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練二 中國古代的社會治理(建議用時:75分鐘 分值: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24·安徽皖南名校聯盟二模)齊國有很多濱海的鹽堿地,于是“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在管仲改革期間,曾設六個工商之鄉。秦國占據渭水中下游地區,這里土質好,灌溉便利,商鞅在主持變法時,主張治國“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據此可知( )。A.新興地主階級渴望國家統一B.諸侯國通過改革完成了社會轉型C.地理環境影響國家政策的制定D.春秋戰國時期華夏認同觀念產生2.(2024·貴州貴陽高三一模)《睡虎地秦墓竹簡》中記載:“免老告人以為不孝,謁殺。當三環(宥)之不 不當環(宥),亟執勿失。”漢簡《奏讞書》中寫道:“教人不孝,次不孝之律。不孝者棄市,棄市之次,黥為城旦舂。”這表明( )。A.秦朝逐漸拋棄嚴刑峻法理念B.秦漢律法理念具有相通之處C.中國古代外儒內法的治國特點D.漢朝沿襲秦朝治國理政理念3.(2024·河北衡水中學高三四調)秦漢時期,在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地設置縣級地方政府,稱為“道”。秦漢通過這種特殊的統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適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縣制的民族,在一定程度上適應并接受了政府的統治。由此可知,秦漢的“道”制( )。A.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監察權B.防止了少數民族割據和叛亂C.有利于民族交融與國家統一D.發展為漢初的郡國并行制度4.(原創)下圖所示為鎏金銀壺,1983年出土于寧夏固原北周李賢夫婦合葬墓。這件鎏金銀壺是來自波斯薩珊王朝的金屬手工藝品,其主題圖案描繪的是古希臘神話故事。材料可用來說明( )。 A.古代朝貢貿易體制已形成B.薩珊王朝是跨亞歐大帝國C.古代中國與波斯貿易繁榮D.絲綢之路促進了文明交流5.(2024·遼寧高三大聯考三模)西晉曾重建戶籍,以黃紙登記戶主姓名、年齡、家庭情況,裝訂成冊,這種冊子被稱為“黃籍”。東晉政府對南方原住民仍然以黃籍進行登記,對從北方南渡而來僑居的州、郡、縣人口以“白籍”進行登記,不向白籍人口征發賦役。東晉政府此舉( )。A.有利于江南開發B.旨在維護門閥士族統治C.激化了階級矛盾D.是維護統治的長遠政策6.(2024·安徽淮北高三一模)北魏孝文帝時形成了結合本民族傳統和漢制的新官方禮制體系,孝文帝還頒布詔書,要求“黨里之內,推賢而長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順、夫和、妻柔”。這說明孝文帝禮制改革旨在( )。A.強化儒學的正統地位 B.確保統治秩序的穩定C.實現漢晉體制的回歸 D.借禮教加強民族交融7.(原創)下表所示是北朝時期豪族賑施救濟的部分記載。這反映了( )。文獻 內容《魏書》卷81《劉仁之傳》 劉仁之與齊帥馮元興交好,元興死后數年間,仁之“營視其家,常出隆厚。時人以此尚之”《北齊書》卷25《張耀傳》 張耀“每得祿賜,散之宗族,性節儉率素,車服飲食,取給而已”《魏書》卷64《張烈傳》 北魏張烈在鄉十余年間,頻值兇荒,“烈為粥以食饑人,蒙濟者甚眾,鄉黨以此稱之”A.豪族利用救濟贏得社會聲譽B.北朝形成了完備的救濟體系C.宗族內部救助活動開始興起D.國家基層治理靈活性的特點8.(2024·山東棗莊高三三模)下表反映的是唐朝開元年間一起案件的處置情況。該案的審理過程體現了( )。案情 朝廷處理張審素被監察御史楊汪冤殺,其子張瑝、張琇被流放至嶺南。幾年后,張瑝兄弟逃回長安,殺死已改名為楊萬頃的楊汪 宰相張九齡主張因張瑝兄弟“孝烈”從輕發落,宰相裴耀卿、李林甫主張依律懲治,玄宗皇帝敕令將二子交付河南府杖殺A.禮法沖突 B.禮法合一C.禮法調和 D.崇禮抑法9.(2024·黑龍江哈爾濱第九中學高三二模)某位學者將唐朝的構造模式繪制成下面的多重型國家構造模式示意圖。出現這種國家構造的原因有( )。①唐朝較為寬松的政治環境 ②唐朝對邊疆的管理與內地趨同 ③唐朝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實行開放包容的對外政策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10.(2024·湖南長郡中學高三一模)宋朝實行魚鱗保甲法,其編造“保甲魚鱗簿”是為了便于稽查盜賊,與徭役并無關聯。南宋時,出現了作為地籍的魚鱗圖,經官府印押、繪有田形圖的砧基簿(魚鱗圖冊)成為當時田宅爭訟案件的主要證據之一。這反映出宋代( )。A.基層管理得到強化B.法律體系日益完善C.土地兼并得到緩解D.鄉里組織規范有序11.(2024·江蘇無錫高三模擬)下表所示為對王安石變法的若干評價。下列選項中,表述正確的是( )。“今介甫(王安石)為政……士、吏、兵、農、工、商、僧、道無一人得襲故而守常者,紛紛擾擾,莫安其居” [北宋]司馬光《傳家集》“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適應于時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傳諸今日莫之能廢” [清]梁啟超《王安石傳》A.《傳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場最權威客觀B.《鶴林玉露》屬于文學作品,不具有史料價值C.《王安石傳》為近代學者所著,評價較為全面D.從《傳家集》到《王安石傳》,評價體現時代性12.(2024·山東聊城高三二模)南宋紹興年間,政府曾實行“經界法”,以都保為單位,逐丘丈量田土。其主要步驟有差官置局、打量步畝、攢造圖帳等,其中打量步畝、攢造圖帳是“經界法”的核心。“經界法”旨在( )。A.明確田畝數量 B.確定土地權屬C.限制人口流動 D.保障賦稅收入13.(2024·湖北高三三模)《長春真人西游記》記載,在丘處機游歷中亞時,當地的居民佩服這兩個國家(西遼和西夏)利用漢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水利,能在沙漠中生產糧食,并稱嘆“桃花石(漢人)諸事皆巧”。材料反映了( )。A.中國的農業生產技術領先世界B.民族政權對峙時存在技術交流C.中亞國家的農業生產技術發達D.中國先進的農耕技術傳到西亞14.(2024·山東日照高三二模)以下為明太祖主持編撰的《皇明祖訓》中對歷史上對外關系所作的經驗總結。據此可知,明朝對外關系( )。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A.倡導平等交流 B.維護朝貢體系C.講求禮法秩序 D.體現睦鄰友好15.(2024·山東濟寧高三二模)《明律集解》載,明代,“州縣各里皆設申明亭,里民有不孝、不弟、犯奸、犯盜,一應為惡之人,姓名事跡俱書于版榜以示懲戒,而發其羞惡之心,能改過自新則去之。其戶婚田土等小事,許里老于此勸爭解紛”。這反映出明代基層治理注重( )。A.發揮士紳階層的引導作用B.以致良知營造良好的社會生態C.明晰法律的社會教化功能D.行政治理與家族管理密切結合16.(2024·廣東廣州高三二模)18世紀初到19世紀中葉,清政府始終維持著年均儲量在3 000萬石以上的以常平倉為主體的備荒倉儲系統。道光年間,清朝在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大力推行“官倡民辦”的義倉;同治初年到光緒庚子年前,先后出現三次官民共建的積谷運動。這表明清朝( )。A.中央權力逐步下移B.備荒倉儲趨向社會化C.民族工業蓬勃發展D.政府財政收入不斷增加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2024·天津南開區高三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中國古代部分時期人口數量時期 年份 人口數 出處東漢 157年(桓帝永壽三年) 約5 600萬 《晉書·地理志》西晉 280年(武帝太康元年) 約1 600萬 《晉書·地理志》隋 581年(文帝開皇元年) 約2 900萬 《隋書·李德林傳》等唐 755年(玄宗天寶十四載) 約5 300萬 《通典·食貨》 材料二 《后漢書·仲長統列傳》記載:“(東漢后期)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群,徒附萬計。”(注:奴婢、徒附為依附人口,不為國家所掌握)材料三 清朝人口經過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長,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總數增至4億3 000多萬,達到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導致出現了許多社會問題。——摘編自任慧玲《洪亮吉人口思想與馬爾薩斯人口理論的比較及啟示》(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東漢至西晉人口數量變化較大的原因,并分析表格中的人口數據在歷史研究中的價值。(8分) (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清朝人口數量增長的原因及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8分) 18.(2024·廣東深圳高三一模)“大一統”觀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約2 000年的長城,長城內外即成“一體”,即成“一家”。1703年,康熙帝選擇在塞外之地創建避暑山莊,每年盛夏之際來此,接見邊疆少數民族政教首領。歷經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統志》,備載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風俗,旨在構建國家廣闊的疆域一統觀,從而在觀念上來代替“華夷之辨”。——摘編自李治亭《論清代“大一統”與避暑山莊》等 材料二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近代中國國家轉型之路與中國傳統大一統思想在歷史的進程中形成了內在的邏輯統一。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針政策,都是為了在維護中國這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內在統一的基礎之上,凝聚整個中華民族的力量,從而推動整個國家的轉型。——摘編自王健睿《傳統“大一統”思想與近代 中國國家轉型的內在邏輯統一》(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代“大一統”思想的特點。(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如何“凝聚整個中華民族的力量”。(8分) 19.(改編)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069年,北宋王安石進行變法。變法的主要內容:以“富國強兵”為宗旨,分為“理財”和“整軍”兩大類。從新法實施到守舊派廢除新法,前后將近15年時間。每項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使豪強兼并和高利貸者的活動受到了一些限制,增加了財政收入。但各項新法由于用人不當、宋神宗的動搖和逝世等原因最終被廢除。明朝中期以后,社會危機凸顯。萬歷年間明神宗支持張居正推行改革,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整頓吏治,張居正提出有名的“考成法”,考成法實施以后,法必遵行,言必有效,一時大小官員皆不敢玩忽職守,一切政令“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率大為提高;二是整飭邊防,改善同蒙古的關系,確保西北邊塞安寧,20余年沒有戰爭;三是興修水利,大大減少了水災,保障了農業生產,使多年棄地得以變為良田;四是清丈田地,此法清查出了一部分豪強地主隱瞞的田地,有利于抑制地主逃稅現象;五是推行一條鞭法,此法主要解決“役”的征收問題。上述改革強化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機器,改善了國家的經濟狀況,使財政收入有所增加,邊防實力增強。——摘編自趙黎君《王安石變法和張居正改革異同》(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王安石變法和張居正改革的相同之處。(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王安石變法和張居正改革成效不同的原因。(6分) 20.(2024·廣東梅州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國古代歷代統治者注重通過制度創新,完善國家治理 摘編自《中國通史》這套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歷經數千年,各項制度既前后相繼、互為關聯,又不斷發展、持續變革 摘編自李國強《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深厚歷史底蘊》(拓跋魏)一切制度文物,亦無不仿南朝。至如北齊、北周之考古改制,則尤為隋唐治制之所本 摘編自1923年《新中學教科書 初級本國歷史 上冊》 從材料中任意選取一個角度,圍繞“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自擬一個論題,并運用中國古代史知識進行闡述。(12分,要求:論題明確,論證充分,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參考答案1.C 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時期的齊國和戰國時期的秦國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工商業或農業,體現了地理環境對國家政策制定的影響,C項正確;齊國管仲改革屬于奴隸主階級的改革,排除A項;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通過變法推動了社會轉型,排除B項;春秋戰國時期華夏認同觀念的產生,屬于民族關系的重要變化,與題意無關,排除D項。2.B 秦漢法律中都涉及對不孝的懲罰,由此可見,秦漢律法理念具有相通之處,B項正確;秦朝法律講究孝道不意味著秦朝已拋棄嚴刑峻法理念,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秦漢法律的相通性,且外儒內法是漢朝的治國特點,排除C項;秦漢法律具有相通之處不代表漢朝沿襲了秦朝治國理政理念,排除D項。3.C 根據材料可知,秦漢的“道”制“使一些不太適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縣制的民族,在一定程度上適應并接受了政府的統治”,這有利于緩和民族關系,促進民族交融,進而維護國家統一,C項正確;“道”制屬于地方行政制度,不屬于監察體制,排除A項;“道”制有利于對少數民族進行管理,但防止了少數民族割據和叛亂說法絕對,排除B項;漢初郡國并行制度延續的是郡縣制和分封制,排除D項。4.D 由波斯薩珊王朝制造的、描繪了古希臘神話故事的金屬手工藝品,在中國寧夏出土,而寧夏在絲綢之路上,因而材料可用來說明絲綢之路促進了文明交流,D項正確;波斯不是中國的藩屬國,A項錯誤;僅憑中國發現薩珊王朝的鎏金銀壺不能推知薩珊王朝的疆域,B項錯誤;有貿易往來并不代表貿易繁榮,C項錯誤。5.A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舉措有利于吸引北方人民南遷,推動江南的開發,A項正確;東晉政府此舉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維護門閥士族統治,排除B項;不向白籍人口征發賦役,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排除C項;從長遠來看,不向白籍人口征發賦役,必然影響東晉的財政收入,繼而危及其統治,排除D項。6.B 根據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時期形成了結合本民族傳統和漢制的新官方禮制體系,并強調了家庭和社會倫理,這表明孝文帝的禮制改革旨在強化家庭和社會秩序,以確保統治秩序的穩定,B項正確;強化儒學的正統地位是孝文帝改革的手段,排除A項;孝文帝禮制改革實現的是本民族傳統和漢制的結合,而不是漢晉體制的回歸,排除C項;借禮教加強民族交融的目的也是維護北魏的統治,排除D項。7.A 材料強調的是豪族對故人、宗族、鄉里等實行賑助救濟,“時人以此尚之”“鄉黨以此稱之”,這說明豪族贏得了社會聲譽,故A項正確;僅從豪族單一救助不能推知救濟體系完備,B項錯誤;當時是不是宗族內救濟的“開始”,僅憑材料信息不能推知,排除C項;材料講述的是豪強賑助救濟,而非國家基層治理,D項錯誤。8.A 根據材料可知,張審素被監察御史楊汪冤殺,二子為父報仇又殺了楊汪,宰相張九齡主張從輕發落,宰相裴耀卿、李林甫主張依律懲治,玄宗皇帝敕令將二子交付河南府杖殺,據此可知案件的處置體現了唐朝時期禮法之間的沖突,故A項正確;禮法合一主要是將儒家倫理道德全部融進法律中,使法律滲透禮教色彩,排除B項;二子被杖殺,說明禮法并沒有調和,也說明法律得到了朝廷重視,排除C、D兩項。9.B 從圖中可看出中央王朝直轄的區域在中央,羈縻府州在第二層,體現了唐王朝對周邊少數民族的凝聚力,而這與唐朝寬松的政治環境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有關,①③正確,B項正確。邊疆管理因俗而治,“趨同”的表述明顯有誤;②錯誤,材料涉及的是民族關系,不是對外政策,④錯誤,排除A、C、D三項。10.A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魚鱗圖冊的出現加強了政府對基層社會的管理,A項正確;材料與法律體系的完善無關,排除B項;材料與土地兼并無關,排除C項;材料與鄉里組織規范無關,排除D項。11.D 根據表格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司馬光反對變法,其評價是從他所處的利益集團的角度考慮的;羅大經認為王安石變法不利于國家統一,這與當時南宋偏安有關;梁啟超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其評價是為維新變法服務的。因此三人的評價都與其所處的時代有關,故D項正確。《傳家集》為司馬光所著,帶有主觀色彩,應屬于二手史料,故A項錯誤;文學作品也有一定的史料價值,故B項錯誤;不能僅憑年代的遠近判斷史料的歷史價值,故C項錯誤。12.D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政府實行經界法,丈量田地,而丈量田地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賦稅收入,D項正確;明確田畝數量是手段,排除A項;確定土地權屬不是最終目的,排除B項;材料與限制人口流動無關,排除C項。13.B 據材料可知,中亞居民羨慕西遼與西夏能利用漢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水利,而遼宋夏時期中國處于多民族政權并立狀態,這說明民族政權對峙時存在技術交流,B項正確;沒有比較無法推知中國的農業生產技術領先世界,排除A項;據材料無法得出中亞國家的農業生產技術發達的認識,排除C項;材料涉及中亞,不涉及西亞,排除D項。14.D 根據材料可知,明太祖告誡子孫后代不要輕易對周邊國家發動戰爭,這體現了睦鄰友好的特點,D項正確;材料不能體現平等交流、維護朝貢體系和講求禮法秩序,排除A、B、C三項。15.C 《明律集解》載,如有犯錯之人要將其姓名事跡俱書于版榜以示懲戒,而發其羞惡之心,能改過自新則去之,民眾有糾紛也是以勸誡為主,這表明法律在執行的過程中注重社會教化功能,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發揮士紳的作用,排除A項;明代并非單純用理學來治理基層社會,而是使用法律來管理地方,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家族管理和行政治理的結合,排除D項。16.B 據材料可知,清政府始終維持著以常平倉為主體的備荒倉儲系統,鴉片戰爭后,大力推行“官倡民辦”的義倉,以及進行官民共建的積谷運動,這說明清朝備荒倉儲趨向社會化,B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糧食安全問題,不能說明中央權力下移,排除A項;材料描述的是糧食儲存與安全,沒有描述民族工業的發展,排除C項;根據材料信息無法判定政府財政收入是否不斷增加,排除D項。17.答案 (1)原因: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戰亂頻繁,人口大量死亡;豪強地主勢力發展迅速,大量戶口依附于豪強地主,導致政府控制的人口少于實際人口。(4分)價值:表格中的數據來源于官修史書等文獻史料,對研究不同時期政權掌握的人口數量與人口變化趨勢、戶籍制度與賦役制度等問題有較高價值。(4分)(2)原因:社會相對穩定,疆域進一步開拓并鞏固;玉米、甘薯等高產農作物的推廣種植;政府推行“攤丁入畝”等賦稅制度改革。(4分,任答兩點即可)問題:人地矛盾突出,資源危機和社會危機加重;過度開墾土地,導致生態環境惡化。(4分)解析 第(1)問第①小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社會環境和政治形勢的角度說明。第②小問,結合史學理論研究的相關內容回答即可。第(2)問第①小問,從政治、經濟、賦稅改革等方面分析。第②小問,從人地矛盾和生態環境的角度概括。18.答案 (1)特點:以地理范圍的統一代替民族區分;強化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重視民族關系;內涵不斷豐富。(4分)(2)概述:中國共產黨籌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為國共第二次合作打下了基礎,最終促成了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根據地實行“三三制”原則,調動了各階層、各民族的參政積極性;推行減租減息的政策,調動了不同階層的抗日積極性。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充分調動各民族、各種社會力量進行抗戰。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凝聚起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力量。(8分)解析 第(1)問,依據材料“歷經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統志》,備載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風俗,旨在構建國家廣闊的疆域一統觀,從而在觀念上來代替‘華夷之辨’”,可得出以地理范圍的統一代替民族區分;依據材料“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約2000年的長城,長城內外即成‘一體’,即成‘一家’”,可得出強化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內涵不斷豐富;依據材料“1703年,康熙帝選擇在塞外之地創建避暑山莊,每年盛夏之際來此,接見邊疆少數民族政教首領”,可得出重視民族關系。第(2)問,要結合所學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具體政策進行分析。19.答案 (1)相同之處:都面臨朝代中期的社會危機;都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持;都進行了理財、解決邊患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成效。(6分,任答三點即可)(2)原因:王安石變法因宋神宗的動搖和逝世而失敗;張居正掌握實際權力。王安石變法重在經濟、軍事領域,用人不當;而張居正改革首先整頓吏治,推行考成法,保障改革順利進行。(6分)解析 第(1)問,從社會背景、統治者態度、改革內容、改革成效等方面進行概括。第(2)問,從改革的主導和執行、方法與策略等角度進行分析。20.答案 論題:中國在國家制度和社會治理方面的建設具有深厚的歷史實踐基礎。(2分)闡述:分封制、宗法制等早期管理制度,使后世中國逐漸成為一個宗法社會國家,等級秩序和家國同構成為中國政治管理的顯著特點。而后歷經秦朝郡縣制、漢初郡國并行制、元朝行省制等演變,中國古代的大一統政治格局逐漸確立并走向成熟。同時,歷代政府在基層社會管理和賦稅制度上不斷創新發展,編戶齊民、三長制、租庸調制、一條鞭法等制度的推行,極大地增強了中國古代政權的國家治理能力。(8分)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在國家制度和社會治理方面建設成就顯著,不僅為中國的發展延續奠定了歷史基礎,同時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2分)解析 首先,閱讀材料,擬定論題,由材料“注重通過制度創新,完善國家治理”“國家治理體系歷經數千年,各項制度既前后相繼、互為關聯,又不斷發展、持續變革”可以擬定論題:中國在國家制度和社會治理方面的建設具有深厚的歷史實踐基礎。其次,結合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賦稅制度等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的相關史實闡述。在史實列舉方面,側重說明制度的長遠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