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上整本書閱讀《西游記》重點知識梳理+考點復習一、作者及故事寫作背景作者:吳承恩(1501年—1582年),明代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他自幼喜歡讀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寫作背景:吳承恩通過《西游記》表達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的認識和不滿。《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并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二、名著的主要內容及每章節重點主要內容:小說主要講述了孫悟空出世跟隨菩提祖師學藝及大鬧天宮后,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贊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西游記》共分三大部分:1. 前7回:寫孫悟空出世和大鬧天宮的故事,是全書的精華部分,表現孫悟空的反抗精神。2. 8—12回:寫唐僧的來歷、魏征斬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經的緣起。3. 第13回—100回:寫唐僧師徒取經途中歷經81難取回真經的故事。三、重點人物特點孫悟空敢做敢當、敢于反抗,勇敢機智、愛憎分明、嫉惡如仇、正直無私、但喜歡“戴高帽”、好勝心強、喜歡搞點惡作劇。豬八戒一方面他好吃懶做,見識短淺,一遇困難就嚷著要散伙,愛占小便宜,耍小聰明,貪戀女色,常因此出丑,成為惹人發笑的喜劇形象。另一方面,他也還不失忠勇和善良。在與妖魔斗爭中,他總是揮舞釘耙,勇猛戰斗,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而且他能知錯就改,還算淳樸憨厚,自有可愛之處。沙僧憨厚忠誠,盡職盡責,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唐僧膽小懦弱,迂腐頑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常常誤信讒言,無理責罵和處罰孫悟空。但他意志堅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從來沒有動搖取經的決心;他心地善良,有仁愛之心,即使誤放妖魔,也不愿傷及無辜;他不求名,不貪財,是一個可親可敬的人。結合相關情節說說感受《西游記》是一部充滿深刻寓意和豐富情感的作品,它通過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情節,展現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孫悟空的反抗與智慧:大鬧天宮:孫悟空不滿天庭的不公待遇,勇敢地挑戰權威,展現了他的反抗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斗志。這讓我們感受到,即使面對強大的對手,也要勇敢地捍衛自己的尊嚴和權利。三打白骨精:孫悟空憑借火眼金睛識破白骨精的偽裝,三次擊敗她,體現了他的機智和嫉惡如仇的性格。這啟示我們,在復雜的社會中,需要具備辨別是非的智慧和勇氣。真假美猴王:孫悟空與六耳獼猴的斗爭,展現了他的忠誠和為真理而戰的精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堅守自我,捍衛真理。豬八戒的人性弱點與成長:高老莊娶親:豬八戒在高老莊欲娶高小姐,展現了他的好色和貪婪。這一情節讓我們反思人性的弱點,同時也看到了豬八戒在取經路上的成長和改變。四圣試禪心:豬八戒因貪戀美色而被四位菩薩試探,最終表現出他的善良和知錯能改的一面。這讓我們感受到,即使有缺點的人,也有其價值和閃光點,關鍵在于能否認識到錯誤并改正。大戰黃風怪:豬八戒在與黃風怪的戰斗中,雖然表現出懦弱和利己,但最終還是勇敢地戰斗,展現了他的成長和勇氣。這一情節讓我們看到,面對困難,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勇氣和力量。沙僧的忠誠與犧牲:流沙河收服:沙僧原是流沙河的妖怪,后被觀音菩薩點化,成為唐僧的徒弟,體現了他的轉變和忠誠。這一情節讓我們感受到,即使是曾經的敵人,也有改過自新的機會。紅孩兒事件:在紅孩兒的火焰山事件中,沙僧堅守崗位,保護唐僧,展現了他的忠誠和責任心。這讓我們認識到,忠誠和責任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品質。真假美猴王:在孫悟空與六耳獼猴的斗爭中,沙僧始終保持中立,盡力調和雙方,體現了他的穩重和調和者的角色。這一情節讓我們看到,在沖突中,保持冷靜和中立是非常重要的。唐僧的堅持與局限:三打白骨精:唐僧因誤信白骨精的偽裝而責怪孫悟空,展現了他的不辨忠奸和頑固。這一情節讓我們反思領導者的決策對于團隊命運的影響。女兒國遇難:唐僧在女兒國被國王挽留,但他堅守取經的使命,體現了他的堅定意志和善良本性。這讓我們感受到,即使面對誘惑,也要堅守自己的信念和目標。真假美猴王:唐僧在真假美猴王事件中,雖然一度被迷惑,但最終選擇相信孫悟空,展現了他的善良和對徒弟的信任。這一情節讓我們看到,信任和理解是團隊合作的基石。四、文章的寫作手法《西游記》的寫作手法是其成為經典的重要原因之一。豐富的想象力:小說中充滿了奇幻的元素,如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豬八戒的三十六變、沙僧的神力等,這些都是作者想象力的體現。深刻的社會批判:通過對天宮的描寫,作者批判了當時的官場腐敗和社會不公。例如,玉皇大帝的形象就暗含了對封建統治者的嘲諷。人物性格的深刻刻畫:每個角色都有鮮明的個性,如孫悟空的機智勇敢、豬八戒的憨厚懶惰、沙僧的忠誠穩重、唐僧的善良固執等。情節的曲折與懸念:小說中的情節設計充滿了曲折和懸念,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這些情節既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深化了主題。五、名著考點考點一:《西游記》的主題思想習題:《西游記》的主題思想是什么?答案:《西游記》的主題:①諷刺批判社會現實的黑暗,②歌頌悟空的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畏強權,樂觀頑強的精神,③告訴人們必須經歷艱難困苦才能獲得成功。考點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對應事件孫悟空性格特點:機智勇敢、愛憎分明、嫉惡如仇、正直無私。對應事件:大鬧天宮:孫悟空因不滿天庭的不公待遇,大鬧天宮,展現了他的反抗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斗志。三打白骨精:孫悟空憑借火眼金睛識破白骨精的偽裝,三次擊敗她,體現了他的機智和嫉惡如仇的性格。真假美猴王:孫悟空與六耳獼猴的斗爭,展現了他的忠誠和為真理而戰的精神。豬八戒性格特點:好吃懶做、見識短淺、貪戀女色,但同時忠勇善良、淳樸憨厚。對應事件:高老莊娶親:豬八戒在高老莊欲娶高小姐,展現了他的好色和貪婪。四圣試禪心:豬八戒因貪戀美色而被四位菩薩試探,最終表現出他的善良和知錯能改的一面。三打白骨精:豬八戒在白骨精的迷惑下,多次與孫悟空發生爭執,體現了他的短視和易受欺騙。沙僧:性格特點:忠厚老實、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對應事件:流沙河收服:沙僧原是流沙河的妖怪,后被觀音菩薩點化,成為唐僧的徒弟,體現了他的轉變和忠誠。紅孩兒事件:在紅孩兒的火焰山事件中,沙僧堅守崗位,保護唐僧,展現了他的忠誠和責任心。真假美猴王:在孫悟空與六耳獼猴的斗爭中,沙僧始終保持中立,盡力調和雙方,體現了他的穩重和調和者的角色。唐僧:性格特點:膽小懦弱、迂腐頑固,但意志堅定、心地善良。對應事件:三打白骨精:唐僧因誤信白骨精的偽裝而責怪孫悟空,展現了他的不辨忠奸和頑固。女兒國遇難:唐僧在女兒國被國王挽留,但他堅守取經的使命,體現了他的堅定意志和善良本性。真假美猴王:唐僧在真假美猴王事件中,雖然一度被迷惑,但最終選擇相信孫悟空,展現了他的善良和對徒弟的信任。考點三:《西游記》的藝術特色習題:《西游記》的藝術特色體現在哪些方面?答案:《西游記》的藝術特色體現在其豐富的想象力、深刻的社會批判、人物性格的深刻刻畫以及情節的曲折與懸念。考點四:《西游記》中的諷刺與象征習題:《西游記》中玉皇大帝的形象象征著什么?答案:玉皇大帝的形象象征著封建統治者的昏庸無能,作者通過這一形象表達了對封建統治者的嘲諷和蔑視,對黑暗社會的尖銳諷刺和批判。考點五:《西游記》中的文化價值習題:《西游記》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中的價值和影響是什么?答案:《西游記》不僅豐富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寶庫,也對世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它啟發了后世的文學創作,其主題和人物形象被廣泛引用和重新詮釋,成為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和宗教觀念的重要資源。考點六:《西游記》的情節與章節習題:請列舉《西游記》中的幾個重要情節及其對應的章節。答案:大鬧天宮>:第5-7回。三打白骨精>:第27回。真假美猴王>:第56-58回。智取紅孩兒>:第40-42回。三調芭蕉扇>:第59-61回。習題:在小說《西游記》中,豬八戒和沙僧均具有知錯能改的性格特點。請你任選其一,結合小說內容,說說這一性格特點在他身上是如何體現的。答案:豬八戒: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塵后,一開始在福陵山云棧洞為妖,將高老莊的高小姐鎖在后院,欲與之成親,在得知唐僧是他等候的取經人后便做了唐僧的二徒弟。他雖然貪吃好色,愛占便宜,好進讒言,有時甚至敵我不分,但他知錯能改,在取經過程中對師兄還算得上是言聽計從,對師父也忠心耿耿,在取經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沙僧:因失手打碎了玉玻璃,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之后在流沙河興風作浪,為害一方,吃了許多過路人,后來還與孫悟空、豬八戒等大戰流沙河。后經觀世音菩薩點化,得知唐僧就是他等候的取經人后,便放棄了妖怪的身份,拜唐僧為師。在取經過程中,他意志堅定,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踏踏實實,最終功德圓滿。考點七:《西游記》小知識1、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菩提祖師,菩提祖師給他取名孫悟空,教會他七十二變和筋斗云。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針,又喚 如意金箍棒,大鬧天宮后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后受觀世音菩薩規勸皈依佛門,唐僧為他取名孫行者。他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后被封為斗戰勝佛。2、豬八戒又叫豬悟能,原為管理天河水兵的 天蓬元帥,獲罪下凡,誤投豬胎,曾占福陵山、云棧洞為妖,后經菩薩點化,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凈壇使者。3、沙僧也叫沙悟凈,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被貶下界,在流沙河為妖,后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金身羅漢。4、白龍馬原是西海龍王之三太子小白龍,因違逆父命被囚鷹愁澗,后化作白馬馱負唐僧取經,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5、《西游記》中的唐僧是如來佛的第二個徒弟金蟬子投胎轉世,他做了狀元陳光蕊的兒子,因父親遇難,自幼出家,法名是玄奘。取經成功后被封為旃檀功德佛。6、唐僧分別在五行山救悟空,高老莊收悟能,鷹愁澗收白龍馬,流沙河收沙悟凈。分別取名孫行者,豬八戒,沙僧。7、孫悟空開始取經時意志并不是很堅定,他曾經兩次返回花果山。一是唐僧剛收孫悟空為徒弟時,唐僧埋怨悟空殘害生靈,悟空看不慣,逃回花果山,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邊,菩薩贈唐僧緊箍咒;二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亂殺無辜,一氣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寶象國遇難,豬八戒用激將法將其請出。8、唐僧師徒取經路上最大的障礙是牛魔王家族,火云洞主紅孩兒三昧真火的考驗,牛魔王之妻芭蕉扇刁難。9、白骨精先后變成美女、老婦、老翁哄騙唐僧,但都被孫悟空識破。10、花果山水簾洞洞口的對聯是:“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11、唐僧取經的象征意義:為實現某一崇高的目的,人們必須艱苦奮斗,長期堅持,勇敢戰勝一切敵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