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講 氣候一、氣溫1.冬、夏氣溫分布特點:(1)冬季,我國南北氣溫相差很大。氣溫自南向北逐漸降低,1月0 ℃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2)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青藏高原地區氣溫相對較低,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或地勢)。2.溫度帶的劃分:(1)劃分依據:根據氣溫的南北差異,并結合農業生產實際。(2)溫度帶:從北向南依次是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和青藏高原區。二、降水1.分布特點:(1)空間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2)時間分配:大多數地區的降水集中在4-10月。各地雨季差別很大,一般來說,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年際變化也很大,往往給生產和生活帶來較大影響。2.干濕地區:(1)劃分依據:氣候的干濕狀況,即一個地區年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關系。(2)干濕地區的分布:我國東南部以濕潤、半濕潤區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區為主。(3)劃分界線及主要植被。主要植被 干濕地區 分界線森林 濕潤區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森林、草原過渡地帶 半濕潤區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溫帶草原 半干旱區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植被稀疏 干旱區三、氣候 ★描圖填圖 ·在圖中填注下列氣候類型的代表字母:A溫帶季風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E高原山地氣候 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四、影響因素1.影響我國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2.冬季風和夏季風:項目 源地 風向 特點 影響冬季風 亞歐大陸內部 偏北風 寒冷干燥 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使南北溫差加大夏季風 太平洋和印度洋 東南風 和西南 風 溫暖濕潤 我國大部分地區雨熱同期;自東南向西北降水量越來越少考點 氣溫、降水分布規律,氣候特征及分布1.氣溫分布規律及成因:項 目 特點 成因緯度因素 季風影響冬 季 南北氣 溫差 異大 太陽直射南半球 北 方 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角小,晝較短 受冬季風影響大南 方 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晝較長 受冬季風影響小夏 季 南北普 遍高溫 太陽直射北半球 北 方 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角小,但晝較長 受夏季風影響時間短,晴天多南 方 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但晝比北方短 受夏季風影響時間長,陰雨天多2.降水的分布規律及成因:(1)空間不均: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3.氣候特征及分布地區:氣候類型 氣候特征 分布地區溫帶大陸 性氣候 冬冷夏熱,降水較少,集中在夏季 西北內陸地區氣候類型 氣候特征 分布地區溫帶季 風氣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秦嶺—淮河一線 以北的北方地區亞熱帶 季風氣候 冬季溫和少雨(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 ℃以上),夏季高溫多雨 秦嶺—淮河一線 以南的南方地區熱帶季 風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雨季和旱季 滇、粵、臺三省 南部和海南省高原山 地氣候 四季低溫,有的地區甚至終年被冰雪覆蓋 青藏高原【典題示范】 (2023·隨州學業考)竹子是一種多年生高大禾本科植物,常見于我國南方地區。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2020年延安市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試栽成功了4個品種600多株竹子,使得南泥灣林場也能欣賞“夜深風竹敲秋韻”的意境。下圖是我國部分溫度帶及竹子分布最北界線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下列四個溫度帶中,竹子數量最多且分布范圍最廣的是(A)A.甲 B.乙 C.丙 D.丁2.從氣候條件分析,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試栽成功的竹子應具有的特點是(D)①耐寒 ②耐熱 ③耐濕 ④耐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長沙學業考)五角楓是我國北方重要觀賞樹種,喜溫涼濕潤氣候,入秋后楓葉變成橙黃或紅色,此時為最佳觀賞期。讀圖,完成3、4題。3.五角楓所屬的植被類型是(C)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C.溫帶落葉闊葉林D.亞寒帶針葉林4.圖示城市中,最早進入五角楓最佳觀賞期的是(A)A.哈爾濱 B.沈陽C.北京 D.濟南【解題指南】1.會讀圖。甲為亞熱帶,乙為青藏高原區,丙為暖溫帶,丁為中溫帶,竹子常見于我國南方地區。2.巧分析。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位于北方地區,降水少,緯度高,熱量不足。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試栽成功的竹子應具有耐寒、耐旱的特點。3.知分布。五角楓是我國北方重要觀賞樹種,為溫帶落葉闊葉林。4.會判斷。由材料可知,五角楓入秋后楓葉變成橙黃或紅色,緯度最高的城市——哈爾濱,最早進入五角楓最佳觀賞期。 (2023·常德學業考)夏糧生產涉及國家糧食安全和百姓的糧袋子,夏糧主要是指冬小麥,在我國種植范圍極其廣泛,從收獲時間看,西南麥區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開始陸續收獲;長江中下游麥區5月下旬開始收獲;華北麥區“六一”前后開始大面積收獲,6月下旬基本結束作業;西北麥區最遲,7月中下旬收割完畢。據此回答1~3題。1.影響我國不同麥區冬小麥收割時間差異大的主要因素是(B)A.收割習慣 B.熱量條件C.降水條件 D.地形因素2.據材料推測,下列省份冬小麥收割最遲的是(D)A.云南省 B.湖北省C.河南省 D.甘肅省3.浙江省金華市為了提高農田綜合利用價值,采用“小麥+單季稻”的旱水輪作模式,對比原來只種一季水稻,這樣的種植模式(A)A.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 B.減少了勞動強度C.節約了水資源 D.增加了土壤肥力 (2024·河南學業考)鮮食玉米是人們餐桌上的新寵。云南省芒市的鮮食玉米因可全年供應,受到國內市場青睞。如圖為我國鮮食玉米主要產區及上市時間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4.我國東部地區鮮食玉米上市時間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是(C)A.人類活動 B.地勢高低C.緯度位置 D.海陸位置5.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是芒市鮮食玉米的銷售旺季,原因是該時段的鮮食玉米(B)A.口感品質最佳 B.市場稀缺度高C.銷售價格最低 D.種植省份最多 (2024·連云港學業考)紅樹林是生長在海岸潮間帶的常綠木本植物群落。我國的紅樹林分布在海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浙江等省區。完成6、7題。6.我國紅樹林主要分布在(D)A.中溫帶、寒溫帶 B.暖溫帶、中溫帶C.亞熱帶、暖溫帶 D.熱帶、亞熱帶7.與熱帶雨林相比,紅樹林獨特的環境效益主要體現為(A)A.保護海岸 B.調節氣候C.凈化空氣 D.涵養水源 (2023·北京學業考)分析降水量分布狀況是認識區域差異的重要內容。如圖為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和四地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8~10題。8.我國年降水量(D)A.隨緯度升高而逐漸增加B.沿北緯40°線自東向西遞增C.沿東經120°線自北向南遞減D.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9.四地中(D)A.甲地降水季節變化最大B.乙地雨季最長C.丙地7月降水量最大D.丁地年降水量最大10.乙地為(B)A.烏魯木齊 B.北京 C.武漢 D.廣州11.(2024·廣安學業考)柑橘深受人們的喜愛,它適合生長在氣候比較溫暖濕潤的地區,其中廣安就盛產柑橘。下圖符合廣安氣候類型的是(A)12.(2024·泰安學業考)川劇主要流行于川渝云貴地區,昆曲發源于蘇州昆山,川劇的高亢與昆曲的細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D)A.川劇主要流行于長江中游地區,昆曲流行于長江下游地區B.川劇流行地區為半濕潤區,昆曲流行地區屬于濕潤區C.川劇流行地區地形以高原為主,昆曲流行地區以平原為主D.地理環境不同是造成兩劇種風格差異的重要原因13.(2024·齊齊哈爾學業考)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回答問題。(1)詩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是對我國區域③(填數字)冬季景觀的真實寫照。(2)①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該地區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牦牛。(3)②③地區的地理分界線大致與A-B秦嶺-淮河一線接近。(4)②地區絕大部分位于我國溫度帶中的亞熱帶,主要耕地類型是水田。(5)④地區是我國干旱面積最廣的地區,試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西北地區距海較遠,并且山嶺重重阻隔,濕潤氣流難以到達。(答一條即可)14.(2023·聊城學業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全面系統的部署。讀圖回答問題。(1)結合圖1,歸納該區的降水分布規律。答:由東南向西北遞減。(2)賀蘭山被稱為寧夏平原的“守護神”,試分析原因。答:阻擋了西北地區沙漠向東南推進。(3)圖2黃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溫帶保存最完善的濕地生態系統。近年來,該三角洲的濕地面積增長速度放緩。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原因。答: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成效,黃河的含沙量減少。15.(2023·懷化學業考)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國家公園的首要功能是生態保護,同時為公眾提供親近自然、體驗自然、了解自然以及游憩的機會。2022年12月,我國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材料二 下圖為2021年設立的首批國家公園分布。(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為界;該界線以東大致以種植業為主,以西大致以畜牧業為主。(2)圖中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區域中,沒有首批國家公園分布的是③(填序號),該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3)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位于我國的東北天然林區,該地區植被豐茂,人煙稀少,有利于東北虎豹棲息。(4)哈爾濱的林林寒假去武夷山國家公園度假,乘坐高鐵下車后他明顯感覺到溫度比他家鄉高(高或低),其主要影響因素是緯度位置。(5)暑假,福州的希希去三江源國家公園,火車行駛在青藏鐵路時看到的窗外景觀不可信的是(C)A.雪山連綿,藍天高遠B.羚羊飛奔,牦牛信步C.森林茂密,人跡罕至D,河谷地帶,油菜花開(6)貝貝(男生)和玲玲(女生)暑假前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看到宣傳牌時產生了疑問。如下圖所示,你贊成誰的說法 并說明理由。答:贊同玲玲的說法。理由:熱帶雨林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生態效益,其錢庫是指利用熱帶雨林風光發展旅游業增加居民收入。一、氣溫1.冬、夏氣溫分布特點:(1)冬季,我國南北氣溫相差 。氣溫自南向北逐漸 ,1月0 ℃等溫線大致沿 一線分布。(2)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普遍 。 地區氣溫相對較低,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或地勢)。2.溫度帶的劃分:(1)劃分依據:根據氣溫的南北差異,并結合農業生產實際。(2)溫度帶:從北向南依次是 、中溫帶、 、 、熱帶和 。二、降水1.分布特點:(1)空間分布: 。(2)時間分配:大多數地區的降水集中在 月。各地雨季差別很大,一般來說,南方雨季 ,北方雨季 。年際變化也很大,往往給生產和生活帶來較大影響。2.干濕地區:(1)劃分依據:氣候的干濕狀況,即一個地區年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關系。(2)干濕地區的分布:我國東南部以 、 區為主,西北部以 、 區為主。(3)劃分界線及主要植被。主要植被 干濕地區 分界線濕潤區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森林、草原過渡地帶 半濕潤區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半干旱區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植被稀疏 干旱區三、氣候 ★描圖填圖 ·在圖中填注下列氣候類型的代表字母:A溫帶季風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E高原山地氣候 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 。四、影響因素1.影響我國氣候的因素:主要有 、 和 等。2.冬季風和夏季風:項目 源地 風向 特點 影響冬季風 偏北風 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使南北溫差加大夏季風 和 東南風 和西南 風 我國大部分地區 ;自東南向西北降水量越來越少考點 氣溫、降水分布規律,氣候特征及分布1.氣溫分布規律及成因:項 目 特點 成因緯度因素 季風影響冬 季 南北氣 溫差 異大 太陽直射南半球 北 方 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角小,晝較短 受冬季風影響大南 方 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晝較長 受冬季風影響小夏 季 南北普 遍高溫 太陽直射北半球 北 方 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角小,但晝較長 受夏季風影響時間短,晴天多南 方 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但晝比北方短 受夏季風影響時間長,陰雨天多2.降水的分布規律及成因:(1)空間不均: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3.氣候特征及分布地區:氣候類型 氣候特征 分布地區溫帶大陸 性氣候 冬冷夏熱,降水較少,集中在夏季 西北內陸地區氣候類型 氣候特征 分布地區溫帶季 風氣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秦嶺—淮河一線 以北的北方地區亞熱帶 季風氣候 冬季溫和少雨(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 ℃以上),夏季高溫多雨 秦嶺—淮河一線 以南的南方地區熱帶季 風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雨季和旱季 滇、粵、臺三省 南部和海南省高原山 地氣候 四季低溫,有的地區甚至終年被冰雪覆蓋 青藏高原【典題示范】 (2023·隨州學業考)竹子是一種多年生高大禾本科植物,常見于我國南方地區。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2020年延安市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試栽成功了4個品種600多株竹子,使得南泥灣林場也能欣賞“夜深風竹敲秋韻”的意境。下圖是我國部分溫度帶及竹子分布最北界線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下列四個溫度帶中,竹子數量最多且分布范圍最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從氣候條件分析,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試栽成功的竹子應具有的特點是( )①耐寒 ②耐熱 ③耐濕 ④耐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長沙學業考)五角楓是我國北方重要觀賞樹種,喜溫涼濕潤氣候,入秋后楓葉變成橙黃或紅色,此時為最佳觀賞期。讀圖,完成3、4題。3.五角楓所屬的植被類型是(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C.溫帶落葉闊葉林D.亞寒帶針葉林4.圖示城市中,最早進入五角楓最佳觀賞期的是( )A.哈爾濱 B.沈陽C.北京 D.濟南【解題指南】1.會讀圖。甲為亞熱帶,乙為青藏高原區,丙為暖溫帶,丁為中溫帶,竹子常見于我國南方地區。2.巧分析。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位于北方地區,降水少,緯度高,熱量不足。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試栽成功的竹子應具有耐寒、耐旱的特點。3.知分布。五角楓是我國北方重要觀賞樹種,為溫帶落葉闊葉林。4.會判斷。由材料可知,五角楓入秋后楓葉變成橙黃或紅色,緯度最高的城市——哈爾濱,最早進入五角楓最佳觀賞期。 (2023·常德學業考)夏糧生產涉及國家糧食安全和百姓的糧袋子,夏糧主要是指冬小麥,在我國種植范圍極其廣泛,從收獲時間看,西南麥區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開始陸續收獲;長江中下游麥區5月下旬開始收獲;華北麥區“六一”前后開始大面積收獲,6月下旬基本結束作業;西北麥區最遲,7月中下旬收割完畢。據此回答1~3題。1.影響我國不同麥區冬小麥收割時間差異大的主要因素是( )A.收割習慣 B.熱量條件C.降水條件 D.地形因素2.據材料推測,下列省份冬小麥收割最遲的是( )A.云南省 B.湖北省C.河南省 D.甘肅省3.浙江省金華市為了提高農田綜合利用價值,采用“小麥+單季稻”的旱水輪作模式,對比原來只種一季水稻,這樣的種植模式( )A.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 B.減少了勞動強度C.節約了水資源 D.增加了土壤肥力 (2024·河南學業考)鮮食玉米是人們餐桌上的新寵。云南省芒市的鮮食玉米因可全年供應,受到國內市場青睞。如圖為我國鮮食玉米主要產區及上市時間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4.我國東部地區鮮食玉米上市時間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人類活動 B.地勢高低C.緯度位置 D.海陸位置5.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是芒市鮮食玉米的銷售旺季,原因是該時段的鮮食玉米( )A.口感品質最佳 B.市場稀缺度高C.銷售價格最低 D.種植省份最多 (2024·連云港學業考)紅樹林是生長在海岸潮間帶的常綠木本植物群落。我國的紅樹林分布在海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浙江等省區。完成6、7題。6.我國紅樹林主要分布在( )A.中溫帶、寒溫帶 B.暖溫帶、中溫帶C.亞熱帶、暖溫帶 D.熱帶、亞熱帶7.與熱帶雨林相比,紅樹林獨特的環境效益主要體現為( )A.保護海岸 B.調節氣候C.凈化空氣 D.涵養水源 (2023·北京學業考)分析降水量分布狀況是認識區域差異的重要內容。如圖為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和四地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8~10題。8.我國年降水量( )A.隨緯度升高而逐漸增加B.沿北緯40°線自東向西遞增C.沿東經120°線自北向南遞減D.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9.四地中( )A.甲地降水季節變化最大B.乙地雨季最長C.丙地7月降水量最大D.丁地年降水量最大10.乙地為( )A.烏魯木齊 B.北京 C.武漢 D.廣州11.(2024·廣安學業考)柑橘深受人們的喜愛,它適合生長在氣候比較溫暖濕潤的地區,其中廣安就盛產柑橘。下圖符合廣安氣候類型的是( )12.(2024·泰安學業考)川劇主要流行于川渝云貴地區,昆曲發源于蘇州昆山,川劇的高亢與昆曲的細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川劇主要流行于長江中游地區,昆曲流行于長江下游地區B.川劇流行地區為半濕潤區,昆曲流行地區屬于濕潤區C.川劇流行地區地形以高原為主,昆曲流行地區以平原為主D.地理環境不同是造成兩劇種風格差異的重要原因13.(2024·齊齊哈爾學業考)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回答問題。(1)詩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是對我國區域 (填數字)冬季景觀的真實寫照。(2)①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第 級階梯,該地區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 。(3)②③地區的地理分界線大致與A-B - 一線接近。(4)②地區絕大部分位于我國溫度帶中的 帶,主要耕地類型是 。(5)④地區是我國干旱面積最廣的地區,試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答一條即可)14.(2023·聊城學業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全面系統的部署。讀圖回答問題。(1)結合圖1,歸納該區的降水分布規律。 (2)賀蘭山被稱為寧夏平原的“守護神”,試分析原因。 (3)圖2黃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溫帶保存最完善的濕地生態系統。近年來,該三角洲的濕地面積增長速度放緩。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原因。 15.(2023·懷化學業考)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國家公園的首要功能是生態保護,同時為公眾提供親近自然、體驗自然、了解自然以及游憩的機會。2022年12月,我國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材料二 下圖為2021年設立的首批國家公園分布。(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以 -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為界;該界線以東大致以種植業為主,以西大致以 為主。(2)圖中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區域中,沒有首批國家公園分布的是 (填序號),該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是 。(3)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位于我國的 天然林區,該地區植被豐茂,人煙稀少,有利于東北虎豹棲息。(4)哈爾濱的林林寒假去武夷山國家公園度假,乘坐高鐵下車后他明顯感覺到溫度比他家鄉 (高或低),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5)暑假,福州的希希去三江源國家公園,火車行駛在青藏鐵路時看到的窗外景觀不可信的是( )A.雪山連綿,藍天高遠B.羚羊飛奔,牦牛信步C.森林茂密,人跡罕至D,河谷地帶,油菜花開(6)貝貝(男生)和玲玲(女生)暑假前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看到宣傳牌時產生了疑問。如下圖所示,你贊成誰的說法 并說明理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章 第二講 氣候 - 學生版.docx 第十章 第二講 氣候.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