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計算題高頻考點分類練習(xí)(浮力,溶液,大氣壓)類型一:浮力計算(漂浮類)一、簡單受力分析求浮力:這類題型通常要求判斷物體在液體中的漂浮狀態(tài),并據(jù)此分析物體所受的浮力與重力之間的關(guān)系;F浮=G。二、結(jié)合阿基米德原理計算:題目中給出物體的質(zhì)量、體積或密度等參數(shù),要求計算物體在液體中漂浮時所受的浮力,或根據(jù)浮力反推物體的質(zhì)量、體積等。解題時,需利用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結(jié)合阿基米德原理公式進行計算。三、排開液體體積的計算:已知物體的漂浮狀態(tài)求出所受浮力,再計算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這類題型同樣依賴阿基米德原理,通過公式變形求解排開液體的體積。四、下表面液體壓強計算:漂浮物體的下表面受到的壓強等于液體在該深度處的壓強。這一壓強產(chǎn)生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或浮力,從而維持了物體的漂浮狀態(tài)。可以根據(jù)壓強計算公式p=F/S 或者p=ρgh計算。五、漂浮類應(yīng)用:常見有輪船的排水量,以及浮力秤等問題情境:①輪船情境:輪船漂浮時,浮力恰好等于自身的重力。當輪船裝載或卸載貨物時,其重力會發(fā)生變化,輪船會相應(yīng)地調(diào)整其吃水深度(即排開水的體積),重新保持浮力與重力的平衡。②浮力秤情境:,浮力秤也是利用漂浮的原理間接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當物體未被放置在浮力秤上時,秤自重與秤所受的浮力相等。放入物體后,總重(物重與秤自重之和)再次與浮力相等。兩次的浮力之差即為物重。浮力秤通過測量物體浸入水中后所引起的浮力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秤面的下降或排開水的體積變化),并結(jié)合已知的水的密度,來計算出物體的質(zhì)量。1. 如圖所示,一密度均勻,質(zhì)量為6 kg,底面積為600cm2,高為20cm的長方體木塊漂浮在靜止的水面上。(g取10 N/kg,水的密度 ρ=1.0×103 kg/m3)求:(1)水對木塊的浮力;(2)木塊的密度;(3)水在木塊下表面產(chǎn)生的壓強。2. 如圖所示,是我軍目前最新型63A1式兩棲主戰(zhàn)坦克,是我軍兩棲裝甲師和海軍陸戰(zhàn)隊的主要突擊力量,被稱為中國的兩棲王睥.該坦克戰(zhàn)斗全重22t,外觀體積28m3,陸地最大速度54km/h,水中最大航速28.8km/h.兩條履帶總著陸面積為4m2.請根據(jù)以上信息解答以下問題:(g取10N/kg.ρ水=1.0×103kg/m3)(1)坦克在陸地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強有多大?(2)坦克在水中浮航時,至少還有多大體積可以露出水面?3. 如圖是世界上最大的橡皮鴨駛?cè)胂愀劬S多利亞港的場景,此橡皮鴨高16.5m,長19m.當質(zhì)量為600kg的橡皮鴨漂浮在水面上時,則:(g取10N/kg)(1)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它排開水的體積是多少?(3)若橡皮鴨浸入水中的深度為0.5m,其底部受到水的壓強是多少?4. 某同學(xué)學(xué)習(xí)了浮力的有關(guān)知識后,制作了一臺浮力秤可方便地稱量物體的質(zhì)量,其構(gòu)造如圖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積為0.001m2,小筒和秤盤總重為0.6N,g取10N/kg。(1)如圖甲所示,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求小筒受到的浮力。(2)如圖乙所示,在秤盤上放一物體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為0.1m,求該物體的質(zhì)量。5. 如圖所示是我國最新入列的055型驅(qū)逐艦,其滿載排水量為12000t,吃水深度為6m(即船底距海面的深度),若航速為30節(jié)(合54km/h),驅(qū)逐艦所受的阻力為6×106N。(g取10N/kg,ρ海水=1.03×103kg/m3)求:(1)驅(qū)逐艦滿載航行時所受到的浮力;(2)驅(qū)逐艦航行時艦底受到海水的壓強;類型二:浮力計算(懸浮類)常見情境就是潛水艇的漂浮,懸浮狀態(tài)的切換;潛水艇通過調(diào)整其內(nèi)部水倉水量來改變自身的重力,從而實現(xiàn)漂浮懸浮狀態(tài)的變化。注意潛艇的漂浮和懸浮狀態(tài)都屬于平衡狀態(tài),解題時,我們從這里尋找平衡關(guān)系,應(yīng)用阿基米德原理,建立不同情況下浮力與重力的關(guān)系方程。漂浮時:空載排水量下的浮力=潛艇空載重力懸浮時:滿載排水量下的浮力=潛艇滿載重力(空載重力+水倉注水重力)當潛艇需要從漂浮狀態(tài)下沉至某深度懸浮:則水倉注水重力=滿載下浮力-潛艇空載下浮力注意:滿載下浮力即利用總體積計算出來的最大浮力。6. 2020年11月10日,中國萬米載人深潛器“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達10909m。圖甲是“奮斗者”號模型,圖乙是它的部分結(jié)構(gòu)示意圖。“奮斗者”號總質(zhì)量為20t,其底部裝配有質(zhì)量為2t的可拋棄壓載鐵,中部安裝有固體浮力材料,載人艙為空心球體。除載人艙及部分電路設(shè)施外,其余部分與海水相通。“奮斗者”號在海水中依靠改變自身重力和受到的海水浮力實現(xiàn)無動力下潛和上浮。不考慮海水的流動影響,忽略深潛器部件受到海水壓力后的體積變化。(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1)若在10909m深度處,海水產(chǎn)生的壓強為1.1×105Pa,此處海水在載人艙外殼2×10-4m2的面積上產(chǎn)生的壓力為多少?(2)若固體浮力材料質(zhì)量為2400kg,密度為600kg/m3。求:①固體浮力材料的體積為多少?②固體浮力材料完全浸沒在海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重力之差為多少?(3)“奮斗者”號完全浸沒在海水中后勻速下潛,接近海溝底部時,拋掉質(zhì)量為m的壓載鐵后懸浮在海水中,待海底科研任務(wù)結(jié)束后,拋掉剩余的全部壓載鐵后勻速上浮至海面。若“奮斗者”號只在豎直方向?qū)崿F(xiàn)下潛和上浮,船身與水平面平行,下潛和上浮過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變、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壓載鐵的密度為8.0×103kg/m3,則“奮斗者”號在拋掉質(zhì)量為m的壓載鐵后所受海水的浮力為多少。7. 項目小組利用硬質(zhì)塑料瓶制作“潛水艇”,塑料瓶厚度不計,生活艙與水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水艙與注射器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可以實現(xiàn)“潛水艇”的浮沉,模型如圖甲。【檢驗產(chǎn)品】如表為該小組制定的評價量表。自制潛水艇評價量表驗收等級 優(yōu)秀 合格 待改進功能倉分區(qū)設(shè)計 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且生活艙較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艙和水艙沒有獨立分開浮沉情況 “潛水艇”能順利實現(xiàn)下潛、上浮、懸浮、漂浮 “潛水艇”能下潛、上浮、懸浮、漂浮,但較困難 “潛水艇”不能實現(xiàn)下潛、上浮、漂浮(1)為實現(xiàn)“潛水艇”的上浮,小組同學(xué)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排出水艙內(nèi)的水,實現(xiàn)上浮。(2)表格中橫線處應(yīng)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圖乙所示,“潛水艇”從B到A的過程,其受到的浮力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4)已知某小組同學(xué)制作的“潛水艇”采用的材料總質(zhì)量為0.5kg,體積為650cm3,現(xiàn)有100mL和200mL兩種規(guī)格的注射器,請通過計算說明選擇哪種規(guī)格的注射器能實現(xiàn)“潛水艇”在水中懸浮(g取10N/kg)。8. “蛟龍?zhí)枴笔俏覈着_自主設(shè)計、自主集成研制的作業(yè)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zhí)枴斌w積約為70m3,空載時質(zhì)量約為22t,最大荷載240kg。(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蛟龍?zhí)枴笨蛰d漂浮在水面時受到的浮力為多大?(2)“蛟龍?zhí)枴毕聺摰?km深時,受到海水的壓強為多大?(3)若“蛟龍?zhí)枴蹦炒螡M載時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實現(xiàn)的,則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海水?9. 中國在海軍裝備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已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核潛艇.圖—6為某種型號的導(dǎo)彈型核潛艇,該艇水上排水量為16600t,水下排水量為18700t,艇長170.7m、艇寬12.8m,下潛深度可達300m.(海水密度近似取1.0×103kg/m3,g取10N/kg).(1)它在水下航行時所受浮力是多少?(2)它在水面航行時露出水面的體積是多少?10. 潛水艇為增強國防力量,維護祖國安定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潛水艇截面如圖所示,通過向水艙中充水或從水艙向外排水來改變潛水艇的自重,從而使其下沉或上浮。我國某型號潛水艇的總體積為2×10 3m3,水艙未充海水時潛水艇總重為1.26×107N,最大下潛深度可達400m。海水密度取1.03×10 3kg/m 3,g取10N/kg。求:(1)最大下潛深度處的海水壓強;(2)潛水艇完全潛入海水中時受到的浮力;(3)潛水艇懸浮在海水中時,水艙中充入海水的質(zhì)量。類型三:浮力計算(牽繩類)一、牽繩類之受力分析:牽繩類問題通常涉及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重力、浮力、以及可能的牽繩拉力等多個力的平衡關(guān)系,建立力的平衡方程(這個方程通常包括重力、浮力和牽繩拉力等力)。通過解這個平衡方程,可以求出未知量如牽繩的拉力、物體的質(zhì)量,體積或液體的密度等,這類問題相對比較簡單。解答結(jié)果往往是后續(xù)小問的鋪墊。二、牽繩類之浮力變化:題目常常出現(xiàn)剪斷繩子導(dǎo)致物體上浮的情境,這個過程伴隨著浮力變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化,液面升降等。這類問題的切入點就是浮力的變化,方法就是列出變化前后的受力分析,列出二元一次方程,解出前后的浮力,得到浮力變化量,進而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得到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化。11.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積為1.5×10﹣2m2的圓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40cm,一個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物塊通過一根細線與容器底部相連,細線受到的拉力為4N;求:(1)此時物塊受到的浮力;(2)物塊的密度;(3)細線剪斷后,物塊靜止時露出水面的體積。12. 如圖甲所示,底面積為80cm2的圓筒形容器內(nèi)裝有適量的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積為60cm2的圓柱形物體A懸掛在細繩的下端靜止時,細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1.將物體A浸沒在圓筒形容器內(nèi)的液體中,靜止時,容器內(nèi)的液面升高了7.5cm,如圖乙所示,此時細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2,物體A上表面到液面的距離為h1.然后,將物體A豎直向上移動h2,物體A靜止時,細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3.已知F1與F2之差為7.2N,F(xiàn)2與F3之比為5:8,h1為3cm,h2為5cm.不計繩重,g取10N/kg.則物體A的密度是多少.13. 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甲、乙質(zhì)量均為300g。A球體積為500cm3,A放在甲杯水中與放在乙杯某液體中,兩細線受到的拉力均為1N,此時乙液體深度為10cm;剪斷甲中的細線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化了100Pa;求:(1)A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2)乙液體的密度;(3)乙容器對地面的壓強。14. 底面積為400cm2、重2N的薄壁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原長為16cm的彈簧將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A的下表面中點與容器底部相連,向容器內(nèi)加水至A剛好浸沒,如圖甲所示,此時彈簧長18cm,A對彈簧的拉力為F1.現(xiàn)打開閥門B緩慢放水,當A對彈簧的作用力大小再次等于F1時關(guān)閉閥門B.已知彈簧受力F的大小與彈簧長度的變化量△x間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不計彈簧的體積及其所受的浮力.求:(1)物體A浸沒時受到的浮力;(2)正方體A的密度;(3)從開始放水到關(guān)閉閥門B,放出水的質(zhì)量.15. 如圖是某車站廁所的自動沖水裝置,圓柱體浮筒A的底面積為400cm ,高為0.2m,蓋片B的面積為60cm (蓋片B的質(zhì)量,厚度不計)。連接AB是長為0.3m,體積和質(zhì)量都不計的硬桿。當流進水箱的水剛好浸沒浮筒A時,蓋片B被撇開,水通過排水管流出沖洗廁所。(已知水的密度為1×10 kg/m ,g=10N/kg),求:(1)當水箱的水剛好浸沒浮筒A時,水對蓋片B的壓力;(2)浮筒A的重力;(3)當浮筒A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時蓋片B又自動關(guān)上,此時水箱中水的深度。類型四:浮力計算(多物體類)多物體類的浮力計算題常出現(xiàn)①物體上壓一物體;②物體下掛一物體;③取下物體丟入液體等情境。分析方法:將整個裝置看作一個整體處理,對不同的組合狀態(tài)進行受力分析。【注意】:這些組合狀態(tài)可以是連接的,也可以是分離的,但都將其作為一個系統(tǒng)整體分析。例如:按不同方式組合,如果整體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那么都可以建立F浮1=F浮2=G總的受力方程。也可以和原本未組合的單體狀態(tài)下受力分析方程建立關(guān)系。在計算方程中往往可以解出一些重要的條件如某一部分的密度。16. 如圖所示,底面積為100cm 2薄壁圓柱形容器盛有適量的水,重力為12N,體積為2×10 -3m 3的木塊A漂浮在水面上,如圖甲所示;現(xiàn)將一體積為250cm 3 的合金塊B放在木塊A上方,木塊A恰好有五分之四的體積浸入水中,如圖乙所示.求:(1)圖甲中木塊A受到浮力的大小;(2)合金塊B的密度;(3)將合金塊B從木塊A上取去下放入容器的水中,當A、B都靜止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取下合金塊B前減小了多少?17. 邊長為0.1m的正方體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時,有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甲所示。將木塊從水中取出放進另一種液體中,并在木塊的上表面放一重2N的石塊,靜止時,木塊的上表面恰好與液面相平,如圖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取g=10N/kg。求:(1)圖甲中木塊所受的浮力大小;(2)圖乙中液體的密度;(3)圖乙中木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18. “懷丙撈鐵牛”的故事中,為了撈起陷入河底的鐵牛,懷丙用了如圖甲所示的方法。其原理模型如圖乙,正方體物塊A的邊長為0.1m,質(zhì)量為3kg。圓柱形空筒B的底面積為0.06m2,通過細繩將空簡B與物塊A相連并放在裝有適量水的圓柱形容器內(nèi),容器的底面積為0.2m2,在空筒B中裝入適量沙子后浸入水中的深度為0.2m,物塊A與容器底緊密接觸(模擬陷入淤泥),此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為0.6m,細線繃直但無拉力,現(xiàn)將B中沙子慢慢地一部分一部分取出(取出的沙子未放入容器中),物塊A恰好離開容器底時停止。(g取10N/kg)求:(1)圖乙中筒B受到的浮力;(2)將物塊A從水中拉起,需要去掉沙子的質(zhì)量;(沙子足夠多)(3)將物塊A拉離容器底,待液面穩(wěn)定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化量。19. 底面積為100cm2的平底圓柱形容器內(nèi)裝有適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現(xiàn)將體積為500cm3,重為3N的木塊A輕放入容器內(nèi)的水中,靜止后水面的高度為8cm,如圖甲所示。若將一重為6N的物體B用細繩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沒在水中,如圖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計繩重及其體積,g取10N/kg,求:(1)圖甲中木塊A靜止時浸入水中的體積;(2)物體B的密度;(3)圖乙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0. 在一有刻度的容器內(nèi)盛某種液體,其中有一質(zhì)量為m,且附有細線的鐵塊,此時液面的示數(shù)為V1,如圖甲所示;現(xiàn)將一密度為ρ的球體用細線系在鐵塊m上,杯中液面上升到V2,如圖乙所示;若斷開細線,則球體上浮露出液面,穩(wěn)定后杯中液面至V3,求該液體的密度。類型五:浮力計算(圖像類)浮力常見圖像可以分為拉力圖像和浮力圖像拉力圖像:①根據(jù)拉力圖像的縱坐標,無論是把物體浸入水中的過程還是把物體拉出水的過程,都可以找到最大的拉力,也就是物體在空中時的拉力,此拉力正好等于物體的重力。②根據(jù)拉力圖像的橫坐標,可以找到物體在進出水的過程所經(jīng)過的距離,此距離即為物體的高度,如果知道物體的底面積就可以求出物體的體積③根據(jù)物體的質(zhì)量和體積就可以求出物體的密度浮力圖像:和拉力圖像相似,根據(jù)浮力圖像的縱坐標,無論是把物體浸入水中的過程還是把物體拉出水的過程,都可以找出,物體在浸沒時所受到的浮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xiàn)浮=ρ液gv排,可以求出浸沒時的v排,也就間接的求出了V物,再根據(jù)以上信息,也便于求出物體的密度。21. 如圖甲所示,水平放置的長方體容器中水深16cm,用細線將沉在容器底的圓柱體物塊豎直向上勻速提升。從物塊剛剛離開容器底到拉出水面的過程中,拉力F與物塊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離h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細線的質(zhì)量、體積及物塊帶走的水均忽略不計,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2)物塊取出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3)容器中水的質(zhì)量。雅境科技小組利用如圖裝置測量長方體工件的密度。他們將靜止在水平地面的容器裝適量水,已知容器底面積為100cm2,上端開口面積為60cm2用細線吊著底面積為50cm2的工件,使其緩慢浸入水中,直至靜止在容器底部。松開細線后發(fā)現(xiàn)工件上表面距水面10cm,容器對地面的壓強相比未放入工件時增大了4000Pa(容器外壁不會附著水)。圖乙是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與工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圖象。(g=10N/kg)求:(1)未放入工件時,容器中水的深度;(2)當工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4cm時,工件受到的浮力;(3)求工件的密度。23. 某薄壁容器的底面積為100cm2,質(zhì)量為2kg,容器高27cm,容器底部連接一細桿,細桿長為10cm,細桿上連接著一個有一定體積杯子,杯子的外底面積為60cm2,高度為10cm,向容器里面倒入一定量的水,杯子對細桿的作用力如圖所示,當加入2.4kg水時,容器加滿了;當加入1kg水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___________Pa;當容器對桌面壓強為5000Pa時,加入水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_kg;杯子的密度___________kg/m3(g取10N/kg,保留兩位小數(shù))。 24. 如圖甲所示,一個棱長為10cm、重為9N的正方體物塊M,水平放置在一個方形容器中,M與容器底部不密合。以恒定水流向容器內(nèi)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當t=100s時,物塊M在水中處于 (選填“沉底”、“懸浮”或“漂浮”)狀態(tài),圖乙中a的值為 cm(g=10N/kg)。25. 小明在實驗室模擬研究浮箱種植的情境。他將重力為20N、底面積為400cm2的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A是邊長為10cm密度均勻的正方體浮箱模型,通過根長為4cm的細線連接著底面積為25cm2的柱形物體B,先將A、B兩物體疊放在容器中央,物體B未與容器底緊密接觸,然后緩慢向容器中注水,注水過程中正方體A一直保持豎直狀態(tài)。當水的深度為12cm時,繩子處于自由狀態(tài),如圖甲所示,此時物體B對容器底的壓力為1.7N;繼續(xù)向容器中注水,整個注水過程中正方體A所受浮力F與水的深度h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乙所示,水未溢出。(細線不可伸長,且質(zhì)量、體積不計)求:(1)圖甲所示水對容器底的壓強;(2)物體B的重力;(3)乙圖中對應(yīng)的h1是多少厘米;(4)當注水深度為15cm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類型六:浮力計算(求密度類)一、雙提法測量固體(ρ固體>ρ水)的密度。(1)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稱待測固體重G ;(2)將待測固體浸沒在水里用彈簧測力計稱為F;則待測固體密度為:ρ固體=[G/(G-F)]ρ水。二、三提法測量液體的密度。(1)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稱某固體(ρ固體>ρ水)重G;(2)將該固體浸沒在水里用彈簧測力計稱為F1 ;(3)將該固體浸沒在待測液體里用彈簧測力計稱為F2;則待測液體密度為:ρ液=[(G-F2)/(G-F1)]ρ水。三、漂浮法測量的密度當物體漂浮在液面上時,物體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ρ液V排g=ρ物V物g。由此可得,ρ物=(V排/V物)ρ液26. 如圖所示,將質(zhì)量為0.2kg的木塊放入燒杯中靜止時,它的一半體積浸在水中。求:(g取10N/kg)(1)木塊所受浮力的大小。(2)木塊的密度。(3)燒杯中水面的高度為5cm,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27. 如圖甲所示,底面積S為的圓柱形平底容器內(nèi)裝有適量的未知液體,將容器放入水中處于直立漂浮狀態(tài),容器下表面所處深度;如圖乙所示,從容器中取出的液體后,容器下表面所處深度,g取。求:(1)圖甲該容器受到的浮力;(2)未知液體的密度。 28. 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物體,保持靜止;當物體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g取10N/kg)求:(1)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2)物體的體積V。(3)物體的密度ρ。29. 如圖質(zhì)量為120g的桔子漂浮在水面上,有1/10的體積露出水面,請回答:(1)桔子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多少?(2)桔子的密度是多少?30. 如圖所示,將一塊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冰塊(密度未知),投入到一水槽中,冰塊漂浮時浸入水中的深度h為9cm,此時水槽中水的深度H為25cm,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1)冰塊受到的浮力;(2)冰塊的密度ρ冰;(3)當冰塊完全熔化后,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類型七:溶液計算(溶解度計算)①直接計算溶解度:給出一定溫度下某物質(zhì)在特定溶劑中的飽和溶液數(shù)據(jù)(如溶質(zhì)質(zhì)量、溶劑質(zhì)量、溶液質(zhì)量等),要求計算該溫度下的溶解度。②根據(jù)溶解度計算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已知某物質(zhì)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要求計算該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③根據(jù)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反推溶解度:給出某溫度下某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要求反推出該溫度下的溶解度。④根據(jù)結(jié)晶量計算溶解度:飽和溶液在蒸發(fā)時,溶質(zhì)會立即析出,因為溶液已處于最大溶解度狀態(tài)。和不飽和溶液相比,飽和溶液狀態(tài)下蒸發(fā)相同溶劑,結(jié)晶比例確定,由該溫度下物質(zhì)的溶解度決定,因此可以根據(jù)飽和溶液下蒸發(fā)的溶劑量與結(jié)晶量計算溶解度。31. 溶解是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不同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表是硝酸鉀、氯化鈉在不同濕度下的溶解度(單位:g/100g水)溫度(℃) 0 20 40 60 80 100硝酸鉀 13.3 31.6 63.9 110 169 246氯化鈉 35.7 36.0 36.6 37.3 38.4 39.8(1)40℃時,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2)請寫出一種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zhuǎn)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 ___________。(3)20℃時,將20g氯化鈉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是 ________。32. 如表是硝酸鉀在某些溫度的溶解度,現(xiàn)有一杯60℃時100g24%的硝酸鉀溶液.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溶解度(g/100g水)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1)將這杯硝酸鉀溶液加水稀釋成12%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2)在60℃時,加入硝酸鉀多少克溶液恰好飽和?(3)降低到多少溫度時溶液恰好飽和?33. t℃時10克A物質(zhì)的不飽和溶液蒸發(fā)5克水,保持溫度不變,剛好能成為t℃時A的飽和溶液,此時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7.5%,求: (1)t℃時A物質(zhì)的溶解度; (2)10克原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34. t℃時某氯化鈉溶液310克,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第一次蒸發(fā)20克水,析出晶體4克;第二次又蒸發(fā)20克水,析出晶體6克。則t℃時100克水最多可以溶解多少克氯化鈉晶體?原310克氯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多少?35. 在t℃時將425克含有A物質(zhì)的溶液蒸發(fā)掉300克水后,溶液恰好飽和,若另取85克原溶液加入25克A物質(zhì)和40克水充分攪拌后也恰好飽和,則在t℃時A物質(zhì)的溶解度為多少克?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類型八:溶液計算(稀釋濃縮類)溶液的稀釋計算因為稀釋前后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不變,所以若設(shè)濃溶液質(zhì)量為Ag,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a%,加水稀釋成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b%的稀溶液Bg,則Ag×a%=Bg×b% 其中B=A+m水二、溶液濃縮的計算①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質(zhì):設(shè)原溶液質(zhì)量為Ag,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a%,加溶質(zhì)Bg后變成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b%溶液,則Ag×a%+Bg=(Ag+Bg)×b%②將原溶液蒸發(fā)掉部分溶劑:因為溶液蒸發(fā)溶劑前后,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不變。所以若設(shè)原溶液質(zhì)量為Ag,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a%,蒸發(fā)Bg水后變成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b%溶液,則Ag×a%=(Ag-Bg)×b%36. 過氧乙酸是一種常用的消毒劑。現(xiàn)有一過氧乙酸溶液,其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求:(1)100g過氧乙酸溶液中含溶質(zhì)為多少?(2)向100g該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3)5%的過氧乙酸溶液是由15%的過氧乙酸溶液稀釋而成的,那么要配制100g該溶液,需要15%的過氧乙酸溶液多少克?需要加水多少毫升?37. 如表是硫酸的密度和濃度的對照表,閱讀后計算:硫酸的密度和硫酸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對照表()密度(克厘米)質(zhì)量分數(shù)()欲配制克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的稀硫酸,需要濃硫酸多少毫升?再加水多少毫升?38. 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國際上公認的新一代強力、安全、高效的消毒劑,它能夠迅速、徹底殺滅各種細菌和病毒。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標簽如下表。(1)300毫升該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質(zhì)量是_____克;(2)欲配制500克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來消毒,需要多少克這種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毫升水?(寫出計算過程)39. 按照要求計算質(zhì)量。(1)將25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8%的氯化鈉溶液稀釋成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0.9%的生理鹽水,需加水的質(zhì)量為多少?(2)現(xiàn)用500g生理鹽水給患者輸液,進入患者體內(nèi)的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多少? 40. 如圖是實驗室所用鹽酸試劑瓶上標簽的部分內(nèi)容,請仔細閱讀后計算:欲配制14.3%的稀鹽酸1000g,需要用這種鹽酸多少毫升?需水多少毫升?鹽酸(分析純) 化學(xué)式:HCl 相對分子質(zhì)量:36.5密度:1.1g/cm3 質(zhì)量分數(shù):20%類型9:大氣壓計算① 大氣壓測量計算大氣壓測量計算原理:公式(如p=F/S)大氣壓力F:通過測力計勻速拉動注射器活塞或皮碗。受力面積S:通過刻度尺測量皮碗尺寸,或根據(jù)注射器容積與長度計算橫截面積(活塞面積)將已知量代入公式中進行計算,得出大氣壓強。② 氣壓差計算氣壓差計算涉及兩個不同位置或狀態(tài)下的氣壓值之差,通常用于解釋某些物理現(xiàn)象或計算由于氣壓差引起的力。計算氣壓差:對兩個氣壓值進行相減,得出氣壓差。如需計算由于氣壓差引起的力,可使用公式F=ΔpS,其中Δp表示氣壓差,S表示受力面積。③ 高壓鍋限壓閥計算高壓鍋限壓閥的計算涉及高壓鍋內(nèi)部氣壓與外部氣壓之差以及限壓閥的受力平衡。通過計算可以了解高壓鍋的工作壓力和鍋內(nèi)液體沸點。分析限壓閥受力:包括限壓閥重力mg、外部大氣壓力p外S和內(nèi)部壓力P內(nèi)S:(2)建立平衡方程:根據(jù)限壓閥的受力平衡,建立平衡方程:p內(nèi)S=P外S+mg(3)求解未知量:通過解平衡方程,求出高壓鍋的內(nèi)部壓強或限壓閥質(zhì)量等未知量。41. 如圖,一所房屋,屋頂面積是50m2。求:(g取10N/g,1標準大氣壓取1×105Pa)(1)在1標準大氣壓下,大氣對屋頂?shù)膲毫τ卸啻螅窟@個壓力相當于多少噸的物體壓在屋頂上?(2)這么大的壓力,為什么沒有把屋頂壓塌?(3)在一次發(fā)生龍卷風(fēng)時,屋外大氣壓降到了0.9×105Pa,此時屋頂內(nèi)外受到的大氣壓力差是多少?42. 用如圖所示裝置粗略測量大氣壓的值。把吸盤用力壓在玻璃上排出吸盤內(nèi)的空氣,吸盤壓在玻璃上的面積為4×10-4m2,輕輕向掛在吸盤下的小桶內(nèi)加沙子。吸盤剛好脫落時,測出吸盤、小桶和沙子的總質(zhì)量為3.5kg。(g取10N/kg)(1)大氣對吸盤的壓力是多大?(2)求出此時大氣壓的測量值是多少?43. 在德國馬德堡市的廣場上,1654年曾經(jīng)做過一個著名的馬德堡半球?qū)嶒灒鐖D1所示,把兩個半徑約20cm的銅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氣,用兩支馬隊向相反的方向拉兩個半球。(1)總共用了16匹馬把兩個半球拉開,則平均一對(左右各一匹)馬產(chǎn)生的拉力是多少?(大氣壓的值約為105Pa,計算時把半球看成一個圓盤)(2)某實驗室供教學(xué)用的半球,在正常氣壓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個人便可拉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 某教師用“試管爬升”的實驗裝置來驗證大氣壓的存在,其做法如下:取兩個直徑相差很小的平底試管,將細管底部插入裝滿水的粗試管內(nèi),再將兩試管迅速倒置(保持豎直),會看到細試管慢慢“爬進”試管里,如圖所示,細試管能否在粗試管內(nèi)豎直向上“爬升”,取決于開始時細試管插入粗試管的深度,如果插入過淺細試管就不能自動上升,若細試管的重為G、外直徑為d,水的密度為,大氣壓強為,請你通過推導(dǎo)計算,回答下列問題:(1)列舉細試管的受力情況;(2)細試管在“爬升”時,受到大氣對它豎直向上的壓力是多少?(3)細試管開始插入的深度滿足什么條件時,它剛好可以向上“爬升”?45. 如圖,壓力鍋的直徑為20cm,限壓閥下的柱形出氣孔面積為10mm2,已知水的沸點與氣壓關(guān)系如表所示。若一個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水銀柱(用760mm Hg表示)的取值1.0×105Pa,g取10N/kg,π取3,問:水在不同氣壓下的沸點氣壓(mm Hg) 1140 787.7 760 707 657 611 567 525.5 487 450沸點(℃) 110.6 101 100 98 96 94 92 90 88 86(1)壓力鍋是利用氣壓增大,液體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2)若當?shù)卮髿鈮簽橐粋€標準大氣壓,要使水的沸點達到110.6℃,限壓閥的質(zhì)量應(yīng)該為多少?(3)當高壓鍋內(nèi)氣壓為1140mmHg時,鍋蓋與下面鍋體邊緣之間的拉力為多少?(不計鍋蓋質(zhì)量)46. 如圖1是高壓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鍋蓋緊扣在鍋體上,蓋上裝有一金屬管作排氣孔,金屬管上方倒扣一個像砝碼一樣的起限壓作用的限壓閥。小科家的高壓鍋出氣孔橫截面積為10mm2。小科不慎丟失了鍋的限壓閥,售貨員告訴他,生產(chǎn)這個鍋的廠家提供的限壓閥有兩種,孔徑相同,質(zhì)量分別為100g和60g。請回答:(1)高壓鍋的工作原理:液體的沸點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2)當外界氣壓為1×105Pa時,該鍋內(nèi)最高溫度達到115℃,根據(jù)圖2中鍋內(nèi)水的沸點與鍋內(nèi)氣壓的關(guān)系圖像,分析鍋內(nèi)氣體壓強最高可達 1.6×105Pa。限壓閥限定了鍋內(nèi)外的壓強差,該差值有多大?通過計算說明小科應(yīng)該買哪一種限壓閥。參考答案解:(1)木塊的重力:G=mg=6kg×10N/kg=60N;木塊漂浮,所以水對木塊產(chǎn)生的浮力:F浮=G=60N。(2)木塊的密度為:木塊的底面積:S=600cm2=6×10-2m2,根據(jù)F浮=ρ水gV排可得,木塊排開水的體積: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水在木塊下表面上產(chǎn)生的壓強為:p=ρgh=1×103kg/m3×10N/kg×0.1m=1×103Pa。答:(1)水對木塊的浮力為60N;(2)木塊的密度為0.5×103kg/m3;(3)水對木塊下表面產(chǎn)生的壓強為1×103Pa。2.解:(1)坦克在陸地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力:F=G=mg=22×103kg×10N/kg=2.2×105N,坦克對地面的壓強:p===5.5×104Pa;(2)因坦克在水中浮航即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F浮=G=2.2×105N,由F浮=ρ液gV排可得,排開水的體積:V排===22m3,則露出水面的體積:V露=V總-V排=28m3-22m3=6m3.答:(1)坦克在陸地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強為5.5×104Pa;(2)坦克在水中浮航時,至少還有6m3的體積可以露出水面.3.解:(1)橡皮鴨漂浮在水面上時,它受到的浮力F浮=G=mg=600kg×10N/kg=6000N;(2)由F浮=ρ水gV排得:它排開水的體積V排===0.6m3;(3)其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ρ水gh=1×103kg/m3×10N/kg×0.5m=5000Pa.答:(1)它受到的浮力是6000N;(2)它排開水的體積是0.6m3;(3)其底部受到水的壓強是5000Pa.4.解:(1)小筒漂浮,所以浮力等于小桶和秤盤的重為0.6N;(2)放上物體后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0.001m2×0.1m=1N,所以物體的重力為:G=1N-0.6N=0.4N,物體的質(zhì)量為:m===0.04kg。答:(1)小筒受到的浮力是0.6N;(2)該物體的質(zhì)量為0.04kg。5.(1)1.2×108N;(2)6.18×104Pa;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驅(qū)逐艦滿載航行時所受到的浮力為F浮=G排=m排g=12000×103kg×10N/kg=1.2×108N(2)驅(qū)逐艦航行時艦底受到海水的壓強為p=ρ海水gh=1.03×103kg/m3×10N/kg×6m=6.18×104Pa答:(1)驅(qū)逐艦滿載航行時所受到的浮力1.2×108N;(2)驅(qū)逐艦航行時艦底受到海水的壓強為6.18×104Pa;6.解:(1)壓力F=pS=1.1×108Pa×2×10-4m2=2.2×104N;(2)①V===4m3;②物體浸沒在水中,則V物=V排=4m3;則固體浮力材料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m3=4×104N;固體浮力材料的重力G=mg=2400kg×10N/kg=2.4×104N;則浮力與重力的差為:F浮-G=4×104N-2.4×104N=1.6×104N;(3)已知奮斗者”號總質(zhì)量為20t,則G總=mg=20×103kg×10N/kg=2×105N;質(zhì)量為2t的可拋棄壓載鐵的重力G鐵=mg=2×103kg×10N/kg=2×104N;勻速下潛時,F(xiàn)浮+F阻=G總①;拋掉2t的壓載鐵,勻速上浮時,F(xiàn)浮′=G總-G鐵+F阻②;由①②可得:F浮+F浮′=G總+G總-G鐵=3.8×105N③;2t的壓載鐵的體積V===0.25m3,由于壓載鐵浸沒在水中,則V鐵=V排,則壓載鐵受到的浮力為F1=ρ水gV=1.0×103kg/m3×10N/kg×0.25m3=2.5×103N④;勻速下潛和勻速上浮的浮力關(guān)系為:F浮=F浮′+F1⑤;由③④⑤得:2F浮=3.825×105N⑥;當拋掉質(zhì)量為m的壓載鐵后懸浮,則G總-mg=F浮″⑦;質(zhì)量為m壓載鐵的體積V1=,則V排=V1,浮力為F2=ρ水gV=ρ水g⑧;懸浮時的浮力F浮″=F浮-F2⑨;由⑥⑦⑧⑨得:m=1000kg,F(xiàn)浮″=1.9×105N。故答案為:(1)此處海水在載人艙外殼2×10-4m2的面積上產(chǎn)生的壓力2.2×104N;(2)①固體浮力材料的體積為4m3;②浮力和自身重力之差為1.6×104N;(3)1.9×105。7.解:(4)要使?jié)撍崿F(xiàn)在水中懸浮,則浮力應(yīng)等于潛水艇的總重力,該潛水艇懸浮時受到的浮力為F浮=P水gV排=p水gV=1.0×103kg/m3×10N/kg×650×10-6m3=6.5N;材料的總質(zhì)量為0.5kg,則材料的總重力為G=0.5×10N/kg=5N,因為該潛水艇材料的總重力小于懸浮時受到的浮力,所以要向水艙內(nèi)注水,則注入水的重力為△G=F浮-G=6.5N-5N=1.5N,注入水的體積為,假設(shè)注射器抽出多少氣體就有多少體積的水進入水艙,則注射器的容積應(yīng)不小于150mL,因此應(yīng)選規(guī)格為200mL的注射器。8.(1)2.2×105N;(2)7×107Pa;(3)47.76cm3解:(1)空載的質(zhì)量m空載=22t=2.2×104kg“蛟龍?zhí)枴笨蛰d漂浮在水面,根據(jù)物體的浮沉條件可得潛艇受到浮力F浮=G空載=m空載g=2.2×104kg×10N/kg=2.2×105N(2)下潛的深度h=7km=7×103m潛艇受到海水的壓強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7×103m=7×107Pa(3)滿載需要下沉?xí)r潛水器排開海水的體積V排=V船=70m3此時F浮′=G排=ρ海水gV排=1.0×103kg/m3×10N/kg×70m3=7×105N滿載總重力G滿=m滿g=(2.2×104kg+240kg)×10N/kg=2.224×105N,注入海水的重力G注水=F浮′-G滿=7×105N-2.224×105N=4.776×105N,則由G=mg=ρgV可得注入水的體積答:(1)“蛟龍?zhí)枴笨蛰d漂浮在水面時受到的浮力為2.2×105N;(2)“蛟龍?zhí)枴毕聺摰?km深時,受到海水的壓強為7×107Pa;(3)若“蛟龍?zhí)枴蹦炒螡M載時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實現(xiàn)的,則至少注入47.76cm3的海水;9.解:(1)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2)潛艇在水面上時,浮力等于重力:=G,即=mg,;同理,核潛艇的總體積;所以露出的體積為:;答:(1)它在水下航行時所受浮力是(2)它在水面航行時露出水面的體積是10.(1)最大下潛深度處的海水壓強為:p=ρgh=1.03×10 3kg/m3×10N/kg×400m=4.12×106Pa;(2)潛水艇完全潛入海水中,潛水艇受到的浮力為:F浮=ρgV排=1.03×103kg/m3×10N/kg×2×103m3=2.06×107N;(3)潛水艇懸浮在海水中時,受力平衡,浮力等于潛水艇重力和充入海水的重力之和,即:F' 浮=G 艇+G 海水;水艙至少充水重力為:G海水=F′浮-G艇=2.06×10 7N-1.26×10 7N=8×10 6N,充水質(zhì)量為:m===8×10 5kg。答:(1)最大下潛深度處的海水壓強為4.12×10 6Pa。(2)潛水艇完全潛入海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2.06×10 7N。(3)潛水艇懸浮在海水中時,水艙中充入海水的質(zhì)量為8×10 5kg。11.(1)10N;(2)0.6×103kg/m3;(3)4×10﹣4m3解:(1)正方體物塊浸沒于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V排=V=(10cm)3=1000cm3=1×10﹣3m3物塊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 V排=1×103kg/m3×10N/kg×1×10﹣3 m3=10N(2)物塊受到重力、拉力、浮力的作用而靜止,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G+F拉=F浮則物塊的重力G=F浮﹣F拉=10N﹣4N=6N物塊的質(zhì)量m==0.6kg物塊的密度ρ==0.6×103kg/m3(3)因為物塊浸沒在水中時的浮力大于物塊的重力,所以剪斷細線后,物塊會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由于物塊漂浮,物塊受到的浮力F浮′=G=6N由F浮=ρ水gV排得此時排開水的體積(浸入水中的體積)V浸=V排′==6×10﹣4m3則露出水面的體積V露=V﹣V浸=1×10﹣3m3﹣6×10﹣4m3=4×10﹣4m3答:(1)此時物塊受到的浮力為10N;(2)物塊的密度為0.6×103kg/m3;(3)細線剪斷后,物塊靜止時露出水面的體積為4×10﹣4m3。12.解:①v物=80cm2×7.5cm=600cm3,則物體A的高度為:hA=V物S物=600cm360cm2=10cm;因為物體在空氣中靜止時,繩子的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即F1,又因為F1與F2之差為7.2N,因此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7.2N;即7.2N=ρ液gv物7.2N=ρ液×10N/kg×600×10 6m3ρ液=1.2×103kg/m3;②如圖乙,當物體A全部浸沒在液體中時,以其底面所在平面為參考面,設(shè)其位置為e,那么在提出物體A時,在位置e以下的部分體積不再發(fā)生變化,因此不做考慮;那么當物體A提起h2時,位置e以上的總體積保持不變,若設(shè)物體提起h2時,物體A在液面上的部分高度為xcm,那么以這個總體積不變作為等量關(guān)系,可列出:S容器 (hA+h1)=S物 x+S容器 (hA+h2 x),即:80cm2×(10cm+3cm)=60cm2×x+80cm2×(10cm+5cm x)解得:x=8;那么此時,物體A浸入液體中的高度為:h=10cm-8cm=2cm.③已知:完全浸沒時細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2與提升高度h2時細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3的比值為 5:8,得:(F1 F浮):(F1 ρ液gv排)=5:8,即:(ρ物gs物hA ρ液gs物hA):(ρ物gs物hA ρ液gs物h)=5:8解得:ρ物=73ρ液=73×1.2×103kg/m3=2.8×103kg/m3;故答案為:2.8×103.13 .解:(1)如圖甲所示,A浸沒在水中,A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為:(2)如圖甲所示,物體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下的拉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根據(jù)F浮=GA+F拉可得,A的重力為:GA=F浮-F拉=5N-1N=4N;如圖乙所示,物體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拉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根據(jù)F浮液=GA-F拉′得A在乙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為:F浮液=GA-F拉′=4N-1N=3N,根據(jù)F浮液=ρ液gV排液=ρ液gVA可得乙液體的密度為:(3)根據(jù)G=mg可得,A的質(zhì)量為:A的密度為:;小于水的密度,根據(jù)物體浮沉條件可知,剪斷甲中的細線后,A會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水面會下降,水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化了100Pa,假設(shè)水面下降的高度為Δh,根據(jù)p=ρgh可得,水面下降的高度為:靜止時A漂浮在水面上,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此時A受到的浮力為:F浮′=GA=ρ水gV排水′=ρ水g(VA-S容Δh)可得,容器的底面積為:;乙容器中,液體的體積為:根據(jù)G=mg可得,液體的重力為:容器的重力為:則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F壓=G容+G液+GA-F拉′=3N+3N+4N-1N=9N;根據(jù)可得,乙容器對地面的壓強為:答:(1)A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為5N;(2)乙液體的密度為0.6×103kg/m3;(3)乙容器對地面的壓強為900Pa。 解:(1)正方體物塊A的體積:VA=(10cm)3=1000cm3=10-3m3,因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所以,物體A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0-3m3=10N;(2)由題意可得:當物體A浸沒時,彈簧由16cm伸長到18cm,則彈簧伸長2cm,由圖象可知A對彈簧的拉力為3N,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物體A受到的拉力F拉=3N,下面甲圖中,正方體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彈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則正方體A的重力:GA=F浮-F拉=10N-3N=7N,由G=mg可得,正方體A的質(zhì)量:正方體A的密度:(3)放水前水的深度為彈簧現(xiàn)在的長度18cm加上正方體A的邊長,如圖甲所示:即h=18cm+10cm=28cm,則容器內(nèi)水的體積:V水=Sh-VA=400cm2×28cm-1000cm3=10200cm3,打開閥門B緩慢放水,當A對彈簧的作用力大小再次等于F1時,彈簧的壓縮量為2cm,如圖丙所示,此時正方體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彈力,則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A-F彈=7N-3N=4N,此時正方體A排開水的體積:正方體A浸入水的深度:此時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等于彈簧的原長減去壓縮量再加上正方體浸入水的深度,即h′=16cm-2cm+4cm=18cm,容器內(nèi)剩余水的體積:V水'=Sh'-V排′=400cm2×18cm-400cm3=6800cm3,放出水的體積:V放=V水-V水'=10200cm3-6800cm3=3400cm3,則放出水的質(zhì)量:m放=ρ水V放=1.0g/cm3×3400cm3=3400g=3.4kg。答:(1)物體A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10N;(2)正方體A的密度為0.7×103kg/m3;(3)從開始放水到關(guān)閉閥門B,放出水的質(zhì)量為3.4kg。15.解:(1)當水箱的水剛好浸沒浮筒A時,水深:h=0.3m+0.2m=0.5m,水對蓋片B的壓強:p=ρgh=1×103kg/m3×10N/kg×0.5m=5000Pa,水對蓋片B的壓力:F=Ps=5000Pa×60×10-4m2=30N;(2)桿對浮筒的拉力等于水對蓋片B的壓力,即:F′=30N,當水箱的水剛好浸沒浮筒A時,浮筒受到的浮力:F全浮=ρ水V全排g=1×103kg/m3×400×10-4m2×0.2m×10N/kg=80N,∵浮筒受到的浮力等于浮筒重加上桿對浮筒的拉力,即F全浮=GA+F′,∴浮筒A的重力:GA=F全浮-F′=80N-30N=50N;(3)設(shè)圓柱體浮筒A浸在水中的深度為h1時,從蓋片B合上到拉開蓋片B受到向下的壓力,下表面不受壓力。當把蓋片B拉開時候,下表面和水接觸,蓋片B厚度不計上下表面壓力差相等硬桿上的拉力為零,只要滿足GA=F浮這個臨界狀態(tài)就開始自動關(guān)上,則F浮=GA即:ρ水V排g=GA,1×103kg/m3×400×10-4m2×h1×10N/kg=50N,解得:h1=0.125m,水箱中水的深度:h2=0.125m+0.3m=0.425m。答:(1)當水箱的水剛好浸沒浮筒A時,水對蓋片B的壓力是30N;(2)浮筒A的重力是50N;(3)水箱中水深為0.425m時蓋片B又自動關(guān)上。16.解: (1)圖甲中木塊A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圖甲中木塊A受到的浮力:F 浮A=G A=12N;(2)合金塊B放在木塊A上方時整體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此時排開水的體積:V 排= V A= ×2×10 -3m 3=1.6×10 -3m 3,此時木塊A受到的浮力:F 浮=ρ 水gV 排=1.0×10 3kg/m 3×10N/kg×l.6×l0 -3m 3=16N,B的重力: G B=F 浮-G A=16N-12N=4N,由G=mg可得,合金的質(zhì)量:m B= = =0.4kg=400g,合金塊B的密度:ρ B= = =1.6g/cm 3=1.6×10 3kg/m 3;(3)將合金塊B從木塊A上取去下放入容器的水中,因ρ B>ρ 水,所以,合金B(yǎng)將沉底,排開水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此時合金B(yǎng)受到的浮力:F 浮B=ρ 水gV B=1.0×10 3kg/m 3×10N/kg×250×l0 -6m 3=2.5N;木塊A靜止時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木塊A受到的浮力:F浮A=GA=12N;A和B受到浮力的減少量:△F 浮=F 浮-F 浮A-F 浮B=16N-12N-2.5N=1.5N,排開水體積的減少量:△V 排= = =1.5×10 -4m 3,水深度的變化量:△h= = =0.015m,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取下合金塊B前減小了:△p=ρ 水g△h=1.0×10 3kg/m 3×10N/kg×0.015m=150Pa.答:(1)圖甲中木塊A受到浮力的大小為12N;(2)合金塊B的密度為1.6×10 3kg/m 3;(3)將合金塊B從木塊A上取去下放入容器的水中,當A、B都靜止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取下合金塊B前減小了150Pa.17.解:(1)甲圖中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為V木-V木=V木,故受到的浮力:F浮甲=ρ水gV木=1000kg/m3×10N/kg××(0.1m)3=6N;(2)木塊漂浮時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G木=F浮甲=6N,物體浸在液體中時,F(xiàn)浮=G石+G木=2N+6N=8N,液體密度為:ρ液===0.8×103kg/m3;(3)木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為:p=ρ液gh=0.8×103kg/m3×10N/kg×0.1m=800Pa。答:(1)圖甲中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6N;(2)圖乙中液體的密度為0.8×103kg/m3;(3)圖乙中木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為800Pa。18.解:(1)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可以求得,筒B下表面所受液體壓強為:根據(jù)壓強公式可以求得,筒B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根據(jù)浮力產(chǎn)生的條件可以求得,筒B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F壓上=0N,筒B受到的浮力為:F浮B=F壓下-F壓上=120N-0N=120N;(2)根據(jù)重力的計算公式可得正方體物塊A的重力為:GA=mAg=3kg×10N/kg=30N;物塊A與容器底緊密接觸時,下表面所受液體壓力為F壓下'=0N,物體A上表面所處深度為:h上=h水-LA=0.6m-0.1m=0.5m;物塊A上表面所受液體向下的壓力為:當物塊A恰好被拉起時,細線的拉力為:F拉=GA+F壓上'=30N+50N=80N;此時,需要去掉沙子的重力為:G沙=F拉=80N;去掉沙子的質(zhì)量為:(3)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以求得,物塊A拉離容器底后所受浮力為:空筒B與剩余沙子的總重力為:GB'=F浮B-G沙=120N-80N=40N;對空筒受力分析,細繩對空筒B的拉力為:F拉'=GA-F浮A=30N-10N=20N;根據(jù)物體受力分析可得,筒B所受浮力為:F浮B'=GB'+F拉'=40N+20N=60N;筒B排開水的變化量為:根據(jù)體積公式可以求得,容器水面的高度變化量為: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可以求得,水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為:答:(1)圖乙中筒B受到的浮力為120N;(2)將物塊A從水中拉起,需要去掉沙子的質(zhì)量為8kg;(3)將物塊A拉離容器底,待液面穩(wěn)定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化量為300Pa。19.解:(1)因為A漂浮在水中,所以F浮=GA=3N,根據(jù)F浮=ρ水gV排得V排===3×10-4m3(2)圖乙中A、B共同懸浮:F浮A+F浮B=GA+GB公式展開:ρ水g(VA+VB)=GA+GBVA+VB===9×10-4m3其中VA=500cm3=5×10-4m3,故VB=4×10-4m3B的質(zhì)量為:mB===0.6kg;B的密度為:ρB===1.5×103kg/m3;(3)當A、B浸入水中后,所增加浸入水中的體積為:△V=VA+VB-V排=9×10-4m3-3×10-4m3=6×10-4m3液面升高的高度△h===0.06m,圖乙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ρ水gh=1.0×103kg/m3×10N/kg×(0.06m+0.08m)=1400Pa。答:(1)圖甲中木塊A靜止時浸入水中的體積為3×10-4m3;(2)物體B的密度為1.5×103kg/m3;(3)圖乙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1400Pa。20.解:由甲和乙兩圖可知,球體的體積:V=V2-V1,由m=ρV和G=mg可得,球體的重力:G=mg=ρVg=ρ(V2-V1)g,由丙圖可知,球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由甲和乙兩圖可知,球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V3-V1,球體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ρ液g(V3-V1),因球體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ρ(V2-V1)g=ρ液g(V3-V1),解得:ρ液=。答:該液體的密度為。21.解:(1)由圖乙可知,當h>15cm時,物塊完全離開水面,物塊受到的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拉力,則物塊的重力:G=F′=13N;當h<9cm時,物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此時拉力F=8N,物塊受到的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拉力、豎直向上的浮力,G=F+F浮,因此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G-F=13N-8N=5N。(2)由圖乙可知,當h=15cm時,物塊下表面剛好離開水面,則物塊取出后,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15cm=0.15m,水對容器底的壓強:(3)根據(jù)F浮=ρ水gV排可得,物塊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物塊浸沒時與物塊取出后相比,水面下降的高度:h=h水-h水′=0.16m-0.15m=0.01m,容器的底面積:容器中水的體積:根據(jù)可得,容器中水的質(zhì)量:答:(1)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5N;(2)物塊取出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1500Pa;(3)容器中水的質(zhì)量為7.5kg。22.解:(1)根據(jù)圖乙可知,H=0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1300Pa,由p=ρgh可知,未放入物體時,容器中水的深度:(2)當工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4cm時,此時工件浸入水中的體積:工件排開液體的體積:工件受到的浮力:(3)工件未浸入水中時,容器中水深為13cm,當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1500Pa時,容器中水深即下面大容器的高度:當H=10cm時,容器中水深為此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最大為p1且不再變化,說明此時水面不再變化,即容器中水深始終為20cm。當工件靜止在容器底部時,工件上表面距離水面10cm,可得工件的高度為h工=20cm-10cm=10cm即工件下表面浸入水中10cm深時,壓強不再增大,說明浸入的體積不再增大,故工件恰好浸沒,浸沒時水面為20cm。此后工件浸沒繼續(xù)向下時,水面不再變化,說明容器中的水未溢出。工件靜止中水中時,容器對地面的壓強相比未放入工件時增大了4000Pa,則物體的重力等于容器對地面增大的壓力G=ΔF=ΔpS=4000Pa×100×10-4m2=40N;工件的體積工件的密度為答:(1)未放入工件時,容器中水的深度是0.13m;(2)當工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4cm時,工件受到的浮力是2N;(3)求工件的密度是8×103kg/m3。23.[1]由圖乙可知,當加入1kg水時,水剛好到達杯子的底部,水的深度等于桿的高度,即根據(jù)p=ρgh可得,此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2]當容器對桌面壓強為5000Pa時,根據(jù)可得,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的總重力,即由圖乙可知,加入的水的質(zhì)量為0~1kg時,杯子對細桿的壓力保持10N不變,說明杯子的重力為10N。故當容器對桌面壓強為5000Pa時,加水的重力為根據(jù)G=mg可得,加水的質(zhì)量為[3]由圖乙可知,當加入1kg水時,水剛好到達杯子的底部;加到1.4kg時,對細桿的壓力最小,浮力達到最大,從1.4kg水開始進入杯子,到1.7kg杯子里的水裝滿,則杯子中的水的質(zhì)量為根據(jù)密度公式可得,杯子中的水的體積為杯子排開水的體積為杯子的體積為杯子的密度為24.答案:漂浮;9。解:正方體物塊M的體積:V=L3=(10cm)3=1000cm3=0.001m3,物塊M的質(zhì)量:m===0.9kg,物塊M的密度:ρM===0.9×103kg/m3<1.0×103kg/m3;即物塊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塊在水中最終會漂浮,由圖象可知,0~40s過程中,隨著水的深度逐漸增加,物塊M排開水的體積也變大,則物塊M所受到水的浮力也變大,當t=40s時,水的深度變化變慢,說明此時物塊M剛好處于漂浮狀態(tài),因此當t=100s時,物塊M在水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當t=40s時,物塊M剛好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F浮=GM=9N,根據(jù)F浮=ρ水gV排可得此時物塊M排開水的體積:V排==9×10-4m3=900cm3,由V排=SMh浸可得此時水的深度:a=h浸===9cm。25.(1)1200Pa;(2)2.7N;(3)10cm;(4)2017.5Pa解:(1)由圖甲可知,水的深度為12cm=0.12m,所以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ρ水gh=1.0×103kg/m3×10N/kg×0.12m=1200Pa(2)由圖乙可知,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為4cm時,圖像出現(xiàn)拐點,此時物體A受到的浮力為0,說明此時水恰好接觸A的下表面,即可得物體B的高度為4cm,因為物體B是底面積為25cm2的柱形物體,所以B的體積為VB=SBhB=25cm2×4cm=100cm3當水的深度為12cm時,繩子處于自由狀態(tài),此時物體B受重力、支持力和浮力的作用,此時B受到的浮力為F浮B=ρ水gV排B=ρ水gVB=1.0×103kg/m3×10N/kg×100×10-6m3=1N又因為此時物體B對容器底的壓力為1.7N,所以容器底對物體B的支持力為F支B=F壓B=1.7N所以物體B的重力為GB=F浮B+F支B=1N+1.7N=2.7N(3)由圖乙可知,當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為h1時,圖像出現(xiàn)拐點,且隨后注水一段時間內(nèi),物體A受到的浮力保持不變,說明這段時間內(nèi)物體A處于漂浮狀態(tài),因此可得GA=F浮A1=6N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得,在水深為h1時,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為又因為A是邊長為10cm密度均勻的正方體浮箱模型,所以可得物體A浸入水中的深度為故可得乙圖中對應(yīng)的h1為h1=4cm+6cm=10cm(4)由圖乙可知,當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大于h2時,正方體A所受浮力保持F1不變,說明此時A、B整體恰好漂浮,物體A受重力、拉力和浮力的作用,物體B受重力、拉力和浮力的作用,因此可得繩子對B的拉力為T=GB-F浮B=2.7N-1N=1.7N所以繩子對A的拉力為F拉=T=1.7N所以A受到的浮力為F浮A2=GA+F拉=6N+1.7N=7.7N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得,在水深為h2時,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為此時物體A浸入水中的深度為則此時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為h2=4cm+4cm+7.7cm=15.7cm所以當注水深度為15cm時,A、B整體仍處于沉底狀態(tài),此時A浸入水中的深度為hA=15cm-4cm-4cm=7cm則此時容器中水的體積為V水=S容h水-VB-VA浸=400cm2×15cm-100cm3-10cm×10cm×7cm=5200cm3=5.2×10-3m3則此時容器內(nèi)水的重力為G水=m水g=ρ水V水g=1.0×103kg/m3×5.2×10-3m3×10N/kg=52N所以此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為F壓=G水+GA+GB+G容=52N+6N+2.7N+20N=80.7N所以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答:(1)圖甲所示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1200Pa;(2)物體B的重力為2.7N;(3)乙圖中對應(yīng)的h1是10cm;(4)當注水深度為15cm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2017.5Pa。26.解:(1)木塊受到的重力G=mg=0.2kg×10N/kg=2N,∵木塊漂浮,∴木塊受到的浮力:=G=2N;(2)∵=g,∴木塊排開水的體積:===2×10-4m3,木塊的體積:=2=2×2×10-4m3=4×10-4m3,木塊的密度:===0.5×103kg/m3;(3)水對燒杯底的壓強:p=ρgh=1×103kg/m3×10N/kg×0.05m=500Pa。答:(1)木塊所受浮力的大小是2N;(2)木塊的密度是0.5×103kg/m3;(3)燒杯中水面的高度為5cm,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是500Pa。27.(1);(2)解:(1)容器排開水的體積容器受到水的浮力為(2)從容器中取出的液體后,容器下表面所處的深度容器減少的浮力為容器漂浮時,所受浮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則減少液體的重力等于減少的浮力,即根據(jù)知從容器中取出液體的質(zhì)量為液體的密度為答:(1)圖甲該容器受到的浮力為;(2)未知液體的密度。28.解:(1)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彈=6N-4N=2N;(2)由F浮=ρgV排,可得,V=V排===2×10-4m3;(3)由甲圖可知,物體的重力G=6N,由G=mg可得,物體的質(zhì)量:m===0.6kg;物體的密度ρ===3×103kg/m3。答:(1)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2N;(2)物體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為2×10-4m3;(3)物體的密度為3×103kg/m3。29.解:(1)由于桔子漂浮在水面上,根據(jù)物體浮沉條件,桔子受到的浮力F浮等于其重力G,所以浮力為:F浮=G=mg=120×10-3kg×10N/kg=1.2N;(2)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桔子排開水的體積為:;桔子的1/10體積露出水面,那么桔子在水中的體積就是總體積的9/10;因此,桔子的總體積V為:;由公式得桔子的密度為:。答:(1)桔子受到的浮力大小是為1.2N;(2)桔子的密度是900kg/m3。30. 解:(1)冰塊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1m)2×0.09m=9N;(2)因為冰塊漂浮在水面,則冰塊的重力為:G=F浮=9N,由G=mg=ρVg可知冰塊的密度為:(3)當冰熔化后,水和冰的質(zhì)量相同,即ρ水V水=ρ冰V冰,,即熔化的水與原來冰排開的水體積相同,故液面高度不變;所以當冰塊完全熔化后,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p=ρ水gh=1.0×103kg/m3×10N/kg×0.25m=2500Pa。答:(1)冰塊受到的浮力為9N;(2)冰塊的密度為0.9×103kg/m3;(3)當冰塊完全熔化后,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2500Pa。31.解:(1)4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63.9g,則40℃時,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0%≈39.0%。答:40℃時,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39.0%。(2)硝酸鉀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zhuǎn)化為飽和溶液,可以采用加入硝酸鉀、蒸發(fā)溶劑、降低溫度等方法。故答案為:加入硝酸鉀等。(3)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氯化鈉,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則20℃時,將20g氯化鈉放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是18g+50g=68g。故答案為:68g。32.解:(1)設(shè)需要加水的質(zhì)量為x,則 100g×24%=(100g+x)×12%x=100g 故答案為:100g;(2)設(shè)需要加入硝酸鉀的質(zhì)量為y,則y=59.6g 故答案為:59.6g;(3)在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則此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24%則溶液的溫度降至20℃時溶液恰好飽和.故答案為:20℃.33. (1) S= ×100克= ×100克=60克 (2)m質(zhì)=m飽液·P%=5克×37.5%=1.875克 所以原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18.75%34.解:t℃時某氯化鈉溶液310克,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第一次蒸發(fā)20克水,析出晶體4克,所得溶液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第二次又蒸發(fā)20克水,析出晶體6克,說明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蒸發(fā)20g水,析出6g晶體,則t℃時100克水最多可以溶解6克×=30克氯化鈉晶體。t℃時某氯化鈉溶液310克,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第一次蒸發(fā)20克水,析出晶體4克,得到的是t℃時310克-20克-4克=286克氯化鈉飽和溶液,含有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30克×=66g。原310克氯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為66克+4克=70克。答:t℃時100克水最多可以溶解30克氯化鈉晶體;原310克氯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70克。35.解:相同溫度下同物質(zhì)的不同飽和溶液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等設(shè)原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為x,解得x=25g則在425g-300g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25g,溶劑是100g,因此正好是此溫度下的該物質(zhì)的溶解度.飽和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36.(1)10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過氧乙酸溶液中含溶質(zhì)的質(zhì)量:100g×15%=15g,答:100g過氧乙酸溶液中含溶質(zhì)為15g;(2)向100g該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100%=5%.答: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3)要配制的過氧乙酸溶液中含有過氧乙酸的質(zhì)量為:100g×5%=5g設(shè)需要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過氧乙酸溶液的質(zhì)量為x,則x×15%=5g x=33.3g則需要加水100-33.3=66.7mL答:需要15%的過氧乙酸溶液33.3g,需要加水66.7毫升.37.解:設(shè)稀釋成的稀硫酸時所用的濃硫酸的質(zhì)量為。濃硫酸的體積為: 需要水的質(zhì)量為:體積為:答:需要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的濃硫酸毫升,水。根據(jù)加水質(zhì)量前后溶液中溶質(zhì)硫酸的質(zhì)量不變,計算出加水稀釋時所用的濃硫酸與水的體積。38.解:(1)360(2)設(shè)需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質(zhì)量為x,500g×20%=x×80%解得:x=125gm水=500g-125g=375g答:需要二氧化氯消毒液125g和375毫升水。39.解:(1)設(shè)需要加水的質(zhì)量為x,則:25g×18%=(25g+x)×0.9%x=475g答:需加水475g;(2)現(xiàn)用500g生理鹽水給患者輸液,進入患者體內(nèi)的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500g×0.9%=4.5g答:進入患者體內(nèi)的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4.5g。40.解:設(shè)需要用這種鹽酸的體積為x,根據(jù)溶液稀釋前后,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不變,則1000g×14.3%=1.1g/cm3×x×20%,x=650cm3=650mL;需要水的質(zhì)量為1000g-650cm3×1.1g/cm3=285g,需要水的體積為=285mL答:需要用這種鹽酸650毫升,需水285毫升。41.(1)5×106N; 500t;(2)0;(3)5×105N解:(1)由可得,大氣對屋頂?shù)膲毫?br/>這個壓力相當于壓在房頂上的物體的質(zhì)量有(2)對房屋,室內(nèi)外都有大氣壓,屋頂所受大氣壓力差為0,所以不能壓塌。(3)在一次發(fā)生龍卷風(fēng)時,屋外空氣流速快,大氣壓降到了0.9×105Pa,而屋內(nèi)仍是1標準大氣壓,屋內(nèi)外的壓強差則屋頂內(nèi)外受到的大氣壓力差為答:(1)在1標準大氣壓下,大氣對屋頂?shù)膲毫?×106N;這個壓力相當于500t的物體壓在屋頂上。(2)室內(nèi)外都有大氣壓,屋頂所受大氣壓力差為0。(3)此時屋頂內(nèi)外受到的大氣壓力差是5×105N。42.(1)35N;(2)8.75×104Pa解:(1)吸盤、小桶和沙子的總質(zhì)量為3.5kg,則吸盤、小桶和沙子的總重力吸盤受到豎直向下的拉力吸盤靜止在玻璃上,吸盤受到豎直向下的力和豎直向上的大氣壓力是平衡力,根據(jù)平衡力條件得,大氣對吸盤的壓力(2)由可得大氣壓值答:(1)大氣對吸盤的壓力是35N;(2)此時大氣壓的測量值是8.75×104Pa。43.解:(1)大氣壓產(chǎn)生的壓力:F=pS=105Pa×3.14×(0.2m)2=12560N,一匹馬產(chǎn)生的拉力:F拉==1570N,根據(jù)力的相互作用可知,一對馬產(chǎn)生的拉力:F拉′=F拉=1570N;(2)實驗室供教學(xué)用的半球表面積要比馬德堡半球?qū)嶒炛械陌肭蛐〉亩啵?br/>根據(jù)F=pS可知,大氣壓強相同時,產(chǎn)生的大氣壓力小。故答案為:(1)平均一對(左右各一匹)馬產(chǎn)生的拉力是1570N;(2)半球表面積較小(或半徑小、或體積較小),產(chǎn)生的大氣壓力小。44. (1)試管受豎直向下的重力、水對其豎直向下的壓力和大氣對其豎直向上的壓力的作用。(2)大氣壓作用的面積為則受到大氣對它豎直向上的壓力為(3)細試管受到水的壓強為細試管受到水的壓力為細試管剛好爬升時,細試管受平衡力的作用,則則解得答:(1) 試管受豎直向下的重力、水對其豎直向下的壓力和大氣對其豎直向上的壓力的作用;(2)細試管在“爬升”時,受到大氣對它豎直向上的壓力是;(3)細試管開始插入的深度不小于時,它剛好可以向上“爬升”。45.(1)沸點升高 (2)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沸點達到110.6℃時,氣壓,,,又,故,所以。(3)根據(jù)可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鍋蓋與下面鍋體邊緣之間的拉力為1550.4N。46. 解:(1)高壓鍋的原理:液體的沸點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2)因為當鍋內(nèi)溫度為115℃時,鍋內(nèi)壓強p=1.6×105Pa,,設(shè)限壓閥的質(zhì)量為m,則有:mg=F=p閥S,應(yīng)選擇的限壓閥質(zhì)量為:。故答案為:(1)液體的沸點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2)0.6×105Pa,小科應(yīng)該買60g的限壓閥。5/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