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練一 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設(建議用時:75分鐘 分值: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24·遼寧鞍山高三二模)西周將被征服的方國和族群在政治上納入自身的管理體系中,使得原先以血緣為族群壁壘的狀態被打破。在統一的王權政治下,各非周族群的“小我”力量逐步弱化。這說明西周時期( )。A.通過分封制推動了政治認同B.突破了宗法血緣關系的束縛C.運用禮樂文化加速民族交融D.實現了國家權力的高度集中2.(2024·天津高三二模)春秋時期,出奔是一項有準備、有選擇、有退路的政治出行。據統計,在由中原地區的諸侯國向周邊地區的出奔中,春秋前期是國君、公子的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漸成為出奔者的主流。這一變化反映了( )。A.傳統政治秩序徹底瓦解B.當時政治斗爭錯綜復雜C.政治權力下移現象明顯D.頻繁出奔導致社會轉型3.(2024·貴州名校協作體二模)秦朝文書的正常流程是自郡一級自上而下逐級行文,要求遵照執行。如果所屬各曹不受命的話,則按下圖所示流程進行反饋。據此可知,秦朝文書流轉( )。A.理順了政府的管理思路B.彰顯了集權體制的權威性C.提高了官吏的管理水平D.存在明顯的弊端4.(2024·江西贛州高三模擬)秦漢時期,皇帝的決策一般經過以下程序:皇帝將問題交給有關機構和臣下討論,他們提出的方案經皇帝批準后,交由御史府擬定詔、制、敕、令,再經丞相副署后傳送至有關部門執行。這( )。A.提升了國家治理水平 B.旨在強化君主專制統治C.保證了決策的科學性 D.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5.(2024·廣東廣州高三一模)據記載,鄭弘少為鄉嗇夫,被太守第五倫舉為孝廉。元和元年(84年)鄭弘為太尉,第五倫為司空,班次在鄭弘之下。“每正朔朝見,弘曲躬而自卑。帝問知其故,遂聽置云母屏風,分隔其間。由此以為故事(定例)。”這反映了( )。A.豪強勢力的膨脹 B.君主專制日益加強C.察舉制存在隱患 D.官僚體制逐步健全6.(2024·江西鷹潭高三二模)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以諸侯王所獻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兩不足為借口,一次性剝奪了106位侯王的爵位。漢武帝的這一舉措( )。A.有利于強化皇權 B.體現家國不分的特征C.加強了中央集權 D.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7.(2024·重慶高三一模)西晉時,軍人家庭出身的劉卞入太學學習,因成績優秀而被定為四品官。中正的從官企圖讓劉卞替他抄書,劉卞沒有答應。于是,從官告知中正,劉卞遂被降為五品官。這說明( )。A.察舉制依據考試成績選官B.中正掌握官職授予大權C.中正官褒貶人物首重門第D.品級的評定具有主觀性8.(2024·湖南長沙一中適應性測試)唐太宗曾經想要征十六至十八歲的男子當兵,魏征堅決不同意,四次拒絕在敕書上簽字。武則天當權時期,宰相劉祎之受誣告后拒認不經中書省、門下省的皇帝敕書,結果被賜死。這兩則事例說明( )。A.唐朝中央決策和行政體系日臻完備B.制度執行效果與特定政治環境有關C.隋唐時期的政治制度發生重大變革D.皇權相權之爭是封建社會主要矛盾9.(原創)唐初沿用并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制。太宗時期,出現了其他官職加臨時性官銜參預宰相事務的情況。玄宗時期,尚書省已經完全退出了決策系統,尚書省的長官加“同平章事”才是宰相。唐代中后期宰相的職銜統一為“同平章事”。唐代宰相名號的變化,反映了( )。 A.唐代中央決策體制的變革B.皇權至上觀念已深入人心C.分權制衡使決策更加科學D.唐朝三省六部制不斷優化10.(2024·海南海口第一中學高三三模)烏臺詩案發生于元豐二年(1079年)。宋神宗通過中書門下下令將蘇軾逮回京城嚴加審理。其審理的大致流程如下圖所示。這一史實說明宋朝( )。A.貫徹崇文抑武方針 B.文化控制嚴密C.中央機構運行有序 D.臺諫趨向合一11.(改編)北宋理學家張載認為:“封建者,天下事之,分得簡則治之精,不簡則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則事無不治者。……為天下者,奚為紛紛必親天下之事 ”這表明張載主張( )。A.擴大封建統治基礎 B.強化中央集權C.增強地方的自治權 D.提高行政效率12.(2024·安徽淮北高三一模)“士大夫”一詞在唐初多指門閥士族,后來主要指“熟詩書、明禮律”的官員。到宋代,“士大夫”多指家世不太顯赫的地方精英家族,甚至成了士族的對立面。下列對此解釋正確的是( )。A.門第觀念的影響力已經消失B.儒家倫理開始影響基層治理C.地方勢力崛起威脅中央集權D.科舉制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13.(2024·廣東梅州高三二模)有人在評價元朝地方行政區劃的設置時指出,“合河南、河北為一而黃河之險失,合江南、江北為一而長江之險失,合湖南、湖北為一而洞庭之險失,合浙東、浙西為一而錢唐(塘)之險失;淮東、淮西,漢南、漢北,州縣錯隸而淮漢之險失;漢中隸秦,歸州隸楚,又合內江、外江為一而蜀之險失”。材料反映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設計( )。A.迎合了國家大一統的需要B.折射出專制皇權不斷強化C.說明官員選任制度的異變D.表明政府加強對邊疆的管理14.(2024·吉林長春第三次質檢)明英宗繼位之初,因年幼無法臨朝聽政,內閣大學士楊榮等人決定“每日早朝,止許言事八件”,并要提前一天先抄奏章副本送達御前以預先處理。此舉( )。A.導致皇權日趨衰落 B.鞏固了內閣政治權力C.降低朝廷決策效率 D.旨在維護君主權威15.(2024·江蘇高三模擬)雍正時期,奏折撰寫人多達1 200人,“奏折來自四方,同一事有多人具告,如有錯謬、虛報,可立時察出,帝即嚴詞切責,毫不假貸,具折者遂不得不報告真相,是以可信度甚高,雍正帝即據此施政”。據此可知,奏折制度( )。A.保證了國家治理的實效B.標志著專制集權達到頂峰C.強化了對官民的思想控制D.有利于中樞決策的優化16.(2024·重慶高三模擬)針對沿襲自元朝的土司制度,明朝政府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采取“改土歸流”,即中央派流官進行管理;在相對落后的地區仍保留土司制度;在部分地區施行“土流兼治”。清初,朝廷對違法的土司處以降級或革職。這些舉措( )。A.使西南傳統社會結構開始發生改變B.消除了民族地區與中央關系的對立C.推動了國家權力在土司地區的延伸D.延緩了土司地區與內地的一體化進程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2024·江西上饒高三一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 蕭丞相營作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高祖還,見宮闕壯甚,怒,謂蕭何曰:“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 ”蕭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說(通“悅”)。——摘編自[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材料二 千年之后的司馬光,在其《資治通鑒》中對蕭何營造豪華的未央宮的理由進行了批駁:“王者以仁義為麗,道德為威,未聞其以宮室填(鎮)服天下也。天下未定,當克己節用,以趨民之急。而顧以宮室為先,豈可謂之知所務哉!昔禹卑宮室,而桀為傾宮。創業垂統之君,躬行節儉,以示子孫。其末流猶入于淫靡,況示之以侈乎 ……孝武(漢武帝)卒以宮室罷敝天下,未必不由酂侯(蕭何)啟之也。”——摘編自方擁《中國傳統建筑十五講》(1)根據材料一,說明漢高祖對蕭何營作未央宮的態度,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司馬光對蕭何營作未央宮的看法。(8分) 18.(2024·江西高三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皇權至高無上,然而皇帝的精力和能力也有限,需要官僚機構來執行政務。中央政府的官僚首領就是“宰相”,其權限有大有小,其名目各式各樣。但“宰相”的職能及官職始終是存在的,因為這是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所必需的。漢武帝即位后,開始抑制丞相權力,主要選拔內朝官來與外朝的丞相及其領導的政府相抗衡乃至取代其權力。到隋唐時,原來掌管文書的內朝官員尚書已經完全成了外朝官,集體宰相制度形成了。到了宋代,原來內朝掌管軍政的樞密使與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并稱“二府”,又成了外朝官。明朝廢掉宰相,由皇帝直接指揮六部,但實際上皇帝身邊又少不了近臣,于是皇帝身邊的大學士便承擔了議政及宣達的職司,形成所謂的內閣。清代,大學士又被皇帝身邊掌握軍事機要并在皇帝指揮下辦理軍務的軍機處所代替,軍機大臣成了實際上的宰相,但其權柄同過去宰相相比要小多了。——摘編自寧可《中國封建社會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中國古代中央行政機構改革中削弱相權、加強皇權的主要手段。(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從秦朝到清朝皇權與相權的變化趨勢。(6分) 19.(2024·吉林五校高三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唐立國之初即改郡為州。貞觀元年(627年),鑒于州地域太小,數量過多,便設“道”,全國分為十道,每道派出采訪使,作為代表中央的具有督撫監察職能的官員,后增至十五道。景云二年(711年),唐政府正式置節度使,集軍、政、財、監察權于一身……特別是邊境藩鎮,擁兵自重,威專一方,最終釀成“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平定后,唐朝出現藩鎮割據。黃巢起義之后,唐朝徹底失去了對藩鎮的控制,已經名存實亡。材料二 宋代地方行政組織分路、州、縣三級,同時另有府、軍、監等機構。宋仁宗時全國有州、府、軍、監一級政區二百二十二個。《宋史·職官志》說:“宋初革五季(五代)之患,召諸鎮節度會于京師,賜第(宅)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宋還在行政首長之外增設“通判”一職,規定凡州府文件,必須經通判連署之后方能有效。宋還在州一級設“監當”一職,制衡知州或知府的財政權。雖然宋代的這些政治措施能防范地方造反或違抗中央,但其弊端也很明顯,如造成官僚機構膨脹,政府財政支出增加。——以上材料均摘編自林英男《唐宋時代地方行政體制和強干弱枝傳統的形成》(1)根據上述材料,簡析從唐到宋地方行政區劃的變化趨勢。(6分) (2)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唐宋兩代地方行政區劃調整產生的不同結果及其對現代治國理政的啟示。(8分) 20.(2024·浙江嘉興高三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制度 制度的初設 制度實施中的流變察舉制 (公元前165年)詔諸侯王、公卿、郡守舉賢良能直言極諫者,上親策之,傅納以言。 ——[東漢]班固《漢書·文帝紀》 (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 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東晉]葛洪《抱樸子·外篇·審舉》九品中正制 延康元年(220年),吏部尚書陳群以天朝選用不盡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 ——[唐]杜佑《通典·選舉二》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唐]房玄齡等《晉書·劉毅傳》科舉制 大業元年(605年),(詔)諸在家及見入學者,若有篤志好古,耽悅典墳,學行優敏,堪膺時務……即當隨其器能,擢(選拔)以不次。 ——[唐]魏征等《隋書·煬帝紀》 (八股文是)無用之空言,雕蟲之小技……費考官無限之精神,靡國家無限之供給。 ——雍正七年(1729年)李元直奏折 有學者認為,任何制度“只看其形式規定那還是不夠的,一種制度總是在具體實施之中,在與具體的政治文化背景結合之后,它的全部意義、作用與傾向性才能真正得以形成與顯現”。參考上述材料和觀點,請就中國古代某一選官制度,以“選官制度的初設與實施中的流變”為主題,寫一則歷史短文,題目自擬。(12分,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成文。) 參考答案1.A 根據材料可知,被征服的方國和族群也被納入西周分封體系中,而且其“小我”力量逐步弱化,說明被征服的方國和族群認同了周王的統治,A項正確;西周并未突破宗法血緣關系的束縛,依然注重宗法關系,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分封制度,沒有涉及禮樂文化,排除C項;西周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D項史實錯誤,排除。2.C 材料反映的是出奔者身份的變化,卿大夫及家臣取代國君、公子成為主流,說明卿大夫等成為諸侯國政治斗爭的重要參與者,體現了當時政治權力的下移,C項正確;“徹底瓦解”表述絕對,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出奔者身份的變化,但僅憑材料信息不能推知出奔的原因為何,因而不能推知政治斗爭錯綜復雜,排除B項;僅憑材料信息不能推知出奔導致了社會轉型,排除D項。3.B 根據材料可知,秦朝文書無論是正常流轉還是非正常流轉,最終都由地方最高級別的郡管理,這說明集權體制具有權威性,B項正確;僅憑文書的流轉不能推知政府的管理思路已被理順,A項夸大其詞,排除;官吏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其自身能力提升的體現,與文書流轉無關,排除C項;對有異議的文書通過正常渠道反饋,不能說明當時的文書流轉弊端明顯,排除D項。4.A 材料中涉及的秦漢時期行政程序和權力運行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提升國家治理水平,A項正確;皇帝把問題交給有關機構討論,說明其目的并非強化君主專制,排除B項;在君主專制制度下,決策的科學性無法得到保證,排除C項;“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D項。5.C 根據材料可知,第五倫舉薦鄭弘為孝廉,鄭弘成為太尉后仍十分尊重第五倫,在朝會時向第五倫謙恭行禮,皇帝為免人為難,特將兩人分隔,由此可知察舉制下存在著舉主和被察舉人之間的獨特關系,這反映了察舉制存在隱患,C項正確;材料反映了東漢察舉制的弊端,未涉及東漢豪強勢力,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皇權與相權的信息,無法得出君主專制強化,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察舉制的弊端,排除D項。6.C 漢武帝酎金奪爵,趁機削弱諸侯國勢力,有利于解決王國問題,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C項正確;酎金奪爵針對的是地方王國勢力,屬于加強中央集權的范疇,與削弱相權、加強皇權無關,排除A項;“家國不分”指的是受宗法制的影響而形成的家國同構的政治特征,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B項;漢武帝酎金奪爵能夠削弱諸侯國勢力,不能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排除D項。7.D 根據“中正的從官企圖讓劉卞替他抄書,劉卞沒有答應。于是,從官告知中正,劉卞遂被降為五品官”可以看出,西晉時期推行九品中正制,中正官利用手中的權力根據主觀意愿評定品級,故D項正確;材料與察舉制無關,排除A項;中正沒有授予官職的權力,排除B項;劉卞起初的四品官得益于成績優秀,結合所學九品中正制初期選拔標準多元、家世品德才能并重的史實,排除C項。8.B 根據材料可知,唐太宗時期,魏征行使門下省審議職權,駁回皇帝決策;武則天時期,皇帝敕書可以不經中書省、門下省直接執行,違反了三省六部制的決策順序,可知制度能否得到有效執行與特定的政治環境有關,B項正確。武則天時期,中書省、門下省職權不能充分行使,無法體現中央決策和行政體系日臻完備,排除A項;隋唐時期實行三省六部制,政治制度沒有發生重大變革,排除C項;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排除D項。9.A 根據材料可知,唐朝宰相由三省長官變為“同平章事”,宰相名號的變化反映了唐朝削弱相權、加強皇權,中樞決策機構發生了變革,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皇權至上觀念深入人心,排除B項;從材料中看不出分權制衡和決策科學,排除C項;宰相名號變化并不等于制度優化,排除D項。10.C 從烏臺詩案的審理流程來看,第一步是御史臺推勘后形成蘇軾有罪供狀,第二步是大理寺量刑定罪,第三步是審刑院復核并上奏,第四步是中書門下接受審刑院的復核結果并將此上奏皇帝,第五步是由皇帝最終定性結案,這說明中央機構運行有序,C項正確;從材料中看不出對武將的抑制,排除A項;此案最后宋神宗并未嚴厲治罪蘇軾,體現不出文化控制嚴密,排除B項;僅憑材料無法得出“臺諫趨向合一”的結論,排除D項。11.C 據材料“分得簡則治之精”“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則事無不治者”等信息可知,張載主張實行“封建”,進行合理分權,增強地方的自治權,故選C項;材料與封建統治基礎無關,A項錯誤;據材料可知,張載主張權力下放,排除B項;材料述及的是中央與地方權力的分配,與行政效率無關,排除D項。12.D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科舉制擴大了統治基礎,使得很多家世不太顯赫的地方精英家族也逐漸成為士大夫,說明科舉制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D項正確;宋朝時期,門第觀念的影響力減弱,但并沒有消失,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科舉制對社會階層流動性的影響,并不是儒家倫理開始影響基層治理,排除B項;宋朝通過制度建設,使得地方勢力無力崛起以威脅中央集權,排除C項。13.A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統一全國后,改變行省劃分原則,使地方不能利用天險割據一方,這一變化有利于強化中央集權,迎合了國家大一統的需要,A項正確;材料信息與君主專制無關,排除B項;材料涉及地方行政區劃發生變化,沒有體現官員選任制度發生異變,排除C項;行省并非都設在邊疆,排除D項。14.D 根據材料可知,內閣這樣做有利于提升皇帝在群臣心中的形象,進而維護皇帝的權威,D項正確;皇帝從容處理政務不會導致皇權日趨衰落,排除A項;此舉并非要鞏固內閣政治權力,排除B項;此舉不會降低朝廷決策效率,排除C項。15.D 根據材料可知,在奏折制度下,皇帝可以通過多方面的信息來源,了解各方面的情況,從而有利于中樞決策的優化,D項正確;奏折制度有利于中樞決策的優化,但不能保證國家治理的實效,排除A項;軍機處的設置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排除B項;奏折制度增加了皇帝了解信息的途徑,與強化對官民的思想控制無關,排除C項。16.C 朝廷任命有任期、可調動的流官,以及對違法的土司處以降級或革職,強化了明清政府對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動了國家權力在土司地區的延伸,C項正確;西南地區傳統社會結構是否因這些舉措開始發生改變,僅憑材料信息不能推知,排除A項;“消除了”說法絕對,排除B項;“改土歸流”政策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密切了邊疆地區與內地的聯系,推動了土司地區與內地的一體化,排除D項。17.答案 (1)態度:由最初的不滿轉為最后的接受。(2分)原因:不滿是因為大局未穩,擔心宮室過于豪華而喪失民心,重蹈秦朝滅亡的覆轍。接受是因為蕭何的勸說,營作豪華的宮室可以提高君王的權威,推動統一大業的完成。(4分)(2)評析:司馬光對蕭何營作豪華宮室進行了批駁。在他看來,君王當以仁義道德立威;統治者要關心天下百姓的利益;開國之君要躬行節儉,為后世君王樹立榜樣。在宋朝時期,理學產生并發展,文人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北宋中后期國家財政吃緊,需要提倡節儉。司馬光對蕭何營作豪華宮室的批駁有一定道理,對當世乃至后世君主有一定的警示作用。(8分)解析 第(1)問第①小問,根據材料一“高祖還,見宮闕壯甚,怒”“高祖乃說”等信息,可得出由最初的不滿轉為最后的接受;第②小問,根據材料一可從贏得民心和提高君王權威的角度闡釋。第(2)問,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從文人的社會責任感、北宋積貧積弱、施行仁政、警示君王等角度闡釋。18.答案 (1)①建立內外朝制度:漢武帝時期開始選拔內朝官來與外朝的丞相相抗衡,甚至取代丞相的權力。這種內外朝制度實際上是對相權的一種削弱。(2分)②分割相權:通過設置多位宰相或將相權分散到不同的職位來削弱宰相的權力。例如,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和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將原本集中在丞相手中的權力一分為三。(2分)③直接指揮:在某些朝代,皇帝會繞過宰相,直接指揮六部等中央行政機構處理政務。例如,明朝廢除宰相制度后,皇帝直接掌控了六部;在清朝,盡管有軍機處等機構,但實際上皇帝仍會直接指揮六部。(2分)(2)變化趨勢:皇權與相權長期共存;皇權與相權長期矛盾斗爭;皇權不斷打壓相權,皇權加強,相權被削弱直至最后宰相被廢除;負責具體行政職務的六部比較穩定。(6分,任答三點即可)解析 第(1)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從內朝官制度、分割相權、皇帝直接指揮六部等方面進行分析說明。第(2)問,可從皇權的加強、相權的削弱和廢除等角度闡釋趨勢。19.答案 (1)變化趨勢:地方權力受到削弱;對地方的監察強化;地方最高行政區所轄范圍逐漸縮小,數量卻逐漸增多;地方逐漸實行多層次管理;地方管理模式在繼承中有所創新。(6分,任答三點即可)(2)唐:釀成“安史之亂”,形成藩鎮割據,導致唐朝由盛轉衰。(2分)宋:加強了中央集權;地方官僚機構臃腫,行政效率低下;導致宋在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中處于弱勢。(2分)啟示:堅決維護國家統一,防止國家分裂;充分發揮地方政權建設的積極性;發揮地方自主性和國家統一治理相結合;加強官僚隊伍的建設。(4分)解析 第(1)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從地方權力大小、行政區劃管轄范圍、行政區數量、地方管理模式等角度組織答案。第(2)問第①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出結論。第②小問,可從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官僚機構及隊伍建設角度考慮。20.答案 示例:演變中的九品中正制與成長中的門閥士族。漢末社會動蕩,察舉制所依賴的鄉里清議失去社會基礎,豪強大族控制了地方選人權,導致無法選拔出真正的人才。在此背景下,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規定由中央委任中正官品評人才、分設九等。該制度將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初創時期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也選拔出了一批人才。后來,隨著門閥士族勢力的發展,中正官選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漸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使得朝廷難以有效選拔人才。九品中正制繼承了兩漢鄉里評議人物的傳統,僅把評議權從地方轉移到中央高官手中,最終導致門閥勢力操縱選官。古代選官制的演變呼喚一種更具革命性的制度創新。(12分)解析 首先,參考材料選取中國古代某一選官制度,以“選官制度的初設與實施中的流變”為主題,提出明確的觀點,可以以“演變中的九品中正制與成長中的門閥士族”為示例。然后,從背景、內容、影響等角度組織相關史料進行闡述,注意圍繞九品中正制與門閥士族的關系。最后,進行小結升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