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7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 練習一、單選題1.如圖為商務印書館1978年12月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的一個詞條。它反映出當時A.對“大躍進”運動有了客觀認識 B.“撥亂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C.“左”傾思想影響依然比較嚴重 D.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2.在我國生產資料銷售收入總額中,1991年國家定價占36.0%,國家指導價占18.3%,市場調節價占45.7%;1996年國家定價和國家指導價的比重分別為14.0%、4.9%,市場調節價比重為81.1%。這一變化反映出(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 B.企業經營自主權不斷擴大C.所有制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D.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加深3.如圖是1983—2000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T)和外商直接投資額(FDI)示意圖。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進出口貿易總額與外商直接投資額保持同步增長B.對外開放政策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較為快速發展C.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加快外商對中國投資的步伐D.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長是我國外貿發展的主要原因4.1978年開始的農村改革走過了30年的光輝歷程:30年前農民年純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國的貧困人口大約有2.5億,如今在耕地減少、人口增加的情況下,貧困人口減至2500萬……導致中國農村發生如此巨大變化的原因是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②農村土地所有制度的變革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④農產品分配制度的改革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在契約中表示“坐牢殺頭也甘心”;1979年,鄧小平聽取設立特區的匯報時指示“殺出一條血路來”。二者反映的共同問題是A.冷戰環境影響了改革進程 B.經濟基礎薄弱制約著改革C.社會上民眾缺乏改革觀念 D.舊的觀念和體制阻礙改革6.有人說:“自清末一百多年前以來,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在中國的地位十分穩固,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說法,不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A.近代中國貿易中心由廣州轉移到上海B.第一家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在這里創辦C.1980年,上海成為四個經濟特區之一D.浦東的開發開放,成為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重要標志7.1993年,浙江人魯冠球的企業成為第一家異地上市的鄉鎮企業。同一年,該企業將總廠制改為集團制,經營權力下放,使得企業上下“人人頭上一方天,個個爭當一把手”。與這一現象相關的時代背景是A.鄧小平南巡講話 B.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確立C.對外開放全面展開 D.國有企業改革目標確定8.如表中的數據變化反映出,當時我國1978—1993年間中國出口商品比較優勢指數變化表年份 農產品類 資本密集型 工業制成品類1978 2.00 0.32 0.81985 1.50 0.26 0.781990 0.93 0.47 1.081993 0.71 0.49 1.14注:“比較優勢指數”是指中國出口商品比重與世界出口商品平均比重的比值,比值大于1,表示國際競爭力具有優勢;比值小于1,則表示競爭力相對較弱。A.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B.產業結構的逐步優化C.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 D.進出口貿易迅猛發展9.下列有關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1976年10月在北京召開B.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C.會議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D.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1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民主制度與法律體系日趨完善。改革開放后的民主法制建設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相比較,突出特點是( )A.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B.初步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C.頒布和實施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D.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經歷了1980年~1991年的復興和起步時期,1992年至1999年的擴容和成長時期,2000年至今的規范和發展時期。這種發展A.與中國經濟體制轉型完全同步 B.旨在推進國企股份制改革C.與中國經濟結構變化步調一致 D.適應了經濟體制改革需要12.如表:建國后張掖農業發展狀況,該材料作為直接論據,可用來探究的主題是時間 發展狀況1956年 全國9個小麥高產縣之一,平均畝產188公斤。1986年 被確定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基地。1978一2017年 農業增加值由1.22億元增加到101.16億元,年均增長5.49%。A.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B.鄉村政治體制變革的意義C.思想解放的必要性 D.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探索13.1962年,廣東的一些農村確定了每塊田地的質量要求,實行包工到組或個人,建立評獎、評罰責任制,超產歸個人或按比例獎罰;有些零星分散的土地則完全包給個人,超產部分完全歸個人。這些措施A.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 B.加速了人民公社體制的瓦解C.利于糾正農村工作中的錯誤 D.使農民獲得了土地的使用權14.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入新階段的文件是( )A.195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B.《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C.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告臺灣同胞書》15.下圖是1970—1987年的中國農業條件。其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激勵機制的優勢(簡記hrs)。gp為相對于工業投入品價格的超購加價指數(1978=100),mp為相對于工業投入品價格的農村集市價格指數(1978=100),fert是化肥使用量(10萬噸)(見下圖)。據此可知,改革開放時期農業發展( )A.得益于經濟結構調整 B.導致農產品價格持續回落C.深受政策和科技影響 D.取決于工業化發展的成就16.1978年之后的15年間,數以百萬計的沒有受過任何工業化教育的農民崛起于草莽之間,成了計劃經濟的“掘墓人”。這一現象的出現源于A.城市的改革難度遠高于農村改革 B.小崗村大包干經驗在全國的推廣C.天災導致農村糧食減產引發變革 D.農村體制弊端導致農民生活困難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相繼舉行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然而在其對大城市的進攻中都最終失敗。湘贛邊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分析了敵人在大城市敵強我弱的形勢后,決定把隊伍拉到農村進行斗爭,途中的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井岡山簞命根據地的星火發展為燎原之勢。但由于王明、博古的“左”傾錯誤,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敗,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在長征途中,在沒有共產國際的指導下,紅軍召開了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自主地解決黨內存在方針路線分歧問題。——摘編自王薇等《淺析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斷道路的探索》材料二 鑒于過去的教訓,這次農村改革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變動,不搞“一刀切”,該種糧的種糧,該種經濟作物的地方種經濟作物,該放牧的放牧,該養魚的養魚。從1989年開始,“糧食統購價格提高20%,棉花、油料提高15%和25%,生豬平均提高26%。”雜交水稻從湖南推向全國,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增產20%以上,農村的面貌發生顯著變化,由原來的長時間的停滯不前變得欣欣向榮。——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第四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革命道路探索的變化,并分析上述變化出現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中國共產黨為實現“農村的面貌發生顯著變化”所進行的努力。18.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政策隨著社會變化而不斷調整。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果國家的財政經濟工作不再統一起來,勢必加劇市場無政府狀態,國家就不可能靈活地調動國家所掌握的現金和物資,不能保證對市場和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人民政府于1950年3月頒布《關于統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社會主義商業在商品零售額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長,而私營商業則逐年下降。1955年冬,由于農業合作化高潮的到來,割斷了資本主義同農村的經濟聯系,出現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到1956年底私營工商業全部變為公私合營企業。——摘編自孫健《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49—90年代初)》材料二 中國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還是發展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制度。而這套制度又由于全球化和互聯網的作用,又在不付出相應成本的同時,兼具了西方制度的優點。當然任何制度都需要時時演變,相對而言,以實用理性為傳統的中國相對于更擅長抽象思辨的西方來講,更有光明的未來。——摘自宋魯鄭《從西方丑聞看中國崛起》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指出20世紀50年代中國社會經濟體制出現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變化的原因。(2)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制度”的表現。分析“實用理性為傳統的中國更有光明的未來”的含義。(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社會主義革命已經使我國大大縮短了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差距。我們盡管犯過一些錯誤,但我們還是在三十年間取得了舊中國幾百年、幾千年所沒有取得的進步。——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1979年3月30日)材料三 1978年,在鄧小平先生倡導下,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征程。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習近平《開放共創繁榮創新引領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2018年4月10日)(1)根據材料一概括我國一五計劃建設成就的主要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社會主義革命后至改革開放前,我國在經濟建設中進行有益探索的主要表現。(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用史實說明我國是如何推進“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的。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正式通過《關于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基本任務是繼續進行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工業建設,計劃1962年工農業總產值比1957年增長75%左右,工業總產值增長1倍左右,農業總產值增長35%左右。1958年8月北戴河會議上提出,到1962年建成獨立完整的工業化體系,在若干重要產品和產量方面超過英國,趕上美國。“二五”期間,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0.65%,1962年與1957年相比,工業總產值僅增長20.7%,平均每年增長3.8%;農業總產值則下降了19.9%,平均每年下降4.3%;國民收入下降了14.5%,全民所有制職工平均工資下降了5.4%。材料二 從“十一五”起,國家把“五年計劃”改為“五年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1)根據材料一概括“二五”計劃的特點。(2)從“計劃”到“規劃”體現出的本質變化是什么?對比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變化的表現。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C D C A B A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C C C D1.C【詳解】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圖片中的信息正確解讀的能力。由題目中的信息“大躍進......(使)我國在工業、農業等各方面出現的飛躍發展”即可排除A、B、D三項,選擇C項。2.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91-1996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從1991到1996年,國家定價和國家指導價的比重下降,市場調節價比重上升,體現了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企業經營自主權不斷擴大,B項正確;21世紀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企業經營自主權不斷擴大,材料中未體現所有制結構的變化,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企業經營自主權不斷擴大,未涉及對外開放程度,排除D項。故選B項。3.B【詳解】材料反映的是改革開放后,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和外商直接投資額不斷增長,說明對外開放政策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較為快速發展,故答案為B項;A項中的“同步增長”與圖示信息不符,排除;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是在21世紀初,1992年中共十四大只是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排除C項;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長不是我國外貿發展的主要原因,D項中的“主要原因”說法錯誤,排除。4.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未改變我國土地公有制的性質,②錯誤,ABD排除;①③④均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原因,C正確。故選C。5.D【詳解】依據所學知識,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在契約中表示“坐牢殺頭也甘心”是因為他們受到人民公社體制和相應思想觀念的阻礙;1979年,鄧小平聽取設立特區的匯報時指示“殺出一條血路來”是因為受到計劃經濟體制和相應的思想觀念的阻礙,選D項;冷戰與農村改革和對外開放無關,排除A項;B項材料中沒有提及;C項從屬于D項。6.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80年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是深圳、珠海、廈門和汕頭,沒有上海,因此C項符合題意;ABD項均與上海有關,符合材料“自清末一百多年前以來,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的說法,排除。故選C項。7.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2的南巡談話和十四大召開,助推了改革開放深入發展,開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邁進,因此根據材料時間及信息可知A項正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是在21世紀初,排除B項;在此之前對外開放就已經全面展開,排除C項;國企改革早在1984年就已經開始,排除D項。故選A項。8.B【詳解】根據材料數據可以看出,中國資本密集型出口商品比重上升,工業制成品類的出口也在上升,傳統的農產品比重下降,這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后產業結合在不斷優化,B項正確;材料內容與對外開放格局無關,排除A項;21世紀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進口情況,無法得出“進出口貿易迅猛發展”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B項。9.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結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故A項表述不符合史實,符合題意;十一屆三中全會中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并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成為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轉折點,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故BCD表述均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10.B【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改革開放后的民主法制建設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相比較,突出特點是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B項正確;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在改革開放以前,排除A項;頒布和實施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在改革開放以前,排除C項;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在改革開放以前,排除D項。故選B項。11.D【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時期經濟體制改革。改革開放以來股市的復興與發展,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D項正確;A項“完全同步”不符合史實;股票市場的復興與發展是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B項表述不準確;股市發展與經濟結構變化無關,C項錯誤。故選D。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名師點睛: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歷史是中國改革開放歷史的縮影。證券市場的出現和發展,是中國經濟逐漸從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成就之一。中國證券市場從開始出現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前沿,推動了中國經濟體制和社會資源配置方式的變革。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對市場化資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作用的范圍和程度也日益提高。12.D【詳解】表格呈現的是建國后張掖農業發展狀況,以張掖為例,通過三大改造、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建設生產基地等推動農業產值的增長,反映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探索歷程,故D項正確;材料主旨并非反映科技對社會生產的推動作用,排除A項;材料無法體現鄉村政治體制變革,排除B項;表格沒有提及思想解放對社會生產的推動,排除C項。故選D項。13.C【詳解】根據材料“實行包工到組或個人,建立評獎、評罰責任制,超產歸個人或按比例獎罰;有些零星分散的土地則完全包給個人,超產部分完全歸個人。”這些舉措有利于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利于糾正農村工作中的錯誤,C項正確;改革開放后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 ,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加速人民公社體制瓦解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排除B項;根據材料“建立評獎、評罰責任制,”可知責任制的推行在于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而不是強調獲得了土地的使用權,排除D項。故選C項。14.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入新階段,在此基礎上,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國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憲法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經濟法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C項正確;195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開啟我國社會民主政治建設的歷程,排除A項;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我國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基本結束,排除B項;《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與民主法制建設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點睛】15.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圖表可知。hrs指數上升幅度大,fert指數不斷上升,這說明改革開放時期農業發展深受政策和科技影響,C項正確;根據材料可知,相對于工業投入品價格的超購加價指數與相對于工業投入品價格的農村集市價格指數變動不大,可知這工農業比重對于農業發展的影響不大,排除A項;工業投入品價格的農村集市價格的變動不能表達農產品價格回落,排除B項;“取決于工業化發展的成就”的說法絕對化,排除D項。故選C項。16.D【詳解】由材料及所學可知,中國農村改革先于城市開展,主要原因是農村人民公社的計劃經濟體制嚴重束縛農村生產力發展,導致農民生活困難,故選D項;城市與農村改革面臨問題不同,沒有可比性,故排除A項;材料問的是農村改革的根源,B選項偏離主旨,故排除;糧食減產、農民生活困難的原因是體制問題,并非都是因為天災,故排除C項。【點睛】17.(1)變化:由進攻大城市轉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由依靠共產國際指示到獨立自主解決黨內問題。原因:中心城市武裝起義失敗;反“圍剿”中遭遇挫敗;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指導脫離中國革命實際;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認清了中國革命實際;革命形勢的發展變化。(2)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采取符合實際、因地制宜的政策;對農業經濟結構管理放寬;政府在財政上加大扶持力度;推廣雜交水稻的種植。【詳解】(1)變化:根據材料“對大城市的進攻中都最終失敗”“湘贛邊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決定把隊伍拉到農村進行斗爭,……井岡山簞命根據地的星火發展為燎原之勢”,得出由進攻大城市轉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根據材料“在長征途中,在沒有共產國際的指導下,紅軍召開了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自主地解決黨內存在方針路線分歧問題”,得出由依靠共產國際指示到獨立自主解決黨內問題。原因:由進攻大城市轉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方面,根據材料“對大城市的進攻中都最終失敗”得出中心城市武裝起義失敗;根據材料“毛澤東分析了敵人在大城市敵強我弱的形勢后,決定把隊伍拉到農村進行斗爭”得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認清了中國革命實際。由依靠共產國際指示到獨立自主解決黨內問題方面,根據材料“王明、博古的‘左’傾錯誤”,結合所學可知,王明、博古等人把共產國際指示和蘇聯經驗神圣化,脫離中國革命實際,犯了“左”傾錯誤;根據材料“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敗”得出反“圍剿”中遭遇挫敗。綜合材料信息可知,中國共產黨對革命道路的探索是隨著中國革命形勢的發展而變化的。(2)根據材料“農村改革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變動,不搞‘一刀切’,該種糧的種糧,該種經濟作物的地方種經濟作物,該放牧的放牧,該養魚的養魚”得出采取符合實際、因地制宜的政策,對農業經濟結構管理放寬;根據材料“雜交水稻從湖南推向全國”得出推廣雜交水稻的種植;結合所學,改革開放以來,黨在農村實行經濟體制改革,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財政上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18.(1)變化:由計劃和市場相結合的經濟體制轉變為計劃經濟體制。原因:新中國成立初期恢復和建設國民經濟(穩定市場)的需要;蘇聯模式的影響;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2)表現: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科技教育體制的調整。含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輝煌成就。(3)認識: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立足國情,順應潮流,及時改革與調整;正確處理計劃和市場的關系。【詳解】(1)本問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變化,根據材料“如果國家的財政經濟工作不再統一起來,勢必加劇市場無政府狀態,國家就不可能靈活地調動國家所掌握的現金和物資,不能保證對市場和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可從由計劃和市場相結合到轉變為計劃經濟體制方面作答。第二小問原因,根據材料“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結合所學知識可概括新中國成立,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的需要;“1955年冬,由于農業合作化高潮的到來,割斷了資本主義同農村的經濟聯系,出現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到1956年底私營工商業全部變為公私合營企業”可概括為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還可從借鑒蘇聯經濟建設的經驗方面考慮。(2)本問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表現,根據材料“中國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還是發展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制度”和結合所學知識可從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民主法制建設;改革開放政策;科技教育體制等方面概括表現即可。第二小問含義,結合所學知識可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方面進行思考作答。(3)本問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于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根據材料和結合所學知識可從社會主義方向、社會主義指導思想、黨的正確領導、基于國情、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等方面進行思考作答,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點睛:解答本題要緊扣“兩材”:解答歷史材料題,要緊緊依托兩個“材”,一個是命題者提供的“材料”,解題時緊扣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如果國家的財政經濟工作不再統一起來,勢必加劇市場無政府狀態,國家就不可能靈活地調動國家所掌握的現金和物資,不能保證對市場和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 “中國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還是發展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制度”等,這是解答試題的最主要的依據;另一個是教材,通過試題中材料的指引,回歸教材,解題時回顧教材中關于新中國以來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等相關內容。學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結合起來,回答問題就會得心應手。19.(1)特點:優先發展重工業、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原因:新中國重工業基礎薄弱;國內外形勢嚴峻,增強國防實力的客觀需要;借鑒蘇聯工業化道路的經驗;東部地區工業基礎好、資源豐富。(2)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正確分析了國內矛盾的變化情況,確立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盡快使我國從落后農業國變為先進工業國的任務。1960年,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3)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1980年在深圳、珠海等地設立經濟特區;1981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推廣;1985年設立沿海經濟開放區;1990年設立浦東新區,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1992年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詳解】(1)特點:根據材料中的一五計劃成就及分布地區可知,優先發展重工業、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可從新中國的經濟基礎、國際環境、借鑒蘇聯經驗及資源條件等角度進行分析即可。(2)表現:根據題干“社會主義革命后至改革開放前”可以判斷出時間是1956年至1978年,因此可列舉八大的內容、八字方針的調整等史實。(3)說明:關于說明可從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等角度進行說明即可。20.(1)特點:片面強調發展重工業;計劃指標不斷修正(或“大躍進”期間被大幅度提高);沒有完成預期目標。(2)本質:從突出經濟的發展到強調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科學發展觀);或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表現:從優先發展重工業到農業、工業、服務業的協調發展;從突出經濟的發展到強調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從強調計劃指導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從單一的公有制到多種所有制的共同發展;從關起門來搞建設到對外開放等。【詳解】(1)特點:根據材料“基本任務是繼續進行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工業建設”可知,二五計劃片面強調發展重工業;根據材料中1956年的二五計劃數據和1958年“北戴河會議上提出,到1962年建成獨立完整的工業化體系,在若干重要產品和產量方面超過英國,趕上美國”可知,二五計劃的計劃指標不斷修正(或“大躍進”期間被大幅度提高);根據材料“二五”期間,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0.65%”以及工農業完產值變化數據來看,二五計劃沒有完成預期目標。(2)本質:根據所學可知,“計劃”側重經濟發展,而“規劃”更加側重社會全面發展,因此這一變化體現了我國從突出經濟的發展到強調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科學發展觀);結合所學可知,“計劃”和“規劃”從經濟體制角度來看,反映出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表現:根據規劃綱要中“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服務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可以看出,“計劃”到“規劃”表現為從優先發展重工業到農業、工業、服務業的協調發展;根據規劃綱要中提到的“和諧社會”“文化建設”“民主政治建設”可知,“計劃”到“規劃”表現出從突出經濟的發展到強調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根據綱要中“深化體制改革”可以看出,我國逐漸從強調計劃指導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從所有制角度看,“計劃”體制下,強調單一公有制,而“規劃”體制下則主張多種所有制的共同發展;根據綱要中“是是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可以看出,我國從關起門來搞建設到對外開放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