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6 第一單元 第3課時 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的計算與圖像 課時對點練(原卷版+解析版)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必修2(蘇教版2019)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6 第一單元 第3課時 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的計算與圖像 課時對點練(原卷版+解析版)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必修2(蘇教版2019)

資源簡介

第3課時 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的計算與圖像
題組一 化學反應速率的相關計算
1.(2022·南昌高一期中)在一定條件下,將3 mol A和1 mol B兩種氣體混合于固定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3A(g)+B(g)xC(g)+2D(g)。2 min末,測得生成0.8 mol C、0.4 mol D。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x=2
B.2 min末,A的濃度為1.2 mol·L-1
C.2 min內A的反應速率為0.3 mol·L-1·min-1
D.2 min內B的濃度的改變量為0.4 mol·L-1
2.反應A(g)+3B(g)===2C(g)+2D(g)在四種不同情況下的反應速率分別為①v(A)=0.45 mol·L-1·min-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s-1,下列有關反應速率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
A.④<③=②<① B.④>③>②>①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3.(2023·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期中)某溫度下,將4 mol A氣體和2 mol B氣體充入到1 L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2A(g)+B(g)2C(g)。經2 min后達到平衡時,測得C的物質的量為1.2 mol。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70%
B.2 min內用C表示的反應速率為1.2 mol·L-1·min-1
C.反應前后的壓強之比為10∶9
D.其他條件不變時,充入少量He(不參與反應),體系壓強增大,則反應速率增大
題組二 化學反應速率圖像分析
4.CaCO3與稀鹽酸反應(反應放熱)生成CO2的物質的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反應開始4 min內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比濃度大
B.一段時間后,反應速率減小的原因是c(H+)減小
C.反應在2~4 min內平均反應速率最大
D.反應在2~4 min內生成CO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CO2)=0.1 mol·L-1·min-1
5.等質量的鐵與過量的鹽酸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進行反應,測得在不同時間(t)內產生氣體體積(V)的數據如圖所示,根據圖示分析實驗條件,下列說法中一定不正確的是(  )
組別 對應曲線 c(HCl)/ (mol·L-1) 反應溫度/℃ 鐵的狀態
1 a 30 粉末狀
2 b 30 粉末狀
3 c 2.5 塊狀
4 d 2.5 30 塊狀
A.第4組實驗的反應速率最慢
B.第1組實驗中鹽酸的濃度大于2.5 mol·L-1
C.第2組實驗中鹽酸的濃度等于2.5 mol·L-1
D.第3組實驗的反應溫度低于30 ℃
6.(2023·南寧期中)CO2可轉化成有機物實現碳循環。在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3 min到9 min,v(H2)為0.125 mol·L-1·min-1
B.若混合氣體密度不變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平衡時向容器中充入Ne,反應速率不變
D.9 min時,反應處于平衡狀態
題組三 化學反應速率及平衡的綜合計算
7.(2022·大連高一檢測)一定條件下,體積為10 L的密閉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進行反應:2X(g)+Y(g)Z(g)正反應放熱,經60 s達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60 s內,用X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1 mol·L-1·s-1
B.任何條件下反應經過60 s時一定能達到化學平衡
C.反應放出的熱量可用于提高反應速率
D.反應達到平衡時,n(X)∶n(Y)=1∶1
8.將4 mol A氣體和2 mol B氣體置于1 L的密閉容器中,混合后發生反應:2A(g)+B(g) 2C(g),若經2 s后測得C的濃度為1.2 mol·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物質A表示2 s末的反應速率為0.6 mol·L-1·s-1
B.反應后的壓強是開始時的1.2倍
C.2 s末物質A的轉化率為70%
D.此時C的產率為30%
題組四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圖像綜合分析
9.一定條件下,將3 mol A氣體和1 mol B氣體混合于固定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3A(g)+B(g)C(g)+2D(s)。2 min末該反應達到平衡,生成D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時,該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
B.2 min后,加壓會使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變慢
C.反應過程中A和B的轉化率之比為3∶1
D.開始到平衡,用A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3 mol·L-1·min-1
10.一定溫度下,在2 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t min時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B.反應開始到10 min,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79 mol·L-1·min-1
C.反應開始到10 min時,Y的轉化率為79%
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g)+2Y(g)3Z(g)
11.為了研究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的反應速率,某同學通過實驗測定碳酸鈣固體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CO2的體積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繪制出如圖所示的曲線甲。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O~t1、t1~t2、t2~t3中,t1~t2生成的CO2氣體最多
B.因反應放熱,導致O~t1 內的反應速率逐漸增大
C.若用單位時間內CO2的體積變化來表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則t2~t3時間內的反應速率為 mL·s-1
D.將碳酸鈣固體研成粉末,則曲線甲將變成曲線乙
12.一定溫度下,已知反應N2O4(g)2NO2(g)。現將1 mol N2O4充入一恒壓密閉容器中,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2022·遼寧實驗中學期末)燃煤煙氣的脫硫技術是環境科學研究的熱點,利用反應2CO(g)+SO2(g)2CO2(g)+S(l)可實現從燃煤煙氣中回收硫。向兩個體積相同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2 mol CO(g)和1 mol SO2(g)發生上述反應,體系的總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a平衡時CO的物質的量為1.5 mol
B.實驗b中,40 min內CO的平均反應速率為2.0 kPa·min-1
C.與實驗a相比,實驗b改變的條件是加入催化劑
D.實驗b中SO2的轉化率是75%
14.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3A(g)+2B(g)mC(g)+2D(g)。在2 L的密閉容器中把4 mol A和2 mol B混合,2 min后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1.6 mol C,又測得D的反應速率v(D)=0.2 mol·L-1·min-1。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m=4
B.平衡時氣體壓強是原來的
C.A的平衡濃度是1.4 mol·L-1
D.B的轉化率是40%
15.(2022·沈陽高一期中)在2 L密閉容器內,等物質的量的A和B在600 ℃時發生反應:2A(g)+B(g)2C(g)。體系中,n(A)隨時間的變化如表:
時間/s 0 1 2 3 4 5
n(A)/mol 0.20 0.10 0.08 0.07 0.07 0.07
(1)如圖中表示C的濃度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_(填字母),用B表示從0~2 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達到平衡時,B的轉化率α(B)=________。
(2)下列狀態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v逆(C)=2v正(B)
b.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保持不變時
c.c(A)=c(C)
d.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時
e.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時
f.A與B的濃度之比不再變化時
(3)能增大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是________。
a.適當升高溫度
b.向容器中充入1 mol Ne
c.增大B的濃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
e.及時分離出C
16.(2023·成都高一期中)一定溫度下,向0.5 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兩種氣體反應物,反應中各氣體的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容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用圖中字母表示)。
(2)0~1 s內,以B的濃度表示反應的平均速率v(B)=_______ mol·L-1·s-1,1~5 s內,以B的濃度表示反應的平均速率為v′(B),由圖可知v(B)________(填“>”“<”或“=”)v′(B),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C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
(4)容器內初始壓強用p初表示,平衡時壓強用p平表示,則p平∶p初=______________。
(5)某條件下可逆反應達平衡后,降低溫度,逆反應速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列情況能說明容器內可逆反應再次達到化學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v正(B)=v逆(A)
B.氣體B的質量分數不再改變
C.容器內氣體總質量不再改變
D.氣體D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改變
題組一 化學反應速率的相關計算
1.(2022·南昌高一期中)在一定條件下,將3 mol A和1 mol B兩種氣體混合于固定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3A(g)+B(g)xC(g)+2D(g)。2 min末,測得生成0.8 mol C、0.4 mol D。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x=2
B.2 min末,A的濃度為1.2 mol·L-1
C.2 min內A的反應速率為0.3 mol·L-1·min-1
D.2 min內B的濃度的改變量為0.4 mol·L-1
答案 B
解析 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故0.8 mol∶0.4 mol=x∶2,解得x=4,A項錯誤;列三段式:
      3A(g)+B(g)4C(g)+2D(g)
起始量/mol  3   1   0   0
變化量/mol  0.6  0.2  0.8  0.4
2 min末/mol 2.4   0.8  0.8  0.4
2 min末,A的濃度為c===1.2 mol·L-1,B項正確;2 min內A的反應速率為 v====0.15 mol·L-1·min-1,C項錯誤;2 min內B的濃度的改變量為Δc===0.1 mol·L-1,D項錯誤。
2.反應A(g)+3B(g)===2C(g)+2D(g)在四種不同情況下的反應速率分別為①v(A)=0.45 mol·L-1·min-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s-1,下列有關反應速率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
A.④<③=②<① B.④>③>②>①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之比,故各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與其化學計量數之比越大,反應速率越快,①=0.007 5 mol·L-1·s-1,②=0.2 mol·L-1·s-1,③=0.2 mol·L-1·s-1,④=0.225 mol·L-1·s-1,反應速率:④>③=②>①,故D正確。
3.(2023·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期中)某溫度下,將4 mol A氣體和2 mol B氣體充入到1 L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2A(g)+B(g)2C(g)。經2 min后達到平衡時,測得C的物質的量為1.2 mol。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70%
B.2 min內用C表示的反應速率為1.2 mol·L-1·min-1
C.反應前后的壓強之比為10∶9
D.其他條件不變時,充入少量He(不參與反應),體系壓強增大,則反應速率增大
答案 C
解析 由三段式分析可知:
     2A(g)+B(g)2C(g)
起始量/mol 4   2   0
轉化量/mol 1.2  0.6  1.2
平衡量/mol 2.8  1.4  1.2
由三段式分析可知,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100%=30%,A錯誤;2 min內用C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6 mol·L-1·min-1,B錯誤;根據恒溫恒容下,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結合三段式分析可知反應前后的壓強之比為(4+2) mol∶(2.8+1.4+1.2) mol=10∶9,C正確;其他條件不變時,充入少量He(不參與反應),體系壓強增大,但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均不變,故反應速率不變,D錯誤。
題組二 化學反應速率圖像分析
4.CaCO3與稀鹽酸反應(反應放熱)生成CO2的物質的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反應開始4 min內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比濃度大
B.一段時間后,反應速率減小的原因是c(H+)減小
C.反應在2~4 min內平均反應速率最大
D.反應在2~4 min內生成CO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CO2)=0.1 mol·L-1·min-1
答案 D
解析 隨著反應的進行氫離子濃度降低,氫離子濃度變化使反應速率減小。由圖像可知,開始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反應速率是增大的,說明反應放熱,即反應開始4 min內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比濃度大,A項正確;由圖可知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少,反應速率減小的原因是c(H+)減小,B項正確;由圖可知2~4 min內,生成的CO2物質的量最大,所以反應在2~4 min內平均反應速率最大,C項正確;沒有給出反應容器的體積,只有物質的量的變化,無法計算反應速率,D項錯誤。
5.等質量的鐵與過量的鹽酸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進行反應,測得在不同時間(t)內產生氣體體積(V)的數據如圖所示,根據圖示分析實驗條件,下列說法中一定不正確的是(  )
組別 對應曲線 c(HCl)/ (mol·L-1) 反應溫度/℃ 鐵的狀態
1 a 30 粉末狀
2 b 30 粉末狀
3 c 2.5 塊狀
4 d 2.5 30 塊狀
A.第4組實驗的反應速率最慢
B.第1組實驗中鹽酸的濃度大于2.5 mol·L-1
C.第2組實驗中鹽酸的濃度等于2.5 mol·L-1
D.第3組實驗的反應溫度低于30 ℃
答案 D
解析 由圖像可知,1、2、3、4組實驗產生的氫氣一樣多,只是反應速率有快慢之分。第4組實驗,反應所用時間最長,故反應速率最慢,A正確;第1組實驗,反應所用時間最短,故反應速率最快,根據控制變量法知鹽酸濃度應大于2.5 mol·L-1,B正確;第2組實驗,鐵是粉末狀,與3、4組塊狀鐵相區別,根據控制變量法知鹽酸的濃度應等于2.5 mol·L-1,C正確;由3、4組實驗并結合圖像知第3組實驗中反應溫度應高于30 ℃,D錯誤。
6.(2023·南寧期中)CO2可轉化成有機物實現碳循環。在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3 min到9 min,v(H2)為0.125 mol·L-1·min-1
B.若混合氣體密度不變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平衡時向容器中充入Ne,反應速率不變
D.9 min時,反應處于平衡狀態
答案 B
解析 從3 min到9 min,v(H2)=3v(CO2)=3×=0.125 mol·L-1·min-1,A正確;反應前后均為氣體,且容器體積不變,則混合氣體密度一直保持不變,不能作為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依據,B錯誤;平衡時向容器中充入Ne,各物質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C正確;9 min時,CO2、CH3OH的濃度均不再改變,反應處于平衡狀態,D正確。
題組三 化學反應速率及平衡的綜合計算
7.(2022·大連高一檢測)一定條件下,體積為10 L的密閉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進行反應:2X(g)+Y(g)Z(g)正反應放熱,經60 s達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60 s內,用X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1 mol·L-1·s-1
B.任何條件下反應經過60 s時一定能達到化學平衡
C.反應放出的熱量可用于提高反應速率
D.反應達到平衡時,n(X)∶n(Y)=1∶1
答案 C
解析 在60 s內,用X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01 mol·L-1·s-1,故A錯誤;反應速率與外界條件有關,如升高溫度、加入催化劑等,可增大反應速率,達到平衡所用時間減少,故B錯誤;反應放出的熱量可使體系溫度升高,升高溫度可增大反應速率,故C正確;達到平衡時n(Y)=(1-0.3) mol=0.7 mol,n(X)=(1-0.6) mol=0.4 mol,可知平衡時X、Y的物質的量不相等,故D錯誤。
8.將4 mol A氣體和2 mol B氣體置于1 L的密閉容器中,混合后發生反應:2A(g)+B(g)
2C(g),若經2 s后測得C的濃度為1.2 mol·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物質A表示2 s末的反應速率為0.6 mol·L-1·s-1
B.反應后的壓強是開始時的1.2倍
C.2 s末物質A的轉化率為70%
D.此時C的產率為30%
答案 D
解析 根據三段式分析:
       2A(g)+B(g)2C(g)
起始/(mol·L-1) 4   2   0
變化/(mol·L-1) 1.2  0.6  1.2
2 s末/(mol·L-1) 2.8  1.4  1.2
2 s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6 mol·L-1·s-1,化學反應速率是平均速率,不是瞬時速率,故A錯誤;恒溫恒容時,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反應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等于2.8 mol+1.4 mol+1.2 mol=5.4 mol,反應前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4 mol+2 mol=6 mol,反應后的壓強是開始時的0.9倍,故B錯誤;2 s末A的轉化率為×100%=30%,故C錯誤;假設4 mol A氣體和2 mol B氣體完全反應生成C的物質的量應為4 mol,2 s末物質C的物質的量為1.2 mol,則C的產率為30%,故D正確。
題組四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圖像綜合分析
9.一定條件下,將3 mol A氣體和1 mol B氣體混合于固定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3A(g)+B(g)C(g)+2D(s)。2 min末該反應達到平衡,生成D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時,該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
B.2 min后,加壓會使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變慢
C.反應過程中A和B的轉化率之比為3∶1
D.開始到平衡,用A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3 mol·L-1·min-1
答案 D
解析 生成物D為固體,隨反應進行,氣體質量減小,容器容積不變,故氣體的密度減小,氣體的密度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故A錯誤;增大壓強,A、B、C的濃度都增大,故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故B錯誤;A、B按物質的量之比為3∶1反應,且二者起始物質的量分別為3 mol、1 mol,故二者轉化率相等,故C錯誤;2 min內生成0.8 mol D,則消耗A的物質的量為0.8 mol×=1.2 mol,故2 min內v(A)==0.3 mol·L-1·min-1,故D正確。
10.一定溫度下,在2 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t min時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B.反應開始到10 min,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79 mol·L-1·min-1
C.反應開始到10 min時,Y的轉化率為79%
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g)+2Y(g)3Z(g)
答案 C
解析 10 min時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A錯誤;反應進行到10 min時,X、Y均減少了0.79 mol,Z增加了1.58 mol,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39 5 mol·L-1·min-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g)+Y(g)2Z(g),B、D錯誤;反應開始到10 min時,Y的轉化率為×100%=79%,C正確。
11.為了研究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的反應速率,某同學通過實驗測定碳酸鈣固體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CO2的體積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繪制出如圖所示的曲線甲。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O~t1、t1~t2、t2~t3中,t1~t2生成的CO2氣體最多
B.因反應放熱,導致O~t1 內的反應速率逐漸增大
C.若用單位時間內CO2的體積變化來表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則t2~t3時間內的反應速率為 mL·s-1
D.將碳酸鈣固體研成粉末,則曲線甲將變成曲線乙
答案 D
解析 由圖可知,t1~t2 生成的CO2氣體最多,故A正確;O~t1,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濃度是減小的,反應速率增大說明該反應一定放熱,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故B正確;由圖知,若用單位時間內CO2的體積變化來表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則t2~t3時間內的反應速率為 mL·s-1,故C正確;將碳酸鈣固體研成粉末,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增大,反應速率加快,而曲線乙表示生成CO2的速率比曲線甲慢,故D錯誤。
12.一定溫度下,已知反應N2O4(g)2NO2(g)。現將1 mol N2O4充入一恒壓密閉容器中,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恒壓條件下,反應正向氣體體積增大,氣體的總質量不變,故密度減小,是變量,其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②恒壓條件下,壓強是恒量,不能作為判斷平衡狀態的標志;③題給反應充入1 mol N2O4,正反應速率逐漸減小直到不變,不符合題意;④隨反應的進行,N2O4的轉化率是變量,其不變證明達到平衡狀態。
13.(2022·遼寧實驗中學期末)燃煤煙氣的脫硫技術是環境科學研究的熱點,利用反應2CO(g)+SO2(g)2CO2(g)+S(l)可實現從燃煤煙氣中回收硫。向兩個體積相同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2 mol CO(g)和1 mol SO2(g)發生上述反應,體系的總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a平衡時CO的物質的量為1.5 mol
B.實驗b中,40 min內CO的平均反應速率為2.0 kPa·min-1
C.與實驗a相比,實驗b改變的條件是加入催化劑
D.實驗b中SO2的轉化率是75%
答案 A
解析 假設達到平衡時,CO轉化了x mol,則有如下三段式:
    2CO(g)+SO2(g)2CO2(g)+S(l)
開始/mol 2   1    0
轉化/mol x   0.5x   x
平衡/mol 2-x  1-0.5x x,
在恒溫恒容的條件下,體系的壓強之比等于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根據圖像有=,則x=1.5,所以實驗a平衡時CO的物質的量為2 mol-1.5 mol=0.5 mol,A項錯誤;根據反應2CO(g)+SO2(g)2CO2(g)+S(l),可知體系中氣體物質的量的減小量等于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又根據恒溫恒容下氣體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故40 min內二氧化硫的壓強減小量為40 kPa,則CO的壓強減小量為80 kPa,故40 min內CO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kPa·min-1=2.0 kPa·min-1,B項正確;與實驗a相比,實驗b的速率加快,平衡狀態相同,故實驗b改變的條件是加入催化劑,C項正確;實驗b的平衡狀態與實驗a相同,所以根據A項的分析,可知達到平衡時二氧化硫轉化了0.75 mol,故二氧化硫的轉化率為×100%=75%,D項正確。
14.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3A(g)+2B(g)mC(g)+2D(g)。在2 L的密閉容器中把4 mol A和2 mol B混合,2 min后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1.6 mol C,又測得D的反應速率v(D)=0.2 mol·L-1·min-1。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m=4
B.平衡時氣體壓強是原來的
C.A的平衡濃度是1.4 mol·L-1
D.B的轉化率是40%
答案 B
解析 2 min后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 1.6 mol C,則v(C)==0.4 mol·L-1·min-1,測得反應速率v(D)=0.2 mol·L-1·min-1,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可知,=,解得m=4,A正確;列三段式:
3A(g)+2B(g)4C(g)+2D(g)
起始量/mol  4   2    0  0
轉化量/mol  1.2  0.8   1.6  0.8
平衡量/mol  2.8  1.2   1.6  0.8
根據同溫同體積下,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故平衡時氣體壓強是原來壓強的=倍,B錯誤;A的平衡濃度是=1.4 mol·L-1,C正確;B的轉化率是×100%=40%,D正確。
15.(2022·沈陽高一期中)在2 L密閉容器內,等物質的量的A和B在600 ℃時發生反應:2A(g)+B(g)2C(g)。體系中,n(A)隨時間的變化如表:
時間/s 0 1 2 3 4 5
n(A)/mol 0.20 0.10 0.08 0.07 0.07 0.07
(1)如圖中表示C的濃度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_(填字母),用B表示從0~2 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達到平衡時,B的轉化率α(B)=________。
(2)下列狀態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v逆(C)=2v正(B)
b.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保持不變時
c.c(A)=c(C)
d.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時
e.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時
f.A與B的濃度之比不再變化時
(3)能增大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是________。
a.適當升高溫度
b.向容器中充入1 mol Ne
c.增大B的濃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
e.及時分離出C
答案 (1)c 0.015 mol·L-1·s-1 32.5%
(2)abef (3)acd
解析 (1)初始時,C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由表中數據可知,反應消耗A的物質的量為0.20 mol-0.07 mol=0.13 mol,根據化學方程式2A(g)+B(g)2C(g)可知,生成C的物質的量為0.13 mol,其物質的量濃度為=0.065 mol·L-1,所以表示C的濃度變化的曲線是c;0~2 s內,物質A反應消耗的物質的量為0.20 mol-0.08 mol=0.12 mol,根據化學方程式2A(g)+B(g)2C(g)可知,消耗B的物質的量為0.06 mol,則用B表示從0~2 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0.015 mol·L-1·s-1;平衡時,反應消耗A的物質的量為0.13 mol,則消耗B的物質的量為0.065 mol,B的轉化率α(B)=×100%=32.5%。(2)根據2A(g)+B(g)2C(g)可知,=,即v正(C)=2v正(B),當v逆(C)=2v正(B)時,v逆(C)=v正(C),反應達到化學平衡,a正確;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保持不變時,說明各物質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反應達到化學平衡,b正確;c(A)=c(C),只能說明某一時刻A、C濃度關系,不能證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c錯誤;反應2A(g)+B(g)2C(g)在2 L的容器中進行,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密度不變,因此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d錯誤;反應2A(g)+B(g)2C(g),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減小,由于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當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時,即摩爾質量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e正確;等物質的量的A和B在600 ℃時發生反應,A、B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1,隨著反應的進行,A、B的濃度之比逐漸變化,當A與B的濃度之比不再變化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f正確。(3)適當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a正確;向容器中充入1 mol Ne,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b錯誤;增大B的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c正確;選擇高效催化劑,化學反應速率加快,d正確;及時分離出C,生成物濃度減小,化學反應速率減慢,e錯誤。
16.(2023·成都高一期中)一定溫度下,向0.5 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兩種氣體反應物,反應中各氣體的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容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用圖中字母表示)。
(2)0~1 s內,以B的濃度表示反應的平均速率v(B)=_______ mol·L-1·s-1,1~5 s內,以B的濃度表示反應的平均速率為v′(B),由圖可知v(B)________(填“>”“<”或“=”)v′(B),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C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
(4)容器內初始壓強用p初表示,平衡時壓強用p平表示,則p平∶p初=______________。
(5)某條件下可逆反應達平衡后,降低溫度,逆反應速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列情況能說明容器內可逆反應再次達到化學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v正(B)=v逆(A)
B.氣體B的質量分數不再改變
C.容器內氣體總質量不再改變
D.氣體D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改變
答案 (1)3B+4C6A+2D
(2)(或0.67或0.667) > 隨反應進行,反應物濃度降低,反應速率減小
(3)80%(或0.80)
(4)1.1(或11∶10或1.1∶1)
(5)減小 BD
解析 (1)由圖可知,反應過程中物質的量減少的是反應物B與C,物質的量增大的是生成物A與D,5 s后不再增加或減少故為可逆反應,0~5 s內B、C、A、D變化量分別為0.6 mol、0.8 mol、1.2 mol、0.4 mol,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比,故得反應化學方程式為3B+4C6A+2D。(2)0~1 s內B的物質的量由1 mol變為 mol,v(B)=== mol·L-1·s-1;隨反應進行,反應物濃度降低,反應速率減小,所以v(B)>v′(B)。(3)由圖可知當反應進行到5 s時達到平衡,C由1 mol變為0.2 mol,故C的轉化率為×100%=80%。(4)同溫同體積,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則p平∶p初=(1.2+0.4+0.4+0.2)∶(1+1)=11∶10。(5)溫度降低,正、逆反應速率均減小。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即v正(B)∶v逆(A)=系數比,v正(B)=v逆(A)時,正、逆反應速率比不等于系數比,反應不平衡,故不選A;當氣體B的質量分數不再改變時,說明B的濃度不變,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故選B;因反應物和生成物均為氣體,根據質量守恒,氣體總質量是恒量,氣體總質量不變,反應不一定平衡,故不選C;反應達到平衡狀態,各物質濃度不再改變,生成物D的濃度不再改變,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故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伦旗| 湖南省| 荥阳市| 雅安市| 斗六市| 阿尔山市| 长子县| 方城县| 益阳市| 林西县| 汉沽区| 马龙县| 顺义区| 乌鲁木齐县| 海阳市| 鸡泽县| 淳化县| 新竹县| 涞水县| 新绛县| 阿拉善右旗| 弥勒县| 苍梧县| 濮阳县| 浦东新区| 老河口市| 大渡口区| 黄平县| 河南省| 青海省| 潜江市| 五寨县| 修武县| 资源县| 桂东县| 永丰县| 杨浦区| 广河县| 自贡市| 武清区|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