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歷史期末測試答案一、選擇題(40 分;每小題 2 分,共 20 題)1 2 3 4 5 6 7 8 9 10C B C C B B C B A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A A D A B B C C D二、非選擇題(40 分)21.(1)利用商品和貨幣關系來調整生產。(2 分)(2)使蘇聯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蘇聯由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變成了社會主義工業強國;為二戰打敗法西斯侵略打了堅實基礎。(2 分,任意一點 2 分)(3)在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進行調整;(2 分)(4)改革要從國情出發;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改革要與時俱進等。(2 分)22.(1)達爾文。(2 分)(2)示例一:觀點:杰出人物可以推動國家的發展。(2 分)論述:華盛頓領導美國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帶領美國獨立,美國獨立是美國發展的前提;1861 年,面對美國南方的分裂勢力,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黑人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維護了國家統一,國家統一為美國之后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綜上所述,華盛頓領導美國獨立和林肯維護國家統一都推動了美國的發展。示例二:觀點:資本主義制度在擴展。(2 分)論述:1861 年,面對農奴制危機,亞歷山大二世實行改革,廢除農奴制,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2 分)1868 年,面對民族危機,日本明治政府實行一系列改革,采取“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等措施,推動日本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使日本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強國。(2 分)總之,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內戰和日本明治維新使資本主義力量進一步增強,資本主義制度在范圍、深度上不斷擴展。示例三:觀點:順應歷史潮流的改革推動了社會進步。(2 分)論述:1861 年,面對農奴制危機,亞歷山大二世實行改革,廢除農奴制,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2 分)1868 年,面對民族危機,日本明治政府實行一系列改革,采取“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等措施,推動日本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使日本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強國。(2 分)總之,面對社會危機,統治者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采取針對性的改革措施,除舊布新,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23.(1)動力:蒸汽機;(1 分)內燃機;(1 分)(2)工業革命在英國出現的原因:①英國在基礎性采煤工業和煉鐵工業中占據領先地位,擁有可用于工業革命的資金(流動資本);②銀行業發展早且有效,為個人和企業提供共同基金;③行會瓦解較早,獲得充裕的流動勞動力。(4 分,任意一點 2 分。)(3)第二次工業革命把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2 分)(4)認識:技術進步離不開“工匠精神”;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科技進步改變著人類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2 分,任意一點 2 分;言之有理即可)24.(1)新航路開辟(2 分)(2)影響:大量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嚴重;西方文明影響力減退;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2 分,任意一點 2 分。)(3)政治:《聯合國家宣言》;(2 分)軍事:諾曼底登陸;(2 分)(4)內容:反對強權政治;平等互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維護聯合國宗旨和原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4 分,任意一點 2 分。)(5)珍愛和平,反對戰爭;鑄劍為犁,守衛和平;構建和諧社會、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加強國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維護世界和平安寧;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為維護全球和平與安全做出自己的貢獻,樹立大國典范;始終堅持和平發展理念,積極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維護世界秩序,為維護世界和平注入強大活力。(2 分,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南昌三中教育集團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初三年級期末歷史試卷一、選擇題(40 分;每小題 2 分,共 20 題)1.古埃及窮人死后埋入地下簡陋墓穴,官僚貴族則埋入高出于地面的平頂陵墓,法老死后葬入宛如宮殿的金字塔。這種差別反映了古埃及( )A.地理環境各異B.風俗習慣迥異C.社會等級森嚴D.建筑形式多樣2.公元前 27 年,屋大維首創“元首制”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統治實權。公元前 27年是( )A.公元前1世紀初 B.公元前1世紀末C.公元前3世紀初 D.公元前3世紀末3.下圖列舉了文明古國代表性的文明成果。據此可知,人類早期文明具有( )金字塔 楔形文字 帕特農神廟 《漢謨拉比法典》A.開放性 B.交融性 C.多樣性 D.包容性4.14 世紀,英國的一位領主指控佃農沒有給他將牧草裝上馬車。莊園法庭查閱勞役慣例,確認佃農有義務將牧草堆成草垛,但沒有義務將牧草裝車,從而判定佃農勝訴。據此可知,莊園法庭( )A.旨在維護佃農的利益 B.蘊含了契約精神C.能適當約束領主特權 D.維護了領主權利5.文物是研究歷史的重要依據。下面文物是哪一歷史事件的驗證( )中國唐朝的開元通寶和日本的和同開珎A.日本統一 B.大化改新C.幕府統治 D.百日維新6.“阿拉伯的天文學是在吸收了羅馬和印度天文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數學方面,阿拉伯吸收了印度的十進位。中國的四大發明,也被阿拉伯人所吸收。”材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 )A.廣泛傳播 B.兼收并蓄 C.繼承創新 D.全盤照搬7.南昌的某劇本殺店新出了一個有關西歐經濟的劇本:“富裕農民承租、購買、轉租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村,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該劇本反映了( )A.莊園制度逐漸衰落瓦解 B.歐洲社會整體面貌改變C.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出現 D.封建依附關系得到加強8.意大利人阿爾貝蒂(1404——1472)“財富的日益增長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家庭應該裝修房子,擁有珍貴的書籍,健壯的馬匹!”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自由平等 B.人文主義 C.為所欲為 D.天賦人權9.下列事件有關世界近代史上某次資產階級革命,根據所學知識推斷下列事件排序正確的是( )A.議會重新召開——查理一世上斷頭臺——克倫威爾獨攬大權——女兒女婿當國王B.議會重新召開——女兒女婿當國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克倫威爾獨攬大權C.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女兒女婿當國王——克倫威爾獨攬大權——議會重新召開D.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克倫威爾獨攬大權——議會重新召開——女兒女婿當國王10.“拿破侖的《民法典》雖然承認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承認男女都享有同等的繼承權,但它強調私有財產的神圣不可侵犯性。”這說明拿破侖頒布《民法典》的基本出發點是( )A.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B.限制國王權力C.建立資本主義制度 D.促使國家獨立11.下圖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整體發展趨勢示意圖,其中②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A.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B.第一國際成立C.《共產黨宣言》發表 D.巴黎公社建立12. 他假扮成水手,隨使節團前往西歐各國考察;又聘請外國專家、工匠和技師到俄國傳授技術。他的改革開啟俄國近代化的進程。他是( )A.彼得一世 B.穆罕默德 C.路易十六 D.葉卡琳娜13.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各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梵高的《向日葵》表達了畫家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生活的向往。B.19世紀,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完成了 “人間喜劇”的小說集。C.1804年,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完成。D.1870年以后,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14.準確識讀地圖是學習歷史的必備技巧。如圖所示歷史事件( )A.推動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B.是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次嘗試C.推翻了沙皇俄國的專制統治 D.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15.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說道,“1922 年美國召集的華盛頓九國會議簽訂了一個公約,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該文獻是( )A.《九國公約》 B.《馬關條約》C.《人權宣言》 D.《凡爾賽條約》16.《全球通史》“1920~1929 年,美國工人的工資增長 2%,而工廠中生產率卻增長 55%。農業工人的工資還不到非農業工人的 40%,到 1929 年,美國國家財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總數的 1%的人擁有”。 材料所述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是( )A.股票投機嚴重 B.貧富差距增大C.自由放任政策 D.分期付款消費17. “新政”期間,羅斯福談到:“我們將采取經過慎重考慮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國的產業工人獲得更加公平的工資收入,防止惡性競爭和超常的勞動時間,同時鼓勵所有企業防止生產過剩。”為此,美國政府頒布了( )A.《社會保障法》 B.《全國工業復興法》C.《農業調整法》 D.《緊急銀行法案》18.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所形成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和亞洲戰爭策源地分別是( )①英國 ②意大利 ③德國 ④日本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9.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深重的災難,5500 多萬生命、數不清的歷史文化遺產毀于一旦。戰后,國際社會審判和懲處了戰爭罪犯,決定成立旨在維護世界和平的組織—聯合國。作出這一決定的是( )A.波茨坦會議 B.開羅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萬隆會議20.小張同學圍繞“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印度民族大起義”“美國獨立戰爭”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埃及的華夫脫運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其探究的主題應是( )A.敢于追求真理 B.反對封建專制C.推動科技發展 D.反抗殖民壓迫二、非選擇題(40 分)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注重實際的列寧認識到讓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 1921 年采取了“新經濟政策”,這一政策允許局部地恢復資本主義。……對列寧來說,新經濟政策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俄國的結束,而是暫時的退卻,“后退一步為的是前進兩步”——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下)(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經濟政策”的“新”指什么?(2分)材料二經過第一、第二兩個五年計劃,蘇聯 1937 年的工業總產值比 1913 年增長了 7倍,蘇聯工業總產值從歐洲的第四位,一躍成為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蘇聯由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在短時期內奇跡般地變成了社會主義工業強國,為二戰打敗法西斯侵略打了堅實基礎。——摘編自紀錄片《居安思危》“蘇共興衰的歷史軌跡”解說詞(2)根據材料二,概述蘇聯的國家工業化產生的重要影響。(2分)材料三美國羅斯福新政和中國改革都是源于對原有社會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給資本主義戴上一個氧氣面罩,后者是給社會主義加上一個市場經濟的發動機,從而使單純的制度趨于一種混合經濟狀態,它們都由此解決了舊問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摘自鮑盛剛《中國崛起與中國模式》(3)結合材料三及所學知識,指出羅斯福新政的實質?(2分)(4)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的啟示。(2 分)22.走近下列歷史人物,回答相關問題。(8分)歷史人物 國別 主要事跡領導美國獨立戰爭;發表《獨立宣華盛頓 美國言》為美國確立較為民主的政治制度。愛迪生 美國 耐用的白熾燈泡;萬有引力定律;《自然哲學的數學牛頓 英國原理》達爾文 英國 《物種起源》領導美國南北戰爭的勝利,頒布林肯 美國《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明治天皇 日本 施行明治維新亞歷山大二世 俄國 頒布廢除農奴制法令;(1)上述歷史人物中,誰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2分)(2)閱讀以上材料,提取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自擬一個觀點,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邏輯通順)(6分)23.科技使人們的生產、生活和世界的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 分)材料一(1)材料一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發明的交通工具,請分別指出這兩種交通工具的動力。(2分)材料二英國享有一個重要的有利條件,即它早已在基礎性的采煤工業和煉鐵工業中占據領先地位。英國擁有更多可被用作工業革命資金的流動資本,銀行業在英國發展得更早、更有效,它為個人和企業提供了共同基金。由于行會瓦解較早,英國獲得了充裕的流動勞動力。(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工業革命在英國出現的原因。(4分)材料三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織工,后來做了木匠;騾機的發明者克倫普頓是個紡紗工兼織工……在.19 世紀,自然科學特別是熱學、電磁學、化學等方面的新發展,開始與工業生產技術緊密地結合起來,在技術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3)根據材料三,概括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2分)(4)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科技進步的認識。(2分)24.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穿越歷史的烽煙眺望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日益成為世界各國的發展共識。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4 分)【世界一體篇】——人類的歷史是從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漸發展為全世界成為一個密切聯系的息息相關的整體的過程,也就是世界歷史的形成過程。(1)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的歷史事件是什么?(2分)【戰爭浩劫篇】這場斗爭使各參加國死亡人數超過 3000 多萬,戰爭費用高達 2700 億美元。西方文明受到懷疑,一度興起西方沒落論。奧匈帝國消失,俄國發生革命,德國戰敗,獲勝的英國、法國、意大利損失慘重。美國試圖掀翻英國的海上霸主寶座,日本在太平洋的地位增強。——據《大國的崛起》(2)據材料分析“這場斗爭”的影響。(2分)【團結協作篇】1942 年 1 月,26 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文件。簽字國保證使用自己的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對德意日及其仆從國作戰。1944 年 6 月,美、英等盟國軍隊成功登陸后,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 ——摘編自統編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3)根據材料說說,面對法西斯的步步緊逼,反法西斯國家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團結表現?(4分)【共謀發展篇】在全球化時代,和平已經不單單指的是國家與國家間的無戰事狀態,而是大家共同合作,平等互信,共商共建共享,反對對抗施壓,反對強權霸凌,長久持續地維持和平發展。這一中國方案既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更為迷茫的世界指明了方向。——據《全球治理的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4)據材料概括“中國方案”的主要內容。(4分)【憧憬未來篇】(5)和平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夢想,請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感受。(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pdf 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