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024年高一上學期地理月考試卷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48分)2023年3月7日,清華大學天文協會的幾名天文愛好者拍攝到中國空間站“穿月”的過程,圖為“穿月”合成圖。完成下面小題。1. 圖中出現的天體類型是( )A. 衛星、衛星 B. 行星、衛星 C. 衛星、恒星 D. 衛星、彗星2. 此時的月相為( )A. 新月 B. 上弦月 C. 滿月 D. 下弦月在甘肅省永靖縣關山鄉紅樓村、太極鎮孔家寺村以及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內先后發現了6處白堊紀鳥類足跡點。研究發現,孔家寺足跡點發現的化石中鳥類足跡分布密集、凌亂,且伴生有龜類足跡,一些龜類足跡明顯地被鳥類足跡覆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 推測下列哪種情況最符合孔家寺當時的生態環境( )A. 水位下降 B. 熱帶淺海 C. 洪災多發 D. 內陸鹽湖4. 在鳥類足跡點中最易找到的植物化石是( )A 蕨類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被子植物 D. 藻類植物下圖為北半球部分地區(陰影部分為海洋,非陰影部分為陸地)某時刻近地面等壓線圖(單位:hPa),圖示時刻沿海地區出現大霧天氣。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 受大霧天氣影響( )①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 ②地面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加③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減弱 ④大氣逆輻射增強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 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風力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7. 圖中A、B兩地的風向分別是( )A. 東南風、偏北風 B. 東北風、偏南風C. 西北風、偏南風 D. 西南風、偏北風下左圖示意某沿海地區海陸風形成的熱力環流剖面圖,下右圖為該地區近地面與600米高空垂直氣壓差的分布狀況。讀圖回答下列小題.8. 有關氣壓分布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地氣壓低于②地B. ③地氣壓高于④地C. 近地面同一等壓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 高空同一等壓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9. 該環流為海陸熱力環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的風向為東南風 B. b為上升氣流C. c的風向為西南風 D. d為上升氣流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霧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等使大氣混濁并造成視程障礙的叫霾。空氣質量指數(AQ1)能直觀地反映空氣質量狀況,AQI數值越大,空氣質量越差。下表示意2023年北京市各季節典型日的AQF最值及霧霾對太陽輻射的影響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AQ1最值/(μg·m3)與時刻 削減量/(W·m ) 削減率/%春 138(7:00) 417(16:00) 117.95 26.72夏 66(7:00) 181(16:00) 80.02 27.89秋 148(7:00) 114(16:00) 79.48 33冬 142(8:00) 55(15:00) 268 1010. 關于北京市2023年各季節空氣質量及霧霾對太陽輻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 春季霧霾的削減率最高 B. 夏季北京空氣質量最差C. 秋季霧霾程度變化最大 D. 冬季霧霾的削減量最少11. 與晴日相比,霧霾籠罩時,近地面的( )A. 太陽輻射波長變短 B. 大氣逆輻射增強C. 地面輻射明顯增強 D. 晝夜溫差增大12. 下列四幅圖中,氣溫變化特征最有利于驅散霧霾的是( )A. B.C. D.海水的性質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圖中甲表示“大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緯度的變化”,乙示意“波羅的海周邊區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 圖中表示大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的曲線依次是(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②①③14. 波羅的海鹽度較低的原因不包括( )A. 氣候溫和濕潤,降水量大于蒸發量 B. 極地地區,溫度低,海水容易結冰C. 四周陸地河流眾多,有大量淡水匯入 D. 海域較為封閉,高鹽度的海水流入少下圖為我國某地區一河流某季節示意圖及從甲地到乙地流水堆積物平均粒徑的變化曲線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 圖中信息顯示出( )A. 河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B. 河流在乙處流速比甲處慢C. b處河床比a處泥沙沉積多 D. 河道c處河坡度比b處的緩16. 近年甲地河流堆積物顆粒粒徑減小,可能是該區域( )A. 耕地面積擴大 B. 降水量有所增加C. 植被覆蓋率提高 D. 大力開發旅游業二、綜合題(共52分)17.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印度大部分油氣資源埋藏于海盆,電能主要以煤電為主,是世界上油氣資源進口大國。目前全球控制污染最嚴重的二十座城市中,印度有十三個.巴德拉太陽能電站于2020年3月完全投入運營,但在使用中頻繁遭遇沙塵暴的影響。下圖示意印度巴德拉太陽能電站地理位置及印度部分區域油氣資源分布。(1)簡述印度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好處。(2)指出巴德拉太陽能電站選址的優勢條件。(3)說明沙塵暴對太陽能發電的不利影響,并提出解決措施。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受臺風“杜蘇芮”影響,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京津冀地區陸續出現強降水,70多個小時“瘋狂傾倒”,局地累計降水量達650mm至1003mm,多地遭受嚴重內澇。下圖為北京市及周邊地形圖(1)從水循環角度,說明京津冀地區此次強降水的水汽來源。(2)結合材料,從水循環角度分析京津冀內澇嚴重的原因。(3)為減少內澇現象,請從水循環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議。19.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西藏米林縣年降水量約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風。在該縣丹娘鄉的雅魯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個高約百米、由風力堆積形成的沙丘,叫丹娘沙丘,該沙丘有逐年“長高”的趨勢。雅魯藏布江水位季節變化大。下圖示意丹娘沙丘。結合圖示信息,推測丹娘沙丘的沙源地是____;推測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導風向是____。指出丹娘沙丘一年中“長高”較快的季節是____,并分析原因____。20. 為了探究熱力環流的形成,某高一學生設計了如下實驗,請根據實驗內容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實驗過程:在一個比較大的相對封閉的透明玻璃柜內,分別放置一個電爐和一大碗冰塊,在玻璃柜頂面中部的內壁貼一張下垂紙片M,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內壁貼一張豎立紙片N。電爐通電一段時間后,觀察紙片M、N的偏動情況。(1)電爐通電一段時間后紙片N向______(左或右)偏。冰塊對應右圖中的______(填字母)。(2)右圖中A、B、C、D四點中氣壓最高的是______,氣溫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3)在右圖中畫出空氣的運動方向。(4)若右圖表示白天的海陸風,代表陸地的是______。(填字母)(5)結合實驗分析,熱力環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2024年高一上學期地理月考試卷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48分)1. A 2. C3. A 4. B5. B 6. D 7. C8. B 9. D10. D 11. B 12. C13. C 14. B15. D 16. C二、綜合題(共52分)17.(1)石油、天然氣開采難度大;對進口能源的依賴高;大力發展煤電導致環境污染嚴重;太陽能為清潔能源,可改善環境質量;人口眾多,對能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2)沙漠無人區,地租便宜;氣候干旱,晴朗天氣多,太陽能資源豐富;人類活動影響小;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輻射強;全年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小,發電量穩定。 (3)影響:沙子覆蓋太陽能板,導致發電效率降低;大風沙塵暴易毀壞設備,縮短設備壽命。措施:定期進行人工清理;在太陽能板上安裝智能清理的設備;沙塵暴后及時進行設備檢查。18.(1)海洋表面蒸發出的水汽;當地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蒸發成水汽進入大氣;當地植物蒸騰作用產生的水汽進入大氣。(2)降雨強度大,范圍集中;城市化進程快,地表硬化,雨水不易下滲;河道水位上漲,造成城市街道排水不暢;城市排水系統不合理或老化,排水能力不足。(3)利用3S技術加強對災害天氣的監測和預報,關注水循環降水環節;合理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提高城市滲水功能,增強水循環下滲環節;城市建設過程中多使用透水磚,增加下滲環節;完善城市排水系統,減少地表徑流積蓄。19.①. 江心(沙)洲和河谷(河床、河漫灘) ②. 東南風 ③. 冬春季 ④.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沙洲出露水而面積大,氣候干旱易起沙,東南風挾帶沙洲和河灘上的沙粒,受山地阻擋風速減緩,沙丘發育強烈。【解析】【分析】本題以丹娘沙丘相關概況為材料,涉及風力沉積地貌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以及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和地理實踐的核心素養。20.(1) ① 左 ②. B(2) ①. B ②. A(3) (4)A(5)地面冷熱不均PAGE第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