.按分布部位不同區分,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分為腦和腦神經二類34.(2024·浙江)光學顯微鏡是科學實驗中常用的觀察工具,合適的選材有利于實驗的成功。(1)用顯微鏡觀察動物細胞結構時,選用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視野中有如圖的結構,其中①是 ?。ㄌ罴毎Y構名稱)。(2)為觀察血管中的血液流動,選擇小魚尾鰭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是因為尾鰭具有血管豐富、 等特點。35.(2022·臺州)利用水滴、放大鏡、平面鏡、透明玻璃杯和可調支架等制作了一臺“水滴顯微鏡”(如圖甲)。調節支架高度,適當調整標本、水滴和放大鏡三者之間的距離,可實現與圖乙所示光學顯微鏡相似的成像效果。(1)水滴相當于光學顯微鏡結構中的 鏡。(2)上下調整支架的高度相當于調節圖乙所示光學顯微鏡的 (填結構編號)。(3)寫出一種能改變水滴顯微鏡放大倍數的方法: 。36.(2023·紹興)右圖是小敏制作的簡易顯微鏡,凸透鏡B相當于顯微鏡的 (填結構名稱)。用該裝置觀察時,保持兩凸透鏡之間距離不變,緩慢向上移動兩鏡的過程是在 (選填”對光”或”調焦”)。 請對該裝置提出一條合理的改進建議: 。37.(2023·麗水)每年9月29日設為世界心臟病日,目的是科普心臟健康知識,讓大家認識到心臟健康對生命的重要意義,心臟通過不停搏動,推動血液流動。(1)觀察心臟的內部結構時,可以看到心臟瓣膜只能向一個方向開放,以保證血液流動的方向始終是心房→ →動脈;(2)血液循環的主要功能是不斷地將營養物質、 和激素等物質運送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并將CO2和其他代謝廢物運送到排泄器官;(3)使用顯微鏡觀察已染色的血涂片,觀察到的視野如圖所示,若將圖中細胞③移到視野中央,血涂片應 (填字母)。A.向下移動 B.向左移動 C.向右移動38.(2022·臺州)卷耳(如圖甲)是一種常見的植物,與其他植物競爭光、水和空間的能力極強。(1)2021年11月,臺州“華頂卷耳”被確定為全球新物種。華頂卷耳的葉片在地面上萬件展開,以獲取更多陽光,有利于進行 作用制造有機物。 華頂卷耳花梗長,花陽無毛,種子與相近種類不同。圖乙二歧式檢索表中P、Q、R、S分別表示一種植物,其中一種是華頂卷耳,它是 。(2)卷耳具有強大的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能在短時間內成為其生活區域內的優勢種群。卷耳的下列結構及特征支持其上述能力的是 。A.根系發達,對水肥吸收能力強B.枝葉眾多,覆蓋地面范圍廣C.種子多,繁殖能力強39.(2022·湖州)狗、貓、兔是很多人喜愛的動物,它們的分類地位見下表。狗、貓、兔的分類地位表生物 分類等級 狗 貓 兔界 動物界 動物界 動物界門 脊索動物門 脊索動物門 脊索動物門綱 哺乳綱 哺乳綱 哺乳綱目 食肉目 食肉目 兔形目科 犬科 貓科 兔科屬 犬屬 貓屬 兔屬種 灰狼 貓 兔(1)狗、貓、兔的生殖方式都是(選填“卵生”或“胎生”)。這三種動物中, 之間的共同特征要多些。(2)這三種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是通過無細胞核的 ?。ㄟx填“紅細胞”或“血小板”)來運輸氧的。40.(2021·衢州)新疆棉以絨長、品質好、產量高著稱于世,深受各國人民喜愛。(1)棉花是被子植物,小科利用以下二歧分類檢索表對新疆棉花進行分類,它對應檢索表中字母 。(2)新鍋棉的棉紗纖維長度比普通棉的長,這一性狀是由 控制的。植物檢索表 la有種子……2 1b無種子……3 2a有花……P 2b無花……Q 3a有根……R 3b無根……S第2講 多種多樣的生物答案知識梳理一、生物與非生物1. 有無生命現象2. 生長 應激性 繁殖 新陳代謝 新陳代謝二、使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生物2.顯微鏡(1) 目鏡 物鏡(2) 安放 對光 裝片 不能再用(3) 倒像 正好相反 大光圈 凹面鏡 小光圈 平面鏡(4) 目鏡(5) 多 暗三、生物分類的方法和分類等級1. 形態結構2. 門 目 屬 種3. 多 少 少 多四、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主要特點2.鰓 恒定五、藻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點1. 孢子 種子 藻類 苔蘚 蕨類2. 被子3. 光合作用4. 孢子 種子六、細菌、真菌的主要特點1. 細菌 真菌 病毒 _真菌 細菌 病毒2. 原核 原核 球菌 桿菌 螺旋菌3. 單細胞 多細胞4. 空氣考點突破1.C 2.D 3.D 4.B 5.B 6. B 7.(1)孢子(2)CBAD(3)E;AE8.C 9.B夯實基礎10.B 11.C 12. C 13.C 14. D 15.D16.(1)繁殖 (2)遺傳17.(1)多于 (2)Q18.(1)肺 (2)D (3)胎生、哺乳 (4)A19.(1)③④②①;內 (2)臨時裝片中細胞沒有對準通光孔 (3)待改進20.(1)蓋蓋玻片 (2)②;④⑦ (3)①③④⑤21.(1)遮光器 (2)凹面鏡;大光圈(3)低倍物鏡下觀察時視野大,容易發現目標(4)③④⑤⑥真題再現22.D 23.C 24.C 25.B 26.C 27.B 28.D 29.D 30.B 31.D32.B 33.A34.(1)細胞核 (2)薄且透明35.(1)物 (2)②(3)更換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或“更換水滴”、“調節標本、水滴和放大鏡三者之間的距離”等)36.(1)心室 (2)氧氣(O2) (3)A38.(1)光合;S (2)A;B;C39.(1)胎生狗和貓 (2)紅細胞40.(1)P (2)基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講 多種多樣的生物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1.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 選擇、填空 2~4分2.顯微鏡的使用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3.生物的分類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4.動植物類群的特點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一、生物與非生物1.生物與非生物的根本區別是__有無生命現象__。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__生長__、有__應激性__、能__繁殖__、__新陳代謝__。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進行__新陳代謝__。二、使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生物1.放大鏡放大鏡適用于觀察蝸牛等小動物的形態和結構,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細胞則需用顯微鏡觀察。2.顯微鏡(1)顯微鏡的結構。其中 目鏡 和 物鏡 是顯微鏡的最重要部分。(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驟為: 安放 → 對光 →放片→調焦→ 觀察 → 整理 。觀察前,轉動粗準焦螺旋,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從側面注視物鏡,不讓它接觸玻片,否則會壓碎玻片,損壞物鏡(透鏡);觀察時,一定要慢慢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過,或根本沒有覺察。用高倍鏡觀察裝片時 不能再用 粗準焦螺旋。(3)顯微鏡所成的像:顯微鏡所成的像是 倒像 ,因此玻片移動的方向與物像移動的方向 正好相反 。當光線較暗時用 大光圈 和 凹面鏡 ,當光線較強時用 小光圈 和 平面鏡 。(4)計算所觀察物體的總放大率:所觀察物體的總放大率= 目鏡 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5)觀察生物時,無論其大小,必須先在低倍鏡下尋找,將觀察對象移到中央后,再換高倍鏡觀察。低倍鏡下視野亮,細胞數目 多 ;高倍鏡下視野 暗 ,細胞數目少。三、生物分類的方法和分類等級1.分類的依據:生物的分類是依據生物__形態結構__上的特征。2.生物分類的等級從大到小 是:界、 門 、綱、 目 、科、 屬 、種七個等級。其中 種 是分類的基本單位(也是最小單位)。3.分類的等級越高,包含的生物數量越__多__,生物之間的相同點越__少__;分類的等級越低,包含的生物數量越__少__,生物之間的相同點越__多__。四、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主要特點1.動物的分類動物2.脊椎動物的主要特點種類 魚類 兩棲類 爬行類 鳥類 哺乳類呼吸 器官 鰓 幼體:鰓 成體:肺和皮膚 肺 肺 肺體溫 不恒定 不恒定 不恒定 恒定 恒定生殖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胎生、哺乳五、藻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點1.植物按是否有種子分為 孢子 植物和 種子 植物,種子植物根據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綠色開花植物)。無種子植物包括__藻類__植物(紫菜、水綿等)、__苔蘚__植物(地錢、葫蘆蘚等)、__蕨類__植物(芒萁、滿江紅等)。2.植物界中分布最廣、最高等的一類植物是__被子__植物。3.植物與動物的區別是植物能進行 光合作用 制造有機物,動物必須從外界攝取有機物養活自己。4.孢子植物用__孢子__來繁殖后代,種子植物用__種子__來繁殖后代。5.植物五大類群的主要特征比較植物類群 根 莖 葉 花 果實 種子藻類植物 無 無 無 無 無 無苔蘚植物 無 有 有 無 無 無蕨類植物 有 有 有 無 無 無裸子植物 有 有 有 無 無 有被子植物 有 有 有 有 有 有六、細菌、真菌的主要特點1.常見的微生物有__細菌__、__真菌__和__病毒__。其中屬于真核生物的是__真菌__,屬于原核生物的是__細菌__,__病毒__沒有細胞結構。2.細菌是__原核__生物,其結構有細胞壁、鞭毛,無核,屬于__原核__細胞。細菌按形態可分為__球菌__、__桿菌__和__螺旋菌__。3.真菌分為__單細胞__真菌(酵母菌)和__多細胞__真菌(食用菌和霉菌)。真菌沒有葉綠體,必須靠吸收現成的有機物獲取營養。4.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露置在__空氣__中容易滋生微生物。抑制微生物滋生的方法有:干藏法、冷藏法、真空包裝法等。知識點1: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例題】1. 2023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吉祥物是一組名為“江南憶”的機器人,分別取名為“宸宸”“琮琮”“蓮蓮”(如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它們是生物,因為它們有高智商B.它們是生物,因為它們能運動C.它們不是生物,因為它們不能進行新陳代謝D.它們不是生物,因為它們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ABD、雖然它們有超高的智商、能產生運動,但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ABD錯誤。C、它們不是生物,因為它們不能進行新陳代謝,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C正確。故答案為:C。◆變式訓練2.研究人員用凝膠材料制成了一朵“鮮花”(如圖)。這朵幾厘米大的“花蕾”共用了約2個小時完全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展示著變形能力。以下對凝膠花的看法正確的是( ?。?br/>A.是生物,因為它有鮮艷的顏色B.是生物,因為它會開放C.是非生物,因為它不能快速運動D.是非生物,因為它不會呼吸,不會繁殖【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是指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解答】A、顏色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故A錯誤;B、凝膠花的開放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故B錯誤;C、能否快速運動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故C錯誤;D、不會呼吸、不會繁殖可以判定凝膠花是非生物;故D正確;故答案為:D。知識點2:顯微鏡的使用【例題】3.如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何圖形,要將圖甲的幾何圖形換成圖乙,載玻片移動方向和視野內的明暗變化,正確的是 ( )A.左下方,變亮 B.左下方,變暗C.右上方,變亮 D.右上方,變暗【答案】D【解析】【分析】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暗;顯微鏡下物體和像的移動方向相反等。【解答】 由甲圖變為乙圖,發現圖像變大,說明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變大,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暗;甲圖中的圖形在視野的右上方,在觀察物像時,物像移動的方向與標本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視野中偏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視野正中央,玻片標本應往右上方移動。故選D。◆變式訓練4.如圖所示為小金做實驗時觀察到的物像,為了進一步看清細胞a的內部結構,小金直接轉動物鏡轉換器,將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結果發現細胞a的像不見了。為了重新找到細胞a,小金接下來需要 ( )A.調節反光鏡尋找細胞a B.轉動物鏡轉換器換回低倍鏡C.調節細準焦螺旋 D.向右上方移動玻片【答案】B知識點3:生物的分類【例題】5.蛔蟲為腸道寄生蟲; 蝗蟲對農作物危害很大; 青蛙被稱為田園衛士. 蛔蟲、蝗蟲、青蛙它們分別屬于( )A.刺胞動物、環節動物、爬行動物B.線蟲動物、節肢動物、兩棲動物C.線蟲動物、環節動物、兩棲動物D.扁形動物、節肢動物、兩棲動物【答案】B【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根據其體內有沒有脊柱,可以將它們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脊椎動物(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動物、哺乳動物);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解答】蛔蟲的身體細長,前端為口,后端為肛門,且體表有角質層,屬于線蟲動物;蝗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且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也分節,屬于節肢動物;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而成體則能在水中和陸地上生活,主要用肺呼吸,皮膚也輔助呼吸,這是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屬于兩棲動物。可見,絳蟲、蛔蟲、蝗蟲、青蛙分別屬于扁形動物、線蟲形動物(線蟲動物)、節肢動物、兩棲動物,B正確,ACD不正確。故答案為:B。◆變式訓練6. 如圖Ⅰ、Ⅱ、Ⅲ表示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表格中符合如圖所示的邏輯關系的是( )選項 I Ⅱ ⅢA 界 門 綱B 脊椎動物 爬行類 哺乳類C 種子植物 藻類 苔蘚類D 恒溫動物 魚類 兩棲類A.A B.B C.C D.D【答案】B7.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統計,世界上共有1300萬~1400萬個物種,下列是四類植物的特征資料以及部分動物的圖片展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沒有。植物 根、莖、葉 花 果實 種子A + — — +B + — — —C — — — —D + + + +(1) B類植物用 繁殖。(2) 根據四類植物的特征,從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順序是 。(填字母)(3)如圖中所示的動物中,胚胎發育在母體的子宮內進行的是 (填字母,下同),體溫恒定的是 。【答案】(1)孢子(2)CBAD(3)E;AE【解析】【分析】(1)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種多樣,根據植物種子的有無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2)圖中的動物,A是家鴿,B是魚,C是青蛙,D是蝴蝶,E是大熊貓。【解答】(1)由上表可知,A有根、莖、葉和種子,沒有果實,屬于裸子植物;B有根、莖、葉,沒有花、果實和種子,是蕨類植物;C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屬于藻類植物;D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四六種器官,所以判定D是被子植物。B是蕨類植物的主要特點是具有根、莖、葉,無花、果實和種子,用孢子繁殖。(2)C是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B是蕨類植物的主要特點是具有根、莖、葉,無花、果實和種子;A是裸子植物,有根、莖、葉和種子,沒有果實;D是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因此,從四類植物構造分析,排出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是C→B→A→D。(3)圖中所示的動物中,A家鴿,屬于鳥類,產較大的帶卵殼的卵,胚胎發育在卵殼內進行;B魚是卵生,體外受精,胚胎發育在水中進行;C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卵生,體外受精,胚胎發育在水中進行;D蝴蝶屬于昆蟲,體內受精,卵生;E大熊貓是哺乳動物,胚胎發育在母體的子宮內進行。A家鴿和E大熊貓的體表有保溫的結構,心臟四腔,產生熱的能量強,屬于恒溫動物。知識點4: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例題】8.小敏在野外采集了4種植物P、Q、R和S,并設計如圖所示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來分辨這些植物。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腎蕨,它是( ?。?br/>A.P B.Q C.R D.S【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種子的有無,可以將植物分為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解答】蕨類植物(胎生狗脊)的主要特征: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但是不結種子,靠孢子繁殖后代,蕨類植物的受精作用離不開水。故答案為:C。◆變式訓練9.生物檢索表常用來鑒定生物的種類。請利用這張簡單的“脊椎動物檢索表”,鑒定出揚子鱷應該屬于檢索表中的哪一類 ( )A.P類 B.Q類 C.R類 D.S類【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魚類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兩棲類動物營水陸兩棲生活,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皮膚輔助肺呼吸。哺乳動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點。鳥類體表被覆羽毛,體溫恒定。爬行動物體表有細鱗,在陸地上產卵,體溫不恒定。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部分,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體溫不恒定,會隨外界的溫度變化而變化。圖中P為鳥類,Q爬行類,R兩棲類,S魚類。【解答】對照上述的檢索表可知,揚子鱷體外沒有皮毛,卵生……2;體外沒有羽毛,體溫不恒定………3;表皮干燥,在陸地上產卵………Q類;因此揚子鱷屬于Q類。故答案為:B。10.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捕蠅草》科學視頻,知道了捕蠅草是一種食蟲植物。它能散發甜蜜氣味,同時發出紫外光。蒼蠅在甜味和紫外光的刺激下,就會靠近捕蠅草,而成為它的“美食”。蒼蠅的行為體現了生物哪種基本特征( ?。?br/>A.生物需要營養 B.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生物能進行呼吸與排泄 D.生物能適應環境【答案】B【知識點】識別生物與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 蒼蠅在甜味和紫外光的刺激下,就會靠近捕蠅草,體現了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故答案為:B。11.“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聲?!痹∑胶屠钫衤晝晌辉菏糠謩e是水稻和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他們的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國水稻和小麥的產量。在分類學上,水稻和小麥同科不同屬,水稻和百合同門不同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以上分類單位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屬B.水稻和百合屬于同一科C.水稻和百合之間的共同特征比水稻和小麥之間的少D.水稻、小麥、百合都屬于裸子植物【答案】C【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解析】【分析】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分類單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遠;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近。【解答】A、從“水稻和小麥同科不同屬,水稻和百合同門不同綱”,可以看出上述分類單位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門,不符合題意;B、水稻和百合同門不同綱,也就是不同科,不符合題意;C、水稻和百合同門,水稻和小麥同科,科比門小,因此水稻和百合之間的共同特征比水稻與小麥之間的少,符合題意;D、水稻、小麥、百合都屬于被子植物,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2. 為宣傳保護某水庫的生物多樣性,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制作了一些魚類的物種信息卡。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根據林耐的“雙名制”,物種名應包括該物種的屬名和種名B.圖示魚類中,鰱和鯉的親緣關系最近C.鲇形目包含的生物種類比黃顙魚屬少D.可調查魚類繁殖周期來制定保護方案【答案】C【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保護【解析】【分析】生物的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生物的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生物之間的差異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反之生物的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生物之的共同特征就越多。【解答】A.林奈的雙名法給生物命名是:生物物種名由屬名+種名構成,A正確。B. 兩種生物同屬的分類單位越大,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越遠,反之兩種生物同屬的分類單位越小,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越近。鰱與黃顙魚同屬的最小分類單位是綱,鯉與黃顙魚同屬的最小分類單位是綱,鰱和鯉同屬的最小分類單位是科,科比綱小,所以鰱和鯉的親緣關系更近,B正確。C.生物的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生物之間的差異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鯰形目包含黃穎魚屬,鯰形目包含的生物種類比黃顙魚屬多,C錯誤。D.保護魚類資源主要是保護產卵期的母魚和育肥期的幼魚,所以可根據魚的繁殖周期制定保護方案,D正確。故答案為:C。13.如圖所示為使用顯微鏡的三種操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操作的先后順序是①→②→③B.圖①操作可以通過調節反光鏡完成C.圖②操作中眼睛應通過目鏡觀察D.圖③操作為旋轉粗準焦螺旋尋找物像【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的步驟是:擦-滴-刮-涂-蓋-染-吸-觀;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擦-滴-切-撕-展-蓋-染-吸-觀;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安放-對光-調焦(鏡筒先下后上)-觀察。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小,細胞數目越多;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顯微鏡使用時,低倍鏡下的像換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是:(1)移裝片,因為顯微鏡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現在視眼正中央;(2)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觀察;(3)換用大光圈和凹面鏡,使視眼變亮;(4)調節細準焦螺旋,是圖像變清晰;顯微鏡的成像特點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將課本轉過180度看,看到的圖像為像的圖像。【解答】A.,圖中①是對光,②是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③是轉動粗準焦螺旋尋找物像。A正確;B. 圖①操作可以通過調節反光鏡完成 ,正確;C.進行操作②時眼睛應注視物鏡,以免壓碎玻片。C錯誤;D. 圖③操作為旋轉粗準焦螺旋尋找物像 ,D正確;故答案為:C14. 某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轉動細準焦螺旋時,觀察到結構完整的細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則較模糊,這是由于 ( )A.光圈太大 B.細準焦螺旋未調好C.反光鏡未調好 D.標本切得厚薄不均【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15. 實驗是科學的重要方法,某班級開展了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活動。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下列有關細胞染色的操作,正確的是 ( )A. B.C. D.【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16.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是我國宋朝著名詩人葉紹翁的《游園不值(節選)》。其中這兩句詩中蘊含了很多的科學知識,請你從科學的角度分析“紅杏出墻”現象。(1) 杏樹伸到墻外的枝條會開花結果,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2)“紅杏出墻”爭奪陽光是紅杏世代相傳的性狀,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答案】(1)繁殖(2)遺傳【知識點】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7)生物有遺傳和變異對的特性。【解答】(1)杏樹伸到墻外的枝條會開花結果,這反映了紅杏具有繁殖的特征。(2)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即具有相同的性狀,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即性狀的差異?!凹t杏出墻”爭取陽光是紅杏世代相傳的特征,這說明紅杏能將自己的特征遺傳給后代。17.蘆葦是義烏河道邊常見的一種植物,如圖是蘆葦及其分類地位圖示和二歧式檢索表。據圖回 答下列問題。(1)禾本目植物種類 (選填“多于”或“少于”)禾本科植物種類。(2)蘆葦在上述二歧式檢索表中的位置是 。【答案】(1)多于(2)Q【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生物等級由高等到低等分別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等級越高,生物種類越多,生物的共同特點越少。 二歧式檢索表 是根據常見的植物進行分類的,根據信息,蘆葦是被子植物,所以有種子,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解答】(1) 禾本目比禾本科分類等級高,所以種類多于禾本科植物種類;(2)蘆葦 是被子植物,所以有種子,且種子外有果皮包被,所以蘆葦在上述二歧式檢索表中的位置是Q。故答案為:(1)多于(2)Q18.《西游記》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人物家喻戶曉。其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孫悟空的原型是猴,豬八戒的原型是豬,妖怪蟒蛇精的原型是蟒蛇,而沙僧的原型最讓人困擾。(1)有學者在研究中提出沙僧的原型可能是揚子鱷。揚子鱷是國家一級保護爬行動物,陸生,用 呼吸,體溫不恒定。(2)假如沙僧原型真是揚子鱷,從原型角度分析,下列“人物”與沙僧親緣關系最接近的是____(填字母)。A.唐僧 B.孫悟空 C.豬八戒 D.蟒蛇精(3)豬八戒的原型是豬,屬于哺乳動物,其生殖方式為 。(4)某同學用圖2-6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來分辨常見的動物,孫悟空的原型對應的位置是 。【答案】(1)肺(2)D(3)胎生、哺乳(4)A【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19. 根據“制作并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甲所示為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步驟④取的是洋蔥的 (填“內”或“外”)表皮細胞。(2)小蓮按規范操作,在鏡筒慢慢上升過程中并未觀察到細胞,則出現該問題的原因可能是 。(3)小蓮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洋蔥表皮細胞示意圖,如表所示為繪圖的評價標準:等級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標 符合細胞的 形態特征, 結構完整, 名稱標注正 確且齊全, 整體美觀 符合細胞的 形態特征,結 構完整,名稱 標注正確但 有遺漏,整體 整潔 不符合細胞的形 態 特征,名稱標注 有 誤 或不全根據評價指標,小蓮繪制的模型圖應被評為 。【答案】(1)③④②①;內(2)臨時裝片中細胞沒有對準通光孔(3)待改進【知識點】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20.為探究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異同,用洋蔥鱗片葉、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神經組織永久切片等材料作實驗.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 若在顯微鏡下看到如圖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圖2 ?。ㄌ顚懖襟E名稱)的操作不規范引起?(2) 若要使觀察細胞數目最多,應轉動圖3中標號 所示結構,并選擇圖4中標號 ?。ㄌ钚蛱枺┙M合的物鏡和目鏡。(3)在顯微鏡下看到了圖5甲所示的物象為了更清晰地觀察a細胞,得到圖5乙所示的物像,則主要操作步驟及合理順序是 。①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使a移至視野中央;②將玻片向左下方移動,使a移至視野中央;③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④適當增大光圈;⑤調節細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⑥調節粗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答案】(1)蓋蓋玻片(2)②;④⑦(3)①③④⑤【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A滴、刮、B凃、C蓋、D染。(2)圖3中①粗準焦螺旋;②轉換器;③反光鏡。(3)圖4中④⑤有螺紋,屬于物鏡,⑥⑦沒有螺紋,屬于目鏡。(4)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等結構。它們的異同點如下:【解答】(1)圖1顯微鏡視野中的氣泡表現為四周較黑、中間較亮,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中心往往是一片空白。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住一塊蓋玻片一側的邊緣,將它的另一側先接觸液滴,然后輕輕地放平,蓋在薄膜上,可防止氣泡產生。因此,顯微鏡下看到如圖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圖2所示的C操作不規范引起的。(2)物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大,目鏡鏡頭越短,放大倍數越大。因此,⑤⑥為高倍鏡,④⑦為低倍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放大倍數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就越大,但數目最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就越小,但數目最多。所以欲使視野中的細胞數目最多,應轉動圖3中②轉換器,選用低倍鏡組合④⑦。(3)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如我們向右移動玻片標本,而在顯微鏡內看到的物像則是向左移動的。在圖甲中物像位于視野中央偏右上方,①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使a移至視野中央;然后③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④適當增大光圈,⑤調節細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因此則主要操作步驟是①③④⑤。21. 請據探究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圖乙所示的結構是顯微鏡中的 。(2)若光線較暗,則在對光環節應選擇圖甲中e的 以及圖乙中的 。(3)選用鏡頭觀察時,應遵循先低倍物鏡、后高倍物鏡的順序,原因是 。(4)在顯微鏡的視野范圍內,可看到如圖丙所示的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已作數字標記),此時目鏡為 10×、物鏡為 10×。若目鏡不變,只把物鏡更換為20×,則在視野中可看到的細胞是其中的 。【答案】(1)遮光器(2)凹面鏡;大光圈(3)低倍物鏡下觀察時視野大,容易發現目標(4)③④⑤⑥【知識點】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的步驟是:擦-滴-刮-涂-蓋-染-吸-觀;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擦-滴-切-撕-展-蓋-染-吸-觀;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安放-對光-調焦(鏡筒先下后上)-觀察。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小,細胞數目越多;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顯微鏡使用時,低倍鏡下的像換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是:(1)移裝片,因為顯微鏡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現在視眼正中央;(2)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觀察;(3)換用大光圈和凹面鏡,使視眼變亮;(4)調節細準焦螺旋,是圖像變清晰;顯微鏡的成像特點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將課本轉過180度看,看到的圖像為像的圖像。【解答】(1) 圖乙所示的結構是顯微鏡中的 遮光器 ,上面有大小光圈;(2) 若光線較暗,則在對光環節應選擇圖甲中e的凹面鏡以及圖乙中的大光圈;(3) 選用鏡頭觀察時,應遵循先低倍物鏡、后高倍物鏡的順序,原因是 低倍物鏡下觀察時視野大,容易發現目標 ;(4) 在顯微鏡的視野范圍內,可看到如圖丙所示的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已作數字標記),此時目鏡為 10×、物鏡為 10×。若目鏡不變,只把物鏡更換為20×,則在視野中可看到的細胞是其中的③④⑤⑥;(4)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細胞的數目越少,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100倍,在視野范圍內看到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20×時,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200倍,則在視野中可看到的細胞數為8÷2=4(個),而視野中心不變,故可看到的細胞是③④⑤⑥。故答案為:(1) 遮光器 (2)凹面鏡、大光圈(3) 低倍物鏡下觀察時視野大,容易發現目標 (4) ③④⑤⑥22.(2024·浙江)近期,科研人員在浙江發現一新物種(如圖)。它開黃色的小花,花藥紅褐色,果實6月成熟。據此判斷,該物種屬于( ?。?br/>A.藻類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答案】D【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解析】【分析】(1)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2)裸子植物具有根、莖、葉、種子四大器官。(3)被子植物又叫綠色開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種子有果皮包被;受精過程不需要水,具有雙受精現象;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解答】根據題干信息可知:新物種開黃色的小花,花藥紅褐色,果實6月成熟,即新物種有花和果實,屬于被子植物。故答案為:D。23.(2023·金華)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如圖為”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部分圖示。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br/>A.調焦成功,可隨意移動顯微鏡位置繼續觀察B.粗準焦螺旋①可以調節顯微鏡的放大倍數C.將物鏡③轉換成②觀察細胞,發現視野變暗D.想用高倍鏡觀察細胞④,馬上轉動物鏡轉換器【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根據顯微鏡的結構和組成,以及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斷。【解答】A.顯微鏡調焦成功后,一旦移動位置后對焦情況可能會發生改變,因此不可隨意移動顯微鏡位置繼續觀察,故A錯誤;B.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放大倍數與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所以粗準焦螺旋①不能調節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故B錯誤;C.將物鏡③低倍物鏡轉換成②高倍物鏡觀察細胞,進入鏡筒的光線會減少,所以發現視野變暗,故C正確;D.想用高倍鏡觀察細胞④,應該先向下移動玻片,將其移至視野中央,再轉動物鏡轉換器,故D錯誤。 故選C。24.(2023·溫州)如圖為某同學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中的某一操作。其目的是( ?。?br/>A.移動裝片 B.更換目鏡 C.切換物鏡 D.調節亮度【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顯微鏡使用時,低倍到高倍的轉化方法為:移片,轉動轉換器,調節細準焦螺旋,調節光圈和反光鏡。【解答】如圖所示該生在轉動物鏡轉換器,故在切換物鏡。故答案為:C25.(2023·衢州)小科在使用顯微鏡進行“對光”操作時,調節的反光鏡是圖中的( ?。?br/>A.② B.③ C.④ D.⑤【答案】B【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①是物鏡轉換器;②是載物臺,③是反光鏡,④是粗準焦螺旋,⑤是細準焦螺旋;反光鏡有兩面,一面是平面鏡,一面是凹面鏡,平面鏡在光照亮時使用;凹面鏡在光照暗時使用;【解答】小科在使用顯微鏡進行“對光”操作時,調節的反光鏡是圖中的③;故答案為:B.26.(2023·寧波)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過程中,視野中出現以下現象,通過操作可以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A.針對現象甲,換成高倍物鏡,可使視野變明亮B.針對現象乙,向左上方移動裝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視野中央C.針對現象丙,調節細準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D.針對現象丁,調用大光圈,可使黑圈消失【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顯微鏡的調光結構有兩個:反光鏡和遮光器,光線亮時用小光圈和平面鏡;光線暗時,用大光圈和凹面鏡;顯微鏡呈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相反;我們用粗準焦螺旋在顯微鏡下找像;用細準焦螺旋找清晰的像;【解答】A. 針對現象甲,調節反光鏡到凹面鏡或者換用大光圈可以使視野變明亮,A錯誤;B.顯微鏡呈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相反,所以針對現象乙,向右下方移動裝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視野中央,B錯誤;C. 細準焦螺旋可以使圖像變清晰,所以針對現象丙,調節細準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C錯誤;D. 針對現象丁,可以重新蓋片或者重新制作裝片時黑眼圈消失,D錯誤;故答案為:C.27.(2022·衢州)我市發現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彩鸚,體表被青銅栗色的羽毛。在如圖所示的分類檢索表中,彩鸚的位置是( ?。?br/>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解析】【分析】常用的是二歧分類檢索表。這種檢索表把同一類別的生物,根據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的區別,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接著,根據另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把上面的每個分支再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如此逐級排列下去,直到編制出包括全部生物類群的分類檢索表;科學的分類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以及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等為依據進行分類的,并根據它們之間的差異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門、綱、目、科、屬、種構成分類的七個等級。一個“界”含有若干個“門”,一個“門”含有若干個“綱”,以此類推,分類的最小單位是“種”(物種)【解答】彩鸚屬于鳥類,體溫恒定,體表有羽毛。故選B。28.(2022·紹興)制作并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操作與問題分析合理的是( )A.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①是生理鹽水B.粗準焦螺旋②可以調節顯微鏡的放大倍數C.視野太暗時,應該換用遮光器③中的小光圈D.視野中出現氣泡④,可能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引起的【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蓋、六染。(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多的顯微鏡,應是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最小的一組。放大倍數最小的一組,視野中細胞的數目最多。一般情況下: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目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大;物鏡正好相反。【解答】A: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①是清水,A錯誤。B:粗準焦螺旋②不可以調節顯微鏡的放大倍數,B錯誤。C:視野太暗時,應該換用遮光器③中的大光圈,C錯誤。D:視野中出現氣泡④,可能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引起的,D正確。故選D。29.(2023·臺州)某同學根據四種淡水魚的外部特征編制了右下方的檢索表。表中“丙”對應的是( )A.鯽魚B.鯉魚C.白鰱魚D.鳙魚【答案】D【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解析】【分析】 檢索表分類檢索表是以區分生物為目的編制的表。常用的是二歧分類檢索表。這種檢索表把同一類別的動植物,根據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的區別,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接著,再根據另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把上面的每個分支再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好像二歧式分枝一樣,如此,逐級排列下去,直到編制出包括全部生物類群。【解答】丙的特點為鱗片細小,體表深色,有斑紋。故答案為:D30.(2022·寧波)右圖表示目鏡為5×、物鏡為10×時顯微鏡視野中的細胞數目,當把目鏡改為15×時,視野中的細胞數目應變為 ( )A.3個 B.5個 C.7個 D.9個【答案】B【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解答時可以從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方面來切入。【解答】顯微鏡成像的特點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把目鏡改為15×時,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原來的(15×10)÷(5×10)=3倍,因此看到的細胞數目是原來的三分之一,即橫、豎各9÷3=3個,結合圖中特點有一個細胞是重合的,因此一共看到了5個細胞。故答案為:B。31.(2022·金華)植物豆腐柴(如圖),其葉子是制作金華特色小吃“觀音豆腐”的主要原料,豆腐柴一般生長在山坡、溪溝兩側的灌叢中,四月發芽,五月開花結果。豆腐柴所屬的植物種類是( ?。?br/>A.苔蘚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答案】D【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種子植物【解析】【分析】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生物的分類單位從小到大依次是:種、屬、科、目、綱、門、界,被子植物分類的重要依據是花、果實和種子,植物有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解答】根據題干描述,豆腐柴有花、果實和種子,故其屬于被子植物。故選D。32.(2022·臺州)在臺州首次發現的中國瘰螈(如圖),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山溪石頭間,用皮膚、口腔粘膜和肺囊呼吸。據此判斷中國瘰螈屬于( )A.魚類 B.兩棲類 C.鳥類 D.哺乳類【答案】B【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常見的脊椎動物【解析】【分析】動物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可以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包含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解答】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山溪石頭間,用皮膚、口腔粘膜和肺囊呼吸。根據該描述可知,這是兩棲類動物的特征,故中國瘰螈屬于兩棲類動物。故選B。33.(2022·杭州)按一定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是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分類最合理的是( ?。?br/>A.按同化作用方式不同區分,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二類B.按種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區分,綠色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二類C.按有無成形細胞核區分,生物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細菌細胞二類D.按分布部位不同區分,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分為腦和腦神經二類【答案】A【知識點】觀察細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代謝的多樣性;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解析】【分析】1.異養:不能直接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必須攝取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活的營養方式,叫做異養.異養包括共生,寄生和腐生三種方式。自養:綠色植物和化能細菌能夠分別利用太陽能和化學能將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2.裸子植物: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種子的胚具有2至多個子,不形成果實。被子植物:種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內,種子的胚具有1或2個子葉,要形成果實。3.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最本質的區別是有無成型的細胞核。4.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腦和脊髓組成(腦和脊髓是各種反射弧的中樞部分),是人體神經系統的最主體部分。【解答】A:按同化作用方式不同區分,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二類,A正確。B:按種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區分,綠色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類,B錯誤。C:按有無成形細胞核區分,生物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二類,C錯誤。D:按分布部位不同區分,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分為腦和脊髓二類,D錯誤。故選A。34.(2024·浙江)光學顯微鏡是科學實驗中常用的觀察工具,合適的選材有利于實驗的成功。(1)用顯微鏡觀察動物細胞結構時,選用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視野中有如圖的結構,其中①是 ?。ㄌ罴毎Y構名稱)。(2)為觀察血管中的血液流動,選擇小魚尾鰭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是因為尾鰭具有血管豐富、 等特點。【答案】(1)細胞核(2)薄且透明【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解答】(1)細胞核內含有染色體,染色體易被堿性染料染色,因此在顯微鏡下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時,染色最深的是細胞內的①細胞核。(2)選擇尾鰭作為觀察的部位,是因為尾鰭具有血管豐富,而且尾鰭具有薄而透明的特點,便于在顯微鏡下觀察血液的流動情況。35.(2022·臺州)利用水滴、放大鏡、平面鏡、透明玻璃杯和可調支架等制作了一臺“水滴顯微鏡”(如圖甲)。調節支架高度,適當調整標本、水滴和放大鏡三者之間的距離,可實現與圖乙所示光學顯微鏡相似的成像效果。(1)水滴相當于光學顯微鏡結構中的 鏡。(2)上下調整支架的高度相當于調節圖乙所示光學顯微鏡的 (填結構編號)。(3)寫出一種能改變水滴顯微鏡放大倍數的方法: 。【答案】(1)物(2)②(3)更換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或“更換水滴”、“調節標本、水滴和放大鏡三者之間的距離”等)【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1)顯微鏡的主要結構是鏡頭,包括目鏡和物鏡,起放大作用,目鏡安插在鏡筒里,物鏡通過螺絲擰緊在轉換器上。(2)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大幅度位移,而細準焦螺旋使鏡筒小幅度位移;圖中①目鏡、②粗細準焦螺旋、③反光鏡。(3)顯微鏡成倒立的像,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與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解答】(1)物鏡安裝在鏡筒的下端,觀察時靠近玻片標本,根據圖示比較可知,水滴相當于光學顯微鏡結構中的物鏡。(2)使用顯微鏡時,準焦螺旋可以使鏡筒上升或下降,調節焦距,所以上下調整支架的高度相當于調節圖乙所示光學顯微鏡的②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3)改變水滴顯微鏡放大倍數的方法:更換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或“更換水滴”、“調節標本、水滴和放大鏡三者之間的距離”等)。36.(2023·紹興)右圖是小敏制作的簡易顯微鏡,凸透鏡B相當于顯微鏡的 (填結構名稱)。用該裝置觀察時,保持兩凸透鏡之間距離不變,緩慢向上移動兩鏡的過程是在 (選填”對光”或”調焦”)。 請對該裝置提出一條合理的改進建議: 。【答案】物鏡;調焦;加裝反光鏡等(合理即可)【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A目鏡,B物鏡;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安放→對光→放片→調焦→觀察;顯微鏡的調光裝置是遮光器和反光鏡;用粗準焦螺旋找圖像,用細準焦螺旋將圖像調清晰;【解答】 右圖是小敏制作的簡易顯微鏡,凸透鏡B相當于顯微鏡的物鏡;用該裝置觀察時,保持兩凸透鏡之間距離不變,緩慢向上移動兩鏡的過程是調焦; 改進建議可以加裝反光鏡,增加調光裝置;故答案為:物鏡,調焦,加裝反光鏡;37.(2023·麗水)每年9月29日設為世界心臟病日,目的是科普心臟健康知識,讓大家認識到心臟健康對生命的重要意義,心臟通過不停搏動,推動血液流動。(1)觀察心臟的內部結構時,可以看到心臟瓣膜只能向一個方向開放,以保證血液流動的方向始終是心房→ →動脈;(2)血液循環的主要功能是不斷地將營養物質、 和激素等物質運送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并將CO2和其他代謝廢物運送到排泄器官;(3)使用顯微鏡觀察已染色的血涂片,觀察到的視野如圖所示,若將圖中細胞③移到視野中央,血涂片應 (填字母)。A.向下移動 B.向左移動 C.向右移動【答案】(1)心室(2)氧氣(O2)(3)A【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心臟和血管;血液循環【解析】【分析】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是由血液,血管和心臟組成的,人體的血液通過體循環和肺循環流經全身各處。【解答】(1)血液是由心房流向心室的;(2) 主要功能是不斷地將營養物質、氧氣和激素等物質運送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3) 由于顯微鏡成的像是倒立的,故細胞位置看到在哪里應向哪里移動;故答案為:(1)心室;(2) 氧氣(O2) ;(3) A38.(2022·臺州)卷耳(如圖甲)是一種常見的植物,與其他植物競爭光、水和空間的能力極強。(1)2021年11月,臺州“華頂卷耳”被確定為全球新物種。華頂卷耳的葉片在地面上萬件展開,以獲取更多陽光,有利于進行 作用制造有機物。 華頂卷耳花梗長,花陽無毛,種子與相近種類不同。圖乙二歧式檢索表中P、Q、R、S分別表示一種植物,其中一種是華頂卷耳,它是 。(2)卷耳具有強大的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能在短時間內成為其生活區域內的優勢種群。卷耳的下列結構及特征支持其上述能力的是 。A.根系發達,對水肥吸收能力強B.枝葉眾多,覆蓋地面范圍廣C.種子多,繁殖能力強【答案】(1)光合;S(2)A;B;C【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氧氣的過程。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與氧反應,最終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產物,同時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的需要的過程。2.常用的生物分類檢索表是二歧分類檢索表。這種檢索表把同一類別的生物,根據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的區別,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接著,根據另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把上面的每個分支再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如此逐級排列下去,直到編制出包括全部生物類群的分類檢索表。3.生物適應環境是指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習性或者形態結構上力求與環境保持一致。【解答】(1)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故華頂卷耳的葉片在地面上萬件展開,以獲取更多陽光,有利于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華頂卷耳花梗長,花陽無毛,種子與相近種類不同。有種子,有花梗,無毛,故是S。(2)卷耳具有強大的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A:根系發達,對水肥吸收能力強,是對環境的適應。B:枝葉眾多,覆蓋地面范圍廣,是對環境的適應。C:種子多,繁殖能力強,是對環境的適應。故選ABC。39.(2022·湖州)狗、貓、兔是很多人喜愛的動物,它們的分類地位見下表。狗、貓、兔的分類地位表生物 分類等級 狗 貓 兔界 動物界 動物界 動物界門 脊索動物門 脊索動物門 脊索動物門綱 哺乳綱 哺乳綱 哺乳綱目 食肉目 食肉目 兔形目科 犬科 貓科 兔科屬 犬屬 貓屬 兔屬種 灰狼 貓 兔(1)狗、貓、兔的生殖方式都是(選填“卵生”或“胎生”)。這三種動物中, 之間的共同特征要多些。(2)這三種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是通過無細胞核的 (選填“紅細胞”或“血小板”)來運輸氧的。【答案】(1)胎生狗和貓(2)紅細胞【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血液【解析】【分析】(1)生物的分類等級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所屬的等級越小,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級越大,親緣關系越遠,共同特征越少。(2)紅細胞中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白細胞有吞噬病菌,對人體有防御和保護的作用;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因此人體血液中能運輸氧氣的血細胞是紅細胞.【解答】(1)由表格可知,狗、貓、兔都屬于哺乳綱,故生殖方式都是胎生。狗和貓同時屬于食肉目,故狗和貓之間的共同特征要多些。(2)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故這三種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是通過無細胞核的紅細胞來運輸氧的。40.(2021·衢州)新疆棉以絨長、品質好、產量高著稱于世,深受各國人民喜愛。(1)棉花是被子植物,小科利用以下二歧分類檢索表對新疆棉花進行分類,它對應檢索表中字母 。(2)新鍋棉的棉紗纖維長度比普通棉的長,這一性狀是由 控制的。植物檢索表 la有種子……2 1b無種子……3 2a有花……P 2b無花……Q 3a有根……R 3b無根……S【答案】(1)P(2)基因【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遺傳物質的傳遞【解析】【分析】生物檢索表是以區分生物為目的,采用二歧分類檢索的方法所制成的表?;蚴钱a生一條多肽鏈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解答】(1)棉花是有種子且能夠開花的植物,即P符合題意;(2)生物的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故答案為:(1)P;(2)基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第2講多種多樣的生物原卷版.doc (2025)第2講多種多樣的生物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