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疆域★描圖填圖 ·在圖中描繪北回歸線、50°N緯線。 ·在圖中填注:(1)鄰國:俄羅斯、朝鮮、印度、越南。(2)臨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3)首都:北京。·用陰影描繪出家鄉所在的省級行政區域。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 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大部分位于 ,南部部分地區位于 東部、 西岸【易錯易混】我國南北跨緯度雖廣,但沒有寒帶,只有溫帶和熱帶范圍。2.地理位置的優越性:(1)緯度位置的優越性。(2)海陸位置的優越性。3.領土四至:甲 最北端 黑龍江省漠河市北端的乙 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島中的丙 最東端 黑龍江省 與 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丁 最西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4.海陸兼備的大國:二、行政區劃1.三級行政區劃: (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市、自治縣)、 (鎮、民族鄉)。2.省級行政區域:共 個。包括 個省、 個自治區、 個直轄市、 個特別行政區。3.34個省級行政區域:黃河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 (9個) 名稱:A 省、B 省、C甘肅省、D寧夏回族自治區、E 、F山西省、G 省、H河南省、I 省長江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 (11個) 簡稱:A青、B川、J藏、K云或滇、L 、M 、N 、O贛、P皖、Q蘇、R沿海的省級行政區 (14個) 行政中心:沈陽、石家莊、天津、I 、Q 、R 、S 、T福州、a 、U廣州、香港、澳門、b 、V南寧邊疆的省級行政區(9個) 名稱: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C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J 、K 省、V廣西壯族自治區北回歸線穿過的省級行政區(4個) 簡稱(自西向東):K云或滇、V桂、U 、a三、人口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人口總數為14.12億(不包括港、澳、臺),約占世界人口的1/5。2.基本國策: 。3.地區分布不均:以 一線為界,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考點一 省級行政區域的輪廓、簡稱與分布1.形象記憶:2.方位查找:在閱讀地圖時,可把我國分成東北、西北、西南等幾大方位,看其包括的省級行政區域,分片記憶我國省級行政區。【典題示范】 (2023·雅安學業考)受氣候、物產等影響,不同區域的飲食文化不同。在清朝初年,我國就形成了川菜、魯菜、淮揚菜、粵菜四大傳統菜系,讀我國四大傳統菜系集中分布區示意圖,完成1、2題。1.粵菜主要集中分布在圖中的(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2.四大傳統菜系中,既有南方菜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特點,且以河湖水產為主要食材的是( )A.川菜 B.魯菜C.淮揚菜 D.粵菜【解題指南】1.會讀圖。①為四川省,簡稱川或蜀;②為山東省,簡稱魯;③為江蘇省,簡稱蘇;④為廣東省,簡稱粵?;洸酥饕蟹植荚冖軓V東省。2.會分析。江蘇省位于南北方交界處,且河湖眾多,所以淮揚菜既有南方菜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特點,且以河湖水產為主要食材。考點二 地理位置1.描述區域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東、西半球;南、北半球。(2)經緯度位置:具體的經緯度;某地的經緯度范圍;位置所處特殊經緯線或跨緯度帶、熱量帶等。(3)海陸位置:島嶼、半島、大陸東西岸、大洋東西側、臨海、距海較近、深居內陸等。(4)相對位置:與哪些國家接壤、與哪些國家隔海相望、與哪些行政區相鄰;位于某地(比如山、河、城市等)的什么方位等。2.評價區域的地理位置:(1)經緯度位置:所跨緯度帶、熱量帶——氣候→農業(種類、生長期和熟制)。(2)海陸位置:降水、海洋運輸、海洋資源開發。(3)相對位置:陸上相鄰——商貿、國際協作與分工;陸上、海上交通;政治中心或區域行政中心等。【典題示范】(2023·連云港學業考)圖1為中亞在世界的位置圖,圖2為中亞地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簡要評價中亞的地理位置。 (2)填空,完成對咸海形狀變化原因的推測。① ,② 。【解題指南】會分析。第(1)題,有利的方面主要是中亞的地緣優勢,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是聯系亞洲與歐洲的陸上交通要沖;不利的方面主要是中亞位于內陸地區,距海遠,不便于發展海洋運輸,不便通過海洋交通開展對外交往等。第(2)題,錫爾河和阿姆河被過度引水,導致入湖水量減少;另外隨著全球變暖,氣溫升高,湖水蒸發加劇,這導致了咸海水位的下降。 (2023·通遼學業考)下圖為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簡圖。讀圖完成1、2題。1.當A地區灑滿陽光時,B地區還是滿天星斗,這種現象是因為我國( )A.地形復雜多樣B.海陸兼備C.緯度跨度大D.經度跨度大2.圖中C地區所在的省級行政區( )A.是沿海省區B.與朝鮮接壤C.與3個國家相鄰D.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 (2023·河南學業考)郵戳是郵局在信件、包裹等上加蓋的戳記。各地郵局常會結合地域文化景觀設計紀念郵戳。讀我國部分郵局的位置和營業時間示意圖,完成3、4題。3.圖示郵局營業時間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形狀B.地球大小C.地球自轉D.地球公轉4.最可能在②地郵局加蓋的郵戳是( ) (2024·新疆學業考)“小舞臺,大智慧”,中國戲曲源遠流長,種類繁多,百花齊放。讀我國部分地方戲曲分布圖,完成5、6題。5.下列地方戲曲與所在省級行政區對應正確的是( )A.黃梅戲——湖北 B.豫劇——河南 C.粵劇——廣西 D.晉劇——山東6.川劇所在省級行政區的行政中心是( )A.成都 B.拉薩 C.合肥 D.太原 (2024·廣東學業考)廣東省常住人口2023年比上年增加49萬人,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位。下圖為廣東省近十年常住人口數量統計圖。完成7~9題。7.近十年廣東省常住人口數量變化的總體趨勢是(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C.總體上升 D.持續下降8.近十年來,形成廣東省常住人口數量變化總體趨勢的主要原因有( )①外來人口遷入較多 ②就業壓力大③省內人口自然增長 ④落戶政策寬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廣東省常住人口數量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帶來的最突出優勢是( )A.人均醫療資源豐富B.人均教育資源豐富C.人均耕地面積大D.勞動力資源豐富 (2024·菏澤學業考)下圖為我國甲、乙兩省級行政區輪廓圖及其省會城市氣溫年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10、11題。10.甲、乙兩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分別是( )A.滇、閩 B.桂、閩 C.滇、贛 D.貴、粵11.推測影響兩省會城市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 (2024·湖南學業考)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助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下圖示意我國某區域新質生產力高水平城市分布。據此完成12~14題。12.圖示河流是( )A.黃河 B.長江 C.珠江 D.閩江13.該區域中,新質生產力高水平城市( )A.均沿渤海分布 B.大多為省會城市C.西南多東北少 D.都分布在山東省14.與該區域的內陸省份相比,山東省發展新質生產力特有的地理位置優勢是( )A.地處熱帶 B.位于河流源頭C.瀕臨海洋 D.與北京相連15.(2024·上海學業考)地圖繪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地圖、學習地理。運用表格數據,繪制中國人口分布圖。我國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省級行 政單位 指標 (人/km2) 省級行 政單位 指標 (人/km2) 省級行 政單位 指標 (人/km2) 省級行 政單位 指標 (人/km2)澳門 20 704 浙江 612 海南 285 云南 120香港 6 709 河南 595 江西 271 寧夏 108上海 3 923 安徽 436 山西 223 黑龍江 67北京 1 333 河北 395 貴州 219 甘肅 59天津 1 162 重慶 389 廣西 212 內蒙古 20江蘇 791 福建 335 陜西 192 新疆 16廣東 701 湖南 314 四川 172 青海 8臺灣 654 湖北 311 吉林 128 西藏 3山東 652 遼寧 288 — — — —(1)第一步,確定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標。在上圖的圖例上方填寫該指標的名稱。 (2)第二步,對各省級行政單位的人口數據進行分級。若將數據分為五級,補充上圖圖例中第④層級的數據范圍。 (3)第三步,在人口數據分級后,根據圖例填繪各省級行政單位對應的層級圖案。將“江蘇、青?!眱墒∪丝跀祿膱D案填繪到上圖中。 (4)完成中國人口分布圖后,接著可以確定我國人口地理界線。在上圖“A、B、C、D”四點中選擇合適的兩點,畫出人口地理界線,并說明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是 。(5)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相互影響。參考示例,運用地理圖冊中的地圖,說明我國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示例:所用地圖:中國的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東部地區處于季風區,水熱條件適宜人類活動,人口稠密。所用地圖: 圖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16.(2023·永州學業考)中國疆域廣大,是一個海陸兼備的發展中大國。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走向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讀中國疆域圖,完成下列要求。(1)中國疆域廣大,領土最南端①的名稱是 (4°N附近)。(2)中國陸地幅員遼闊,山川壯麗,河流②的名稱是 。(3)中國海岸線漫長,邊緣海眾多。海洋③為 海。(4)中國擁有眾多的良港及島嶼。島嶼④是 島。(5)說出中國海陸兼備的地理條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至少列舉兩條)第九章 從世界看中國一、疆域★描圖填圖 ·在圖中描繪北回歸線、50°N緯線。 ·在圖中填注:(1)鄰國:俄羅斯、朝鮮、印度、越南。(2)臨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3)首都:北京。·用陰影描繪出家鄉所在的省級行政區域。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 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東半球、 北半球 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南部部分地區位于熱帶 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易錯易混】我國南北跨緯度雖廣,但沒有寒帶,只有溫帶和熱帶范圍。2.地理位置的優越性:(1)緯度位置的優越性。(2)海陸位置的優越性。3.領土四至:甲 最北端 黑龍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乙 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丙 最東端 黑龍江省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丁 最西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帕米爾高原上4.海陸兼備的大國:二、行政區劃1.三級行政區劃: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市、自治縣)、鄉(鎮、民族鄉)。2.省級行政區域: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3.34個省級行政區域:黃河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 (9個) 名稱:A青海省、B四川省、C甘肅省、D寧夏回族自治區、E內蒙古自治區、F山西省、G陜西省、H河南省、I山東省長江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 (11個) 簡稱:A青、B川、J藏、K云或滇、L渝、M鄂、N湘、O贛、P皖、Q蘇、R滬沿海的省級行政區 (14個) 行政中心:沈陽、石家莊、天津、I濟南、Q南京、R上海、S杭州、T福州、a臺北、U廣州、香港、澳門、b??凇南寧邊疆的省級行政區(9個) 名稱: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C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J西藏自治區、K云南省、V廣西壯族自治區北回歸線穿過的省級行政區(4個) 簡稱(自西向東):K云或滇、V桂、U粵、a臺三、人口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人口總數為14.12億(不包括港、澳、臺),約占世界人口的1/5。2.基本國策:計劃生育。3.地區分布不均:以黑龍江黑河到云南騰沖一線為界,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考點一 省級行政區域的輪廓、簡稱與分布1.形象記憶:2.方位查找:在閱讀地圖時,可把我國分成東北、西北、西南等幾大方位,看其包括的省級行政區域,分片記憶我國省級行政區。【典題示范】 (2023·雅安學業考)受氣候、物產等影響,不同區域的飲食文化不同。在清朝初年,我國就形成了川菜、魯菜、淮揚菜、粵菜四大傳統菜系,讀我國四大傳統菜系集中分布區示意圖,完成1、2題。1.粵菜主要集中分布在圖中的(D)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2.四大傳統菜系中,既有南方菜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特點,且以河湖水產為主要食材的是(C)A.川菜 B.魯菜C.淮揚菜 D.粵菜【解題指南】1.會讀圖。①為四川省,簡稱川或蜀;②為山東省,簡稱魯;③為江蘇省,簡稱蘇;④為廣東省,簡稱粵?;洸酥饕蟹植荚冖軓V東省。2.會分析。江蘇省位于南北方交界處,且河湖眾多,所以淮揚菜既有南方菜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特點,且以河湖水產為主要食材。考點二 地理位置1.描述區域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東、西半球;南、北半球。(2)經緯度位置:具體的經緯度;某地的經緯度范圍;位置所處特殊經緯線或跨緯度帶、熱量帶等。(3)海陸位置:島嶼、半島、大陸東西岸、大洋東西側、臨海、距海較近、深居內陸等。(4)相對位置:與哪些國家接壤、與哪些國家隔海相望、與哪些行政區相鄰;位于某地(比如山、河、城市等)的什么方位等。2.評價區域的地理位置:(1)經緯度位置:所跨緯度帶、熱量帶——氣候→農業(種類、生長期和熟制)。(2)海陸位置:降水、海洋運輸、海洋資源開發。(3)相對位置:陸上相鄰——商貿、國際協作與分工;陸上、海上交通;政治中心或區域行政中心等。【典題示范】(2023·連云港學業考)圖1為中亞在世界的位置圖,圖2為中亞地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簡要評價中亞的地理位置。答:優勢:地處亞歐大陸中部,是聯系亞洲與歐洲的陸上交通要沖等。劣勢:地處內陸,距海遠,不便通過海洋交通開展對外交往等。(2)填空,完成對咸海形狀變化原因的推測。①減少,②加劇。【解題指南】會分析。第(1)題,有利的方面主要是中亞的地緣優勢,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是聯系亞洲與歐洲的陸上交通要沖;不利的方面主要是中亞位于內陸地區,距海遠,不便于發展海洋運輸,不便通過海洋交通開展對外交往等。第(2)題,錫爾河和阿姆河被過度引水,導致入湖水量減少;另外隨著全球變暖,氣溫升高,湖水蒸發加劇,這導致了咸海水位的下降。 (2023·通遼學業考)下圖為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簡圖。讀圖完成1、2題。1.當A地區灑滿陽光時,B地區還是滿天星斗,這種現象是因為我國(D)A.地形復雜多樣B.海陸兼備C.緯度跨度大D.經度跨度大2.圖中C地區所在的省級行政區(D)A.是沿海省區B.與朝鮮接壤C.與3個國家相鄰D.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 (2023·河南學業考)郵戳是郵局在信件、包裹等上加蓋的戳記。各地郵局常會結合地域文化景觀設計紀念郵戳。讀我國部分郵局的位置和營業時間示意圖,完成3、4題。3.圖示郵局營業時間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C)A.地球形狀B.地球大小C.地球自轉D.地球公轉4.最可能在②地郵局加蓋的郵戳是(B) (2024·新疆學業考)“小舞臺,大智慧”,中國戲曲源遠流長,種類繁多,百花齊放。讀我國部分地方戲曲分布圖,完成5、6題。5.下列地方戲曲與所在省級行政區對應正確的是(B)A.黃梅戲——湖北 B.豫劇——河南 C.粵劇——廣西 D.晉劇——山東6.川劇所在省級行政區的行政中心是(A)A.成都 B.拉薩 C.合肥 D.太原 (2024·廣東學業考)廣東省常住人口2023年比上年增加49萬人,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位。下圖為廣東省近十年常住人口數量統計圖。完成7~9題。7.近十年廣東省常住人口數量變化的總體趨勢是(C)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C.總體上升 D.持續下降8.近十年來,形成廣東省常住人口數量變化總體趨勢的主要原因有(D)①外來人口遷入較多 ②就業壓力大③省內人口自然增長 ④落戶政策寬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廣東省常住人口數量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帶來的最突出優勢是(D)A.人均醫療資源豐富B.人均教育資源豐富C.人均耕地面積大D.勞動力資源豐富 (2024·菏澤學業考)下圖為我國甲、乙兩省級行政區輪廓圖及其省會城市氣溫年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10、11題。10.甲、乙兩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分別是(A)A.滇、閩 B.桂、閩 C.滇、贛 D.貴、粵11.推測影響兩省會城市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C)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 (2024·湖南學業考)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助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下圖示意我國某區域新質生產力高水平城市分布。據此完成12~14題。12.圖示河流是(A)A.黃河 B.長江 C.珠江 D.閩江13.該區域中,新質生產力高水平城市(B)A.均沿渤海分布 B.大多為省會城市C.西南多東北少 D.都分布在山東省14.與該區域的內陸省份相比,山東省發展新質生產力特有的地理位置優勢是(C)A.地處熱帶 B.位于河流源頭C.瀕臨海洋 D.與北京相連15.(2024·上海學業考)地圖繪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地圖、學習地理。運用表格數據,繪制中國人口分布圖。我國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省級行 政單位 指標 (人/km2) 省級行 政單位 指標 (人/km2) 省級行 政單位 指標 (人/km2) 省級行 政單位 指標 (人/km2)澳門 20 704 浙江 612 海南 285 云南 120香港 6 709 河南 595 江西 271 寧夏 108上海 3 923 安徽 436 山西 223 黑龍江 67北京 1 333 河北 395 貴州 219 甘肅 59天津 1 162 重慶 389 廣西 212 內蒙古 20江蘇 791 福建 335 陜西 192 新疆 16廣東 701 湖南 314 四川 172 青海 8臺灣 654 湖北 311 吉林 128 西藏 3山東 652 遼寧 288 — — — —(1)第一步,確定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標。在上圖的圖例上方填寫該指標的名稱。答:指標:人口密度。(2)第二步,對各省級行政單位的人口數據進行分級。若將數據分為五級,補充上圖圖例中第④層級的數據范圍。答:第④層級:300~550。(3)第三步,在人口數據分級后,根據圖例填繪各省級行政單位對應的層級圖案。將“江蘇、青?!眱墒∪丝跀祿膱D案填繪到上圖中。答:江蘇人口密度大于550人/km2,青海小于10人/km2。(4)完成中國人口分布圖后,接著可以確定我國人口地理界線。在上圖“A、B、C、D”四點中選擇合適的兩點,畫出人口地理界線,并說明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是東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5)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相互影響。參考示例,運用地理圖冊中的地圖,說明我國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示例:所用地圖:中國的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東部地區處于季風區,水熱條件適宜人類活動,人口稠密。所用地圖: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布圖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青藏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氣候高寒,人口稀疏。16.(2023·永州學業考)中國疆域廣大,是一個海陸兼備的發展中大國。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走向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讀中國疆域圖,完成下列要求。(1)中國疆域廣大,領土最南端①的名稱是曾母暗沙(4°N附近)。(2)中國陸地幅員遼闊,山川壯麗,河流②的名稱是長江。(3)中國海岸線漫長,邊緣海眾多。海洋③為渤海。(4)中國擁有眾多的良港及島嶼。島嶼④是臺灣島。(5)說出中國海陸兼備的地理條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至少列舉兩條)答:我國是海陸兼備的國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在于:海岸線長,海洋面積大,有利于發展海洋運輸,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事業;陸地面積大,陸上鄰國多,可以合理布局工業、農業生產,發展對外貿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九章 從世界看中國 - 學生版.docx 第九章 從世界看中國.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