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1 古詩二首 詠柳 統編版 二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1課時學 校 授課班級 授課教師學習目標 1.認識“詠、妝”等6個生字,會寫“碧、妝”等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詠柳》,注意語氣和重音,并積累背誦。 3.想象畫面,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描繪的春天美景。 學習 重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想象畫面。學情分析 古詩教學以誦讀為主,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朗讀形式:教師范讀、自由朗讀、同桌互讀、師生對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讓整節課充滿朗朗讀書聲,學生在自然而然的浸潤中熟讀成誦。教學輔助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完成自主預習卡。教學過程看圖想象春天的畫面:早春二月,小草嫩芽從土里鉆出,自由地生長,黃鶯在天上縱情飛舞,歡快地鳴叫。楊柳長出了嫩葉,柔軟而細長的枝條在春風中搖擺,輕輕地拂掃著堤岸。師:同學們,我們來猜猜看這是什么?生:柳樹揭題解題:柳樹真美啊,唐朝詩人賀知章也被柳樹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寫下了這首贊美柳樹的詩——《詠柳》。二、走進任務,探索新知學習任務一 解詩題 知詩人1.理解題目同學們,春天來了,這輕快飛行的黃鶯,吹面不寒的楊柳風,羞紅了臉的桃花,隨風輕搖的柔柳,組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此情此景,作者陶醉其中,不由得想歌頌這美好的春天。所以“詠”是什么意思?生:歌詠師: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詠鵝”就是贊美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說)2.關于作者,你知道多少?賀知章(659~約744) 唐代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市蕭山區西)人。證圣進士,官至秘書監。后還鄉為道士。好飲酒,性狂放,與李白友善。與張旭、包融、張若虛合稱“吳中四士”。工書法,尤擅草隸。其詩今存二十首,多祭神樂章和應制詩;寫景之作,較清新通俗。《回鄉偶書》《詠柳》傳誦頗廣。主要作品:《回鄉偶書》《詠柳》傳誦頗廣。2.題目“詠柳”是什么意思?詠:歌唱,贊美。詠柳,就是歌唱美柳樹。學習任務二 讀古詩 懂節奏1.自讀古詩,圈出生字,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2.認讀生字“妝”“絲絳”“裁”“剪”“妝”翹舌音,“絲”“裁”平舌音。“裁”換一換的方法識記。區別:載,栽。詠,泳。3.指導朗讀。①音頻范讀。詩歌節奏如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邊讀邊想象柳樹的姿態,仿佛柳樹就在自己的眼前,輕輕的,柔柔的,那么碧綠,那么美麗,用喜愛、驚嘆的語氣來讀。②學生自由讀。③集體交流。知名朗讀古詩,糾正字音,學生之間互相作出評價。4.作者是怎樣歌頌柳樹的呢?請大家再次輕聲讀古詩,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手中的工具書,查一查,理解詩句中詞句的意思。學習任務三 釋字詞,明詩意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詩人眼中的人柳樹什么樣子?妝:意思是裝飾,打扮。 絲:最后一橫要托住上半部分。絳:用絲編成的繩帶。 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想象:遠處看柳樹想什么?“一”“萬”數量詞,萬條是指許多條。理解重點詞語意思后,引導學生串連詩意: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設問:自答自問的形式,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賦予了巧妙的想象,生動的刻畫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剪: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狀物體分成若干部分。引導交流:這句詩的那個地方更有新意?(“似剪刀”,詩人把春風寫成了有生命、有創造力的人,說她用剪刀裁出了細細的柳葉。)理解重點詞語意思后,引導學生串連詩意: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風啊!碧玉一樣梳妝成的高高垂柳,千絲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學習任務四 想意境,悟詩情1.再來讀第一句話,說說你眼前出現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生:一位姿態婀娜的美人出現在我們面前,那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2.你覺得句中的哪個字用得好,說說你的理由。生: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搖擺。3.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還能剪出什么?示例:將小草剪得像綠色的地毯;將楓樹的葉子剪得像手掌……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我們美的想象。本詩通過贊美柳樹,進而贊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4.再次朗讀兩首古詩,你發現這兩首詩有哪些相同點,又有哪些不同之處?相同點:(1)兩首詩都是描寫了春天,呈現出一片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動人景象。(2)兩首詩都出現了“柳”,“柳”是我國古典詩詞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因其吐青早而成為春天新生的象征。(3)兩首詩都流露出詩人難掩的喜悅之情。不同點:(1)《村居》前兩句寫景美,后兩句寫人樂,景人合一,相映成趣。《詠柳》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描寫靜態中的柳樹,后兩句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既贊美柳葉,又歌頌帶來綠色的春天。(2)《村居》中的柳樹是柔美的,“拂”“醉”二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柔態和神韻,在春風中輕拂堤岸,令人陶醉。《詠柳》中的柳樹是“碧玉”妝扮出來的,柳葉顏色翠綠,柳條像萬條絲帶,充滿生命力。(3)《村居》中的“忙”字表現了兒童迫不及待放風箏的心情。《詠柳》中詩人把柳葉比作碧玉,把柳條比作絲帶,把春風比作剪刀,表現出對柳樹的喜愛之情。5.回憶自己放風箏的情景,想象“忙趁東風放紙鳶”的畫面,體會孩子們放風箏的快樂心情。6.春風是美的創造者,裁剪出了細細的柳葉,在我們的生活中它還能裁出什么呢?7.熟讀成誦,深化情感體驗。讀《村居》時,邊讀邊想象春天的美景和兒童玩耍的場面,感受詩人愉悅的心情。讀《詠柳》時,邊讀邊想象柳條在春風中翻飛飄動的情景,感受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柳樹的贊美。8.練習背誦:自由背誦、同桌互相檢查。9.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兩首詩描繪的畫面。 學習任務四 觀結構,書好寫1.觀察字形結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記住它。2.教師針對會寫字進行書寫指導。“碧”字,注意結構,不要寫成王字旁的左右結構。“絲”字,注意上半部分是兩個撇折,不要加點兒。“綠”字,注意右下角是水變形,不能寫成水。提醒書寫要求:下面請同學們自己來寫生字,描一遍寫兩遍,注意坐姿。課堂小結:同學們,我們運用朗讀、想象畫面的方式學習了古詩《村居》,你看春天正向我們走來!讓我們吟著這首春天的詩,與春天撞個滿懷……自主作業:1.請在下面的三首詩中,選一首喜愛的背誦下來,并說說理由。課下搜集相關資料了解詩意。出示古詩:朱熹的《春日》、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和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朱熹的《春日》、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和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板書設計:詠柳(共27張PPT)楊柳早春二月,小草嫩芽從土里鉆出,自由地生長,黃鶯在天上縱情飛舞,歡快地鳴叫。楊柳長出了嫩葉,柔軟而細長的枝條在春風中搖擺,輕輕地拂掃著堤岸。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二首詠柳2025年春季解詩題 知詩人學習任務一詠柳“詠”是什么意思?《詠梅》《詠鵝》《詠荷》詠:歌頌、贊美。詩人簡介:賀知章(659~約744) 唐代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市蕭山區西)人。證圣進士,官至秘書監。后還鄉為道士。好飲酒,性狂放,與李白友善。與張旭、包融、張若虛合稱“吳中四士”。工書法,尤擅草隸。其詩今存二十首,多祭神樂章和應制詩;寫景之作,較清新通俗。主要作品:《回鄉偶書》《詠柳》傳誦頗廣。作者簡介讀古詩 懂節奏學習任務二碧 玉 妝 成 一 樹 高,萬 條 垂 下 綠 絲 絳。不 知 細 葉 誰 裁 出,二 月 春 風 似 剪 刀。詠 柳zhuānɡsītāocáijiǎn初讀古詩自讀古詩,圈出生字,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yǒnɡcáizhuānɡsītāojiǎn絲絳裁剪妝詠平舌音翹舌音后鼻音讀準字音識記生字車衣木載裁栽詠=口+永詠=泳-氵+口裁cái載栽zàizāi做衣服要裁剪。有車能把人貨載。要木就得把樹栽。詠 柳碧 玉 妝 成 一 樹 高,萬 條 垂 下 綠 絲 絳。不 知 細 葉 誰 裁 出,二 月 春 風 似 剪 刀。指導朗讀////////你能讀出它的節奏感嗎?釋字詞 明詩意學習任務三詠 柳碧 玉 妝 成 一 樹 高,萬 條 垂 下 綠 絲 絳。不 知 細 葉 誰 裁 出,二 月 春 風 似 剪 刀。綠色或暗綠色的玉,這里是用璧玉來形容柳樹鮮嫩發亮的新葉。修飾,打扮。泛指柳樹枝條多。綠色的絲帶。詩中指的是垂下來的、長滿葉子的柳條。理解詞語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詩句大意: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纖細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品悟古詩顏色形狀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詩句大意:這些裝扮了一樹的細細的葉子是誰的巧手裁出來的呢?是早春二月的風,它猶如一把看不見的剪刀,將綠色絲帶隨心裁剪。品悟古詩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狀物體分成若干部分。自答自問的形式,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賦予了巧妙的想象,生動的刻畫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引導交流:這句詩的那個地方更有新意?(“似剪刀”,詩人把春風寫成了有生命、有創造力的人,說她用剪刀裁出了細細的柳葉。)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風啊!碧玉一樣梳妝成的高高垂柳,千絲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串聯詩意想意境 悟詩情學習任務四碧 玉 妝 成 一 樹 高,萬 條 垂 下 綠 絲 絳。不 知 細 葉 誰 裁 出,二 月 春 風 似 剪 刀。詠 柳想象畫面想象畫面,說說你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背一背詠 柳[唐]賀知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下綠絲絳。__________誰裁出,_________________。對比兩首詩村 居 詠 柳共同點 (1)兩首詩都是描寫了春天,呈現出一片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動人景象。 (2)兩首詩都出現了“柳”,“柳”是我國古典詩詞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因其吐青早而成為春天新生的象征。 (3)兩首詩都流露出詩人難掩的喜悅之情。 不同點 (1)《村居》前兩句寫景美,后兩句寫人樂,景人合一,相映成趣。 《詠柳》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描寫靜態中的柳樹,后兩句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既贊美柳葉,又歌頌帶來綠色的春天。《村居》中的柳樹是柔美的,“拂”“醉”二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柔態和神韻,在春風中輕拂堤岸,令人陶醉。 《詠柳》中的柳樹是“碧玉”妝扮出來的,柳葉顏色翠綠,柳條像萬條絲帶,充滿生命力。《村居》中的“忙”字表現了兒童迫不及待放風箏的心情。 《詠柳》中詩人把柳葉比作碧玉,把柳條比作絲帶,把春風比作剪刀,表現出對柳樹的喜愛之情。回憶自己放風箏的情景,想象“忙趁東風放紙鳶”的畫面,體會孩子們放風箏的快樂心情。春天的腳步悄然而至,陽光透過嫩綠的新葉灑在大地上,微風輕拂著臉頰,帶來一絲絲清新的氣息。在這個美好的季節里,最令人期待的事情之一便是放風箏。清晨,在一片開闊的田野上,孩子們早已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他們的活動。天空中漸漸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風箏——有展翅高飛的老鷹,有色彩斑斕的蝴蝶,還有形態各異的小魚……它們仿佛是在藍天白云間舞動的藝術品,為這春日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春風是美的創造者,裁剪出了細細的柳葉,在我們的生活中它還能裁出什么呢?春風不僅裁剪出植物的生長,也帶來了明媚的陽光和溫暖的氣息。春風能夠吹開花朵,讓大地變得五彩斑斕。觀結構 寫好字學習任務五書寫指導“碧”字,注意結構,不要寫成王字旁的左右結構。“絲”字,注意上半部分是兩個撇折,不要加點兒。“綠”字,注意右下角是水變形,不能寫成水。同學們,我們運用朗讀、想象畫面的方式學習了古詩《村居》,你看春天正向我們走來!讓我們吟著這首春天的詩,與春天撞個滿懷……課堂總結春日宋 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絕句唐 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游園不值宋 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作業布置請在下面的三首詩中,選一首喜愛的背誦下來,課下搜集相關資料了解詩意。學好語文,快樂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詠柳》朗讀伴奏.mp3 《詠柳》朗讀音頻.wma 絲.mp4 剪.mp4 妝.mp4 碧.mp4 第1課《古詩二首 詠柳》(教學設計).docx 第1課《古詩二首 詠柳》(教學課件).pptx 綠.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