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一、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和社會治理【主題探究】角度1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材料一 秦滅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從地方分權演進為干強枝弱的中央集權制。自此,強化中央集權成為總的趨勢,“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成為共識或常識。——摘編自嚴耕望《中國政治制度史綱》《公羊傳》曰:“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統也。”秦統一六國后,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等,“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大一統”理念深入人心。到秦漢時期,在相關制度的支撐下,“大一統”和“華夷一體”已成為一種政治理想,內涵豐富,影響深遠。——摘編自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通史》材料二 宋太祖、宋太宗為解決五代以來“方鎮太重,君弱臣強”的問題,將方鎮的兵權、財權、司法權等收歸朝廷。元代創立的行省制是中國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大變革,行省作為流動的中央政府管理地方的機構,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明太祖朱元璋廢止已延續1 000多年的宰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制度。清朝雍正帝創設直接聽命于皇帝的軍機處,推行“密折奏事”制度,將內閣架空。皇帝大權獨攬,以防止權臣“上下蒙蔽”。——摘編自張晉藩《中國古代政治制度》(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角度概括秦漢時期中央集權制的基本內容。作答:(2)根據材料二,概括宋元明清政治制度的兩個發展趨勢。作答:角度2 中國古代的社會治理材料 甲:每一歲一造計帳,三年一造戶籍。縣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戶部總而領焉。(諸造籍起正月,畢三月,所須紙筆、裝潢、軸帙皆出當戶內,口別一錢。)——摘編自張九齡等《唐六典》乙: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廢疾,犯流罪以下,收贖①……婦人年六十及廢疾并免不入此流……八十以上,十歲以下及篤疾,犯反、逆、殺人應死者,上請②……九十以上,七歲以下,雖有死罪,不加刑……諸決罰不如法者,笞三十;以故致死,徒一年。即杖粗細長短不依法者,罪亦如之……諸斷罪皆須具引律、令、格、式正文,違者笞三十……[注]①收贖:以銀贖罪。②上請:古代法律術語,又稱“先請”,即奏請皇帝裁決。——摘編自長孫無忌等《唐律疏議》丙:至是,炎建議作兩稅法。先計州縣每歲所應費用及上供之數而賦于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為行商者,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使與居者均,無僥利。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其租庸調、雜徭悉省。——摘編自司馬光《資治通鑒》材料中的三則引文分別體現了唐代社會治理的哪些特點 作答: 1.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層級的變遷中一個鮮明的特點是一級行政區的變化很大,如秦漢為郡,漢末魏晉南北朝為州,唐朝為道,宋代為路,元明清為省。這一特點反映了我國古代 ( )A.中央集權的加強 B.傳統政治的弊端C.君主專制的強化 D.經濟發展的要求2.北宋時期,南方人在全國統一的科舉考試中優勢明顯,后來朝廷被迫對北方地區的考生單獨分配錄取名額。1426年,明朝政府又在南榜和北榜中各拿出部分名額,指定錄取四川、廣西、云南、貴州等地區的士人。這一舉措旨在 ( )A.加強統治的穩定性B.促進全國尚學風氣的形成C.完善人才選拔制度D.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壟斷3.北魏孝文帝按照周禮以教典馴萬民、以禮典諧萬民、以刑典糾萬民的理論框架,把“禮本刑用”付諸實踐。其法制改革從手段到內容都體現出隆禮義、重教化、慎刑罰三環緊扣的治國原則。這反映了當時 ( )A.法律體系不斷走向完善B.封建禮法開始實現融合C.周禮成為刑法根本原則D.以禮入法成為治國理念4.中國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冊籍中表示“丁”的數量卻出現了小數,如道光年間某地府志記載當地丁數實為“15 232.689 466 4丁”,又或者對“丁”的統計使用“升”“合”“勺”“撮”等糧食計量單位。下列能解釋上述現象的是 ( )A.戶籍管理松弛散亂 B.實物折算銀兩征稅C.地主賦役轉嫁佃農 D.賦役變革攤丁入畝5.下圖所示為中國古代基層組織和社會治理的變化。據此可知,推動清朝基層治理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B.精簡機構以提高行政效率C.清前期推行攤丁入畝D.民眾自我管理機制的加強【熱點聚集】1.中國國家向心力形成過程中的制度創設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中國和歐洲截然不同的政治生態,截然不同的政治生態孕育了中國和歐洲截然不同的政治倫理與制度偏好。與其他國家的所謂統一不同的是,中國的統一是在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地理環境復雜、民族宗教多樣、經濟條件差異較大的地域范圍內實現的長達數千年的持續統一。要在這樣的國情條件下長期保持統一,就必須建立起一個與之相匹配的強有力的中央集權體制,同時也必然會培育出一種與中央集權體制相匹配的政治倫理和制度偏好,這種政治倫理和制度偏好不妨稱其為“政治向心力”。——摘編自劉哲昕《中國“政治向心力”制度偏好的歷史淵源及發展方向》戰國時期的部分秦簡中,戶主名前均冠以“荊”,表明其為荊地遺民;秦統一后,六國遺民通過重新登記戶籍,成為“新黔首戶”,已然不見“故六國”的標記。這是因為秦朝 ( )A.推行嚴刑峻法 B.移民地位低下C.強化國家認同 D.戶籍體系成熟1.西周盟誓的種類,包括建周過程中的戰爭動員盟誓、西周早期的分封冊命盟誓、西周中晚期的訴訟判決盟誓等。此外,西周盟誓還形成了一套嚴格而復雜的程序,并逐漸系統化、制度化。由此可見,西周的盟誓 ( )A.促進了宗法分封的形成B.利于鞏固和擴大周王朝的統治基礎C.確保了政治秩序的穩定D.一定程度推動了中央集權制的完善2.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不斷向南、北開疆拓土,將楚國貴族安排在新設置的縣城擔任官吏,推進中原文化與兩湖(湖南、湖北)地區楚文化的融合。此舉 ( )A.意味著貴族政治的解體B.改變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推進了華夏認同的發展D.加速了楚國統治的瓦解3.有日本學者提出:“官僚制度的發達和完備以及文字的統一,使文書行政在中國古代成為可能。”而《后漢書·劉陶傳》記載,黃巾起義爆發后,“州郡忌諱,不欲聞之,但更相告語,莫肯公文”。由此可推知,秦漢時期文書行政 ( )A.在基層的執行頗為嚴格B.促進了漢字的推廣普及C.推動了郵傳系統的建設D.利于維系中央集權制度4.漢武帝統治時期,多次出擊匈奴,在匈奴故地設置朔方、九原、酒泉和張掖等郡,還派兵攻占西南夷,置牂牁、沈黎等郡。漢武帝的這些舉措 ( )A.致使地方制度發生重大的變革B.反映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C.鞏固并發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D.消除了各區域間存在的差異2.歷史趨勢:大一統理念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大一統是中國早期國家建立的理念和王朝建立的理論基礎。大即重視、肯定;一統即天下諸侯系于周天子。隨著秦漢時期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大一統思想逐漸引申為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邊疆、民族等要素的高度統一。大一統不僅僅是版圖覆蓋范圍大,更在于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官僚制統治,政權組織結構更加緊密,管理力度更為強化。康熙帝曾在諭旨中指出,“朕統一寰區,無分中外,凡爾民人,咸吾赤子”;雍正帝提出“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中外臣民,既共奉我朝以為君,則所以歸誠效順,盡臣民之道者,尤不得以華夷而有異心”;乾隆帝在登基之初即強調“人主君臨天下,普天率土,均屬一體”。這些說法 ( )A.有利于疆域內的族群整合B.促進了國家治理的近代轉型C.動搖了封建社會等級觀念D.承襲了傳統的華夷之辨觀念1.秦統一六國后倡導“皆為郡縣”的大一統政治文化,對“六國后人”采取遷徙、降其身份、轉化利用等高壓政策;漢初統治者繼續實行秦代遷徙六國貴族的政策,并輔之以“因俗”治理。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由于 ( )A.西漢政權全面繼承秦朝的國家治理政策B.戰國區域政治文化的延續影響國家治理C.社會輿論上對六國的同情影響行政決策D.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共同影響政治判斷2.漢文帝在《遺匈奴書》中說先帝(高祖)制:“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令單于;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制之。”而漢武帝則多次策問賢良如何“德潤四海”“施乎方外,延及群生”。這一變化反映出,漢代 ( )A.經濟發展影響治國理念B.儒學已成為主流意識形態C.地方治理體系漸趨完善D.實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3.北魏孝文帝于490年開始親政,491年,確定北魏在五行中之位次,將東晉南朝宋齊、十六國定為僭偽,北魏承西晉之金德為水德。北魏的這一行為 ( )A.有助于維護北方的統一B.意在表明北魏的中華正統地位C.為改革奠定了輿論基礎D.確立了陰陽家思想的主導地位4.隋煬帝見到新編成的地理圖書《區域圖志》(《區宇圖志》)中有“以吳人為東夷”,大為不滿,要求重修。他認為,吳是華夏之地,天下名都,并不是東夷,京兆與吳地地位相當,相得益彰。隋煬帝命人修撰地理圖志 ( )A.利于結束南北分裂局面B.順應了政治中心東移趨勢C.意在調整地方行政層級D.體現了大一統的政治理念參考答案一、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和社會治理角度1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答案 (1)內容:政治上,郡縣制代替分封制,“干強枝弱”的中央集權體制形成;經濟上,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穩定小農經濟;思想文化上,統一文字,在“大一統”和“華夷一體”理念下,相繼以法家學說、黃老思想、董仲舒新儒學為統治理念。(2)趨勢:進一步壓縮地方權力,加強中央集權;從削弱宰相權力到廢除宰相,強化君權。解析 第(1)問,根據材料一“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從地方分權演進為干強枝弱的中央集權制”可得出政治上的內容;根據材料一“統一貨幣、度量衡”可得出經濟上的內容;根據材料一“統一……文字等”“‘大一統’和‘華夷一體’已成為一種政治理想,內涵豐富,影響深遠”可得出思想文化上的內容。第(2)問,根據材料二“宋太祖、宋太宗為解決五代以來……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明太祖朱元璋廢止已延續1 000多年的宰相制度……將內閣架空。皇帝大權獨攬”可得出答案。角度2 中國古代的社會治理答案 特點甲:中央對地方實行垂直管理;制度實施嚴格規范。乙:注重援法斷罪,著眼于防范懲處;禮法結合,堪稱經典;秉持重惜民命、適度優待、寬仁慎刑的治國理念。丙:貫徹新的財政原則;由“舍地稅人”轉向“舍人稅地”;弱化對農民的人身控制;稅目趨向統一和簡化;收稅對象增加,賦稅趨向公平合理。解析 甲:根據材料“縣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戶部總而領焉”可知,中央對地方實行垂直管理;根據材料“諸造籍起正月,畢三月,所須紙筆、裝潢、軸帙皆出當戶內,口別一錢”可知,制度實施嚴格規范。 乙:根據材料“斷罪皆須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可知,注重援法斷罪,著眼于防范懲處;根據材料“婦人年六十及廢疾并免不入此流……九十以上,七歲以下,雖有死罪,不加刑……”可知,禮法結合,堪稱經典;根據材料“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廢疾,犯流罪以下,收贖……八十以上,十歲以下及篤疾,犯反、逆、殺人應死者,上請”可知,秉持重惜民命、適度優待、寬仁慎刑的治國理念。丙:根據材料“至是,炎建議作兩稅法”可知,貫徹新的財政原則;根據材料“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和所學可知,由“舍地稅人”轉向“舍人稅地”,弱化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根據材料“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使與居者均,無僥利”可知,稅目趨向統一和簡化;根據材料“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其租庸調、雜徭悉省”可知,收稅對象增加,賦稅趨向公平合理。1.A 解析 根據材料“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層級的變遷中一個鮮明的特點是一級行政區的變化很大”及所學可知,歷代王朝調整一級行政區,主要是為了限制地方,加強中央集權,A項正確;中國古代的傳統政治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材料未涉及其弊端,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中國古代一級行政區的變化情況,并不是君主專制的強化,排除C項;歷代地方行政區劃的變化與經濟發展關系不大,排除D項。2.A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宋以后,由于南北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全國不同地區的教育水平不一,政府設置南北榜、指定錄取四川等地區的士人主要是為了照顧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的地區,實現全國的統一和平衡,從而加強政治的穩定性,A項正確;科舉制的實行就有助于全國尚學風氣的形成,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舉措主要是為了地域平衡,并不是完善人才選拔制度,排除C項;科舉制在設立之初就開始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壟斷,排除D項。3.D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北魏把“禮”作為治理國家的根本,刑罰作為輔助手段,在法制改革中,也將禮儀教化作為治國的重要原則,這體現了北魏以禮入法的治國理念,D項正確;材料反映了北魏以禮入法的治國理念,未涉及法律體系的完善,排除A項;“開始實現融合”無法從材料中得出,且封建禮法融合在漢朝時就已出現,排除B項;“根本原則”說法過于絕對,且C項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4.D 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雍正帝在位時期實行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征收統一的地丁銀,材料中對丁的統計采取了糧食計量單位的統計方式,體現了賦役制度變革的影響,D項正確;丁的數量出現小數并非因為戶籍管理松弛散亂,而是賦役制度變革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將實物折算成銀兩征收賦稅,排除B項;材料只涉及對丁數的統計發生變化,沒有涉及地主與佃農之間的關系,排除C項。5.A 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清前期以里甲為供應賦役的基本單位,體現了人丁和土地的結合。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土地買賣的頻繁和人口的大量流動,里甲制度賴以存在的基礎日益遭到破壞。因此,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賦役改革措施,如攤丁入畝等,改變了賦役征收方式,里甲制度逐漸衰落,而編制更加嚴密的保甲制被賦予了基層組織和維護社會治安的雙重職責,故鄉里制和保甲制合一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A項正確。結合所學可知,在里甲制度下,十戶為一甲,一百一十戶為一里,設甲首、里長。而在保甲制度下,以十戶為牌,設牌長;十牌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機構層級反而增多了,這不是精簡機構,排除B項。C項只是里甲制度衰落的原因,不能解釋鄉里制與保甲制合一的主要原因,排除。清代民眾自我管理機制減弱了,排除D項。1.中國國家向心力形成過程中的制度創設C 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通過戶籍制度,秦朝成功將“故六國”遺民身份向國家編民身份轉化,這一轉變說明秦朝在大力強化國家認同,C項正確;材料未體現秦朝推行嚴刑峻法,排除A項;秦朝對六國遺民重新登記戶籍并且不再標明原籍地,可見秦朝平等看待所有民眾,排除B項;依據材料信息無法斷定秦朝戶籍體系已經成熟,排除D項。1.B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西周的盟誓起源較早,且種類繁多,還形成了一套嚴格而復雜的程序,并逐漸系統化、制度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加強了受封諸侯與周王室之間的政治聯系,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基礎,B項正確;盟誓與宗法分封的形成并無直接因果關系,排除A項;“確保”之說過于絕對,排除C項;西周時期,中央集權尚未形成,排除D項。2.C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楚國在擴張的過程中,不斷推進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融合,這推動了華夏認同的發展,C項正確;華夏認同和貴族政治的解體無關,排除A項;材料此舉并未改變早期宗法制的核心,排除B項;楚國的做法有利于楚國的統治,排除D項。3.D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秦漢時期已經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文書行政制度,而在漢末黃巾起義爆發后,地方州郡比較忌諱,且為了免于被追究責任只是口頭相互轉告,不肯用公文奏報朝廷,這說明秦漢文書行政有利于維系中央集權制度,只是在基層執行過程中不夠嚴格,D項正確;州郡長官不愿用文書奏報黃巾起義之事,恰恰說明文書行政制度在基層執行得并不嚴格,排除A項;材料并未涉及漢字的推廣普及,排除B項;材料并未涉及郵傳系統的建設,排除C項。4.C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漢武帝出擊匈奴,攻占西南夷,并在這些地方設置郡,這些舉措擴大了西漢的統治疆域,鞏固并發展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C項正確;由材料中的信息“在匈奴故地設置朔方……置牂牁、沈黎等郡”可知,漢武帝在新征服的邊疆民族地區推行與內地相同的地方行政體制,排除A、B兩項;“消除了”的表述過于夸大,排除D項。2.歷史趨勢:大一統理念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A 解析 康雍乾三帝的說法,強化了臣民意識,淡化了傳統的華夷之辨觀念,有利于清朝統治范圍內的族群整合,推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A項正確,排除D項;這些說法并未促進國家治理的近代轉型,排除B項;這些說法是在淡化華夷之辨的觀念,不涉及封建等級觀念,排除C項。1.B 解析 秦漢這一處理方式是秦漢兩朝為加強中央集權而對戰國時期六國各自形成的政治認識、政治情感和政治價值觀的削弱。秦漢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建立后,統治者倡導“皆為郡縣”的大一統政治文化,但戰國以來列國分立的區域政治文化威脅了大一統政治文化,所以這些分立的區域政治文化遭到打壓,B項正確;“全面繼承”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社會輿論,排除C項;材料中的政治決策主要是基于維護統治,加強集權的需要,由材料不能得知其受到儒家和法家思想的影響,排除D項。2.A 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漢文帝因漢初社會經濟凋敝,無力征討匈奴,于是通過和親等方式減少匈奴的威脅,這體現了漢文帝時期“無為而治”的邊疆政策;到漢武帝時期,經濟繁盛,國力強大,希望通過對匈奴作戰的方式實現國家大一統,因此漢武帝多次策問賢良如何“德潤四海”“施乎方外,延及群生”。這說明經濟發展推動治國理念的轉變,A項正確。材料所闡述的是漢朝邊疆政策的變化,與地方治理體系和儒學成為主流意識形態無關,排除B、C兩項;材料并未涉及漢朝的民族政策,排除D項。3.B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孝文帝將東晉南朝宋齊、十六國定為僭偽,強調北魏繼承西晉的金德而為水德,這是通過貶低南朝,抬高自己,是在表明自己的正統地位,B項正確;439年北魏統一北方,排除A項;北魏在孝文帝親政前就已經在進行改革,排除C項;當時主導思想依然是儒家思想,排除D項。4.D 解析 據材料“吳是華夏之地,天下名都,并不是東夷,京兆與吳地地位相當,相得益彰”可知,隋煬帝認為吳地是華夏之地,并不是東夷,這體現了大一統的政治理念,D項正確;隋煬帝時期,南北朝分裂局面已經結束,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政治中心東移趨勢,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調整地方行政層級,排除C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