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時、分、秒1分有多長第1課時【教學內容】教材第77~78頁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通過“1分有多長”“1分能做什么”“從1數到60”的實踐活動,直觀體驗1分的長短。2.認識秒,知道1分=60秒,初步體會1秒和1分的長短,增強對兩個時間單位的感受,培養時間觀念。【重點難點】重點:認識秒,知道1分=60秒。難點:感受1分的長短。【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師:哪是時針?哪是分針?預設:短一點、粗一點的是時針,長一點、瘦一點的是分針。師:這是什么針?你們認識嗎?(增加秒針。)預設:秒針。二、探究新知1.認識秒針以及時間單位“秒”。師:觀察教室鐘面上的三根指針,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同。預設1:三根指針的長短不同,時針最短,秒針最長。預設2:三根指針的粗細不同,時針最粗,秒針最細。預設3:三根指針走的快慢不同,秒針走得最快,時針走得最慢。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秒針是鐘面上最長的指針,走得也是最快的。那秒針走1小格是幾秒呢?師: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拿出準備好的鐘表,撥一撥,并完成記錄單上的填空。學生分小組開展活動。師: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組的記錄結果?學生派代表匯報: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2小格是2秒,走1大格是5小格,也就是5秒。(演示,加深學生理解。)師:是的,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秒是比分更短的時間單位。師:那秒針走一圈是多少呢?預設:一圈是60個小格,秒針走一圈是60秒。2.借助數秒活動,直觀感受1分的長短。師: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是1分有多長,可咱們前面的活動都是與秒有關的,難道分和秒有什么關系嗎?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跟著秒針一起動起來,也可以認真觀察鐘面上的秒針是怎樣走的。同學們準備好了嗎?教師拿出時鐘,帶著學生一起數數、感受。師:你們發現了什么?預設1:秒針走了一圈,分針剛好走1小格。預設2:秒針走一圈是60秒,分針剛好走了1小格,也就是1分,所以1分=60秒。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雙眼,用自己的方式感受一下1分有多長。學生閉眼感受,教師計時。師:時間到了,誰來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預設1:1分要比1秒長很多。預設2:但是跟一節課的時間比起來可太短暫了。……3.實踐操作,進一步感受1分的長短。(1)活動一:記錄1分內能做的事情。師:1分能做什么?請大家兩人一組,做一做,填一填。學生分小組開展活動,然后舉手匯報。(2)活動二:從1數到60,看誰用的時間最接近60秒。師:四人一組,一人計時,另外三人數數,誰數到60下,計時的人就報時一次,數數聲音不要太大,以免干擾到別人。學生分小組開展活動,教師巡視指導。三、課堂練習1.完成教材第78頁練一練第1、2題。2.將“時”“分”或“秒”填入括號里。我早晨7( )起床,穿衣、洗漱共花了25( ),吃早飯用了10( ),系紅領巾用了20( ),走25( )到學校。見了同學說了一句“早上好!”只用了2(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1分有多長(1)分針走1小格,秒針正好走1圈。1分=60秒【教學反思】上節課認識了分,但是關于1分有多長,學生并未實際感受,這節課就是圍繞“1分有多長”展開的:先是借助鐘面認識秒針,繼而引出新的時間單位———秒;接著,借助“數秒”活動一邊感受“1秒”很短,一邊體會“分”與“秒”的關系;在有了這些經驗基礎后,引導學生通過兩個實踐活動,充分體會了1分有多長,同時增強了對兩個時間單位的感受,培養了時間觀念。但是由于對課堂預設不到位,紀律有點混亂,個別學生沒有很好地參與進來,這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加注意。第2課時【教學內容】教材第78~79頁“試一試”及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進一步體會時與分、分與秒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時間單位換算。2.發展運用畫圖等多種策略或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換算單位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重點難點】重、難點:能運用畫圖等多種策略進行簡單的時間單位換算。【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師:誰來說說這些括號里填什么單位?學生舉手發言。二、探究新知1.探究小單位轉化為大單位。師:讀一讀題,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預設1:這里的“10米”是多余條件。預設2:問75秒是幾分幾秒。師:在比賽時,為了便于比較,都用統一的單位,這里就是以“秒”為單位的,但在生活中,一般滿了60秒就要說成幾分幾秒。這里要求我們把75秒轉化成幾分幾秒,請同學們先試著畫一畫,算一算,并與同伴交流你的思路。學生嘗試解決問題,并與同伴交流。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預設1:我是畫鐘面,數出來的。1分是60秒,再走15秒是75秒,所以75秒就是1分15秒。預設2:我是畫數線圖得出來的。75秒=1分15秒預設3:我是這樣想的。1分=60秒,75-60=15(秒),所以75秒就是1分15秒。師:對比一下這三種方法,你們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這三種方法本質上是一樣的,鐘面上秒針走一圈,數線上就是60個格,也就是1分等于60秒,鐘面上的秒針又走了15秒才是75秒,數線上再畫15個格才到75,75-60=15(秒),所以75秒是1分15秒。2.探究大單位轉化為小單位。師:這里要解決什么問題?預設:問1時30分是多少分。師:請你們嘗試解決這個問題,然后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我是畫鐘面算出來的。1時就是分針走一圈,是60分,再走30分是90分,所以1時30分=90分。預設2:我是畫數線圖得出來的。1時30分=90分預設3:我是這樣想的。1時=60分,60+30=90(分),所以1時30分=90分。師:大家都聽明白了嗎?有不懂的地方嗎?(如果學生有疑問,教師要及時進行指導。)三、課堂練習完成教材第79頁練一練第3~7題。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1分有多長(2)75秒=1分15秒 1時30分=90分1分=60秒 1時=60分75-60=15(秒) 60+30=90(分)【教學反思】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以學生的自主探索為主,在問題出示后,我給予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在獨立嘗試、合作交流中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同時發展了他們運用畫圖等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總體而言,這節課上得比較成功,學生基本上都能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去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