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一、亞洲的位置和范圍★描圖填圖·描出赤道和80°N緯線、30°E和180°經線,觀察亞洲的緯度位置。·圈出北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觀察它們與亞洲的相對位置。1.位置:(1)半球位置:絕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2)海陸位置: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3)緯度位置:約在北緯81°~南緯11°,地跨熱帶、北溫帶和北寒帶。2.世界第一大洲: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易錯易混】 亞洲的經緯度范圍特點亞洲東西距離最長,但不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亞洲跨緯度最廣,南極洲跨經度最廣。3.亞洲地理分區:按照地理方位分為六個地區,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二、自然環境1.地形、河流:★描圖填圖·填注: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恒河平原。·描出:長江、黃河、恒河、湄公河、鄂畢河。(1)地勢特點: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2)河流特點: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源遠而流長。2.氣候:(1)特點: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季風氣候顯著。(2)分布:★描圖填圖·填注亞洲的氣候類型代號:①熱帶雨林氣候②熱帶季風氣候③熱帶沙漠氣候④亞熱帶季風氣候⑤地中海氣候⑥溫帶大陸性氣候⑦溫帶季風氣候⑧寒帶氣候⑨高原山地氣候(3)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4)季風氣候: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面積最廣、季風特點最典型的地區,容易發生旱澇災害。3.亞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2)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4)世界最大半島:阿拉伯半島。(5)世界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6)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7)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8)世界陸地最低點(-415 m):死海。(9)亞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考點】亞洲自然地理環境間的關系及氣候的分布1.位置對氣候的影響:(1)緯度位置→11°S~81°N,跨緯度最廣的大洲→地跨熱、溫、寒三帶,南北氣溫差異大,氣候復雜多樣。(2)經度位置→東西跨經度廣→東西降水量差異大。(3)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位于亞歐大陸→季風氣候顯著。2.地形、氣候對河流的影響:(1)地勢決定河流流向。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分布。(2)氣候影響河流水量。①亞洲氣候季節變化明顯→河流水量呈季節性變化。②亞洲不同區域氣候不同→河流數量多少及流量不同。3.圖示亞洲氣候分布規律:【典題示范】 (2023·青海學業考)如圖為亞洲水系分布簡圖,讀圖完成1、2題。1.亞洲的河流大多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注入海洋。讀圖可判斷亞洲的地勢特征為(D)A.東西高、中部低 B.東南高、西北低C.南北高、中部低 D.中部高、四周低2.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C)A.四面環海,深受海洋的影響B.注入北冰洋的河流結冰期短C.地形復雜多樣,高原和山地為主D.地跨北寒帶、北溫帶和熱帶,以熱帶為主【解題指南】1.會判斷。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的影響,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2.知特點。亞洲三面環海,西部與歐洲相連;亞洲注入北冰洋的河流緯度高,氣溫低,結冰期長;亞洲地跨北寒帶、北溫帶和熱帶,以北溫帶為主。 (2024·蘭州學業考)亞洲面積巨大,河流眾多。讀亞洲水系簡圖,完成下題。1.一般而言,大河下游的平原地區農業比較發達,但鄂畢河下游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區農業欠發達,其原因是(A)A.緯度較高,熱量不足B.人口稀少,勞動力不足C.流量較小,水源不足D.夏季白晝短,光照不足2.(2023·麗水學業考)斑頭雁每年都要在印度最南端的庫坦古勒姆鳥類保護區與蒙古的車爾蓋查干湖之間遷徙。如圖為斑頭雁遷徙的高度曲線。由此可知斑頭雁(C)A.飛越了非洲大陸B.跨越了南北半球C.翻越了“世界屋脊”D.都飛行在高緯度地區 (2024·湖南學業考)亞洲地域遼闊,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差異顯著。讀亞洲人種分布圖,據此完成3~5題。3.亞洲(B)A.東臨大西洋 B.西連歐洲C.南臨北冰洋 D.北連大洋洲4.亞洲河流有的有結冰期,有的無結冰期,主要原因是亞洲(A)A.地跨北寒帶、北溫帶和熱帶B.地形平坦C.植被類型多樣、覆蓋率較高D.火山眾多5.甲地居民皮膚呈淡黃色、頭發黑直、臉型寬平,他們屬于(C)A.白色人種 B.黑色人種C.黃色人種 D.混血人種 (2024·新疆學業考)亞洲地域十分遼闊,自然環境差異很大。結合西亞地區居民生活景觀圖,完成6、7題。6.亞洲氣候復雜多樣是因為(A)A.緯度廣,跨寒溫熱三帶B.河流眾多,多為外流河C.地域遼闊,跨經度最廣D.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西高東低7.西亞沙特阿拉伯貝都因人(C)A.居住區河湖多,捕魚為生B.平時穿皮毛衣物,坐狗拉雪橇C.居住帳篷,游牧生活D.平時穿寬大袍子利于保暖8.(2023·廣東學業考)【區域合作主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23年5月18—19日,在西安市舉行的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推動了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大格局的構建。中亞是亞歐大陸的中心,處在聯通東西、貫穿南北的十字路口,近年來,中國—中亞油氣合作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增長了數倍,既增加了我國油氣進口的來源,也為中亞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和較大的GDP增長貢獻率。 棉花是喜溫、喜光、耐旱的作物。中亞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產區,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棉田廣布。圖(a)為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氣候資料圖,圖(b)為中亞位置圖。(1)簡述中亞的地形地勢特征。答:中亞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2)簡述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棉花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答: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位于河谷地區,地勢低平;位于河流沿岸,為發展棉花種植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干旱,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利于有機質積累,作物品質高;距海洋較遠,降水少,利于棉花采摘等。(3)從地理位置、交通、能源等方面,說出中亞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答:從地理位置方面分析,中亞是亞歐大陸的中心,處在聯通東西、貫穿南北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優越。從交通方面分析,中亞地區陸上交通便利,有利于與各鄰國進行貿易往來。從能源方面分析,中亞地區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4)中亞與中國的能源合作對雙方意義重大,選擇其中一方說出積極影響。答:對于中亞來說,有利于促進中亞的經濟發展、帶動當地的就業,提高當地居民的經濟收益等;對于我國來說,有利于緩解我國的能源緊張、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等。跟蹤診斷,請使用“高效提分作業”一、亞洲的位置和范圍★描圖填圖·描出赤道和80°N緯線、30°E和180°經線,觀察亞洲的緯度位置。·圈出北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觀察它們與亞洲的相對位置。1.位置:(1)半球位置:絕大部分位于 和 。(2)海陸位置:位于 的東部,北臨 ,東臨太平洋,南臨 。(3)緯度位置:約在北緯81°~南緯11°,地跨 、 和北寒帶。2.世界第一大洲:面積最大、跨 最廣, 最長。【易錯易混】 亞洲的經緯度范圍特點亞洲東西距離最長,但不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亞洲跨緯度最廣,南極洲跨經度最廣。3.亞洲地理分區:按照地理方位分為 個地區,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東亞、東南亞、 、西亞、 、北亞。二、自然環境1.地形、河流:★描圖填圖·填注: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恒河平原。·描出:長江、黃河、恒河、湄公河、鄂畢河。(1)地勢特點:地勢起伏很大, , 。(2)河流特點:多發源于中部 ,呈 流向周邊的海洋,源遠而流長。2.氣候:(1)特點:氣候復雜多樣、 分布廣、 顯著。(2)分布:★描圖填圖·填注亞洲的氣候類型代號:①熱帶雨林氣候②熱帶季風氣候③熱帶沙漠氣候④亞熱帶季風氣候⑤地中海氣候⑥溫帶大陸性氣候⑦溫帶季風氣候⑧寒帶氣候⑨高原山地氣候(3)主要影響因素: 、海陸位置、 。(4)季風氣候:亞洲的 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面積最廣、季風特點最典型的地區,容易發生 災害。3.亞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 。(2)世界最高大的山脈: 。(3)世界最高峰: 。(4)世界最大半島: 。(5)世界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6)世界最大的湖泊: 。(7)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8)世界陸地最低點(-415 m):死海。(9)亞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考點】亞洲自然地理環境間的關系及氣候的分布1.位置對氣候的影響:(1)緯度位置→11°S~81°N,跨緯度最廣的大洲→地跨熱、溫、寒三帶,南北氣溫差異大,氣候復雜多樣。(2)經度位置→東西跨經度廣→東西降水量差異大。(3)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位于亞歐大陸→季風氣候顯著。2.地形、氣候對河流的影響:(1)地勢決定河流流向。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分布。(2)氣候影響河流水量。①亞洲氣候季節變化明顯→河流水量呈季節性變化。②亞洲不同區域氣候不同→河流數量多少及流量不同。3.圖示亞洲氣候分布規律:【典題示范】 (2023·青海學業考)如圖為亞洲水系分布簡圖,讀圖完成1、2題。1.亞洲的河流大多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注入海洋。讀圖可判斷亞洲的地勢特征為( )A.東西高、中部低 B.東南高、西北低C.南北高、中部低 D.中部高、四周低2.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A.四面環海,深受海洋的影響B.注入北冰洋的河流結冰期短C.地形復雜多樣,高原和山地為主D.地跨北寒帶、北溫帶和熱帶,以熱帶為主【解題指南】1.會判斷。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的影響,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2.知特點。亞洲三面環海,西部與歐洲相連;亞洲注入北冰洋的河流緯度高,氣溫低,結冰期長;亞洲地跨北寒帶、北溫帶和熱帶,以北溫帶為主。 (2024·蘭州學業考)亞洲面積巨大,河流眾多。讀亞洲水系簡圖,完成下題。1.一般而言,大河下游的平原地區農業比較發達,但鄂畢河下游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區農業欠發達,其原因是( )A.緯度較高,熱量不足B.人口稀少,勞動力不足C.流量較小,水源不足D.夏季白晝短,光照不足2.(2023·麗水學業考)斑頭雁每年都要在印度最南端的庫坦古勒姆鳥類保護區與蒙古的車爾蓋查干湖之間遷徙。如圖為斑頭雁遷徙的高度曲線。由此可知斑頭雁( )A.飛越了非洲大陸B.跨越了南北半球C.翻越了“世界屋脊”D.都飛行在高緯度地區 (2024·湖南學業考)亞洲地域遼闊,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差異顯著。讀亞洲人種分布圖,據此完成3~5題。3.亞洲( )A.東臨大西洋 B.西連歐洲C.南臨北冰洋 D.北連大洋洲4.亞洲河流有的有結冰期,有的無結冰期,主要原因是亞洲( )A.地跨北寒帶、北溫帶和熱帶B.地形平坦C.植被類型多樣、覆蓋率較高D.火山眾多5.甲地居民皮膚呈淡黃色、頭發黑直、臉型寬平,他們屬于( )A.白色人種 B.黑色人種C.黃色人種 D.混血人種 (2024·新疆學業考)亞洲地域十分遼闊,自然環境差異很大。結合西亞地區居民生活景觀圖,完成6、7題。6.亞洲氣候復雜多樣是因為( )A.緯度廣,跨寒溫熱三帶B.河流眾多,多為外流河C.地域遼闊,跨經度最廣D.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西高東低7.西亞沙特阿拉伯貝都因人( )A.居住區河湖多,捕魚為生B.平時穿皮毛衣物,坐狗拉雪橇C.居住帳篷,游牧生活D.平時穿寬大袍子利于保暖8.(2023·廣東學業考)【區域合作主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23年5月18—19日,在西安市舉行的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推動了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大格局的構建。中亞是亞歐大陸的中心,處在聯通東西、貫穿南北的十字路口,近年來,中國—中亞油氣合作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增長了數倍,既增加了我國油氣進口的來源,也為中亞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和較大的GDP增長貢獻率。 棉花是喜溫、喜光、耐旱的作物。中亞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產區,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棉田廣布。圖(a)為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氣候資料圖,圖(b)為中亞位置圖。(1)簡述中亞的地形地勢特征。 (2)簡述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棉花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 (3)從地理位置、交通、能源等方面,說出中亞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 (4)中亞與中國的能源合作對雙方意義重大,選擇其中一方說出積極影響。 跟蹤診斷,請使用“高效提分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 學生版.docx 第五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