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二 概括說明類——內容、措施型【題型分析】概括說明類——內容、措施型內容、措施型非選擇題,其實就是史實型非選擇題。它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歸納、辨別以及將材料與課本相聯系的能力。內容、措施型試題的三大類別(1)人物活動型歷史人物的活動一般具有三個特性:時代性、階級性、類別性(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人物活動主要應從這三個特性(或三個方面)歸納。(2)政策措施型政策是國家或政黨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路線而制定的行為準則。措施是針對具體問題應采取的具體辦法,可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歸納。(3)思想觀點型思想觀點是歷史人物或團體、組織、派別的主張。思想觀點不僅要強調歷史行為的手段和目的,更要指明肯定(贊成、主張)或否定(批判、反對)什么。內容、措施型試題的題型特征(1)內容類設問形式:如反映了什么內容,主要有哪些內容,核心內容是什么,等等。(2)措施類設問形式:如具體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等等。(3)觀點類設問形式:如主張什么,觀點有何異同,態度如何,等等。【真題改編】(2024·全國甲卷,45)(節選)材料 北魏獻文帝、孝文帝皆年幼繼位,馮太后長期主持朝政。她主張“準古典”,即遵從周漢魏晉傳統制度文化,鑒于西晉末年以來北方歷經動亂、學校不興,她下令在各郡置博士、助教官,建立官辦學校,又因“皇子皇孫,訓教不立”,下令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創立“皇宗學”,專門教育皇室子弟。孝文帝在皇宗學學習期間,“未嘗不《書典》在懷,《禮經》為事”。鮮卑人喜歡歌舞,馮太后親自參與編寫淺顯易懂的《勸戒歌》300余首,并譜成曲調演唱,以鮮卑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中原文化,這些措施為進一步改革做了準備。馮太后去世后,孝文帝將她的謚號定為“文明”。——據《魏書》等整理(1)根據材料,概括馮太后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解題步驟】第一步:審設問,定答題指向題干分解 思維定向根據材料 單純依靠材料型概括馮太后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 概括說明類內容、措施型第二步:套模板,針對作答(本設問為概括說明類題目,套用概括說明類答題模板)材料分層 材料信息 概括內容第一層 她主張“準古典”,即遵從周漢魏晉傳統制度文化第二層 鑒于西晉末年以來北方歷經動亂、學校不興,她下令在各郡置博士、助教官,建立官辦學校第三層 又因“皇子皇孫,訓教不立”,下令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創立“皇宗學”,專門教育皇室子弟第四層 孝文帝在皇宗學學習期間,“未嘗不《書典》在懷,《禮經》為事”第五層 鮮卑人喜歡歌舞,馮太后親自參與編寫淺顯易懂的《勸戒歌》300余首,并譜成曲調演唱,以鮮卑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中原文化作答: (2024·全國甲卷,46)(節選)材料 1911年3月,摩洛哥非斯地區爆發了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的起義,法國派兵鎮壓。德國出面干涉,7月1日派軍艦到摩洛哥阿加迪爾港,引發阿加迪爾危機。由于擔心德國獲得摩洛哥沿岸港口并建立海軍基地,英國于21日發出警告,強調英國是處理國際事務不可或缺的角色。英國海軍進入戰備狀態,總參謀長訪問法國并視察德法邊界。在英國強硬態度面前,德國同意與法國妥協,摩洛哥由法國“保護”,法國向德國轉讓法屬剛果部分地區。11月底,德國軍艦駛離阿加迪爾港,危機結束。德國對此十分失望,決心在下一次“考驗”時不再退縮。同時,英法同盟的實質合作進一步加強。——摘編自徐棄郁《脆弱的崛起:大戰略與德意志帝國的命運》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英國在阿加迪爾危機中的立場。【解題步驟】第一步:審設問,定答題指向題干分解 思維定向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 結合型說明英國在阿加迪爾危機中的立場 概括說明類內容、措施型第二步:套模板,針對作答(本設問為概括說明類題目,套用概括說明類答題模板)材料 分層 材料信息 所學知識 說明立場第一層 德國出面干涉,7月1日派軍艦到摩洛哥阿加迪爾港,引發阿加迪爾危機……在英國強硬態度面前,德國同意與法國妥協,摩洛哥由法國“保護”,法國向德國轉讓法屬剛果部分地區 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一戰爆發的背景第二層 由于擔心德國獲得摩洛哥沿岸港口并建立海軍基地,英國于21日發出警告,強調英國是處理國際事務不可或缺的角色第三層 英國海軍進入戰備狀態,總參謀長訪問法國并視察德法邊界作答: 【最新模擬】(共2題,計14分)1.(8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二戰結束時,馬來西亞的經濟已成為以橡膠、錫這兩個農礦初級產品生產與出口為主的典型殖民地經濟。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后,因英國資本撤出,馬來西亞許多大型種植園被廢棄,政府將其劃分為小塊分配給馬來人,同時鼓勵開發新的橡膠園,推廣高產膠樹與新型技術等方式以提高生產效率。另外,政府在不適合種植橡膠樹的地區推動水稻與油棕等經濟作物的種植。政府還通過調節國內橡膠產量和出口來維持與增加橡膠收入,以應對世界橡膠市場上合成橡膠的競爭。1979年,馬來西亞等“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成員國與消費國簽署《國際天然橡膠協定》,該協定生效后成功干預了橡膠市場價格的幾次變動。到1988年,馬來西亞的橡膠產量達到了歷史最高峰。——摘編自姚昱《從殖民地經濟到現代經濟——戰后馬來西亞的橡膠政策及其影響》結合材料,概括馬來西亞政府在從殖民地經濟向現代經濟轉變中所作的努力。(8分)【解題步驟】第一步:審設問,定答題指向題干分解 思維定向結合材料 結合型概括馬來西亞政府在從殖民地經濟向現代經濟轉變中所作的努力 概括說明類內容、措施型第二步:套模板,針對作答(本設問為概括說明類題目,套用概括說明類答題模板)材料 分層 材料信息 所學知識 概括努力第一層 政府將其劃分為小塊分配給馬來人 二戰后發展中國家的成就 第二層 鼓勵開發新的橡膠園,推廣高產膠樹與新型技術等方式以提高生產效率 二戰后發展中國家的成就 第三層 政府在不適合種植橡膠樹的地區推動水稻與油棕等經濟作物的種植第四層 政府還通過調節國內橡膠生產量和出口量來維持與增加橡膠收入第五層 1979年,馬來西亞等“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成員國與消費國簽署《國際天然橡膠協定》,該協定生效后成功干預了橡膠市場價格的幾次變動作答: 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39年9月,美國國務院已開始考慮戰后世界安排計劃,認為應該“建立美國在世界的統治地位”。美國在策劃戰后世界新秩序時,一個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就是打著“不尋求領土擴張”、反對殖民主義、主張民族獨立的旗幟。隨著美國參加二戰,美國認為:“現在自己有權利就印度問題向英國施加壓力。”1942年,日本揮戈南下,勢如破竹。德、意在歐洲戰場也處于優勢,盟國特別擔心日本攻占印度后與德國軍隊在中東會師。而此時印度國內的局勢也十分緊張,國大黨和其他民族組織意見不統一,因此如何調動印度人民參加抗日至關重要。但是,對于國大黨提出的先答應給予印度獨立地位才支持盟國抗擊日軍的條件,英美意見不一。英國堅持反對立即給予印度獨立權利,主張戰后給予印度自治領的地位。羅斯福則建議丘吉爾:“是否能夠參照美國1783—1789年十三州的情況,在印度采取類似的做法,先成立一個臨時政府,這個政府由多數代表領導,其中包括不同階級、職業、宗教和地區,戰后再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政府。”——摘編自韓楓、杜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中印關系及其影響因素》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英美在印度問題上的主張。(6分)作答: 【技巧歸納】內容、措施型非選擇題答題要領設問一般以“內容”“措施”“要求……做”“如何”等為關鍵詞,以“如何解決(加強、改善)……”“采取什么措施(對策、途徑、方法)……”“怎么實現……”等形式出現,要求學生為解決有關問題提出相應措施。內容、措施型非選擇題的設問一般都指定了特定的行為主體,如黨、國家、政府、某職能部門、公民、企業、消費者、勞動者等,有的沒有指定行為主體,需要學生根據試題內容確定。這類試題大多屬于開放性試題,要求學生開闊思路,提出可行的、具有針對性的辦法或措施。1.主體定位型此類試題一般在設問中有著明確的主體指向,所以解答此類試題一般遵循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明確設問主體;第二步,依據主體,明確信息范圍;第三步,提取材料信息,對信息進行篩選,分類突破。2.知識明確型此類試題有著明確的知識指向,要求運用特定的知識分析具體的行為。所以解答此類試題一般遵循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明確知識內容;第二步,依據材料信息,明確問題或者行為指向;第三步,將所學知識與材料相結合。3.材料體現型此類試題的材料會呈現具體的行為措施,要求學生通過對材料信息的解讀,明確措施指向。所以解答此類試題一般遵循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明確設問指向;第二步,提取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據材料信息檢索對應所學知識。4.任務落實型此類試題在設問中有著明確的任務指向,要求依據材料提示,明確完成這一任務的措施。所以解答此類試題一般遵循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明確任務指向;第二步,明確知識依據;第三步,結合材料信息和設問指向,確定答案。學習札記 參考答案專題二 概括說明類——內容、措施型答案 (1)主要內容:遵從華夏傳統制度文化,建立官辦學校;推行儒學;建立專門教育皇室子弟的學校,編寫《勸戒歌》。答案 (1)立場:堅決反對德國干涉摩洛哥,擺出強硬姿態;強調英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支持法國。1.答案 努力:政府將大型種植園分成小塊分配給馬來人;鼓勵開發新的小膠園,采用推廣高產膠樹與新型技術等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在不適合種植橡膠樹的地區推動水稻與油棕等經濟作物的種植;調節國內橡膠產量和出口量來維持與增加橡膠收入;與消費國簽署《國際天然橡膠協議》,保護馬來西亞的橡膠產業。(8分,答出其中四點即可)2.答案 主張:英國堅持反對立即給予印度獨立權利,主張戰后給予印度自治領的地位;美國要求英國允許印度獨立,組建臨時政府,最終完全獨立。(6分)解析 根據材料“英國堅持反對立即給予印度獨立權利,主張戰后給予印度自治領的地位”可以得出英國堅持反對立即給予印度獨立權利,主張戰后給予印度自治領的地位;根據材料“參照美國1783—1789年十三州的情況,在印度采取類似的做法,先成立一個臨時政府……戰后再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政府”等信息可知,美國要求英國允許印度獨立和組建臨時政府,并最終完全獨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