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第 二 單元 第 二 章 課 題 第一節無脊椎動物教學 目標 1.生命觀念: 通過觀察、比較無脊椎動物主要類群的代表動物,認同動物的形態結構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2.科學思維: (1)通過觀察、實驗和資料分析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嘗試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總結無脊椎動物各類群的主要特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 (3)通過對無脊椎動物各主要類群的主要特征的比較,認識生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的演變,初步形成生物進化的思想。 3.態度責任: (1)培養學生對生物多樣性的尊重和保護意識,認識無脊椎動物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2)通過了解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培養學生關注生物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 重難點 1.教學重點:無脊椎動物主要類群的特征;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2.教學難點:總結無脊椎動物的進化趨勢并理解其生物學意義。教學 設計 思路 動物的類群繁多,根據其身體內是否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這一重要特征,可以將無脊椎動物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類。教材首先從無脊椎動物的概念入手,讓學生明確無脊椎動物是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然后,分別詳細闡述了刺胞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等幾大類無脊椎動物的特征、代表動物、生活習性以及與人類的關系等內容。教材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展現了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關系的典型實例,并讓學生進行補充。在實例的選取上,教材既選取了無脊椎動物對人類有益的案例,也選取了對人類有害的案例,讓學生明白無脊椎動物對人類生活會產生積極的或負面的影響。同時,告訴學生,每種動物在生物圈中都有它的位置,任何一種動物的消失都可能會影響生物圈的穩定,因此,不管是防治有害動物,還是保護和利用有益動物,我們都要秉持科學的態度。 首先通過PPT展示魷魚、鮑魚以及章魚的圖片,設疑:“想一想:圖中三種生物的俗名中都有“魚”,為什么說它們不是魚呢?”,然后請同學起來分享吃魚和吃魷魚、鮑魚以及章魚的經歷,引導學生思考它們的主要區別是什么?從而引入對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概念的學習。關于“無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的學習,首先引導學生結合教材的圖文資料,先自主學習,通過代表動物來認識無脊椎動物的幾個主要類群。接下來PPT出示無脊椎動物的幾個主要類群的代表動物示意圖,并對其進行講解;講解重點包括無脊椎動物各類群的生活環境、主要特征、代表動物等方面。例如,介紹水螅的形態結構,然后總結出水螅是刺胞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的學習,首先結合教材的圖文資料,引導學生思考和交流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PPT講解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實例,還可以引導學生補充其他實例。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對這些實例進行分類總結。例如,食用(海蜇、魷魚)、藥用(蛭、蟬蛻)、科研用(果蠅)等是無脊椎動物對人類有益的一面;同時它們也有有害的一面,如危害人體健康(血吸蟲、蛔蟲)、危害農林(蝗蟲))等。最后,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防治有害動物、保護和利用有益動物方面,應該秉持科學態度,規范自身行為,順應自然規律。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無脊椎動物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教師:查找資料,準備課件教 學 過 程教師主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備注【新課導入】 展示:魷魚、鮑魚以及章魚的圖片 設疑:圖中三種生物的俗名中都有“魚”,為什么說它們不是魚呢? 【新課學習】 學習目標一、動物的分類 播放:魚和蝦的美食圖片 思考:吃完魚和蝦剩下的東西一樣嗎?”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魚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而蝦沒有。 1.脊椎動物 出示:魚、青蛙、鴕鳥、壁虎和兔子等脊椎動物的骨骼示意圖 思考:“什么是脊椎動物?”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像這樣,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統稱為脊椎動物。 2.無脊椎動物 出示:水螅、渦蟲、蛔蟲、蚯蚓、蝸牛、蝗蟲以及海星的圖片 思考:“什么是無脊椎動物?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像這樣,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統稱為無脊椎動物。 學習目標二、無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 1.刺胞動物 出示:水螅縱切示意圖 分析、討論:刺胞動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水螅是刺胞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設疑:“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屬于刺胞動物?” 展示:部分常見的刺胞動物的圖片,并簡單講解其生活環境。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數刺胞動物生活在海洋中。 2.扁形動物 PPT出示:渦蟲示意圖并進行講解,然后組織學生分析、討論總結出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渦蟲是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設疑:“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屬于扁形動物?” PPT展示:部分常見的扁形動物的圖片,并簡單講解其生活習性。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扁形動物中像渦蟲這樣自由生活的種類很少,大多數寄生在人或動物體內。 3.線蟲動物 PPT出示:蛔蟲示意圖并進行講解,然后組織學生分析、討論總結出線蟲動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蛔蟲是線蟲動物,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設疑:“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屬于線蟲動物?” PPT展示:部分常見的線蟲動物的圖片,并簡單講解其生活習性。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線蟲動物大多數寄生在人或動物體內,少數如秀麗隱桿線蟲營自由生活的。 PPT出示:秀麗隱桿線蟲的圖片。 講述:秀麗隱桿線蟲是自由生活的線蟲動物。它長約1毫米,全身透明、容易繁殖、生活周期短,是人類研究遺傳、發育、衰老等過程的重要實驗動物。 4.環節動物 PPT出示:蚯蚓示意圖并進行講解,然后組織學生分析、討論總結出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蚯蚓是環節動物,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相似的體節構成,靠剛毛輔助運動。 教師進一步設疑:“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屬于環節動物?” PPT展示部分常見的環節動物的圖片,并簡單講解其生活習性。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身體分節可以使運動更加靈活;環節動物多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5.節肢動物 PPT出示:蝗蟲示意圖并進行講解,然后組織學生分析、討論總結出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蝗蟲是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PPT出示:蝗蟲和蟬蛻下來的外骨骼圖片,讓學生觀察并分析,蝗蟲生活的環境多是較為干燥的陸地,外骨骼存在的意義是什么?總結出外骨骼的作用。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外骨骼起到保護和防止水分蒸發的作用,但會限制身體發育長大,所以在發育過程中需要蛻皮。 設疑:“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屬于節肢動物?” PPT展示:部分常見的節肢動物的圖片,并簡單講解節肢動物的分類,以及節肢動物在動物類群中的地位。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節肢動物是種類最多的動物類群,占已知動物種數的80%以上。 6.軟體動物 PPT出示:縊蟶示意圖并進行講解,然后組織學生分析、討論總結出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縊蟶是軟體動物,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大多數具有貝殼。 設疑:“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屬于軟體動物?” PPT展示:部分常見的軟體動物的圖片,并簡單講解其生活習性。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軟體動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它們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數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7.棘皮動物 PPT出示:海星示意圖并進行講解,然后組織學生分析、討論總結出棘皮動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海星屬于棘皮動物,因體表有棘而得名。 教師進一步設疑:“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屬于棘皮動物?” PPT展示:部分常見的棘皮動物的圖片,并簡單講解其生活習性。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棘皮動物生活在海洋中。 學習目標三、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有益方面 出示:蚯蚓的圖片。 提問:你知道蚯蚓與人類之間有什么關系? 補充:身體富含蛋白質,是優良的蛋白質飼料。 2.有害方面 展示:蝗蟲圖片 講解:部分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中對人有害的實例。例如:蝗蟲啃食農作物,可引發蝗災,會降低農作物產量甚至造成絕收。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不少無脊椎動物對人類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講述:每種動物在生物圈中都有它的位置,任何一種動物的消失都可能會影響生物圈的穩定。在防治有害動物、保護和利用有益動物方面,人們都應該秉持科學的態度,讓自己的行為符合自然規律。 【課堂總結】 一、動物的分類 二、無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 三、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觀察 思考回答 觀察 思考回答 總結概括 觀察 思考回答 概括總結 觀察 思考回答 概括總結 觀察 思考回答 總結概括 思考 觀察、傾聽了解 總結概括 觀察、分析、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 思考回答 觀察了解 總結概括 觀察分析、討論回答 總結概括 思考回答 觀察了解 總結概括 觀察了解 傾聽 觀察分析、討論回答 總結概括 思考回答 觀察了解 總結概括 觀察分析、討論回答 總結概括 思考回答 總結概括 思考回答 觀察了解 總結概括 觀察分析、討論回答 總結概括 思考回答 觀察了解 總結概括 觀察分析、討論回答 總結概括 思考回答 觀察了解 總結概括 觀察 思考回答:蚯蚓可以疏松土壤;糞便中含有養分,能夠提高土壤肥力 觀察 傾聽了解 總結概括 傾聽認同 傾聽,回顧,梳理知識框架。 通過魷魚、鮑魚以及章魚引導學生思考它們的主要區是什么?從而引入對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概念的學習。 通過展示常見的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的圖示,讓學生直觀看到體內有無脊柱是區分脊椎與無脊椎動物的依據。 通過對刺胞動物的代表動物水螅的形態結構特征的觀察與介紹,以及展示常見刺胞動物,幫助學生了解此類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環境。 通過對扁形動物的代表動物渦蟲的形態結構特征的觀察與介紹,以及展示常見扁形動物,幫助學生了解此類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環境。 通過對蛔蟲的形態結構特征的觀察與介紹,以及展示常見線蟲動物,幫助學生了解此類動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環境 通過對蚯蚓的形態結構特征的觀察與介紹,以及展示常見環節動物,幫助學生了解此類動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環境 通過對蝗蟲的形態結構特征的觀察與介紹,以及展示常見節肢動物,幫助學生了解此類動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環境 通過對縊蟶的形態結構特征的觀察與介紹,以及展示常見軟體動物,幫助學生了解此類動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環境 通過對海星的形態結構特征的觀察與介紹,以及展示常見棘皮動物,幫助學生了解此類動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環境 通過介紹不同去脊椎動物與人類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明確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從而提示學生關注身邊的各種無脊椎動物。 通過課堂總結,梳理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板書設計第一節 無脊椎動物 一、動物的分類 脊椎動物: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統稱為脊椎動物。 無脊椎動物:身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統稱為無脊椎動物。 二、無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 刺胞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線蟲動物: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環節動物: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相似的體節構成,靠剛毛輔助運動 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軟體動物: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大多數具有貝殼 棘皮動物:因體表有棘而得名 三、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知識鏈接刺胞動物門 又稱刺細胞動物門,過去稱為腔腸動物門(Coelenterata),因為它的含義適用于刺胞動物及櫛水母動物,所以現多已廢棄不用。刺胞動物體呈輻射或兩輻射對稱,僅具二胚層,是最原始的后生動物。體壁由外胚層、內胚層和中膠層組成。內胚層圍成身體的整個內腔稱消化循環腔,腔腸一端為口,他端閉塞,無肛門。體壁中有刺細胞。腔腸動物的骨骼主要為外骨骼,具有支持和保護功能。多由幾丁質、角質和石灰質構成。在很多珊瑚蟲中具有骨針或骨軸,它們存在于中膠層,或突出于體表面。有無性和有性兩種生殖方式,并往往出現在同一種的生活史中,即水螅型世代用無性出芽生殖方式產生水母型世代,而水母型個體脫離母體,長大成熟以后,又以有性生殖方式產生水螅型個體,兩個世代互相交替完成整個生活史。約1萬種,可分為:水螅蟲綱、缽水母綱和珊瑚蟲綱3綱,一般認為水螅蟲綱是最原始的。絕大部分海產,只有少數種類產于淡水,以熱帶和亞熱帶海洋的淺水區最豐富。課后反思1.刺胞動物即舊教材中的腔腸動物,有些資料中人仍用舊稱謂,有必要說明其原因,線蟲動物即線形動物。 2.新教材將12課時的無脊椎動物縮減到2課時,教師在授課時需要及時調整壓縮,重點介紹不同動物的生物環境,及其主要特征,讓學生能感受到生物的結構逐漸復雜,生物是逐漸演變進行進行的觀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