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認識圖形認識直角【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65~66頁相關內(nèi)容。【素養(yǎng)目標】1.結(jié)合生活實例,經(jīng)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直角的過程,直觀認識直角,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2.會借助三角板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并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等活動,進一步體會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區(qū)別。【重點難點】重點: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難點:知道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區(qū)別。【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師:這些物品中有角嗎?預設:有。師:誰愿意上來指一指?學生上臺指角,教師呈現(xiàn):二、探究新知1.初步認識直角。師:仔細觀察這些角,它們有什么特點?預設1:都是直直的。預設2:邊都是直直的,平平的。師介紹:像這樣的角我們稱為直角。為了把直角和其他角區(qū)分開來,我們用這樣的符號來表示直角。師:那直角有沒有頂點和邊?誰上來指一指?學生上臺指一指,教師呈現(xiàn):師:觀察手中的三角板,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預設1:每個三角板都有1個直角。預設2:有些三角板的中間也可以找到1個直角。預設3:我比了比兩個三角板中的直角,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一樣大的。2.會辨認直角。師:同學們看一下書本第65頁的這幾個角,說一說,哪些是直角?你是怎樣判斷的?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我一眼就看出來第二個角是直角。預設2:第四個角有點兒像直角。預設3:我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發(fā)現(xiàn)第二個和第四個都是直角。師:這位同學說他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判斷的,你們知道怎么操作嗎?預設:用重疊的方法。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頂點與要判斷的那個角的頂點對齊,把其中一條邊也對齊,然后觀察另一條邊的位置,如果另一條邊剛好和直角的另一條邊重合,那這個角就是直角。師:請大家用這個方法來比一比,說一說。學生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第二個和第四個都是直角。3.借助直角認識銳角和鈍角。師:拿出老師給你們發(fā)的作業(yè)紙,找到這一組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并說一說哪個角比直角大,哪個角比直角小。學生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第一個角是直角,第二個角比直角小,第三個角比直角大。師介紹:比直角小的角是銳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鈍角。4.借助操作活動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師:剛才我們認識了直角、銳角和鈍角,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師:同學們可以先思考一下一張紙怎樣折出直角,在點子圖上怎樣畫出一個直角,再動手折一折,畫一畫。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動手操作。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學生舉手上臺展示、匯報:預設1:我用三角板的直角在長方形紙的右下角比畫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個角就是直角,再根據(jù)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折出了銳角和鈍角。預設2:我先在點子圖上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著畫出一個直角,再根據(jù)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畫出了銳角和鈍角。(這里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交流,只要學生方法合理,教師就要給予肯定。)師:剛才我們通過折紙、畫圖再一次認識了直角、銳角和鈍角。那你們身邊哪些物品上有直角、銳角或鈍角呢?找一找,說一說。學生借助三角板找教室里的直角、銳角和鈍角。三、課堂練習完成教材第66頁練一練。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yè)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認識直角【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借助數(shù)學書的封面、黑板面以及三角尺,讓學生直觀感受直角是什么樣子的,在頭腦中初步形成直角的表象;接著,讓學生認識手中的三角板,在摸一摸、比一比中,發(fā)現(xiàn)直角都是一樣大的。在對直角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后,引導學生借助直角去認識銳角和鈍角,并在一系列操作活動中感知它們的區(qū)別。總體而言,這節(jié)課需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經(jīng)歷、感知,但是由于在用三角板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的過程中,有些學生不太會操作,教師又沒有及時關注到,導致這些學生經(jīng)歷不充分,理解不夠,這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要做好充足的預設和準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