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隴南市武都區 2024-2025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八年級歷史一、選擇題(共 18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36 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歷史學家朱維錚說:“火燒圓明園是對文明的破壞,縱火者堪稱文明惡棍。”火燒圓明園這一事件發生在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期間2.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寫道:“這一文件的空想性質和當時階級斗爭的殘酷程度都決定了其用心規劃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紙空文。它的價值是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種農民的大同模式。”該材料評論的是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天朝田畝制度》D.《資政新篇》3.在中法戰爭中以近 70歲高齡挺身而出,置個人安危于不顧,馳赴沙場,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是A.關天培 B.左宗棠 C.馮子材 D.鄧世昌4.右圖是著名漫畫家何劍士在清末創作的漫畫《小磨香油》。漫畫將清政府比作石磨,將人民比作芝麻,一個清朝官員正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同時另外兩個官員正在用力推動石磨,而榨出的香油流進了寫有“外國”字樣的木斗里。該漫畫旨在說明A.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B.清朝統治階級矛盾日益突出C.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D.中國香油榨制技術源遠流長5.中國近代許多報刊雜志在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下列報刊中,作為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及三民主義的是A.《時務報》 B.《民報》 C《申報》 D.《解放日報》6.張鳴在《共和中的帝制》中寫道:“軍閥割據,政局動蕩,國會黨爭,民眾因為軍隊擴張、互爭地盤、內戰頻仍,的確比之清末時期負擔加重而且痛苦程度加劇。”該材料反映了A.晚清政府的腐敗 B.袁世凱的獨裁專制 C.二次革命的進程 D.軍閥割據的危害7.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寫道:”循斯現象,于人身則必死,于社會則必亡,欲救此病……是在一二敏于自覺、勇于奮斗之青年,發揮人間固有之智能,抉擇人間種種之思想。”下列屬于新文化運動時期宣傳的思想的是A.君主立憲 B.民主與科學 C.反帝愛國 D.自強求富8.“(北洋)軍閥政府不得不被迫向帝國主義進行交涉,巴黎和會的代表陸徵祥等竟不敢在和約上簽字。這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五四運動的勝利主要得益于A.發揮了先進人物的主力作用 B.發揮了革命政黨的領導作用C.凝聚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力量 D.帝國主義國家的妥協與退讓9.《為國民革命軍出師宣言》中寫道:”迄于今日,召集國民會議以謀和平統一之主張未能實現,而且賣國軍閥吳佩孚得英帝國主義者之助,死灰復燃,竟欲效袁賊世凱之故智,大舉外債,用以摧殘國民獨立自由之運動。”這表明北伐戰爭的目的是A.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 B.結束清政府封建專制統治C.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D.抗擊英國侵略者10.從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周恩來莊嚴宣告:“革命靠軍閥的部隊是靠不住的,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武裝來打倒反革命。現在我們起義成功了。這里的軍隊歸共產黨領導”。1927 年,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是A.武昌起義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11.電影《八佰》取材于 1937年的淞滬會戰,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區 88 師 524 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淞滬會戰最重要的意義在于A.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B.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C.打破了日本 3 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D.使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12.從全國抗戰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抗日戰場抗擊和牽制著日軍總兵力的 78% ~94%,其中 1937 年末為 88%,1938 年末為 94%,1939 年末為 83%,1940 年末為 78%。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的四年中,中國仍然抗擊著日本總兵力的 34% ~69%0 這表明,中國抗日戰爭A.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B.付出了巨大的經濟犧牲C.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D.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13.“1947 年 7 月至 9 月,解放戰爭形勢發生了一個根本的變化,即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這一轉變,是以解放軍渡過黃河向南進攻,把戰爭推進到國民黨統治區為標志的。”該材料中的“這一轉變”指的是A.解放區軍民粉碎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 B.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C.解放軍取得青化硬、沙家店戰役勝利 D.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14.“為什么最新式的美國裝備還不能打勝仗呢?因為槍炮本身不能打勝仗,要拿著槍炮的士兵才能打勝仗,蔣介石的士兵都不愿意打內戰,所以無論美國援助了多少軍火,蔣介石不過是一個輸送大隊長,都把軍火轉送給共產黨軍隊了。”該材料表明,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A.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B.國民黨方面失去了軍心C.人民解放軍英勇作戰D.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15.毛澤東曾經說過:“講到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下列選項中,屬于張謇所創辦的近代工業的是A.安慶內軍械所 B.漢陽鐵廠 C.福新面粉廠 D.大生紗廠16.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頒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爺”等稱謂,廢除跪拜禮,剪除男子發辮,勸禁女子纏足。這反映了A.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B.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C.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D.近代交通運輸的發展17.20世紀初以后,我國的文學藝術創作空前繁榮,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家、作曲家和畫家。下列作者與作品匹配有誤的是A.魯迅——《狂人日記》 B.趙樹理——《小二黑結婚》C.老舍——《駱駝祥子》 D.齊白石——《愚公移山》18.歌曲是用音符記錄的歷史,每個時代都有歌曲反映當時的時代主題。聶耳于 1935年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于 1939年創作了《黃河大合唱》。上述兩首歌曲反映的時代主題是A.抗日救亡 B.實業救國 C.土地革命 D.解放戰爭二、材料解析題(共 3 小題,第 19 題 14 分,第 20 題 12 分,第 21 題 16 分,共 42 分)19.(14 分)19 世紀以來,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屈辱與機遇并存的歷史,在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同時,探索近代的發展之路。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就一般而言,歷史事件隨著時光流逝而意義日減。鴉片戰爭則不然。它是中國歷史 的轉折,提出了中國必須近代化的歷史使命。——摘編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材料二洋務運動首先打出“自強”旗號,先后在各地創辦 22 家以上近代軍事工廠制造槍炮、 彈藥和艦船等軍事裝備,真正開始實質性地邁出中國軍隊近代化的第一步。為了“求富”,洋務派先后在全國范圍創辦 20 多個民用企業,并引進西方先進設備和技術以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生產,使得清朝財政收入有了顯著增長。由此可見,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的軍事和經濟近代化進程。——摘編自趙黨留《新評洋務運動》材料三以三民主義綱領為標準來衡量辛亥革命,可以看出其歷史功績:推翻實行民族壓迪乖歧視的清朝統治是三民主義綱領規定的首要任務,而辛亥革命做到了這一點……民國初年,袁世凱等軍閥試圖復辟帝制,都以失敗而告終,后來以“民主”之名而行專制之實的各個獨裁者或政權,卻不敢公開向民主觀念挑戰。顯然,民主已經取代專制并成為中國人所公認的價值觀念。-—摘編自劉宗緒《歷史學科專題講座》(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的原因。(6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洋務運動的主要方式及其影響。(4 分)(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辛亥革命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4 分)20.(12 分)百年黨史,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的隊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步步地不斷壯大堅強起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冊,它并非世紀起點的標志,卻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經驗,上下求索,終于找到了一條使中國走向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確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摘編自《百年中國》解說詞材料二一切都變了,這是分水嶺,毛澤東牢牢地掌握了領導權,并且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宣布獨立于莫斯科的指揮棒……從更深遠的意義上說,則是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的領導和方向的徹底轉變。-—哈里森 埃文斯 索爾茲伯里《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全新時代的開始”的理解。(4 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分水嶺”指的是哪一事件?并概括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8 分)21.(16 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和國內獨裁統治,中國共產黨革命史就是一部近代民族解放運動的光輝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九一八事變后,不愿做亡國奴的東北人民和未撤走的東北軍,紛紛組織抗日義勇軍。 義勇軍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同時,中國共產黨派大批優秀干部到東北組織抗日游擊隊。1936 年,中共滿洲省委將各路抗日武裝組成抗日聯軍,抗日聯軍成為東北抗日武裝力量的核心。——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近代現代史》下冊材料二設使內戰擴大,張楊長期禁錮蔣氏,則事變的進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討伐派(汪精衛等)的陰謀。在這種情況下,共產黨堅決主張和平解決。這就是全國人民的主張,因為現在的內戰是人民所痛惡的。——摘編自《毛澤東選集》材料三 1947 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開展解放區的土地改革。由于全黨動員,各地組織了大批土改工作隊下鄉,放手發動農民,組織貧農團和農會,控訴地主,懲辦惡霸,農民群眾興高采烈……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特別高漲。東北地區人民解放軍力量得以迅速壯大,主要來源是土地改革后踴躍參軍的翻身農民。(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九一八事變后東北地區局部抗戰的特點。(4 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事變”的名稱,并簡要分析該“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堅決主張和平解決”的出發點及其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8 分)(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的目的及意義。(4 分)三、探究題(共 12 分)22.(12 分)近代中國的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英勇奮斗。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來,中國國門被迫打開,中華民族內憂外患、積貧積弱,面臨生死存亡,無數仁人志士奮起抗爭、上下求索……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摘自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從下列人物中選取兩位,圍繞“救亡圖存,勇擔使命”提煉一個觀點,寫一篇 120 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成文)林則徐 鄧世昌 康有為 孫中山 楊靖宇 張謇答案1-18 BCCAB DBCCB CADBD AD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