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課題 第八章 第一節 《日本》第1課時 多火山、地震的島國教學內容 亞洲的位置 亞洲的范圍教學 目標 1.運用地圖說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組成。(區域認知) 2.比較與我國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分析日本的氣候特點。(區域認知、綜合思維) 3.根據日本地形圖、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圖和相關資料,概括日本的地形特點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區域認知、綜合思維)教學重 難點 教學重點 根據日本地形圖、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圖和相關資料,概括日本的地形特點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教學難點 緯度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間的相互關系。教學輔助 材料與手段 多媒體課件 讀圖分析法、合作學習法、綜合分析、歸納總結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2024年日本7.6級地震海嘯全過程》,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觀看視頻,說出自己的感悟。教學過程 探究一:位置與范圍 1.位置 (1)讀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圖,明確日本的半球位置 (2)找出日本主要所處的經緯度位置。 (3)找出太平洋、日本海、東海、鄂霍次克海,韓國、朝鮮、俄羅斯等,說出日本所處的海陸位置。 思考:對比非洲輪廓圖,說出日本分析國土及海岸線特點并分析及影響。 2.范圍 讀圖,找出日本的四大島,分析領土組成。 探究二:地形與氣候 1.地形 讀圖,分析日本的地形特點。 2.氣候 讀圖,找出日本主要的氣候類型。 合作探究: 1.讀東京和北京氣溫和降水量對比表格。思考下列問題。 (1)從降水量、氣溫變化幅度兩方面比較東京和北京氣候特征的主要差異。 (2)分析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 2.讀圖,說一說日本櫻花開花的時空變化規律。北海道櫻花開花的時間,比九州要遲1個多月,你了解其中的原因嗎? 3.結合日本的地形、氣候特征,從河流的多少、水量大小、流程長短、水流急緩等方面分析日本河流的特點。 4.日本白川鄉傳統建筑多為木制,呈人字形的屋頂如同雙手合十,被稱為“合掌造”。閱讀圖文資料,舉兩例說明“合掌造”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可從房屋建材、屋頂坡度、抗災能力等方面思考) 探究三:自然災害 1.地質災害 讀圖,找出日本所處的板塊位置,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合作探究: 讀圖,分析日本火山、地震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思與學: 日本人為什么愛泡溫泉? 活動:了解日本的防震減災措施 (1)結合圖8.6 說一說為了應對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2)我國也是多地震的國家,日本哪些防震減災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3)你參加過地震演習嗎 地震時怎樣做更安全 2.氣候災害 溫故知新: (1)從東西半球看,日本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日本位于北半球。 (2)日本大部分地區位于130°E—145°E,30°N—45°N,北溫帶。 (3)日本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南臨東海、北臨鄂霍次克海; 隔日本海與韓國、朝鮮、俄羅斯相望; 隔東海與中國相望。 討論得出結論: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對發展造船業、海上運輸、漁業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 讀圖分析: 日本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國土南北狹長。 其中,北海島緯度最高,本洲島面積最大。 讀分層設色地形圖,得出: 山地、丘陵廣布,平原面積狹小。最大平原關東平原。 讀亞洲和日本氣候圖可知: 日本南部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北部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小組合作,討論: 1.(1)與北京相比,東京降水量大,氣溫變化小。 (2)日本為島國,受海洋影響顯著,氣候的海洋性特征明顯。 結論:海洋性特征明顯 2. 日本櫻花開花時間由南向北推遲。原因:日本領土狹長,南北緯度跨度較大,南部春季升溫早,北部春季升溫晚。 3.日本降水多,河流眾多,水量大;由于日本面積小,多山地、丘陵,河流流程短,水流急。 4. 當地森林茂密,合掌造為木制建筑物,便于就地取材;冬季積雪深厚,屋頂坡度大,利于積雪滑落;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多地震,“人”字形結構穩定,木材質地輕,可減輕地震帶來的危害。 讀圖分析: 日本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震運動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學生結合圖片說影響: 火山噴發造成人員傷亡、航班延誤、交通受阻、作物減產。 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交通中斷。 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核泄漏,危害環境安全。 學生從資料中找出答案,明確日本地理位置的有利影響。 結合圖片,學生說出主要措施。 觀看視頻,說一說自己參加地震演練的感受。 日本多臺風、暴雨等氣象災害課堂小結 總結歸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框架。板書設計作業布置 教材課后作業及教輔資料作業教學反思 1.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形式和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適應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 2.在課堂互動過程中,注意對于學生的反饋給予及時的評價。 3.多鼓勵學生參與,通過小組合作、互助學習增強學生的參與性。 4.問題設計逐步加深,環環相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共41張PPT)第八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一節 日本第1課時 多火山、地震的島國人教版七年級下冊Situational introduction情境導入Learning Objectives學習目標1.運用地圖說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組成。(區域認知)2.比較與我國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分析日本的氣候特點。(區域認知、綜合思維)3.根據日本地形圖、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圖和相關資料,概括日本的地形特點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區域認知、綜合思維)CONTENTS目錄位置與范圍Position and range01地形與氣候Terrain and climate02自然災害Natural Disaster03位置與范圍PART 011.位置半球位置0°20°W160°E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讀圖,說出日本所處的位置。東半球北半球1.位置讀圖,說出日本所處的位置。145°E130°E30°N45°N經緯度位置130°E—145°E經30°N—45°N,北溫帶緯1.位置海陸位置讀圖,說出日本所處的位置。海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南臨東海、北臨鄂霍次克海陸隔日本海與韓國、朝鮮、俄羅斯相望;隔東海與中國相望1.位置對比非洲輪廓圖,說出日本分析國土及海岸線特點并分析及影響。對發展造船業、海上運輸、漁業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評價分析2.范圍讀圖,找出日本的四大島,分析領土組成。日本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國土南北狹長。四大島中面積最大四大島中緯度最大地形與氣候PART 021.地形讀圖,分析日本的地形特點。山地、丘陵廣布,平原面積狹小。最大平原關東平原日本最大的平原關東平原日本最高峰富士山2.氣候讀圖,找出日本主要的氣候類型。南部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北部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城市 最冷月(1月)均溫 最熱月(7月)均溫 年降水量東京 3.7℃ 25.1℃ 1610毫米北京 -4.7℃ 26.1℃ 636毫米1.讀東京和北京氣溫和降水量對比表格。思考下列問題。(1)從降水量、氣溫變化幅度兩方面比較東京和北京氣候特征的主要差異。(2)分析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合作探究與北京相比,東京降水量大,氣溫變化小。日本為島國,受海洋影響顯著,氣候的海洋性特征明顯。海洋性2.讀右圖,說一說日本櫻花開花的時空變化規律。北海道櫻花開花的時間,比九州要遲1個多月,你了解其中的原因嗎?日本櫻花開花時間由南向北推遲。原因:日本領土狹長,南北緯度跨度較大,南部春季升溫早,北部春季升溫晚。3.結合日本的地形、氣候特征,從河流的多少、水量大小、流程長短、水流急緩等方面分析日本河流的特點。河流多;水量大;流程短;水流急。降水多面積小,多山地、丘陵4.日本白川鄉傳統建筑多為木制,呈人字形的屋頂如同雙手合十,被稱為“合掌造”。閱讀圖文資料,舉兩例說明“合掌造”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可從房屋建材、屋頂坡度、抗災能力等方面思考)當地森林茂密,合掌造為木制建筑物,便于就地取材;冬季積雪深厚,屋頂坡度大,利于積雪滑落;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多地震,“人”字形結構穩定,木材質地輕,可減輕地震帶來的危害。自然災害PART 031.地質災害日本及附近地區的火山、地震帶讀圖,找出日本所處的板塊位置,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震運動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讀圖,分析日本火山、地震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御岳山火山噴發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合作探究火山噴發造成人員傷亡、航班延誤、交通受阻、作物減產。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交通中斷。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核泄漏,危害環境安全。日本地震思與學日本人為什么愛泡溫泉泡溫泉是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日本人為什么愛泡溫泉呢 這與日本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日本位于板塊交界地帶,巖漿活動頻繁,地熱資源豐富,溫泉多,且溫泉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日本人認為,溫泉是大自然的恩賜,沐浴溫泉有利于人體健康。在長久的歷史進程中,日本逐漸形成獨特的溫泉文化。活動……了解日本的防震減災措施建筑物的防震設計、防震減災設施的配備、避災場所的建設、防震演習與教育等,能夠最大程度減輕地震帶來的損失。為了應對頻繁發生的地震,日本采取了有效的防震減災措施。1.結合圖8.6 說一說為了應對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民居多使用質地輕、強度高的建筑材料,結構設計耐震、減震能力強。制作防災手冊,提供災前準備、災時應對、災后恢復等多方面實用信息。每年9月1日,日本全國舉行大規模防震演習,提高公民防災意識。城市公園建有防災減災設施,可作為避難、急救、臨時生活場所。活動……了解日本的防震減災措施2.我國也是多地震的國家,日本哪些防震減災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社會教育如在道德課、綜合學習課、課外活動等課程中培養學生的防災意識、講解日常生活中防災的注意事項、災害發生時應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以提高學生的放在技能,定期進行防災演習。活動……了解日本的防震減災措施2.我國也是多地震的國家,日本哪些防震減災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完善建筑物高層建筑普遍采用地基地震隔絕技術。在建筑的底部安裝彈性橡膠墊,或者摩擦滑動承重座緩沖裝置來緩沖地震帶來的晃動。其次,建筑在選材上也格外講究,盡量使用質地較輕的建筑材料。活動……了解日本的防震減災措施2.我國也是多地震的國家,日本哪些防震減災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提高防災意識完善預警系統3.你參加過地震演習嗎 地震時怎樣做更安全 2.氣象災害2024年第13號臺風“貝碧嘉” 于9月14日接近日本沖繩地區和鹿兒島縣的奄美地區,給當地帶來局部大風和強降雨,日本氣象廳發布針對此次臺風的“嚴重預警”。多火山地震的島國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范圍: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島地形:山地、丘陵廣布,沿海平原狹小氣候:以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為主,海洋性特征明顯位置緯度位置:23°N~46°N,位于北溫帶地質災害:多火山、地震氣象災害:多臺風半球位置:位于東半球、北半球歸納總結自然災害當堂檢測讀“日本示意圖”,回答1-3題。1.下列關于日本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亞洲西部,太平洋東岸 B.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C.全部位于南溫帶 D.隔日本海與韓國、朝鮮、俄羅斯相望D當堂檢測讀“日本示意圖”,回答1-3題。2.下列關于日本地理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A.是一個以山地、丘陵為主的國家 B.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C.多火山、地震 D.多長河、水量大D當堂檢測讀“日本示意圖”,回答1-3題。3.日本的氣候與同緯度的亞洲其他地區相比,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降水多,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陸位置 D.人類活動C當堂檢測日本岐阜縣白川鄉坐落在海拔較高的山地中,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帶”,這里有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合掌造”建筑村落?!昂险圃臁币阅驹旖ㄖ蓓斠悦┎莞采w,又厚又陡,呈人字形,如雙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下圖為“日本簡圖、‘合掌造’景觀圖和白川鄉氣候統計圖”,完成4-6題。4.“合掌造”以木材、茅草等材料建造,造型呈人字形,主要是因為日本多( )A.地震 B.洪澇 C.雨雪 D.泥石流C當堂檢測日本岐阜縣白川鄉坐落在海拔較高的山地中,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帶”,這里有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合掌造”建筑村落?!昂险圃臁币阅驹旖ㄖ?,屋頂以茅草覆蓋,又厚又陡,呈人字形,如雙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下圖為“日本簡圖、‘合掌造’景觀圖和白川鄉氣候統計圖”,完成4-6題。5.“合掌造”屋頂又厚又陡,屋頂坡度達60°,利于( )A.房屋穩定 B.防火防潮 C.屋內采光 D.排水和積雪滑落D當堂檢測6.白川鄉成為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帶”的原因有( )①位于日本西側,瀕臨日本海 ②位于日本東側,瀕臨太平洋③氣溫在0℃以下,以降雪為主 ④位于冬季風的山地迎風坡,降水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C當堂檢測7.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其形成原因,下圖中能正確表示的是( )BCDAD當堂檢測8.當地震發生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①在室內,迅速躲到墻角②在高樓,盡快乘坐電梯下樓③在室外,迅速撤離到高大建筑物附近④在野外,避開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滾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D當堂檢測(1)日本位于 (大洲)東部,領土由島嶼構成,面積最大的是 島。(2)日本地處 板塊與 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3)由于日本 ,河流流程較短。地形以 、丘陵為主,落差大,流水流湍急。(4)春季,隨著氣溫的回升,日本的櫻花陸續開始綻放。在東京,櫻花開花的日期范圍是 。櫻花的開花日期最晚的 島。9.日本是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圖示意日本。讀圖完成下列問題。亞洲本洲太平洋亞歐地域狹小山地3月25日至3月31日之間北海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七下 8.1《日本》 第1課時 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教案.docx 人教版七下 8.1《日本》 第1課時 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課件.pptx 視頻:2024年日本7.6級地震海嘯全過程.mp4 視頻:512防震減災避難演習.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