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中東★描圖填圖 ·在圖中描繪北回歸線。 ·在圖中填注:a土耳其海峽、b蘇伊士運河、c霍爾木茲海峽、d波斯灣的代表字母。1.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1)兩洋:A 和大西洋。(2)三洲:B ,C ,D 。(3)五海:① ,② ,③ ,④ ,⑤ 。【易錯易混】1.東南亞與中東的地理位置東南亞——“十字路口”的位置;中東——“三洲五海之地”。2.里海不是海,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同時也是咸水湖。2.范圍:包括 的大部分和非洲的 。【易錯易混】 中東與西亞的范圍中東地區主要包括阿富汗之外的西亞各國以及北非的埃及,即中東=西亞-阿富汗+埃及。3.世界石油寶庫:(1)地位: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石油最多、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2)主要分布: 。(3)主要產油國:E 、F科威特、G阿拉伯聯合酋長國、H 、J 等。(4)石油輸出:波斯灣→ 霍爾木 茲海峽→ → 向東經 海峽、太平洋到 地區向西 經紅海、 、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 大西洋→歐洲西部和經4.匱乏的水資源:主要屬于 氣候,氣候干燥,河流稀少。二、歐洲西部★描圖填圖 ·在圖中描繪40°N,60°N緯線和北極圈。 ·在圖中填注:大西洋、地中海、阿爾卑斯山脈。1.地理位置:(1)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40°N~60°N,屬于 (高、中、低)緯度地區;主要位于五帶中的 。(2)海陸位置:位于歐洲的西半部,北臨 、西臨大西洋、南臨 。2.地形、氣候:(1)地形:以 為主,北部 山脈;中部 平原、 平原;南部 山脈。(2)氣候:大西洋沿岸地區屬于 氣候;內陸地區屬于 氣候;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區屬于 氣候;北冰洋沿岸地區屬于 氣候。3.發達的經濟:(1)工業: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工業工藝精, 多。(2)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 ,但生產水平高,自動化程度 ,以 為主,稱牧草為“ ”。(3)服務業:體系完善,服務質量優,產值大,成為國民經濟的 。(4)繁榮的旅游業。①旅游勝地舉例:峽灣風光荷蘭波蘭華沙 肖邦雕塑巴黎 盧浮宮博物館英國倫敦阿爾卑斯山滑雪場意大利羅馬 古斗獸場西班牙 地中海沿岸陽光沙灘希臘 奧林匹克遺址公園②發展優勢: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較多,游憩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多數國家使用統一貨幣—— ,跨國旅游過境方便; 發達,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易錯易混】歐洲西部人口增長與人口密度人口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但卻是世界人口稠密區之一。三、撒哈拉以南非洲1.位置、范圍:(1)范圍:絕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以南。(2)位置:絕大部分地處 ;西瀕 ,東臨 。2.地形、氣候:(1)地形:以 為主。(2)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主要有 氣候、 氣候、 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其中 氣候分布最廣。3.居民、文化:是 的故鄉,黑種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樂、繪畫、雕刻等方面的天賦。4.快速發展的經濟:(1)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①礦產資源寶庫:種類多,儲量大。 、 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②豐富的生物資源:是 、椰棗、油棕和 的原產地。(2)經濟特點:出口 產品,進口 ,在國際貿易中處于 地位。進入21世紀,經濟增長迅速,如肯尼亞發展花卉業和旅游業,成為非洲最大的鮮花出口國和著名的旅游國家。(3)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占領和掠奪。5.人口、糧食與環境:(1)人口自然增長率:非洲居世界各大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則更高。(2)農業生產:長期以來,農牧業生產落后,農產品產量很低, 成為該地區普遍遇到的問題。(3)環境問題:氣候干燥, 和土地荒漠化加劇,生態環境逐步惡化。四、澳大利亞1.地理位置:(1)緯度位置:主要位于10°S~40°S, 穿過中部,屬于 和 。(2)海陸位置:西部和南部臨 ,東部和北部臨 ,是世界上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2.三大地形區:西部 、中部 、東部 。3.世界活化石博物館:(1)特有生物(2)形成原因:澳大利亞大陸很早與其他大陸分離,海洋阻斷了物種的交流,自然環境單一,物種進化緩慢。4.“騎在羊背上的國家”:(1)別稱由來:是世界上放養 數量和出口 最多的國家。(2)三大牧羊帶:由東南和西南沿海向內陸依次為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帶和 帶。5.“坐在礦車上的國家”:(1)別稱由來: 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很大。(2)豐富的礦產資源:品種 、儲量大、品質 、埋藏淺、易開采。(3)主要工業部門: 業、 業。(4)礦產品出口: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銷往 、印度、 、韓國等亞洲國家。(5)支柱產業:20世紀70年代以來, 業發展迅速,成為經濟支柱。考點 自然環境與經濟1.中東的自然資源與經濟:(1)石油與經濟。(2)水資源與經濟。2.歐洲西部的自然環境與畜牧業:【典題示范】 (2024·廣西學業考)西亞地區航空業發達,有多條連接全球各地的航線。為增加上座率、避免長距離飛行,一些航空公司常采用中轉聯程的運輸方式,即旅客可先到達西亞地區的機場,再換乘另一架飛機前往目的地。下圖為西亞地區主要國際樞紐機場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西亞地區航空業發達的主要優勢條件包括( )①全年氣候濕潤,風景優美如畫②未利用土地多,易建大型機場③石油資源豐富,燃料成本低廉④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優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為吸引旅客,西亞地區的一些航空公司為旅客免費提供一晚的酒店住宿。當地因此直接獲利最大的產業是( )A.畜牧業 B.倉儲業 C.旅游業 D.冶金業 (2023·濱州學業考)歐洲西部因其獨特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使其成為世界上乳畜業發達的地區。讀歐洲西部地形圖和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3、4題。3.以下對本區域河流特征分析,正確的是( )A.多長河,流速快,水能豐富B.多季節性河流,含沙量大C.水流平穩,利于航運D.地中海沿岸的河流沒有明顯的汛期4.該地乳畜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 )A.位于太平洋沿岸,利于濕潤氣流深入B.經濟發達,居民收入高,購買力強C.地形以高原為主,城市、人口密集D.氣候溫和濕潤,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解題指南】1.會讀圖。西亞地區航空業發達的主要優勢條件包括:②荒漠面積大,未利用土地多,易建大型機場;③石油資源豐富,燃料成本低廉;④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優越;西亞地區全年炎熱干燥,沙漠廣布。2.會分析。酒店住宿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旅游業緊密相關。與畜牧業、倉儲業、冶金業無關。3.析特征。歐洲西部地形平坦,水流平緩,水流落差并不大,水能并不豐富;歐洲西部受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影響,全年濕潤,所以河流無斷流現象,且流經地區水土流失很少,河流含沙量也小;歐洲西部全年濕潤,降水均勻,所以河流水流平穩,利于航運;歐洲西部的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以冬汛為主。4.會判斷。歐洲西部位于大西洋沿岸,并不瀕臨太平洋;經濟不屬于自然條件;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歐洲西部常年受北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全年溫和濕潤,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所以乳畜業發達。 (2024·云南學業考)西亞地區沖突不斷,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讀西亞地區示意圖,完成1、2題。1.西亞地區沖突不斷的主要原因是( )①戰略位置重要 ②搶占水資源③經濟發展差異 ④爭奪石油資源⑤人種的差異 ⑥民族、宗教差異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2.近年來,西亞各國的措施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是( )A.氣候干旱,晴天多,積極開發太陽能B.不使用石油資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C.大面積植樹造林,提高植被覆蓋率D.大規模抽取地下水,發展灌溉農業 (2024·臨沂學業考)“麥麥高鐵”見證“中國智慧”,為沙特阿拉伯人民帶來美好生活。下圖為沙特阿拉伯氣候類型及麥麥高鐵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沙特阿拉伯的人種和語言主要是( )A.白種人,英語 B.黑種人,英語C.黃種人,阿拉伯語 D.白種人,阿拉伯語4.修建麥麥高鐵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有( )A.地勢高峻,高寒缺氧B.高溫缺水,風沙侵襲C.靠近海洋,臺風頻發D.炎熱多雨,洪澇多發 (2023·雅安學業考)讀某區域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完成5~7題。5.圖示區域是( )A.東南亞 B.中東C.撒哈拉以南非洲 D.歐洲西部6.圖中四地全年溫和濕潤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7.在乙地域內最可能欣賞到的景觀是( )A.茂密的雨林 B.廣闊的溫帶草場C.美麗的峽灣風光 D.成片的橡膠林 (2023·太原學業考)據澳大利亞報道,2023年墨爾本市人口100多年來首次超過悉尼市,成為澳大利亞最大城市。下圖示意澳大利亞人口、城市分布,完成8~10題。8.從地理位置看,澳大利亞( )A.獨占一個大陸 B.地處南寒帶C.被北回歸線穿過 D.東臨大西洋9.墨爾本和悉尼均分布在( )A.西南部沿海地區 B.中部內陸地區C.東南部沿海地區 D.南部沿海地區10.澳大利亞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區的有利條件是( )A.氣候高溫多雨 B.河湖星羅棋布C.海上交通便利 D.地形以高原為主11.(2024·江西學業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約2 000萬年前,原本相連的非洲大陸與阿拉伯半島分離,紅海因此誕生。隨著蘇伊士運河的開通,紅海—地中海航線成為印度洋與大西洋間重要的海運通道,相比于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航線,航程縮短了5 500~8 000千米,運輸成本顯著降低。歐洲西部發達國家眾多,石油需求量大,每年通過上述兩條航線大量進口石油。下圖示意世界局部區域。(1)簡述紅海的形成原因,并說出其面積變化趨勢。 (2)簡析歐洲西部國家從波斯灣地區大量進口石油的原因。 (3)說出與繞道好望角相比,油輪走紅海—地中海航線的優勢。 12.(2024·陜西學業考)如圖為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位置示意及兩國簡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區域認知】(1)比較兩國地理位置特點和自然環境特征。國家 匈牙利 塞爾維亞位置 地處 緯度地區、內陸國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地形 平原為主 北部平原,南部山地河流 有 河(填河流名稱)穿過【區域分析】 匈牙利屬于中等發達國家,是第一個與我國簽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其首都布達佩斯位于歐洲中心,建有我國首家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2)簡要分析我國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建在布達佩斯的有利條件。 【區域評價】 “多瑙走廊”是指塞爾維亞首都東部的快速公路,是歐洲國家路網的重要支線,屬中塞兩國“一帶一路”共建項目,沿線有許多文化歷史遺跡和豐富的礦產資源,建成后將打通塞爾維亞東部地區交通瓶頸。目前,項目沿線的停車場、加油站正在加緊建設。(3)說明“多瑙走廊”的建設對塞爾維亞及周邊地區發展的意義。 13.(2024·云南學業考)讀非洲農業用地分布示意圖及資料卡,回答下列問題。資料卡非洲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大洲。非盟表示,非洲人口到2050年預計將達25億。(1)從圖中可見,非洲農業以 業為主,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 氣候區。(2)非洲在圖示地區建設生態防護林帶,是為了防治 (生態環境問題),對該地區農業生產具有積極意義。(3)撒哈拉以南非洲糧食供應不足,從人口和氣候角度分析主要原因。 (4)我國在非洲建立了多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說出其對當地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答一點) 14.(2024·湖南學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氫能是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澳大利亞、日本優勢互補,合作研究褐煤制氫。下圖示意澳大利亞褐煤分布。褐煤的“前世今生”(1)褐煤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亞的 (填方位)部沿海地區。根據海陸變遷的相關理論,結合澳大利亞褐煤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這一事實,推斷這里曾經是 。褐煤的“涅槃重生”(2)褐煤制氫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資金、技術等。在合作研究褐煤制氫的過程中,澳大利亞主要提供褐煤,日本主要提供 。褐煤的開發爭議 “褐煤制氫”項目為澳大利亞創造了400多個本土工作崗位,可帶來80億澳元的經濟價值,但制氫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煙塵和有害氣體。(3)當地居民強烈要求澳大利亞政府停止“褐煤制氫”項目。你是否贊成,并說出你的理由。第七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一、中東★描圖填圖 ·在圖中描繪北回歸線。 ·在圖中填注:a土耳其海峽、b蘇伊士運河、c霍爾木茲海峽、d波斯灣的代表字母。1.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1)兩洋:A印度洋和大西洋。(2)三洲:B亞洲,C非洲,D歐洲。(3)五海:①里海,②阿拉伯海,③紅海,④地中海,⑤黑海。【易錯易混】1.東南亞與中東的地理位置東南亞——“十字路口”的位置;中東——“三洲五海之地”。2.里海不是海,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同時也是咸水湖。2.范圍:包括西亞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易錯易混】 中東與西亞的范圍中東地區主要包括阿富汗之外的西亞各國以及北非的埃及,即中東=西亞-阿富汗+埃及。3.世界石油寶庫:(1)地位: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石油最多、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2)主要分布: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3)主要產油國:E沙特阿拉伯、F科威特、G阿拉伯聯合酋長國、H伊朗、J伊拉克等。(4)石油輸出:波斯灣→ 霍爾木 茲海峽→ 印度洋→ 向東經馬六甲海峽、太平洋到東亞地區向西 經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 大西洋→歐洲西部和北美洲經好望角4.匱乏的水資源:主要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燥,河流稀少。二、歐洲西部★描圖填圖 ·在圖中描繪40°N,60°N緯線和北極圈。 ·在圖中填注:大西洋、地中海、阿爾卑斯山脈。1.地理位置:(1)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40°N~60°N,屬于中(高、中、低)緯度地區;主要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2)海陸位置:位于歐洲的西半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2.地形、氣候:(1)地形:以平原為主,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山脈;中部西歐平原、波德平原;南部阿爾卑斯山脈。(2)氣候:大西洋沿岸地區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內陸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區屬于地中海氣候;北冰洋沿岸地區屬于寒帶氣候。3.發達的經濟:(1)工業: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工業工藝精,工業中心多。(2)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較小,但生產水平高,自動化程度高,以畜牧業為主,稱牧草為“綠色金子”。(3)服務業:體系完善,服務質量優,產值大,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4)繁榮的旅游業。①旅游勝地舉例:挪威 峽灣風光荷蘭 風車波蘭華沙 肖邦雕塑法國巴黎 盧浮宮博物館英國倫敦 白金漢宮瑞士 阿爾卑斯山滑雪場意大利羅馬 古斗獸場西班牙 地中海沿岸陽光沙灘希臘 奧林匹克遺址公園②發展優勢: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較多,游憩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多數國家使用統一貨幣——歐元,跨國旅游過境方便;交通發達,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易錯易混】歐洲西部人口增長與人口密度人口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但卻是世界人口稠密區之一。三、撒哈拉以南非洲1.位置、范圍:(1)范圍:絕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2)位置:絕大部分地處熱帶;西瀕大西洋,東臨印度洋。2.地形、氣候:(1)地形:以高原為主。(2)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主要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其中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3.居民、文化:是黑種人的故鄉,黑種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樂、繪畫、雕刻等方面的天賦。4.快速發展的經濟:(1)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①礦產資源寶庫:種類多,儲量大。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②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咖啡樹、椰棗、油棕和香蕉的原產地。(2)經濟特點: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進入21世紀,經濟增長迅速,如肯尼亞發展花卉業和旅游業,成為非洲最大的鮮花出口國和著名的旅游國家。(3)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占領和掠奪。5.人口、糧食與環境:(1)人口自然增長率:非洲居世界各大洲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則更高。(2)農業生產:長期以來,農牧業生產落后,農產品產量很低,糧食供應不足成為該地區普遍遇到的問題。(3)環境問題:氣候干燥,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劇,生態環境逐步惡化。四、澳大利亞1.地理位置:(1)緯度位置:主要位于10°S~40°S,南回歸線穿過中部,屬于熱帶和南溫帶。(2)海陸位置:西部和南部臨印度洋,東部和北部臨太平洋,是世界上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2.三大地形區: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3.世界活化石博物館:(1)特有生物(2)形成原因:澳大利亞大陸很早與其他大陸分離,海洋阻斷了物種的交流,自然環境單一,物種進化緩慢。4.“騎在羊背上的國家”:(1)別稱由來: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2)三大牧羊帶:由東南和西南沿海向內陸依次為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和粗放牧羊帶。5.“坐在礦車上的國家”:(1)別稱由來:礦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很大。(2)豐富的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品質優、埋藏淺、易開采。(3)主要工業部門:采礦業、冶金業。(4)礦產品出口: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銷往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5)支柱產業:20世紀70年代以來,服務業發展迅速,成為經濟支柱。考點 自然環境與經濟1.中東的自然資源與經濟:(1)石油與經濟。(2)水資源與經濟。2.歐洲西部的自然環境與畜牧業:【典題示范】 (2024·廣西學業考)西亞地區航空業發達,有多條連接全球各地的航線。為增加上座率、避免長距離飛行,一些航空公司常采用中轉聯程的運輸方式,即旅客可先到達西亞地區的機場,再換乘另一架飛機前往目的地。下圖為西亞地區主要國際樞紐機場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西亞地區航空業發達的主要優勢條件包括(D)①全年氣候濕潤,風景優美如畫②未利用土地多,易建大型機場③石油資源豐富,燃料成本低廉④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優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為吸引旅客,西亞地區的一些航空公司為旅客免費提供一晚的酒店住宿。當地因此直接獲利最大的產業是(C)A.畜牧業 B.倉儲業 C.旅游業 D.冶金業 (2023·濱州學業考)歐洲西部因其獨特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使其成為世界上乳畜業發達的地區。讀歐洲西部地形圖和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3、4題。3.以下對本區域河流特征分析,正確的是(C)A.多長河,流速快,水能豐富B.多季節性河流,含沙量大C.水流平穩,利于航運D.地中海沿岸的河流沒有明顯的汛期4.該地乳畜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D)A.位于太平洋沿岸,利于濕潤氣流深入B.經濟發達,居民收入高,購買力強C.地形以高原為主,城市、人口密集D.氣候溫和濕潤,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解題指南】1.會讀圖。西亞地區航空業發達的主要優勢條件包括:②荒漠面積大,未利用土地多,易建大型機場;③石油資源豐富,燃料成本低廉;④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優越;西亞地區全年炎熱干燥,沙漠廣布。2.會分析。酒店住宿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旅游業緊密相關。與畜牧業、倉儲業、冶金業無關。3.析特征。歐洲西部地形平坦,水流平緩,水流落差并不大,水能并不豐富;歐洲西部受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影響,全年濕潤,所以河流無斷流現象,且流經地區水土流失很少,河流含沙量也小;歐洲西部全年濕潤,降水均勻,所以河流水流平穩,利于航運;歐洲西部的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以冬汛為主。4.會判斷。歐洲西部位于大西洋沿岸,并不瀕臨太平洋;經濟不屬于自然條件;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歐洲西部常年受北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全年溫和濕潤,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所以乳畜業發達。 (2024·云南學業考)西亞地區沖突不斷,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讀西亞地區示意圖,完成1、2題。1.西亞地區沖突不斷的主要原因是(B)①戰略位置重要 ②搶占水資源③經濟發展差異 ④爭奪石油資源⑤人種的差異 ⑥民族、宗教差異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2.近年來,西亞各國的措施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是(A)A.氣候干旱,晴天多,積極開發太陽能B.不使用石油資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C.大面積植樹造林,提高植被覆蓋率D.大規模抽取地下水,發展灌溉農業 (2024·臨沂學業考)“麥麥高鐵”見證“中國智慧”,為沙特阿拉伯人民帶來美好生活。下圖為沙特阿拉伯氣候類型及麥麥高鐵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沙特阿拉伯的人種和語言主要是(D)A.白種人,英語 B.黑種人,英語C.黃種人,阿拉伯語 D.白種人,阿拉伯語4.修建麥麥高鐵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有(B)A.地勢高峻,高寒缺氧B.高溫缺水,風沙侵襲C.靠近海洋,臺風頻發D.炎熱多雨,洪澇多發 (2023·雅安學業考)讀某區域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完成5~7題。5.圖示區域是(D)A.東南亞 B.中東C.撒哈拉以南非洲 D.歐洲西部6.圖中四地全年溫和濕潤的是(B)A.甲 B.乙 C.丙 D.丁7.在乙地域內最可能欣賞到的景觀是(B)A.茂密的雨林 B.廣闊的溫帶草場C.美麗的峽灣風光 D.成片的橡膠林 (2023·太原學業考)據澳大利亞報道,2023年墨爾本市人口100多年來首次超過悉尼市,成為澳大利亞最大城市。下圖示意澳大利亞人口、城市分布,完成8~10題。8.從地理位置看,澳大利亞(A)A.獨占一個大陸 B.地處南寒帶C.被北回歸線穿過 D.東臨大西洋9.墨爾本和悉尼均分布在(C)A.西南部沿海地區 B.中部內陸地區C.東南部沿海地區 D.南部沿海地區10.澳大利亞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區的有利條件是(C)A.氣候高溫多雨 B.河湖星羅棋布C.海上交通便利 D.地形以高原為主11.(2024·江西學業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約2 000萬年前,原本相連的非洲大陸與阿拉伯半島分離,紅海因此誕生。隨著蘇伊士運河的開通,紅海—地中海航線成為印度洋與大西洋間重要的海運通道,相比于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航線,航程縮短了5 500~8 000千米,運輸成本顯著降低。歐洲西部發達國家眾多,石油需求量大,每年通過上述兩條航線大量進口石油。下圖示意世界局部區域。(1)簡述紅海的形成原因,并說出其面積變化趨勢。答:板塊張裂,逐漸擴大。(2)簡析歐洲西部國家從波斯灣地區大量進口石油的原因。答:歐洲西部石油需求量大;波斯灣地區石油資源豐富。(3)說出與繞道好望角相比,油輪走紅海—地中海航線的優勢。答:航行里程短;航行時間短;消耗燃料少;運輸成本低。12.(2024·陜西學業考)如圖為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位置示意及兩國簡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區域認知】(1)比較兩國地理位置特點和自然環境特征。國家 匈牙利 塞爾維亞位置 地處中緯度地區、內陸國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地形 平原為主 北部平原,南部山地河流 有多瑙河(填河流名稱)穿過【區域分析】 匈牙利屬于中等發達國家,是第一個與我國簽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其首都布達佩斯位于歐洲中心,建有我國首家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2)簡要分析我國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建在布達佩斯的有利條件。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經濟較為發達;國家政策的支持。【區域評價】 “多瑙走廊”是指塞爾維亞首都東部的快速公路,是歐洲國家路網的重要支線,屬中塞兩國“一帶一路”共建項目,沿線有許多文化歷史遺跡和豐富的礦產資源,建成后將打通塞爾維亞東部地區交通瓶頸。目前,項目沿線的停車場、加油站正在加緊建設。(3)說明“多瑙走廊”的建設對塞爾維亞及周邊地區發展的意義。答:可以開發當地旅游潛力;增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聯通性;可以促進礦產資源的開發,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當地投資環境等。13.(2024·云南學業考)讀非洲農業用地分布示意圖及資料卡,回答下列問題。資料卡非洲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大洲。非盟表示,非洲人口到2050年預計將達25億。(1)從圖中可見,非洲農業以畜牧業為主,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熱帶沙漠氣候區。(2)非洲在圖示地區建設生態防護林帶,是為了防治土地荒漠化(生態環境問題),對該地區農業生產具有積極意義。(3)撒哈拉以南非洲糧食供應不足,從人口和氣候角度分析主要原因。答:人口:人口眾多,增長快。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為主,降水不穩定,旱災頻發。(4)我國在非洲建立了多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說出其對當地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答一點)答: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提高經濟收入;增加糧食產量。14.(2024·湖南學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氫能是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澳大利亞、日本優勢互補,合作研究褐煤制氫。下圖示意澳大利亞褐煤分布。褐煤的“前世今生”(1)褐煤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亞的南(填方位)部沿海地區。根據海陸變遷的相關理論,結合澳大利亞褐煤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這一事實,推斷這里曾經是海洋。褐煤的“涅槃重生”(2)褐煤制氫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資金、技術等。在合作研究褐煤制氫的過程中,澳大利亞主要提供褐煤,日本主要提供資金、技術等。褐煤的開發爭議 “褐煤制氫”項目為澳大利亞創造了400多個本土工作崗位,可帶來80億澳元的經濟價值,但制氫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煙塵和有害氣體。(3)當地居民強烈要求澳大利亞政府停止“褐煤制氫”項目。你是否贊成,并說出你的理由。答:贊成關閉,因為制氫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煙塵和有害氣體,破壞了生態環境,危害了身體健康。反對關閉,因為該項目促進了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七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 - 學生版.docx 第七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