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信陽市浉河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共20分)1.下表為世界古代文明的概況,由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 ( )A.瀕臨大河,農耕為主 B.宗教主導,相互交融C.文字多樣,交流頻繁 D.豐富多彩,多元發展2.在埃及太陽歷的基礎上創新了儒略歷;吸收希臘建筑特點,創新出石拱門、穹頂;制定《十二銅表法》,成為歐洲法學的淵源。這說明,古羅馬 ( )A.成為歐亞文化發祥地 B.推動文化交流與傳播C.建立完整的法學體系 D.搭建了歐亞和平之橋3.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本質特征是 ( )A.社會經濟的發展 B.社會分工的擴大 C.雇傭關系的形成 D.生產力水平的提高4.彼特拉克提出,自然之物即使是真實的,對幸福生活也是無關緊要的。因為我了解動物、魚類和蛇類卻忽視或蔑視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的起源和歸宿,這對我又有什么用處呢?這表明他 ( )A.追求自由平等的權利 B.對宗教信仰表示懷疑C.重視人在社會的價值 D.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5.17世紀初期開始,歐洲殖民者帶來的一些物品,如紡織布、鐵壺、鐵斧、魚鉤、鋤頭等,很快融人了印第安人的生活。這反映出當時 ( )A.美洲迅速向近代社會轉型 B.物品交流影響社會生活C.美洲的宗教信仰發生變化 D.歐美文化在碰撞中趨同6.下列數軸呈現了17-18世紀的若干重大事件,它們反映的時代潮流是 ( )A.推翻本國封建統治 B.取得民族解放勝利 C.建立資本主義制度 D.推翻殖民主義統治7.歷史學家托克維爾認為:“美國的居民一直在向世界展示他們引以為傲的想象力,而他們達到這項榮譽頂點的時期,正可以說是美國國家權力自動放棄統治權的最高潮時期。”他的這一評價主要是因為美國 ( )A.戰勝封建王權,實行君主立憲 B.脫離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C.確立共和體制,實行三權分立 D.解放黑人奴隸,維護國家統一8.馬克思曾說道:“在法國,在‘政治狀態’還沒有發生變化的時候,‘經濟狀況’已經發展得超過它了。就政治狀態來說,貴族擁有一切,資產者一無所有;可是就社會狀況來說,那時資產者是國家里最重要的階級。”材料意在強調 ( )A.拿破侖戰爭的革命性 B.法國大革命的必然性C.歐洲舊制度的腐朽性 D.歐洲新秩序的進步性9.這些成就和其他一些使人類能利用煤的能量、能成本低廉地生產鐵、能同時紡 100 根紗線的成就一起,表明了工業革命第一階段的影響和意義:使世界統一起來,并且使歐洲對世界的支配成為可能。這反映的是 ( )A.工業革命使世界日益連為一個整體,并改變了世界的面貌B.蒸汽機的發明與使用改變了世界格局,東方開始稱霸世界C.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工廠制度建立了起來D.工業革命促進了西歐的發展,人類開始了征服世界的探索10.近代以來,印度民族意識不斷覺醒。讀下面兩次反殖民侵略斗爭的場面描述,這兩次反殖民侵略斗爭最大的不同是 ( )英軍乘勢進攻章西,年輕的章西女王領導軍民與英軍展開激戰。章西失陷后,她率軍轉戰外地。戰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壯烈犧牲。甘地率領 70 多名崇拜者向海濱丹地進軍,沿途宣傳,號召人民破壞英國殖民政府的食鹽專賣法。當他們到達丹地海濱時,遠征的隊伍達到幾千人之多。A.對象不同 B.方式不同 C.目的不同 D.影響不同11.美國國際政治學家約瑟夫·奈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時,指出“木頭是深層原因,干柴和紙張是中層原因,劃火柴是突發原因”。其中“木頭”指的是 ( )A.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B.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建立C.普林西普刺殺斐迪南大公夫婦 D.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12.他們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無產階級解放事業,他們共同創立的學說,成為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進行斗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歷史上第一次把他們的學說付諸實踐并取得成功的革命是 ( )A.法國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俄國十月革命 D.新中國成立13.1918-1919年,商業廣告在蘇俄《真理報》上近乎消失。1922年7月30日《真理報》第169號的第6版的廣告專版中,出現了糖業廣告、啤酒廣告、農產品廣告等商業廣告,這種廣告新氣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施 B.新經濟政策的實行 C.國家加強對經濟的管理 D.兩個五年計劃完成14.羅斯福說:“從來在美國沒有另外一個人比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私人企業、私有財產和私人利潤有著更堅強的信仰.....當這個私人利潤和自由企業的制度面臨毀滅邊緣的時候,是這個政府挽救了它。”其意在表明新政 ( )A.徹底消除了經濟大危機 B.恢復了自由放任政策 C.維護了資產階級利益 D.解決了社會的根本矛盾15.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蘇聯戰場成為抵抗納粹德國的主戰場。同年12 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美國對日宣戰。戰場形勢的變化 ( )A.成為二戰爆發的根源 B.導致了二戰全面爆發C.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 D.加速了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6.1947年,美國副國務卿艾奇遜說:“馬歇爾計劃在很多程度上也是美國的生存問題”,“美國從它面對的世界共產主義安全考慮就必須關注歐洲的復興”。這一論斷反映出馬歇爾計劃 ( )A.緣于西歐加入社會主義陣營的局面 B.對所有歐洲國家展開經濟類援助C.直接針對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 D.目的是遏制蘇聯不斷西擴的勢力17.歐共體建立后,內部資金、剩余勞動力及商品的流動有了更廣闊的場所,對合理利用投資、解決失業和生產過剩,加速商品、資本及勞務的流通交換,進而刺激生產、推動經濟發展均有積極意義。材料反映了歐共體建立的影響是 ( )A.促進了西歐國家的經濟發展 B.建立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C.加強了與發展中國家的聯系 D.消除了歐洲各國之間的隔閡18.1955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表示:“如果亞非國家養成一種在西方缺席的情況下經常開會的習慣,這可能最終形成一個反對西方的集團。”因此,他希望會議開不起來。材料所說的“會議” ( )A.最終維持了朝鮮半島的和平 B.打破新中國面臨的外交僵局C.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形成了團結協作的萬隆精神19.任職美國商務部的經濟學家羅伯特·夏皮羅說:“全球化蘊藏著巨大的力量,當前市場已經或者接近全球化,但是世界仍然圍繞主權國家運行,各國政府擁有設立市場條款的權力,不管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要受其影響。”這表明 ( )A.發達國家仍主導著全球化進程 B.全球化與國家主權之間沖突劇烈C.經濟全球化推進面臨現實困難 D.經濟全球化成為強勁的時代潮流20.兩極格局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中國、俄羅斯、歐盟和日本等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或國家聯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廣大發展中國家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重要力量。據此可知 ( )A.美國建立起單極世界 B.新的世界格局已經形成C.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 D.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非選擇題(共30分)2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法國大革命比其他同時代的革命重大的多,而且它產生的后果也要深遠的多。在他先后發生的所有革命中,唯有他是真正的群眾性社會革命,并且比任何一次類似的大變局都要激進的多。 —摘編自《大國崛起》(1)據材料一,結合史實說明法國大革命是真正的群眾性社會革命。(2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法國保障民權的方式是什么?概括人民的哪些權利得到了保障?(2分)(3)綜上探究,我們可以從法國大革命中汲取哪些歷史智慧?(2分)22.(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19世紀中期,詩人查爾斯·波德萊爾和沃爾特·惠特曼為各自的城市發出了吟唱(如下)(1)據材料一的圖1,反映了英國社會發展什么重要信息?據材料一的圖2,結合所學,指出19世紀中后期以來美國城市化迅速發展的原因。(2分)(2)材料二中的兩位詩人對城市化的看法有何不同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看法。(3分)(3)綜上探究,請你為城市化的發展提出一條合理化的建議。(1分)23.(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二戰打破了幾個世紀以來形成的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德、意因戰敗而退出爭霸的舞臺,英、法雖躋戰勝國之列,但付出沉重代價,他們不僅沒有像在一戰中那樣掠取到新的殖民地,連原有的統治也岌岌可危。戰后不久,冷戰把歐洲推到了美蘇對峙的前沿陣地,西歐國家憑借單個國家的力量不僅無力與美蘇較量,連生存都成問題。歐洲人對民族國家和戰爭的反思達到了空前的程度,直接催生了歐洲聯合的許多思想和理論。-摘編自《淺析戰后歐洲一體化理論》材料二(1)根據材料一,指出二戰后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3分)(2)根據材料二,分析歐洲聯合帶來的影響。(2分)(3)綜上探究,談談歐洲聯合給你帶來的啟示。(1分)24.(6分)閱讀下面材料,從中提煉一個觀點,結合所學世界現代史知識,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史實正確,條理清晰,語句通順,表述完整。)材料 戰后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首先,殖民體系的瓦解和一大批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出現極大的改變了國際的政治版圖和政治格局;其次,隨著世界政治舞臺上民族獨立國家數量的增多,左右世界政治事務的力量對比也發生了變化;第三,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改變了東西方與世界各國聯系的形式和重心,歐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喪失,宗主國與其原殖民地的關系也由直接的政治、軍事控制與被控制逐步變為相對平等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與聯系,世界一體化進程也開始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摘編自徐藍《世界近現代》25.(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從全球視野俯瞰20世紀下半葉的世事滄桑,既是一段劍拔弩張和處于戰爭邊緣的對抗過程,也是一段在“半球化”背景下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在變革中發展的經歷,還是一段因新興民族國家崛起而改變國際格局的歲月,更是一段在分化中走向重組,在沖突中走向緩和的關鍵時期。 -摘編自《極端的年代:1914-1991》材料二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化的發展使各國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各國各地區很難單獨解決面臨的問題,因此大國之間的關系經歷著重大調整,大國的合作步伐加快,合作內容逐步深化。各國把加速發展經濟放在首位,外交工作、對外交流多為經濟發展服務。但是,冷戰的思維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原來掩蓋在美蘇霸權之下的各種矛盾沖突凸顯出來,造成各地區沖突不斷。-摘編自《全球化、多極化進程中的當代世界》(1)根據材料一,分析20世紀下半葉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2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關系的特點。(3分)(3)綜上探究并結合所學,面對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世事滄桑我國應該如何迎接挑戰?(1分)九年級歷史答案選擇 1-5 DBCCB 6-10 CCBAB 11-15 ACBCD 16-20DADCD二、非選21.(1)法國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反法聯盟入侵法國,法國人民團結一致擊退反法聯盟,并要求懲辦國王路易十六,捍衛法國大革命的成果(舉一例并說明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2分)(2)方式:法律的頒布;(1分)權利:自由、平等、保護私有財產。(1分,任答一條即可)(3)智慧:善于利用革命的手段促進社會的發展;善于利用法律來保障民主;善于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任答2點2分,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22.(1)信息:19世紀中期,英國城市化進程加快(或城市人口比重快速增加,農村人口比重減少)。(1分)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1分)(2)詩歌(一)否定城市化(批判);(1分)詩歌(二)美化城市化(贊揚/肯定);(1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看法: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城市化,既看到城市化帶來的問題,如環境污染,又要看到城市化對人們生活環境的改善。(1分,必須答出兩個方面,只答一個方面不得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3)發展科技推動城市化的發展;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并重;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任答一條1分,言之有理即可)23.(1)原因:二戰打破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或二戰后歐洲國際地位下降);歐洲國家憑借單個力量無力與美蘇較量;歐洲人民對民族國家和戰爭的反思催生了歐洲聯合的思想和理論。(3分,任答三點即可)(2)影響:促進了歐洲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沖擊了美國的優勢地位,推動了世界的多極化趨勢。(2分,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3)啟示:反對戰爭,維護和平;避免對抗,合作共贏;經濟實力是提高國家地位的重要條件。(1分,任答一點、言之有理即可)24. (小作文) 亞非拉國家的崛起影響政治格局/亞非拉崛起推動多極化趨勢二戰后,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1955年,亞非國家召開了萬隆會議,形成了“團結、友好、合作”的萬隆精神,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隨著發展中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強,發展中國家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見,亞非拉國家的崛起影響世界格局。(備注:寫中國改革開放,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推動多級化也給分)25.(1)變化:由兩極格局形成又逐漸瓦解(美蘇由冷戰對峙到冷戰結束);由沖突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發展中國家成為世界舞臺上的一支重要方量。 (2分,任答兩點即可)(2)特點:經濟全球化加速,各國之間聯系更加密切;大國之間關系調整,合作逐步加快、深化;各國把加速發展經濟放在首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等威脅世界和平的不穩定因素仍然存在。(3分,任答三點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3)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堅持和平與發展;堅持合作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分,任答一條,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歷史12.29.docx 九年級歷史答案12.29.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