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孟德爾從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總結出分離定律(第二課時)課時作業一、單項選擇題1.正常情況下,若生出的孩子的血型基因型為O型,則父母的血型可能是( )①A型×O型;②A型×B型;③B型×O型;④AB型×O型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下列性狀的遺傳現象,屬于不完全顯性的是( )A.紅花與白花金魚草雜交,F1全為粉紅花B.黃色圓形和綠色皺形豌豆自交,F1全為黃色圓形C.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F1全為高莖D.一對血型分別為A型和B型的夫婦,F1出現AB型3.下列關于該植物的花色遺傳的敘述,錯誤的是( )A.該植物的花色遺傳依然遵循分離定律B.F1呈現雙親的中間類型,屬于不完全顯性現象C.F2植物自交,F3中白花植株占比為3/8D.F2紅花植株自交,子代會出現性狀分離現象4.已知基因型為Ee的植株在產生配子時,含e基因的雄配子死亡率為1/3,雌配子不受影響,某基因型為Ee的親本植株自交獲得F1。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Ee植株產生含e基因的雄配子數為含e基因雌配子的2/3B. F1的基因型及比例為EE:Ee:ee=3:5:2C.Ee植株作母本與ee植株雜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Ee:ee=2:1D.Ee植株作父本與ee植株雜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Ee:ee=2:35.金魚草花色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純合紅花植株與純合白花植株雜交,F1表型均為粉紅花,F1自交產生F2。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植物花色遺傳屬于不完全顯性B.親本正交與反交得到的F1基因型相同C.F2中紅花與粉紅花雜交的后代表型相同D.F2中粉紅花雜交產生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2:16.ABO血型指紅細胞膜上抗原的類型,控制抗原合成的顯性基因A、B和隱性基因O位于第9號染色體上,如表所示為ABO血型的抗原和抗體類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血型 紅細胞抗原 血清中的抗體O型 無 抗A、抗BA型 A 抗BB型 B 抗AAB型 A、B 無A.ABO血型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AB型血的遺傳屬于不完全顯性C.AB型血與A型血血清混合不出現凝集D.機體產生抗A、抗B不需要受抗原刺激7.某兩性花植物的花朵顏色(紅、粉、白三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紅花植株和白花植株分別只含顯、隱性基因。在開花期,雄蕊花粉落在雌蕊柱頭上時,粉花植株的部分花粉不能形成花粉管,以致無法完成受精作用。當白花植株授以粉花植株的花粉時,子代植株中粉花:白花=1:2。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紅花植株自交,紅花與白花植株雜交的子代均只有紅花植株B.粉花植株產生的含顯性基因的花粉中一半不能完成受精C.粉花植株產生的含顯、隱性基因的卵細胞的數量比為D.粉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紅花植株的數量是白花植株的2倍8.某種植物花的顏色紅花、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分別受D、d基因控制,某基因型為Dd的個體自花授粉,子代中花的顏色紅花:白花=2:1,下列原因不可能是( )A.個體中存在D基因純合致死現象 B.個體中存在d基因純合致死現象C.含有D的雄配子死亡率50% D.含有D的雌配子死亡率50%9.羊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生活在我國北方草原地區的原始居民,就已開始選擇水草豐茂的沿河沿湖地帶牧羊狩獵。如圖為羊的雜交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1與2號羊雜交產下3和4號羊能夠判斷出毛色的顯隱性狀B.4與5號羊雜交產下6和7號羊,表明發生了性狀分離C.如果4與5號羊雜交,總共產下12只小羊,一定是3只黑羊、9只白羊。D.7號羊與一只黑羊雜交,產下的后代中一定會出現黑白毛色的羊10.人的IA、IB、ⅰ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般情況下,基因型ⅱ表現為O型血,IAIA或IAⅰ為A型血,IBIB或IBⅰ為B型血,IAIB為AB型血。以下敘述中錯誤的是( )A.子女之一為A型血時,雙親至少有一方一定是A型血B.雙親之一為AB型血時,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C.子女之一為B型血時,雙親之一有可能是A型血D.雙親之一為O型血時,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11.無尾貓是一種觀賞貓。貓的無尾、有尾是一對相對性狀,其遺傳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為了選育純種的無尾貓,讓無尾貓自由交配多代,但發現每一代中總會出現約1/3的有尾貓,其余均為無尾貓。由此推斷正確的是( )A.貓的有尾性狀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B.自由交配后代出現有尾貓是基因突變所致C.自由交配后代無尾貓中既有雜合子又有純合子D.無尾貓與有尾貓雜交后代中無尾貓約占1/212.玫瑰花是兩性花,在其花色遺傳中,紅花和白花受一對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不考慮突變情況,依據下面的雜交實驗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雜交組合 后代性狀一 紅花A×白花B 全為紅花二 紅花C×紅花D 紅花與白花之比約為3:1A.只有雜交組合二可確定紅、白花的顯隱性關系B.雜交組合二的子代紅花植株中純合子占1/4C.雜交組合二的子代紅花植株自交,所得中Rr占1/3D.紅花C和白花B雜交后代中R和r占比相同13.孔雀魚原產于南美洲,現作為觀賞魚引入世界各國,在人工培育下,孔雀魚產生了許多品系,其中藍尾總系包括淺藍尾、深藍尾和紫尾三個品系??蒲腥藛T選用深藍尾和紫尾品系個體做雜交實驗(相關基因用B、b表示),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F2出現不同尾形魚的現象稱為性狀分離B. 孔雀魚尾巴的性狀表現為不完全顯性,F1的基因型為BbC. 淺藍尾魚測交實驗后代表型及比例是淺藍尾:紫尾=1:1D. F2中深藍尾個體與淺藍尾個體雜交,F3中不會出現紫尾個體二、非選擇題14.水稻花為兩性花,風媒傳粉,花小,雜交育種工作量巨大。水稻的葉鞘顏色受一對遺傳因子A、a控制,且A對a為完全顯性。現有紫葉鞘(甲)和綠葉鞘(乙)兩個純系水稻品種,將甲、乙兩種水稻間行種植。請回答:(1)若要獲得甲品種為父本、乙品種為母本的雜交種子,需對母本植株進行________(操作),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進行套袋隔離。種子成熟后收獲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品種植株上結的種子即為雜交種子。播種這些種子所得的幼苗表型只有1種,若某次實驗的幼苗中出現了不同表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2)若間行種植后自然生長,待種子成熟后,收獲乙品種植株上的種子播種,長出的幼苗將會出現紫葉鞘和綠葉鞘2種表型。①其中_______________是顯性性狀,________________(性狀)幼苗是乙品種植株的自交后代,請用遺傳圖解解釋你的判斷。②由于甲、乙兩品種各有一些不同的優良性狀,研究者欲以此為基礎培育優良雜種水稻。請你設計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案實現甲、乙兩品種間的雜交,獲得雜種植株。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15.玉米是一種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頂部開雄花,下部開雌花。自然狀態下的玉米可以同株異花傳粉(自交),也可以在植株間相互傳粉。圖1為A、B兩棵玉米植株進行了Ⅰ、Ⅱ、Ⅲ三種傳粉實驗,實驗所獲得玉米粒顏色如圖2所示。(1)上述Ⅰ、Ⅱ、Ⅲ三組實驗中能夠判斷玉米粒的顏色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的是______,其中顯性性狀是______。(2)實驗_______為測交實驗,根據孟德爾遺傳規律,后代紫紅色玉米粒:黃色玉米粒=1:1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現有紫紅色玉米粒種子,其中雜合子占1/2,隨機播種,在自然狀態下,F1中雜合子占____。(4)玉米葉綠素的合成受到細胞核中遺傳因子Y和y的控制,在正常光照條件下,遺傳因子組成為YY、Yy的植株葉片分別為深綠色、淺綠色,遺傳因子組成為YY的植株在光照較弱時表現為淺綠色,遺傳因子組成為yy的植株葉片為黃色,三種基因型的植株在遮光條件下均為黃色。現有一淺綠色植株,為確定該植株的遺傳因子組成,請設計遺傳實驗方案,并預期結果及結論。實驗方案:____。結果及結論:①若后代____,說明該植株的遺傳因子組成為YY;②若后代____,說明該植株的遺傳因子組成為Yy。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①A型×O型,若基因組成為IAi×ii,則可能生出ii的O型血,①正確;②A型×B型,若基因組成為IAi×IBi,則可能生出ii的O型血,②正確;③B型×O型,若基因組成為IBi×ii,則可能生出ii的O型血,③正確;④AB型×O型,基因組成是IAIB×ii,不可能生出ii的O型血,④錯誤。故選C。2.答案:A解析:A、紅花與白花金魚草雜交,F1全為粉紅花,說明紅花對白花為不完全顯性,A正確;B、黃色圓形和綠色皺形豌豆雜交,子代都為黃色圓形,則黃色圓形基因對綠色皺形基因完全顯性,B錯誤;C、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F1全為高莖,說明高莖對矮莖是完全顯性,C錯誤;D、對血型分別為A型和B型的夫婦,所生孩子是AB型(IAIB),屬于共顯性,D錯誤。故選A。3.答案:D解析:A、由題意可知,植物的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R和控制,故該植物的花色遺傳遵循分離定律,A正確;B、紅花與白花雜交,F1均為粉紅花,屬于不完全顯性現象,B正確;C、由題意可知,F1自交得到的F2表型及比例為: 紅花:粉紅花:白花=1:2:1。1/4白花 (rr) 自交的后代為1/4白花,粉紅花(Rr)自交的后代中,白花的占比為2/4×1/4=1/8,故F3中白花植株占比為1/8+1/4=3/8,C正確;子代全為紅花,不會出現性D、F2紅花植株自交狀分離現象,D錯誤。故選:D。4.答案:B解析:一般雄配子的數量遠遠多于雌配子數量,所以即使含e基因的雄配子存在致死現象,雄配子的數量也會多于雌配子,A項錯誤;親本產生的雄配子中E:e=3:2,雌配子中E:c=1:1,故F1中三種基因型個體比例應為EE:Ee:ee=(3/5×1/2):(3/5×1/2+2/5×1/2):(2/5×1/2)=3:5:2,B項正確;Ec植株作母本與ee植株雜交,親本產生的雌配子中E:c=1:1,雄配子全為e,故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Ee:ce=1:1,C項錯誤;Ee植株作父本與ee植株雜交,親本產生的雄配子中E:e=3:2,雌配子全為e,故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Ee:ee=3:2,D項錯誤。5.答案:C解析:A、用純合紅花植株與純合白花植株雜交,F1代應該是雜合子,而表現為粉花,說明金魚草紅花與白花的顯隱性關系為不完全顯性,A正確;B、金魚草屬于雌雄同株,不含性染色體,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體上,親本正交與反交得到的F1基因型相同,均為Aa,B正確;C、F2中紅花為純合子AA,粉紅花為雜合子Aa,二者雜交后代有紅花AA,也有粉紅花Aa,表型不同,C錯誤;D、F2中粉紅花是雜合子Aa,雜交產生后代性狀分離比為紅花:粉花:白=1:2:1,D正確。故選C。6.答案:D解析:控制ABO血型的是復等位基因,遵循分離定律,A錯誤;AB型血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屬于共顯性(不完全顯性例子:紅花與白花雜交得到粉花),B錯誤;AB型血的紅細胞表面的B抗原,能與A型血血清中的抗B抗體結合發生凝集反應,C錯誤;分析題意可知機體產生抗A、抗B抗體不需要受抗原刺激,D正確。7.答案:B解析:假定用A/a表示控制花朵顏色的基因,紅花植株和白花植株分別只含顯、隱性基因,因此紅花植株基因型為AA,白花植株基因型為aa,粉花植株基因型為Aa。紅花植株自交,后代全是紅花植株,紅花與白花植株雜交的子代為粉花植株,A錯誤:當白花植株(aa)授以粉花植株(Aa)的花粉時,子代植株中粉花(Aa):白花(aa)=1:2,說明粉花植株產生的花粉類型及比例為A:a=1:2,則含顯性基因的花粉中一半不能完成受精,B正確:據題意可知,粉花植株的部分花粉不能形成花粉管,以致無法完成受精作用,但不影響卵細胞的形成,因此粉花植株(Aa)產生的含顯、隱性基因的卵細胞的數量比為1:1,C錯誤:粉花植株(Aa)自交,產生的雌配子的類型及比例為A:a=1:1,產生的雄配子的類型及比例為A:a=1:2,因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1/2×1/3):(1/2×2/3+1/2×1/3):(1/2×2/3)=1:3:2,紅花:白花=1:2,即子代中白花植株的數量是紅花植株的2倍,D錯誤。8.答案:B解析:A、正常情況下Dd自交,子代DD:Dd:dd=1:2:1,個體中存在D基因純合致死現象,則子代中花的顏色紅花Dd:白花dd=2:1,A正確;B、若個體中存在d基因純合致死現象,則子代全為紅花,B錯誤;C、若含有D的雄配子死亡率50%,即雄配子中D占1/3,d占2/3,雌配子中D、d各占1/2,子代中花的顏色紅花(1-2/3×1/2dd):白花2/3×1/2=2:1,C正確;D、若含有D的雌配子死亡率50%,則雌配子中D占1/3,d占2/3,雄配子中D、d各占1/2,子代中花的顏色紅花(1-2/3×1/2dd):白花2/3×1/2=2:1,D正確。故選B。9.答案:B解析:A、1號和2號分別是白羊和黑羊,兩者雜交子代出現黑羊和白羊,屬于測交實驗,無法判斷顯隱性關系,A錯誤;B、4與5號羊都是白羊,雜交產下6和7號羊,分別是白羊和黑羊,表明發生了性狀分離,且可說明黑色是隱性性狀,B正確;C、設相關基因是A/a,則4號和5號基因型是Aa,如果4與5號羊雜交,子代中黑色:白色比例應為l:3,但該比例是建立在大量數據之上,若只有12只小羊,不一定是3只黑羊、9只白羊,C錯誤;D、7號羊(基因型是1/3AA、2/3Aa)與一只黑羊(aa)雜交,產下的后代中不一定會出現黑白毛色的羊:若基因型7號羊是AA,則子代基因型是Aa,全是白色,D錯誤。故選B。10.答案:A解析:A、若子女之一為A型血時,雙親產生的配子中至少有1個IA,雙親可能一方為AB型(IAIB),另一方為O型(ii),則子女可能為A(IAi)型血,故子女之一為A型血時,雙親不一定有A型血,A錯誤;B、雙親之一為AB型血時,基因型為IAIB,則一定不能生出基因型為ii的O型血孩子,因為雙親之一不能提供基因型為i的配子,B正確;C、子女之一為B型血時,雙親有可能有一位是A(IAi)型血,另一方為AB型,基因型為IAIB,子女基因型為IBi,C正確;D、雙親之一為O型血時,則子女的基因型中一定含有i,故子女不可能是IAIB的AB型血,D正確。故選A。11.答案:D解析:A、無尾貓自由交配后代中出現有尾貓,屬于性狀分離,所以無尾為顯性性狀,有尾性狀為隱性性狀,A錯誤;B、自由交配后代出現有尾貓是等位基因分離的結果,B錯誤;C、無尾貓“自由交配”多代,但發現每一代中總會出現約1/3的有尾貓,其余均為無尾貓,即后代中無尾:有尾=2:1,且每代都會出現這樣的比例,說明無尾是雜合子,純合的無尾貓AA在胚胎時致死,C錯誤;D、假定用A/a表示控制該性狀基因,無尾貓(Aa)與有尾貓(aa)雜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無尾):aa(有尾)=1:1,其中無尾貓約占1/2,D正確。故選D。12.答案:C解析:A、雜交組合一和雜交組合二均可以確定紅為顯性性狀,白花為隱性性狀,A錯誤;B、雜交組合二的親本都為紅花,雜交后代出現了性狀分離,說明親本都是雜合體,基因型均為Rr,子代植株為RR:Rr:rr=1:2:1,雜交組合二的子代紅花植株中純合子占1/3,B錯誤;C、由B項分析可知,雜交組合二的子代紅花植株RR:Rr=1:2,紅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Rr=2/3×2/4=1/3,C正確;D、雜交組合一的親本紅花A和白花B雜交,而后代只有紅花,白花B基因型為rr,雜交組合紅花C基因型為Rr;紅花C和白花B雜交后代為Rr:rr=1:1,則R和r占比不相同,D錯誤。故選C。13.答案:C解析:A、性狀分離指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F1淺藍尾相互雜交,F2出現不同尾形的現象稱為性狀分離,A正確;B、由遺傳圖可知,F1自交,產生的F2表型及比例是深藍尾:淺藍尾:紫尾=1:2:1,所以F1基因型為Bb,F1相互交配得到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2:1,因此孔雀魚尾色的性狀表現為不完全顯性,B正確;C、淺藍尾個體的基因型是Bb,Bb測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1:1,由于無法確定深藍尾和紫尾個體的基因型哪個是BB,哪個是bb,所以測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無法確定,C錯誤;D、F2中深藍尾(BB或bb)與淺藍尾(Bb)雜交,F3中不會出現紫尾(bb或BB),D正確。故選C。14.(1)答案:(人工)去雄并套袋;乙;操作失誤(如沒有全部套袋隔離、母本去雄不徹底等),導致母本發生部分自交解析:若要獲得甲品種為父本、乙品種為母本的雜交種子,需對母本植株進行(人工)去雄并套袋隔離,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進行套袋隔離。種子成熟后收獲乙品種植株(母本)上結的種子即為雜交種子。播種這些種子所得的幼苗表型只有1種,若某次實驗的幼苗中出現了不同表型,原因可能是操作失誤(如沒有全部套袋隔離、母本去雄不徹底等),導致母本發生了部分自交。(2)答案:①紫葉鞘;綠葉鞘;如圖所②將甲、乙兩品種間行種植,令其自然傳粉,收獲乙品種植株上的種子并種植,在苗期根據葉鞘顏色選苗,保留紫葉鞘幼苗即為雜種植株解析:①水稻花為兩性花,風媒傳粉,若間行種植后自然生長,則可發生自交,也可發生雜交。假設紫葉鞘為隱性性狀,則種子成熟后,收獲乙品種植株上的種子播種,長出的幼苗將只會出現綠葉鞘,故紫葉鞘是顯性性狀,綠葉鞘幼苗是乙品種植株的自交后代,遺傳圖解見參考答案。②要實現甲、乙兩品種間的雜交,獲得雜種植株,可將甲、乙兩品種間行種植,令其自然傳粉,收獲乙品種植株上的種子并種植,在苗期根據葉鞘顏色選苗,保留紫葉鞘幼苗即為雜種植株。15.答案:(1)Ⅰ;紫紅色玉米粒(2)Ⅲ;植株A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產生比例為1:1的兩種配子(3)3/8(4)讓該植株自交,將獲得的后代在正常光照條件下培養,觀察其葉片的顏色(測交方案合理亦可)①全部為深綠色植株;②深綠色植株:淺綠色植株:黃色植株=1:2:1解析:(1)Ⅰ為植株A自交,由圖2可知,后代出現紫紅色玉米粒:黃色玉米粒=3:1的性狀分離比,可判斷紫紅色玉米粒為顯性性狀。(2)由以上分析可知,Ⅲ為測交,植株A在形成配子的過程中,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產生了比例相等的兩種配子,因此后代玉米粒紫紅色:黃色=1:1。(3)由題干可知,紫紅色玉米粒中純合子占1/2,雜合子占1/2,隨機播種,玉米可以隨機授粉,紫紅色玉米(設相關遺傳因子為A和a)產生的雌、雄配子均為A:a=3:1,受精后,子代中a a占1/4×1/4=1/16,Aa占2×1/4×3/4=3/8,AA占3/4×3/4=9/16,因此雜合子占3/8。(4)由題中信息可知,該淺綠色植株的遺傳因子組成為Yy或YY,為了確定該植株的遺傳因子組成,可讓該淺綠色植株自交,將獲得的后代在正常光照條件下培養,觀察后代葉片的顏色。若后代均為深綠色植株,則該植株的遺傳因子組成為YY;若后代深綠色植株:淺綠色植株:黃色植株=1:2:1,則該植株的遺傳因子組成為Yy。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