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第四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第2課時 以禮待人一、教學分析【教材分析】本課時分為“待人禮為先”和“做文明有禮的人”兩目內容。第一目“待人禮為先”引導學生了解禮的含義及主要表現,懂得文明有禮對個人、社會及國家的重要意義,從而領悟到以禮待人的重要性;第二目“做文明有禮的人”主要引領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懂得以禮待人的要求,特別要養成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的習慣。【教學目標】課程標準 遵守基本的社交禮儀,恪守誠信,理性維護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會成員。核心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懂得禮對個人、社會及國家的重要作用,弘揚講文明禮儀的中華傳統美德。 道德修養:樹立以習禮儀,懂禮儀、講禮儀為榮的交往態度。 法治觀念: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展示自己的優雅禮儀,也是融入現代社會,做一個文明人的基本要求。 責任意識: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并能夠在生活實踐中學會以禮待人。【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文明有禮的重要意義;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教學難點: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二、導入新課視頻導入:《禮的魅力》思考:觀看視頻,賞析來自“禮”的魅力。教師總結: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講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文明有禮之人。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以禮待人》。三、新課講授目標導學一:待人禮為先(一)禮的含義及主要表現?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含義: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主要表現:社會生活中,禮主要表現在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二)文明有禮的重要性?1.教師展示:不學禮,無以立。 ——孔子 人而無禮,焉以為德。 ——揚雄思考:文明有禮的重要性?(意義/原因)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2.教師補充:餐桌禮儀1.進餐時,先請客人和長者入座、動筷子。 2.進餐中打嗝、打噴嚏時,說聲“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 3.如給客人添菜,使用公筷。 4.吃到魚刺、骨頭等食物、慢慢用手放到自己的碟子里,或用紙巾包好。 5.吃飯要端碗,不要在盤子里挑揀。 6.夾菜就近,吃菜、喝湯不要出聲音。討論:結合餐桌禮儀,觀察上面兩幅圖,你有什么啟發?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意思表達清楚即可。)3.思考:你生活的環境中存在哪些不文明行為?這些行為給人們造成了哪些影響?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造成的影響:小區不文明行為不僅影響小區環境,給居民生活造成不便,還會傷害鄰里感情,特別是高空拋物、私占樓道堆積雜物等行為更是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4.教師展示:視頻《高空拋物》引導學生回答:文明禮儀的重要性?教師總結: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文明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維系社會正常生活的一種道德行為規范,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5.教師展示:思考:文明禮儀的重要性?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6.要點歸納:無禮的危害、文明有禮的意義7.知識點總結文明有禮的重要性?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個人角度)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文明有禮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增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社會角度)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國家角度)目標導學二:做文明有禮的人(三)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1.教師展示:小故事《“五里”與“無禮”》一個年輕人要去張村,可他不認識去張村的路。半路上遇見一位老人,年輕人喊道:“喂,老頭兒,這里離張村有多遠?”老人脫口而出:“無禮!”年輕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沒有找到張村。他忽然想到是自己失禮了,于是回來連忙給老人賠禮道歉。老人笑著對他說:“天已經黑了,就在我這住下吧!”思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做文明有禮的人。2.小組討論:結合故事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①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再次思考:具體怎樣做?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以禮相待,要態度謙恭,說話和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與人交談時,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自以為是,不盛氣凌人。教師補充:禮貌用語中華文化寶庫中有許多表示謙虛、恭敬的禮貌用語。 探望別人,要說“拜訪”。起身作別,要說“告辭”。 中途先走,要說“失陪”。請人別送,要說“留步”。 請人批評,要說“指教”。請人指點,要說“賜教”。 請人幫助,要說“勞駕”。托人辦事,要說“拜托”。 麻煩別人,要說“打擾”。求人諒解,要說“包涵”。3.教師展示:視頻《文明中國禮》思考: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教師補充:4.教師展示:視頻《以禮待人 你做到了嗎?》思考:觀看視頻,談談共創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我們還可以怎么做。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③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5.教師追問:在生活中,我們還應該怎么做到文明有禮?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6.知識點總結如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①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四、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認識了禮,知道了禮的表現,懂得了禮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禮的人就應從語言、舉止、儀表等方面努力,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做一個懂禮、明禮、守禮的人,并與身邊的人一起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