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上23《女媧造人》教學設計教學設想《女媧造人》是根據我國古代神話故事改編而成的。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象,在原有的故事基礎上進行富于人道色彩的演繹與擴充,使得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充滿生活氣息,煥發出迷人的色彩。這篇文章的內容淺顯易懂,學生在理解課文上根本不存在困難。故本課可以一課時完成教學。同時,單元引言明確指出,“學習本單元,要在默讀中把握作者思路,調動自己的體驗,發揮聯想和想象,感受文學的奇思妙想。”基于此,本課時筆者擬以“神話是遠古時期人類最浪漫的想象”為主題展開教學,按照“知‘造人’,感知神話”“述‘造人’,暢談神話”“品‘造人’,賞析神話”“辨‘造人’,領悟神話”的流程展開教學,以期引導學生學習聯想想象,體會神話魅力,激發想象力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教學目標1.快速閱讀課文,復述故事,把握主要情節。2.分析人物形象,聚焦細節,學習聯想想象。3.對比其他故事,尋找共性,了解神話特點。4.勾連現實生活,尋根究底,激發探索欲望。教學重點1.快速閱讀課文,復述故事,把握主要情節。2.分析人物形象,聚焦細節,學習聯想想象。教學難點對比其他故事,尋找共性,了解神話特點。教學過程一、導入各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創世神話,比如古希臘神話里,是普米洛修斯制造了人類,基督神話里,是上帝創造了人類,在中國神話里,則是女媧創造了人類,本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女媧造人》。二、知“造人”,感知神話1.齊讀題目,說說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從文中了解哪些內容?(開放性問題,學生暢所欲言,聚焦在造人原因、造人方法、除了造人女媧還做了什么等問題。)2.快速閱讀課文,根據此前提出的問題,圈點勾畫主要內容,嘗試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預設——造人原因:孤獨、缺乏生機造人方法:揉泥、灑泥造人之后:安排婚配文章內容:課文主要講了主要講述了女媧因為世間荒涼寂寞而用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并想出辦法讓人類能夠世世代代延續繁衍下去的故事。(師生共同總結概括敘事類文本主要內容的方法。)三、述“造人”,暢談神話1.采用小組競賽形式,復述女媧造人的故事。規則: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代表需要準確、生動地復述女媧造人的故事,要求包括造人的緣由、過程(方法)和結果,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進行補充和糾錯;評選出表現最優秀的小組。2.回顧整個故事,你覺得這個故事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預設——最神奇的地方之一是女媧造人的方式。她用黃泥摻和了水,在手里揉捏成了一個個小泥人,然后這些小泥人一放到地上就活了起來,有了生命,會開口叫 “媽媽”。這種無生命的泥土在女媧的創造下瞬間變成有血有肉、能夠言語行動的人類,完全違背了現實世界中的自然生育規律,體現出了神話故事中神奇的創造力。另外,女媧為了讓人類能夠長久地在大地上繁衍,想出了讓男女配合生育后代的辦法。這一情節也很神奇,因為這種從個體創造生命到讓人類自身繁衍的轉變,充滿了奇幻色彩,而且體現出女媧作為人類創造者的智慧,仿佛她有一種能夠規定人類生命延續方式的神奇力量。(追問:除了造人這一點很神奇,課文中還有哪些神奇的地方能表現女媧的神性?)四、品“造人”,賞析神話1.女媧是神,但是在文章中,卻處處顯示出人的特征,結合文章內容說說,除了神的特質外,女媧還有哪些人的特征?(參考句式:女媧不僅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神,還是一個 )預設——女媧不僅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神,又是一個普通人。因為她會孤獨,會笑,會累,有各種和我們人類一樣的感情。女媧不僅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神,又是一個有責任擔當的人。因為天地間沒有人的時候,她就想到這天地太大了,要創造人布滿整個大地,并沒有人要求她這么做。女媧不僅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神,又是一個愛美的、活潑的女孩。因為,她會對著河水看自己的影子,對著河水笑,對著河水假裝生氣,就像一個小女孩一樣。女媧不僅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神,又是一個愛思考、思慮長遠的勞動者。第一個人是黃泥捏出來的,就是一種首創精神。然后,過程當中,她還不斷更新造人的方法,為人類的長遠發展考慮。女媧不僅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神,又是一個溫柔、慈愛的母親。她看到孩子們在周圍笑著跳著的時候,她的心里有說不出的快樂,都忘記自己造人的辛苦了。2.女媧用黃泥造人,而我們常把土地比作母親,你能從這個“巧合”中讀出什么?預設——生命起源與土地的緊密聯系,女媧用黃泥造人這一情節暗示著人類生命的起源與土地息息相關。對大地孕育能力的尊崇,女媧造人的故事體現了古人對土地孕育力量的尊崇,反映了古人對土地所蘊含的巨大能量的敬畏和感恩。文化觀念中的歸屬感和根源意識,這種 “巧合”還反映了人類文化觀念中的歸屬感和根源意識。土地作為生命起源的象征,滿足了人們這種對根源的探尋需求。3.小學時候,我們學過一個神話單元,其中包括創世神話《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英雄神話《普羅米修斯》、始祖神話《黃帝的傳說》《大禹治水》等,結合本文來看,神話故事有著怎樣的特征?據此,我們可以給神話一個怎樣的定義?預設——神話故事具有以下特征:①故事的原始性。神話故事是人類祖先宏觀思考世界的集體創作,經歷了世世代代的口耳相傳,無法復制,也無法被替代,是一切文學或文化的源頭,具有原始的根基性。②嚴肅的幻想性。神話是人類祖先依據現實存在的世界和生活,以超人的方式思考其起源和變化過程,在當時是一種真實而嚴肅的敘述。③鮮明的民族性。面對同樣的世界,同樣的追問和探索,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神話故事不盡相同。神話定義:神話是遠古時代的人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幻想出來的具有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述的集體口頭創作。(追問:現在科技發達了,很多以前無法解釋的現象都已經有了合理的解釋,我們為什么還要學習這些神話?)五、辨“造人”,領悟神話出示《風俗通》關于女媧造人的內容,和課文進行對比閱讀,找出課文在《風俗通》的基礎上進行刪改的部分,說說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刪改?預設——增加處:女媧造人的原因(體現想象的合情合理)。刪減處:刪減了“富貴者,貧賤凡庸者”(想象體現時代的追求)。修改處:①造人工具從繩變成藤,因為女媧生活的地方很荒僻,改用藤更合理。(想象合情合理)。②“女媧禱祀神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改為“叫他們自己去創造后代”(想象凸顯人的力量)。六、小結神話想象在奇幻之中蘊含著對人類自身價值的尊崇與肯定。它非無根之木,它既遵循一定的情理邏輯,又與時代精神、人類信念相互交融,從而構建出一個個既神奇又令人信服的神話世界,讓我們能從這些古老故事中不斷挖掘出豐富的內涵與深刻的啟示。七、布置作業1.用我們學到的方法,馳騁你的想象,在第5小節最后加上一段話,想象女媧如何賦予人思想情感的。50字左右。2.閱讀魯迅《故事新編》。板書設計女媧造人造人原因 缺乏生機造人過程 揉泥 灑泥造人之后 安排婚配 人性 母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