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道法與法治·歷史與社會期末獨立作業(滿分100分)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餐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1.兩河流域在漢漠拉比統治時期實現了初步統一,建立了強大的奴隸制國家。2.西歐莊園法庭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3.“三角貿易”以大西洋為中心展開,黑奴是這一貿易的主要交易品。4.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5.浙江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要不斷推進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6.某區針對民生問題舉辦“紅茶議事會”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7.自互敬、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文化的根和魂。8.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9.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遺物和遺跡。下列是某博物館展覽的部分文物圖片,這些文物最可能來源于庫辛石板一蘇美爾人刻《漢漠拉比法典》亞述巴尼拔重修楔形文字泥板寫的一段財務記錄石碑巴比倫圣殿雕塑A.古埃及B.古希臘C.古印度D.古兩河流域10.伯里克利時期雅典法庭是露天的圍合空間,圍墻的高度讓每個人都可以從外面觀看到里面的情景,并可以隨時參與案件審理甚至表達自己的見解。這種布局體現了A.民主政治理念B.城市自治原則C.法庭功能齊全D.法律制度健全11.拉丁文源于意大利,隨羅馬帝國的擴張而廣泛流傳。在中世紀,歐洲人如要當僧侶、教師或擔任其他有學問的職業,都要學習拉丁文。即使拉丁文逐漸衰敗,但依舊被認為是“永恒的語言”。這說明A.帝國的擴張客觀上促進了文化的傳播B,拉丁文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語言C.帝國的興起客觀上導致了文化的衰敗D.意大利是歐洲文明的源頭之地12.自13世紀以來,在富裕貴族和工商業者的資金扶植下,西歐許多國家紛紛成立大學。大學注重職業訓練,把世俗科學引進學校,特別是計算、測量、會計、商業和法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據此可知,西歐大學的發展A.極大地沖擊了教會特權B,反映出理性主義的深入傳播C.得益于民族國家的建立D.折射出城市商品經濟的活躍九年級道法與法治·歷史與社會第1頁共6頁(2025.01)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貓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