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維護國家利益第八課 國家利益至上第2課時 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一、教學分析【教材分析】本框屬于統編八年級上冊第八課《國家利益至上》的第二框題,從思想和行為兩個角度引導學生明確如何真正做到以國家利益為重。教材通過典型材料和典型人物分析,引導學生明確:在行動上要始終堅持以國家利益為重,必要時犧牲個人利益,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積極維護國家團結穩定的局面。【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案例,理性思考,在思想上樹立維護國家利益的意識,在行動上堅決捍衛國家利益。 2.通過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能夠辨析正確愛國方式,增強法治觀念。 3.通過講述英雄故事,學習英雄,銘記英雄,崇尚英雄,捍衛英雄,爭做英雄。核心素養目標 1.政治認同:樹立國興我榮、國衰我恥的價值觀,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堅持以國家利益為重。 2.道德修養:懂得維護國家利益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增強家國情懷,提高自身的愛國意識和能力。 3.法治觀念:懂得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情感,明確維護國家利益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積極踐行并維護國家利益。 4.健全人格:要清晰知道國家利益至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辯證統一關系,發揚理性精神。 5.責任意識:感受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理解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懂得青年所擔負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意識。教學難點:國家利益與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的關系。二、導入新課教師展示:(ppt圖片)教師:思考:你如何評價陸之方一家兩代人守衛祖國邊疆的事跡?與同學分享你所知道的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先進人物的事跡。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過渡:陸之方一家兩代人守衛祖國邊疆體現了他們一家人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了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利益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我們每個人都應樹立維護國家利益意識,捍衛國家利益。讓我們一起走進本課。三、新課講授目標導學一:樹立維護國家利益意識怎樣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意識?教師展示:(ppt圖片+材料)陳延年,安徽懷寧人,生于1898年,陳獨秀長子。1927年6月,黨中央決定任命陳延年為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在極為嚴重的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陳延年和趙世炎等不顧危險,堅持斗爭。6月26日,陳延年遭國民黨軍警逮捕。1927年7月4日,敵人將陳延年秘密押赴刑場。劊子手們喝令陳延年跪下,他卻高聲回應: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著死,決不跪下!最后,他竟被兇手們按在地上以亂刀殘忍地殺害,犧牲時年僅29歲。教師展示:(ppt圖片+材料)憲法、國防法、保守國家秘密法三部法律中關于維護國家利益相關條文。教師提問:結合教材知識回答,上述材料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學生代表回答: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樹立觀念)教師展示:播放西工大遭網絡攻擊以及非法為外國提供情報,泄露國家秘密等相關視頻。教師提問:你怎樣看待黃某某的做法?給你什么啟示?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堅持國家利益至上,要樹立和增強危機意識和防范意識。教師展示:(ppt圖片+材料)教師提問: 對以上觀點進行評價,并就如何正確表達愛國情感談談自己的看法。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以上觀點都是正確的,這是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表現。我的看法:抵制雖是愛國的一種表現,但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已經不合實際。我們更應大力發展我國的自主品牌,讓我國的優質產品占領國際市場。圍堵和打砸是違法行為,我們應理性、文明、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情感。教師展示:(ppt圖片)教師提問:思考:打著“愛國”旗號實施各類打砸、焚燒、圍堵等暴力行為是愛國嗎?這對你有何啟示?學生討論后回答:這些行為不是愛國行為。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應珍惜發展機遇,努力學習,提高素質,用理性、務實、文明的心態,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情感,維護國家利益。歸納總結:怎樣樹立維護國家利益意識?①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②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樹立和增強危機意識和防范意識。我們要對危害國家利益、威脅國家生存和發展的行為時刻保持警惕。③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理性、務實、文明的心態,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情感,維護國家利益。目標導學二:捍衛國家利益(二)如何捍衛國家利益?教師展示:(ppt圖片+材料)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了核潛艇研制工作,三十年沒回家,父親去世也未能見上他一面。他曾說:“當祖國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當祖國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時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民主戰士——聞一多在李公樸追悼大會上,他毫無畏懼,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講,痛斥國民黨特務,并握拳宣誓:“我們有這個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后在返家途中突遭伏擊,身中十余彈,為建立新中國灑盡了最后一滴血。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得知祖國需要人才的錢學森,和妻子毅然放棄美國的優待,歷經重重困難回到了當時物質匱乏、科研落后的祖國,他說: “祖國已經解放了,國家急需建設人才,我們要趕快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祖國的建設中去。”教師總結:國家利益與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是一致的。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當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教師展示:(ppt圖片+材料)2020年4月,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印度單方面挑起事端并爆發沖突。我軍奮起反擊,在激烈的戰斗中,印度20人喪生,100多人受傷,10人被俘。而我方四名戰士,在這場激斗中英勇犧牲,他們的名字分別是:陳紅軍、陳祥榮、肖思遠、王焯冉。教師提問:這些英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帶給我們哪些啟發?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為了國家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在革命戰爭時期,無數人民英雄為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流盡最后一滴血;在和平發展時期,一批批優秀中華兒女,為了國家繁榮富強,無私奉獻出自己的全部。教師展示:(ppt圖片+材料)某意大利知名品牌一款T恤把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劃分為國家。事件發酵后,該品牌官方微博發表評論,已對該款T恤進行銷毀、下架處理,對此造成的影響深表歉意。教師提問:對于生活中類似的事件,我們該如何做?提示:學生可自由分組討論,觀點合理即可。教師總結:我們要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衛國家尊嚴,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教師展示:(ppt圖片)教師總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積極維護國家安定團結的局面。歸納總結:如何捍衛國家利益?(如何正確處理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①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②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當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③為了國家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④捍衛國家尊嚴,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三)國家利益與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的關系教師展示:(ppt圖片)教師提問:了解相關人物的事跡,思考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是怎樣的?提示:學生分組討論。教師總結:①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②國家利益是整體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是局部利益。③從根本上說,國家利益與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是一致的。④有時國家利益難免同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發生矛盾,但我們應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四、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