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第3課時 善用法律一、教學分析【教材分析】本課主要包括兩目,第一目是“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第二目是“有勇有謀 應對違法犯罪”,是繼前兩框對法律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對生活中遇到非法侵害時和遇到違法犯罪時應該采取何種行動,要求學生了解要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明確訴訟的含義、重要性和類型以及為何和如何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行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知道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明白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2.學會運用法律與人打交道。在面對違法犯罪時,勇于斗爭,而且善于斗爭 3.培養依法維權意識,樹立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觀念核心素養目標 1.政治認同:知道依照法律維護合法權益;了解獲取法律幫助的方式 2.道德修養:知道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 3.法治觀念:逐步提高依法保護自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4.健全人格:當正當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通過法律服務機構或尋求法律救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責任意識:增強依法律己、依法維權、依法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意識,形成全民守法學法用法的氛圍【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依法維護合法權益。教學難點: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二、導入新課教師展示:(ppt文字+圖片)某機場,飛機延誤導致大批乘客滯留。眾人協商無果后,一位女乘客找到機場工作人員溝通。她運用民航相關法律條款,簡明清晰地提出要求:“因為航空公司的原因,導致的航班延誤和取消,是可以免費退改簽。”教師提問:該乘客的維權方式給我們什么啟示?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過渡:是的。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學會用合理合法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生活中常見的違法行為。那么,當我們或者周邊的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該怎樣用法律武器依法維權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本課。三、新課講授目標導學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一)遇到侵害,怎樣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教師展示:(ppt圖片+材料)一天,中學生小華從超市出來,門口的報警器突然鳴叫起來,保安讓小華再次通過報警裝置,報警器仍然鳴叫。保安就將小華帶到走廊詢問,并強迫小華脫下衣服接受檢查……教師提問:1.超市保安能隨意搜查顧客身體嗎?2.你怎樣看待小華的做法?遇到侵害時,我們應該怎么做?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1.商場保安的行為侵犯了小華的人身自由權、名譽權。非經法定程序批準,非由執法人員執行,任何人不得對他人進行搜身。2.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教師展示:(ppt圖片+材料)王某是一名高三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傷。王某糾集幾個人將李某打成重傷。結果,王某因故意傷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無法參加高考。某村三戶農民與村委會簽訂了橘園承包合同,當年獲利頗豐。有的村干部都看著眼紅,想毀約。村民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同村干部據理力爭,維護了自身的合法權益。教師提問:根據教材知識,遇到類似情形,我們可以尋求哪些機關的幫助?學生討論后回答: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我們要了解一些能夠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問題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教師展示:(PPT圖片)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① ②③ ④教師總結:①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所提供的是法律服務,如幫助我們解釋法律問題、代寫法律文書、幫助出主意,甚至替我們解決涉及法律的事務。法律服務所的工作人員是法律工作者,但未必具有律師資格,他們不從事刑事案件辯護。②律師事務所:律師可以回答法律問題,出主意,想辦法,法律顧問,處理涉及法律的事務 ,受委托幫人打官司,當辯護人辯護。律師事務所有符合律師法規定的專業律師,受人委托幫人打官司,當辯護人。③公證處:專門的證明機構。公證員能夠依據法律和事實,證明合同、遺囑、親屬關系、身份、學歷、出生日期、婚姻狀況等的真實性、合法性。④法律援助中心:如果有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又需要打官司來討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請求援助。教師展示: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提問:上述辦法都無效時,我們該怎么辦?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受到非法侵害,還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使用訴訟手段,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公安機關依法管理社會治安,擔負著刑事案件的偵查任務;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檢察院是我國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教師歸納:遇到侵害,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①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如法律服務站、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④其他方式不能解決問題時,使用訴訟手段,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教師提問:根據訴訟的含義、地位、分類。學生代表回答:①含義: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 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打官司)②地位: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③分類: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教師提問:訴訟常見三種類型的具體含義是什么?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①民事訴訟:主要針對民事違法行為,是指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民事案件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②行政訴訟:主要針對行政違法行為,俗稱“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③刑事訴訟:主要針對刑事違法行為,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實、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動教師展示:(ppt文字)◆1.張三的父親起訴張三,讓他支付贍養費。◆2.人民檢察院以李四涉嫌故意傷害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3.某品牌起訴另一品牌不正當競爭。◆4.某教師因“右眼義眼無眼球”導致無法通過教師資格證認證,遂將市教育局告上法庭。◆5.張三與王五因故發生口角,繼而打斗,張三把王五打成重傷致殘。王五的母親向法院提起訴訟。教師提問:判斷上述案例屬于什么類型的訴訟?學生討論后回答:1和3屬于民事訴訟;2和5屬于刑事訴訟;3屬于行政訴訟。目標導學二:有勇有謀 應對違法犯罪如何正確應對違法犯罪?教師展示:小偉、小宇、小剛是七年級的學生,有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他看見兩個手持兇器的歹徒正在對一位同學搜身。小偉說:“別管這事,和我們沒關系。”小宇說:“我們去和兩個歹徒拼了。”小剛說:“你倆盯住歹徒,我去報警。”教師提問:運用所學知識,請你對上述三位同學的行為進行點評。提示:學生可分組討論,暢所欲言。教師總結:小剛的做法正確;小偉、小宇的做法是錯誤的。小偉的說法是錯誤的。原因: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正確做法: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小宇的說法是錯誤的。原因: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雖然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但是,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對違法犯罪行為時,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 正確做法:要善于斗爭,要有勇有謀。教師提問:根據教材知識,總結未成年人要見義智為的原因。學生代表回答: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教師歸納:如何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行為? ①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②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青少年)③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四、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