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檢測高三地理注意事項:考生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本試卷共8頁,包含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本次考試時間為75分鐘,滿分100分。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給監考老師。2.答題前,請您務必將自己的學校、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0.5毫米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上。3.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選擇題,請您用黑色字跡的0.5毫來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4.如有作圖需要,可用2B鉛筆作答,并請加黑加粗,描寫清楚。一、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的求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字母代號涂黑(23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揚州的小張同學和身在國外求學的小李同學進行太陽高度變化的線上學習研討。圖1為小李同學繪制的當地一年中晝長最短的一天太陽高度變化示意圖,圖2為同一天小李同學在當地時間15:20拍攝的某景點照片。據此完成1~3題。圖1 圖21.小李同學所在城市最可能是( )A.倫敦 B.悉尼 C.紐約 D.開普敦2.圖2所示時刻影子朝向( )A.西北 B.東北 C.西南 D.東南3.小張同學繪制的同一天揚州太陽高度日變化示意圖與圖1的差異是( )A.①點更高,②③點間距更大 B.①點更低,②③點間距更大C.①點更高,②③點間距更小 D.①點更低,②③點間距更小圖3為某區域地質平面圖,其中輝綠巖為巖漿巖。據此完成4~5題。圖34.圖示地質演化過程中,形成褶皺的次數至少是( )A.0次 B.1次 C.2次 D.3次5.該區域( )A.中部巖層曾受東西方向擠壓 B.花崗巖形成早于輝綠巖C.斷層構造形成于新生代末期 D.S地層可能有恐龍化石拋物線形沙丘是新月形沙丘兩個尖角被植被固定后,迎風坡被風力吹蝕而成的一種風積地貌。在風向一致的情況下,其形態與新月形沙丘相反。圖4示意某地拋物線形沙丘演變過程,圖5為某游客在該地面向東南方向拍攝的拋物線形沙丘照片。據此完成6~8題。圖46.影響新月形沙丘向拋物線形沙丘轉變的關鍵因素是( )A.風力 B.植被 C.降水 D.地形7.圖5中該地主導風向最可能是( )圖5A.西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東南風8.拋物線形沙丘最可能分布在( )A.干早的沙漠內部 B.濕潤的基巖海岸C.半干旱沙漠邊緣 D.半濕潤森林邊緣在空氣中水汽含量不變,保持氣壓一定的情況下,使空氣冷卻達到飽和時的溫度,簡稱露點。蒙古氣旋是發源于蒙古國的溫帶氣旋,春秋季出現頻次最多。圖6為某年4月9日某時刻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天氣圖(單位:hPa)。據此完成9~11題。圖69.蒙古氣旋春秋季出現頻次較多的原因是( )A.冷高壓勢力強大 B.冷暖空氣活動頻繁C.水汽供應更充足 D.空氣干燥風力強勁10.圖示時刻,各站點的天氣特征是( )A.甲地位于低壓槽內,多陰雨B.乙地受暖氣團控制.天氣晴朗C.丙地垂直氣流下沉,多晴天D.丁地受反氣旋控制.風力強勁11.與丙地相比,丁地露點溫度較高的原因是( )A.地勢影響,空氣干燥 B.距海較近,水汽充足C.寒流影響,降溫減濕 D.緯度較高,蒸發量大圖7為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層平均鹽度分布圖。據此完成12~13題。12.圖示海域海水鹽度( )A.從河口向外海遞減 B.從大洋中心向大陸沿岸遞增C.從低緯向高緯遞減 D.從副熱帶海區向南北側遞減13.P、Q附近洋流對流經地區的影響是( )A.P海域鹽度增大 B.Q沿岸降水減少C.P沿岸海霧多發 D.Q海域水溫降低天山和阿爾泰山地區都有垂直分布的四季牧場。當地牧民根據四季變化,在荒漠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草甸、高山草甸間“四季轉場,終年放牧”,讓牡畜吃上最新鮮的“時令美食”。圖8為阿爾泰山、天山垂直自然帶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4~16題。圖814.推測自然帶5、8、9分別是( )A.落葉闊葉林帶荒漠帶荒漠草原帶B.落葉闊葉林帶荒漠草原帶荒漠帶C.山地針葉林帶荒漠帶荒漠草原帶D.山地針葉林帶荒漠草原帶荒漠帶15.兩山地的夏季牧場最可能位于自然帶( )A.3 B.6 C.7 D.816.影響兩山地陰陽坡雪線高度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風力大小 B.坡度陡緩 C.海拔高低 D.水熱組合新城生活空間是指新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各種行為活動所占據的場所和空間。圖9示意2017年我國某大都市某新城生活空間現狀和新城生活空間理想模式。據此完成17~18題。圖917.新城社區的主要功能是( )A.居住 B.商業 C.生產 D.娛樂18.與新城生活空間達到理想模式狀態后不相符的是( )A.居民的就業日趨本地化 B.居民出行方式更加多元C.居民平均出行成本增加 D.居民休閑方式更加豐富布依族聚落廣泛分布于我國西南山區。圖10.為布依族聚落適應當地環境形成的“山一林一村一地一田一水”的人居環境模式,圖11為布依族聚落空間格局。據此完成19~21題。圖10 圖1119.圖中布依族聚落( )A.以河流為核心分布 B.主要集中在山麓地帶C.圍繞城鎮均勻分布 D.分布呈小聚合大分散20.布依族聚落選址利于( )①加強田間管理 ②增加大氣降水 ③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④提高復種指數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布依族聚落與自然協調的關鍵因素是( )A.植被 B.氣候 C.勞動力 D.航運花城農園位于廣州中央商務區,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以現代農業為主題的沉浸式農業科普綜合體。農園設置“種植一生產一展銷—消費—體驗”多環節場景,推動三產融合。圖12示意花城農園的內部分區。據此完成22~23題。圖1222.對“中心商務區綜合體”變身“城央立體綠洲”影響最小的因素是( )A.科技 B.交通 C.市場 D.土地23.廣州市花城農園項目的運營,將( )A.改變居民的膳食結構 B.增加農業從業人口C.推動城鄉高質量融合 D.促進房地產的發展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4分。2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材料一:長白山海拔2100米以上廣布著高山苔原植被。苔原亦稱凍原,地下多永凍層,地表以喜濕耐寒的若蘚和地衣為主。圖13為長白山部分地區等高線地形圖。材料二:長白山天池是我國最大的火山口湖,地下水補給豐富,有學者通過研究推測其中部分地下水來源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質構造復雜、斷裂帶眾多,有“地表河塔與地下水塔”之稱。圖14為長白山天池地下水補給過程示意圖。圖13 圖14(1)分析長白山山地苔原生長的自然條件。(6分)(2)簡述長白山天池的形成過程。(4分)(3)列舉學者推測天池部分地下水來源于青藏高原的主要依據。(6分)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北部主要是牛肉和奶制品生產區,南部主要是葡萄、油橄欖和小麥生產區。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農業地區專業化程度高。羅訥河流域是法國重要的商品農業區,材料一法國位于歐洲西部,海洋性、大陸性、地中海型和山地氣候并存,為農業發材料二:圖15為法國簡圖,圖16為法國農業生產專業化地區分布圖。圖15 圖16(1)分析法國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的原因。(6分)(2)從氣候角度說明羅訥河流域北部和南部農業分布格局的合理性。(8分)(3)簡述法國農業專業化生產的優點。(6分)2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材料一:目前長三角地區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汽車制造業集聚地帶。圖17為2013年至2021年長三角地區汽車制造業專業化優勢區變化圖。材料二:新能源汽車產業與傳統汽車產業、電子和電氣產業密切相關。圖18為2021年長三角地區汽車、電子、電氣三大產業集聚網絡示意圖。圖17 圖18(1)描述長三角地區汽車制造業具有專業化優勢的城市空間分布特征。(6分)(2)寫出長三角地區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最具優勢的城市,并分析原因。(6分)(3)簡述長三角地區汽車制造業企業高度集聚所產生的效益。(6分)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檢測高三地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說明:1.試題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類題型,請按參考答案及評價標準評分。在非選擇題中考生的答案與參考答案相近的,可酌情評分,但不得超過本題所分配的分數。2.考生答案中,中國地名出現錯別字一般不給分;外國地名應以地圖出版社的世界地圖集為依據評分,若出現同音字可酌情給分。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6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D A C B B C C B B B D題號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案 C D A D A C D A A D C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4分。24.共16分(1)緯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長:海拔高,夏季涼爽,常年氣溫低:降水豐沛,全年濕度大:凍土發育,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任答三點得6分)(2)火山多次噴發形成火山口洼地(2分):受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補給,積水成湖(2分)(3)青藏高原冰川、河湖廣布,水資源豐富:地質構造復雜、斷裂帶眾多,地表水滲漏形成地下水:地勢高于長白山天池:地下水通過導水通道補給長白山天池(任答三點得6分)25.(20分)(1)從緯度位置看,受西風帶影響范圍大(2分):從地形角度看,以平原為主利于西風深入(2分):從海陸位置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2分)(2)北部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全年溫和多雨,利于多汁牧草生長,為畜牧業提供飼料(2分):北部受山地氣候影響,多山地牧場(2分)南部以地中海氣候為主,夏季光照充足,利于葡萄、油橄欖等耐旱作物生長(2分):冬季溫和濕潤,利于小麥等作物過冬(2分)(3)因地制宜,利用各地的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條件:利于機械化作業,提高生產效率;便于規模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利于提高農產品品質:推動農業科技的發展。(任答三點得6分)26.(18分)(1)分布不均:空間上成片狀分布:多沿江、沿海分布:多沿交通干線分布:多集中在上海周邊地區:(任答三點得6分)(2)蘇州(2分)汽車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科技發展水平高,電子、電氣企業數量多(配套產業體系完善):臨近市場:高素質勞動力(任答兩點得4分)(3)延長并完善產業鏈(推動區域汽車制造業升級):加強企業間的交流與協作: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強區域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和升級:增加就業機會:帶動區域經濟發展。(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